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世安美學獎  << 回目錄頁
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枕流漱石
作者:林晏竹
【作品簡介】

先前參加「分裂.台灣2.0」展覽,巡迴到法國,在展覽相關活動之外的一天空擋,策展人Pierre Bongiovanni 帶我們到他在香檳區森林中的一個藝術村——洛宏汀之家。一到法國鄉下時,我完全被途中的景色所震懾住了,那是一座少有現代化痕跡的森林;偶爾在峰迴路轉時,才會有幾個歐洲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農家用來放養牲畜的牧場;除此之外幾乎都是自然原始的樣貌。霎時,我為眼前的景觀感到震懾,其實並不是台灣沒有這樣的自然樣貌,而是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周遭的景物,鮮少能使我有這類的自然經驗和感知。那次的經驗後,不禁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的生活空間使我離自然這麼疏離?也讓我有股創作的衝動。於是回台灣後,我申請了竹圍工作室的駐村,希望可以在駐村創作中重新尋找我與環境的關係。

〈枕流漱石〉為我2015 年在竹圍工作室駐村的創作。過去我曾經有三年在竹圍居住過的經驗,雖
然在竹圍居住,我卻認為自己對自然與人文環境一無所知。於是在駐村期間先透過與幾位在地居民的訪談,從他們對竹圍與居住經驗的講述中,拼湊出地方變遷的過程與小敘事,作為在地化的起點。在重建地方脈絡後,我發展出幾件「居住裝置」:我結合一些現代居住中的現成物(建材或傢俱),以及在竹圍撿拾而來的自然物;而這幾件傢俱與自然現成物結合的裝置也是為媒體播放裝置,放送著竹圍錄製的環境音。它們分別被製成一個宛如可以躺在草地上聽蟲鳴鳥叫的臥床、可以在溪石中泡澡的浴缸、一個可以坐在樹下的座椅等具有置放身體指涉的裝置作品。我以為環境音、自然現成物和傢俱的結合,或許可以在裝置中提供情境的想像,好似一個「腦補」的概念。而用現代家具結合自然現成物的方法,或許可以達到與現代性共生的指涉。作品中的裝置是渴望放置身體的地方,透過裝置的實現,以達到在當代水泥叢林的居住型態中一種「枕天地而居」的心靈補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