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世安美學獎  << 回目錄頁
2008 世安美學論文獎            
擴張場域中的繪畫:馬力歐.梅茲之冰屋裝置中繪畫/雕塑/建築的複式實踐
作者:齊簡
前言:1983 年,梅茲1接受訪談時說到:「我總是藉由繪畫尋找出口,至今我仍在找 尋。它是一種橫越,像飛機衝進雲中,然後再飛越其他一朵又一朵的雲2。」接著又說:「進入雲中通過它,爆發了製作冰屋的可能,接著諸如此類再進入其他 等等的雲3。」雲可以暗示一種變化的預兆,變體的預示4,文中「through」有通 過、貫穿、憑藉等意思,因此「through painting」透露著一種中繼階段的意義衍生,諸如繪畫範疇的條件預設,或是繪畫之於雕塑、建築的學科籓籬劃界。如果 直到 1983 年梅茲還一再找尋「繪畫的」出口,並且將其視為冰屋的產出因由,可否預設「繪畫」扮演著梅茲藝術的觀念核軸。果若如此,我們將進一步提問:到底「繪畫」是如何貫串藝術家思維與作品?又是以何種方式在裝置形式中展現或隱匿?作品在繪畫史觀的框架下,開啟何種新的視野?梅茲早期的「繪畫」實 踐,諸如平面油畫、造形畫布、物件集合之於繪畫涵構(context),是如何引伸 為冰屋的意義開展?

本文核心參考文獻為塞朗5所撰寫的《馬力歐.梅茲》(Mario Merz)一書, 該書在 1989 年由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及米蘭的 Electa 共同發行,書中除了梅茲的專論、生平描述,特別收錄了塞朗與梅茲的訪談, 包括 1971 年熱內亞(Genoa)、1983 年都靈、1987 年波爾多(Bordeaux)及 1989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除此之外,同時參考其他諸如 Danilo Eccher、Tommaso Trini⋯等訪談記錄,透過文獻的察考,屢屢發現梅茲以各種方式談及繪畫,引發了筆者藉由繪畫課題,析論裝置藝術的跨領域實踐。由於梅茲的冰屋作品琳瑯滿目、千變萬化,時常依場合重製、改裝,為考量研究效度,本文以最早展 出的冰屋作品6〈武元甲冰屋〉,作為研究對象,藉由延續現代主義以來自治性 的圖畫7塑像作為前提成立的基礎,將冰屋裝置的「繪畫」研究立基物理實存(physical presence)之形式思維自明(axiomatic),從中審視圖畫「身軀」之裝置建構,析論其中繪畫相關質性的開啟、流變與衍生,如表面書寫及皮層拓 樸(Topology)所隱含的地質軌跡,探究其中「物」與「詞」、可視性與可讀性 的感知構成,是如何符應同時踰越繪畫規訓(disciplinary)。在形式觀察所建立的普遍性之外,同時參照梅茲其他的冰屋作品,正視冰屋的築體情境,著眼於另一個身體行動挹注之臨場坐落議題,將繪畫/建築的觀察,統整導入「繪畫」 主體結構,反身回饋於「繪畫」的再理解,借取羅沙琳.克勞斯(Rosalind E. Krauss)範疇性的歸納,推論冰屋所開啟之繪畫/建築/雕塑的場域擴衍。

下載詳讀全文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