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世安美學獎  << 回目錄頁
2023 世安美學論文獎            
一種聲音運動的當代影像:論字母派(Letterism)的視聽裂隙與滿溢
作者:謝博匀

範疇:
近幾年,當代藝術出現許多著力於影像材料衍用與聲畫關係變形的作品,不論是影音不同步,或是在同一影像中,聲音與畫面各自指向其敘事內容等作品形式,皆指出當代影像中有一種多聲多圖的創作趨向。本文在此基礎上,以二戰過後的法國藝術團體字母派(Letterism)為研究對象,在他們從詩歌文學、平面繪畫、電影到影像裝置等不同媒材創作的實驗裡,聚焦探討媒介轉換與視聽感知的關係,試圖討論能否此時的視聽感官經驗中,尋得一個與藝術史上的延續、或者變形。

摘要:
近幾年來,可以觀察到當代藝術出現許多著力於影像材料衍用與聲畫關係變形的作品出現,不論是聲音與圖像元素不同步的處理或是在同一影像中聲音與畫面各自指向其敘事內容而毫無相關,都指出了當代影像中有一種多聲多圖的現象,而在我們所視與所聽的感官相滿、無法與意義相連與對應時,似乎面臨對此類型之作品難以閱讀的情況發生。本文即在此基礎上,試問能否從既有的歷史脈絡經驗中找到與當今處理視聽感知具有相似且互釋的可能。

我先從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1996年《迷離劫》(Irma Vep)出發,電影最後一段異於劇情片的視覺風格,討論當代影像召喚戰後1950年代法國的前衛團體字母派影像美學的意圖。在字母派關鍵性的電影《毒液與永恆》中曾宣稱「誰說電影一定是圖像(image)的運動、而非話語(parole)的運動?」從這句話延伸,進一步討論字母派藉影像內各元素的解放,指出影像作品致力透過突顯語聲與文字覆蓋、超越影像的作法展開實踐,保持一種對於圖像與文字間批判的立場,另一方面試圖翻轉電影為一種影像動態性的概念,企圖反映前衛運動時期對視覺主導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字母派在電影領域的作品作為分析對象,思考字母派如何以詩歌研究作為基礎,發展擴張與雕鑿階段(amplic phase/chiselling phase)、超圖像(hypergraphic)以及異軌(détournement)等美學概念,部署文字、圖像與聲音三者相輔、相斥、相滲透的關係,以聲音反抗圖像的主導地位,同時也將在影像之內視聽元素的拆解擴展至影像之外的觀眾,影響觀眾對影音錯位的感知經驗。透過梳理與分析字母派作品中視聽覺元素的分離與錯位,以及後期字母派趨向抽象的影像作品,造成觀看經驗的落差,提供當代一種對圖文/影音批判的實踐路徑,以回應與反映當下的影像視聽問題。

■ 下載詳讀全文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