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論壇
美學觀察
E-WORLD
美學文庫  << 回目錄頁
追尋在地的六堆客家文化價值 ━ 從六堆的客家文化源流談起
作者:陳板    

六堆的客家文化源流,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六堆客家文化的承傳與在地化的過程。

過去的研究者習慣跟隨大陸客家學者羅香林的方式,把客家源流視為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民系」,強調五胡亂華對形成客家人的重要性,其中的「五次遷徙說」更是客家研究者必備的常識。近年來,談論客家源流已經逐漸放棄這種想像式的說法,而採取社會學、語言學與人類學的方式,重新為客家的定義、形成與遷徙有了較新的論述。

源流,為什麼要談源流?是不是有人會談台灣文化源流、談中國文化源流或是美國文化源流,我們很難確知,不過說實話,客家人特別喜歡談源流卻是眾所週知的事實。客家文化中這種「源流觀」,其實其來有自。在談客家文化時,經常一談就談到源流的問題,從五華亂華一路談起,據說五胡亂華把客家趕到南方,黃巢之亂也讓客家人再次從中原地方跑到南方,據說有五次遷徙。他們的重點不在談幾次大遷徙,而是強調自己是從中原來的。為什麼他們要強調自己是從中原來的呢,這實在是因為不信任自己,老是認為自己不好,中原人才好的想像。所以當時很奇怪大家認為中原文化才是根本,某位總統不是還提出所謂重建新中原的想法。

(1) 來自家族傳統的認同意識

為什麼說客家文化源流的觀念其來有自,它其實來自客家家族傳統的認同意識。客家人對於家族意識非常重視,客家人認同家族的方式有好幾種。第一個方法是族譜,第二個方法是家族祭祀,這兩個方式讓家族的傳統綿延不絕,所以只要有一個祖廳沒有被拆掉,這個家族的後代祖孫就會一直記得這個祖祠。這個祖祠是可以改建的,當然沒有改建更好。就算空間改變,只要地點沒有改變,它都能維持一脈相傳的關係。可是呢,單單家祠還是不夠,家祠就像是看電視時所看到的電視節目本身,至於祖譜則是電視節目背後的腳本,以及後面龐雜的幕後工作。家祠所看到的是一個現象,一個形式,你要拜拜就拜電視就好,宗祠、家祠、公廳、家廟就是這個性質。族譜則是讓人很清楚自己的分支脈絡,族譜因為是家家都有,所以民國期間有一個客家研究最重要的人稱羅香林先生,他是廣東省興寧縣人。他是第一個談客家文化源流的人,他怎麼探討客家源流,客家其實是很模糊的概念,可是他很準確很聰明地抓到「家譜」。他認為任何人都有家譜,只要把所有人的家譜都搞清楚的話,客家就清楚了嗎!在某個邏輯的推斷來說這是對的。他就找家族的族譜,每個族譜都會記載你的祖先,透過很多的族譜分析,他發現前面所謂的五次遷徙說,這是他所提出的概念,現在變成經典,有人說是經典的錯誤,有人說是不可顛破的經典。

關於羅香林的說法,已有許多歷史學者提出批判。基本上客家的形成是要在廣東、福建才形成的,然而,客家人為什麼會去確認來自中原的「非客家人」為自己的祖先呢?有學者指出,這是由於一種虛榮心的作祟,大多數的人都很希望自己的祖先是貴族。為什麼會形成希望自己的祖先是貴族呢?或許來自另一個原因,清代的科舉制度有一個配套的社會制約,在考試時或是為官時要看考生的「三代」,三代清白才有為官的資格。什麼叫三代,當事人除外,從當事人算上去父親、祖父、曾祖父算三代。以這樣的邏輯來思考,現代人考到台大,畢業之後不表示一定能夠當官,如果以後想要當官、當社會局長、當文化局長,還得先看你的「三代」清不清白。

萬一三代不清白怎麼辦?早期客家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非耕即讀,就是所謂的「耕讀傳家」,耕種用來填飽肚子,而讀書則用以明志。讀書是客家人的階級上升的方法。這兩種生活方式又有人歸納為「晴耕雨讀」,所以耕讀是客家人兩種重要的生活方式,科舉對於客家人而言非常重要。萬一三代不夠清白不是毀了嗎,你必須等第五代,而且還要保證自己的清白。可是客家人還是有辦法,就是族譜造假。族譜一旦造假不是搞垮羅家林的理論了嗎?

另一個情形是靠行性。三代都沒有讀書人,生了一個兒子資質不錯,可是沒有機會讀書。將他送到某個人家裡幫傭,主人覺得這個人不錯可以入贅當兒子,這個時候主人或許會鼓勵他進修,可是他的三代如何並不清楚或是背景不夠強,這時主人就給他「靠行」,一種靠行性或造假性,改變姓氏,主人的三代借給你用,主人變成父親,父親變成祖父,祖父是曾祖父。所以族譜有其重要性也是為了這樣一個目的。客家人其實是特別注重族譜的,相較之下台灣閩南人就沒有那麼注重。(很多研究者也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鹿港人是文風鼎盛的地方,可是大多數生意人只要好好考慮眼前的現實問題,至於較為抽象的「族譜」之「三代」相形之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以上是很功利性的角度考量,另外一種就是紀念性。大概也因為科舉那種階層上升的作用,慢慢內化成為客家人的一種家族意識也不可知。可是其中同時也包含一種紀念性的意義在內。族譜還是為了紀念祖先,父親是多麼重要,所以紀念父親,如此類推祖父以及曾祖父也很重要。所以這種重視家族紀念性的現象,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種族群特質,其實也是家族延續的力量。

(2) 家族譜系的有效性與斷裂性

可是這種延續也會有斷裂的時候,什麼時候斷裂?移民遷徙,比如說南部移民六堆。移民遷徙,從大陸來台灣,從西台灣到東台灣都會斷裂,這種大時空距離的差別譜系會斷裂,如果是單獨的個人更容易斷裂,只會記得爸爸。所以很多來台祖如果本身沒有讀書,可能連自己父親的名字都沒有很刻意地跟下一代講,因為每天拼著命工作都來不及了。一般來講,客家的族譜都會記錄到來台祖,所以來台祖變得非常重要,對於台灣的客家人或是屏東的客家人而言,來台灣的祖先本身是最重要的,像是現在的第一代外省人那麼重要。第一代和第二代特別會被記住。第一代是大陸人,第二代是台灣人,外省第二代或客家來台、閩南來台第二代,這兩代人容易被記住。另外若是這個家族很早記錄譜系的話,沒有過來台灣的大陸祖先也會被記住,所以譜系大概是這樣被記錄下來。在台灣也好,對於歷史脈絡的變化我們目前可以看到七代、八代、九代、十代都有,傳到十代時人數已經很多了。

(3) 具有實質意義的島內源流與遷徙

這種源流觀最有意義的部分是,確實記載了家族遷徙的路線。比如說客家人來到台灣屏東之後,還會有陸續的遷徙。如果他只是在屏東的小範圍內遷徙的話,這個脈絡還是很清楚。可是,過去我們習慣說台灣、大陸,把大陸一直往上推,這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廣東、福建的客家譜系有許多從福建寧化石壁當作始祖(過境始祖),所以像新竹縣六家庄林家祖先會記錄到開饒平始祖,「林根德」,可是林根德是哪裡來的,開台始祖不是台灣人,開饒平始祖不是饒平人,他是寧化石壁人。就像宋楚瑜說他是台灣人,其實他並不是台灣生的人,他的出生地籍在大陸,他的下一代才是台灣第一代,客家人也有相似的狀況。在往上推斷祖系源流之時,有一種想像的共同的來源,是否祖先真的是貴胄呢,由前所述,祖譜本身有其造假性、靠行性與斷裂性,因為斷裂、靠行與造假,造成了族譜本身有其侷限。但它也有局部的可信度,它在某一個時期之內是可信的。然而,如果一旦遇到造假、斷裂、靠行時,則必須重新去思考:他為什麼願意去靠行,接續一個原非自己譜系的人,這時候源流就等於是斷了線索,必須另起爐灶。所以談其源流觀時,不能完全只靠族譜,若是要靠族譜時怎麼使用,族譜裡面在同一個區域內確實的家族遷徙脈絡就是十足的參考對象,

(4) 以六堆源流為主體的族群思索

所以我們要蓋客家文化園區,要面對的六堆文化源流應該以這個部分為主體,而非想像的、虛構的部分當作主體。透過族譜所建構的探源意識,其實還是有其意義。只是要做這種探源意識的探索時,不要搞錯方向或扯太遠。儘管如此,這種脈絡仍是一種單線脈絡,一種父系的單線脈絡,父母雙方並沒有完全被考慮。剛剛講我們要探究的是島內的台灣源流,以及進一步探究在六堆地區的一種源流。其實在同一個地區所形成的源流就是一種形成鄉土意識的過程。認真地探究六堆客家文化源流,就可見到一種鄉土性、在地性,它是一種很確實地很真實的,這時所謂的原鄉其實只是一種想像的參考架構,真正的重點是它落腳的所在土地的自然與人文脈絡,它面對怎樣的自然環境,是大河呢?高山、海港呢?這都影響了地方人的生活型態,也會影響到族群的觀念,什麼是族群,必須以土地為基礎重新定義。

(5) 原鄉的族群想像性與關聯性

另外一點,海峽兩岸的關聯性。雖然台灣與大陸的斷裂,使得大陸的原鄉剩下成為想像的對象,可是這個關聯還是很重要。原鄉的文化還是有部分承傳的意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其想像性。這種想像性是有美感的,也許大陸原鄉並不好,破敗的、髒臭的,無論如何家鄉就是一個提供想像空間的民間永恆資產。所以我們雖然不願意一談到客家源流就是五胡亂華這種虛無飄渺的地方,可是海峽兩岸那種緊密的家族遷徙關係仍然值得關照。因為它是一個客家文化想像的根源。我會把海峽對岸的客家原鄉定義為台灣或是六堆客家文化想像的根源。

(6) 來自土地的文化源流

前面所談為源流的概念,是屬於單線的脈絡。現在談六堆客家文化源流究竟是什麼?一旦涉及所提鄉土性及在地性時,源流變成是多餘的了,文化除了來自家族的血緣之外,它還有更大一部份來自土地的地緣關係,比如說它面對自然處境時,它會調整,甚至會改造、遺忘從家族所帶來的血緣性的文化傳統,使其可以在這個新的土地上生存。其中同時隱含著一種創造性,必須創造否則無法生存,「生存」絕對是最重要的價值判斷,而不是不斷調整的血緣認同,面對土地時的生存變異性不涉及剛剛所講的「改宗」問題,因此,也比較無所謂。另外一個多元的來源是,我們開始思考整個文化生活習慣,食、衣、住、行、育樂等內容。

在台灣亞熱帶地區或南台灣地區,所面對的飲食習慣,已經跟大陸原鄉開始有歧異了,很多東西名稱是一樣的,可是做起來就不同了。屏東尤其是跟原住民有密切的關係。飲食開始有大的改變,新的脈絡。人種有其脈絡,飲食亦有其脈絡,尤其是來自土地上的一種文化脈絡習慣。

衣,穿著除了大陸帶來之外,面對地方上原住民以及福佬人等其他族群給予的影響,還有日本的影響。隨著時間、空間、族群種種的影響,衣著文化的源流也就有多方面的養分。

住,改變也就更大了。在台灣根本就看不到大陸所見的完整建築型態,都是片面的、局部的,那是一種記憶的遺忘、殘缺,同時也是一種再創造。空間的需求有時很簡單,對於象徵空間的擷取要求更加簡單。比如說現代社會台北的客家人只要在門口掛張「褒忠」的複製品,就有確認自己是客家人的認同感,多半不再以複雜的傳統生活邏輯(如龍神、天神爺)作為家族(某種程度的客家意識)延續的標誌,族群認同的符號正因現實的處境(或壓抑、或堅定)而隨著時代的推進而改變。

行,不同的地方當然不同,台灣山高水急的獨特自然條件(與客家的大陸原鄉相較),內陸交通多半必須改採陸運,在大陸十分普遍的內陸交通(水運)方式,即使來到水源相對(於台灣各地)豐沛的六堆地區也逐漸放棄了。就連教育的方式、法則等等,都會有新的來源,我稱之為多元性。

(7) 六堆客家文化源流的多元特性

客家源流的多元性,連血緣都會是多元的,有時母親是閩南人、原住民,有時母親是原住民中的平埔族。有時候家裡生的都是女兒,沒有兒子,就到平埔族部落抱一個小孩來養,或到閩南社會抱個小孩來養。就像你的母親若是被閩南人抱去養時,她就「變成」閩南人。於是下一代的血緣裡面就有客家人的成分在內,一方面原來的福佬(可能很純、也可能不純)血統受到干擾,二方面也干擾了客家的族群結構(客家族群因為流出了一個客家女兒,而少了一個成員),第三方面其實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創造了一個新的支系。這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人人都有。尤其是六堆那麼長的歷史,七代、八代、九代,家族內的血緣必然有相當多元的「外來成分」。面對這個經過多元擾動的地方文化形式時,有必要讓新一代六堆人確認,所謂現代六堆的客家人,唯一能夠撐得下去的就是「客家」這塊認同的招牌,其餘(也就是主體)都是已經非常在地性的東西。

此時談客家文化源流時,必須一一給予爬梳,讓每個條理都能清晰起來。以目前的資料來看,族譜已有初步的蒐集,可是以目前的族譜資料來判斷也只能是冰山一角。如果沒有經過充分資料的蒐集,族譜所能判斷的遷徙路線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比現在判定的更加複雜。將這種複雜性經過條理性的分析,將會出現更多我們目前還無法想像的發現,形成了現在的六堆客家。現在也有初步的成果,在還沒有全面研究之前,這個初步研究成果可以暫時引用。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所做的《地方設置客家文化園區可行性研究》已經整理一個表格(頁3-15),六堆客家移民有沿著東港溪而上的,有從台南過來的;台南來的人比較少,東港溪上來的人最多。從東港溪口沿著河一路走船,當時走過雞眼船(戎克船),那種遷徙路線很重要。南台灣尤其是以客家人為主的長條型聚落,是遷徙進來的路線之一。這些是我們初步知道的線索,然而,這些線索只是局部性的,也許是少數比較大的家族的一種遷徙路線。它仍然不是普遍的、全面的,這個工作有待客家文園區成立之後,有一個專則的研究單位全面推動,目前只能做初步的工作方向的確認。

(8) 追尋在地的六堆客家文化價值

為什麼現在要談客家文化源流,是要讓六堆地區的客家人重新去對待自己的族群,跟這塊土地之間的相互對話關係。六堆的客家人其實跟台灣各地客家庄一樣,不過,六堆經過更長久的時間,三百多年在這裡生存,他們已經慢慢地把許多自己的文化的優點、特質,忘懷、忘記、忽略了,覺得不重要或習以為常,或者說潛到底層去變成一種潛意識。此時,文化源流的探究工作在某一種意義而言,是重新挖掘潛伏在底層的記憶,所以這個工作目前仍在萌芽,還不敢說有一種肯定的文化源流可以說,我覺得這裡和六家的問題很像,都是人群在一個地方上面。

TOP
   
六家春耕圖:實驗農場之夢
 
追尋在地的六堆客家文化價值 ━ 從六堆的客家文化源流談起
 
【家】石岡故事:落地生根建家園
 
客家特色與在地文化創造 ━ 以台灣客家運動的經驗為中心的文化創造經驗
 
苗栗民間工藝博覽
 
凝視戰地‧重建美學 ━ 董振良,螢火蟲映像體與金門影展
 
河壩彎彎‧稻米之鄉 ━ 苗栗三灣米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