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論壇
美學觀察
E-WORLD
美學文庫  << 回目錄頁
台灣文學人口與媒介的嬗變觀照 (1950~2003) ━ PART 1
作者:劉懷拙    

文學的表達從來就是不限定於形式,不管詩、散文、小說或更奇特的後設文類,也不拘於各種媒介:竹簡、石刻、紙本或網路;當然更跨越了種族階級與語言,任何一種人都該能找到屬於他們的文學聲音,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我希望盡量化繁為簡、俯瞰台灣這五十幾年來的文學人口與傳播媒介的變化,以下將以傳播媒介做為觀照的脈絡進行,因為在文學媒介的兩端正是製造者跟讀者消費人口的關係,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所謂文學人口。

學者辛旗 (1991) 曾指出,在台灣的政治「惰性穩定期」(1950-1960) 中的社會基本趨向是「政治力」壓過「經濟力」和社會力」,而在「異化嬗變期」(1960-1985) ,權威政治體制被納入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後,傳統的儒家文化價值體系仍為主導,但是經濟制度中西化因素避開了『政治力』干擾………於是我們可見到在七、八O年代經濟的茁壯帶來社會階層的現代化與被資本主義逐步滲透改變的政經結構。文學傳播的發展也不自外於大環境的變遷,五、六O年代的文學內容約分為三個層面(檯面、地面跟地下)來看,檯面上政府鼓吹的大量令人厭煩的「反共戰鬥文藝論」,另一是「地面」創作遂朝向言情、叫座的大眾小說及抒情散文發展,如學者林淇瀁先生所說(以下為整理引用,註一):六O年代〈聯副〉先後推出瓊瑤的小說,「得到讀者很大的迴響」、「連載到高潮時,焦急的讀者等不及報紙送到家、清晨等在報社印刷部,報紙一印出來就爭相閱讀」,三浦菱子的言情小說《冰點》,「初版二十萬冊,三天內一搶而空」;而地下的小眾媒體則是屬於菁英的同人雜誌及文學刊物,包括重要作家的栽培、反應社會變遷之重要文學作品的刊登,以及對於社會思潮具有領導性、批判性的論述,在五、六O年代中,幾乎是由這些文學及文化雜誌所負載。如1953 年,紀弦創刊《現代詩》及其後各同人詩刊的蔚起; 1956 年,夏濟安等創辦《文學雜誌》,對戰鬥文藝的無聲抗議; 1957 年蕭孟能、葉明勳等創辦《文星》以及其後李敖接編對於「西化」論的宣揚; 1960 年,白先勇等創刊《現代文學》,透過對西方現代文學的紹介及創作的實踐,引向現代文學的高峰;1964年陳千武、白萩等創刊《笠》詩刊,及同年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而逐漸形成本土文學/文化之論述; 1966 年尉天驄創《文學季刊》對現實主義文學之闡揚; 1967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對文學創作的多元表現方式的包容等。這些雖屬小眾的菁英刊物卻對於當時的社會變遷(反應於意識型態上的)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成為七、八O年代台灣媒介多元論述、霸權爭奪的一個觸媒。

學者蔡詩萍 (1990)指出,這些小眾文學傳播的集結「都隱然埋下日後文學論戰和文學抗爭的歷史引線」,深刻地決定了五、六O年代的文學傳播運作,並在七O年代以震動撼人的「本土化」浪潮,席捲政治,社會的發展。

這時期主要的文學傳播媒介是報紙副刊、文學雜誌及部分以文學作品為重心的出版社,不管是大眾的通俗文學或小眾的菁英文學都似乎各有一片天空,然而之後卻漸漸改觀了。學者林淇瀁先生曾這樣分析觀察(以下整理引用,註二):在到了七O年代後,因為經濟的高度商業化發展,大眾的通俗文化逐漸佔據了文學媒體的空間,以報紙為例,光是由1972年至1977年間,「報紙銷數在五年間增加了一倍,六十六(1977)年底達到一百六十幾萬份」,「估計應為二百餘萬份較為合理」;而同時,在如此的媒介數量中,已經顯現出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自由企業型態。「少數獨大」成為報業自由競爭的結果,大報為了增加銷數,不得不走大眾化路線,報紙的副刊即是主要的戰場,如扣除廣告版面(約佔四版),副刊即佔報紙所有版面的八分之一,可說是當時主流的發聲筒,七O年代末期,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與聯合報的「聯合副刊」均已朝向「新型副刊」發展,隨後各報副刊也陸續跟進,因為大量著眼於大眾文化的需求,使得各式的生活素材與其他類型的藝術發表都進入副刊,文學的表達空間也隨之縮減,如聯副推出的「極短篇」便代表了副刊走向文學內容輕薄短小的開端。

相較於五、六O年代的各層文學人口,自鄉土文學論戰後已無政策檯面上的反共戰鬥文藝,而地面的言情通俗文學仍藉由書本出版或雜誌大行其道,原先屬於地下的菁英文學雖然在七O年代浮出檯面而儼然正統主流,然而卻不敵商業的競爭規則,在快速都市化與中產階級已達到總人口數65﹪的八O年代,發聲的空間漸被更軟性的都市文學書寫給取代,一種側寫都會複雜人際關係與感情的氣味文學瀰漫了整個書店,稀薄的思想攙和著詭趣感性的詞藻,這樣的文學空氣令相對傳統為「純文學」者似乎落寞而式微。

資本主義化的社會一走上便不會回頭,到九O年代有人喊出「文學已死」的說法,其實文學怎麼會死呢?依本文開頭的前提,文學活在任何時代與角落,它總會找到一棵足以附生的大樹長出各種醒目或者隱蔽的果實,當時序進入九O年代,一棵新生的樹苗卻開始將長成巨樹,它的枝椏寬闊延伸、漫無邊際,這個新的媒介叫做全球資訊網,簡稱網路,它的傳播力量帶來文學人口的重新分類、內容的質變與數量的如山海般成長,也讓傳統的文學媒介將欲與它攀附共生而顧不得醜了。

參考書目:

簡明台灣文學史 古繼堂主編 人間出版社
註一、二:引用林淇瀁先生所著「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

TOP
   
台灣與作家
 
三級生 V.S. 七道光
 
台灣文學人口與媒介的嬗變觀照 (1950~2003) ━ 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