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安美學論文獎 謝博匀 一種聲音運動的當代影像:論字母派(Letterism)的視聽裂隙與滿溢
202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張佳芝 自輯 / Self Collections 2012-2022
202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王映 綠色的海
洪聖雄 合作者的居所 The Dwelling of Collaborators
吳秉祈 拃(Those Spanned by the Collage)
陳彥齊 把聲音轉小
霍蓉 10 / 10
邱德政 未存檔的森林 002
張祖維 空間(清潔)提案
202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游珮怡 游墓
張馥昀 記憶銘刻的一種方式
2022 世安美學論文獎 梁廷毓 生蕃の書画:非人類視野下的藝術及其不滿
趙正媛 群島東亞:電影否定性與(後)冷戰風景
202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蕭紫菡 極東以東
202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鄭文豪 震盪之前
彭思錡 家屋與天地-微軀
邱怜禎 下次見
張家翔 怪獸
傅 寧 限時動態系列作-碎形的命題
平家安 自然圍剿
楊祐丞 Randy 6S
202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李亭依 看著你。看著我 〈Look at you。Look at me〉
謝竺勳 沒有顏色的光譜
2021 世安美學論文獎 王曉華 拍照片的人:波東斯基式的物件記憶術
林峙宇 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試論1990年代初期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及其敢曝
202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邱昱瑄 山:太平洋屋脊步道遠足筆記
蘇慈鈺 四分之一
202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陳 實 、羅聿綺 出水
藍郁棠 通道
洪裕昇 恍惚時的片刻專注
張峻碩 愛情系列
賴柔樺 16:00
郭展源 噢,藍色湧現了
202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黃詩柔 水中的女孩
葉 伊 、李騁佺 流光
2021 評審團特別獎 趙翊涵 <音像藝術類> 蟲戲
王思涵 <音像藝術類> 走進.走近
2020 世安美學論文獎 蕭言軒 熵媒體:媒體本質的轉向及其美學
吳欣怡 荒之筆致:《荒人手記》中的碎形書寫
202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林思辰 林號機操作手冊
莊博翔 㒩怪
失序場團隊 失序場
202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梁祐寧 64G 的日常碎片
張根耀 內海
謝詠程 蔣宋美齡與媒介化的身體
何彥諺 第四十二次對摺
蔡沛樺 只有微風的下午(一個故事)
202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張䕒澤 妳只在乎妳在乎的
胡鈞荃 回流
2019 世安美學論文獎 童詠瑋 (不) 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的影像非純
楊詠晴 巴贊的電影語言論:現代電影的起源
201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黃靖舒 荒衍
201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趙逸巍 擬聲相
劉紀彤 這是一條有名字的河
陳博軒 影像作為一種切割
蕭珮宜 寶藏船
曾彥翔 A Shimmering Afternoon《午後,搖曳,寧靜》
張程鈞 毀損國幣作為一種社會貢獻
蔡宗勳 第二個地方
201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洪鈞元 你是哪裡人
詹博鈞 看無風景
2018 世安美學論文獎 林晏 喬凡尼・巴里歐內的藝術聲譽:從誹謗圖像與展覽切入探討
許鈞宜 時間的空曠景觀:談岡薩雷茲-佛爾斯特的電影《臺北》與其內的「弱聲光情境」
201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石宸亦 度慾
林憶圻 等距
201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徐立軒 系列作品:在頭上開一槍、不過是個吻、看遠方的爆炸
徐郁婷 雪地裡的早餐 (Breakfast in the Snow)
耿傑生 合群系列 I
張敬舜 伏流 (The Shape of Floating)
熊介愷 stone face
潘勁 荒地回望 (The Waste Land)
魏柏任 不定的數種模樣
201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李安娪 炸芋丸
2017 世安美學論文獎 郭家勳 藝術認證困境的解決方案: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解讀姿態
邱俊達 朝向一種場造美學:共享域思維下的當代社群藝術
201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王怡湘 漫漫
簡華葆 沒有 妳的 位置I
201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徐瑞謙
陳姿尹 似曾相識 Somewhere In Time
廖昭豪 人造
湯雅雯 和你一起停在這裡看海
陳為榛 塑林山園
洪晧珉 海邊的房間
陳靖宜 弱罐頭 Poor Cans
201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吳家昀 塵埃
2016 世安美學論文獎 陳奕如 以北美館《舞弄珍藏》典藏實驗展論美術館檔案收編及歷史塑造之關係
陳潔曜 第三層場面調度 -尚雷諾《遊戲規則》僕人臨演展現之「無名者現代性」與「平等方法」
201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林俊余 想飛的魚
蔡佩宜 Rethink
201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尹子潔 景框系列 Frame Series
吳有容 每日手沖
李亦凡 你不愛我了喔
侯思齊 兒童椅 Children's High Chair
彭奕軒 微霧消散
蕭雅心 疊層之間 Between layers
謝佑承 空白屏幕
201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鍾劭君 褓母
2015 世安美學論文獎 李瑜 面容與時間—對蒙娜麗莎的一種詮釋
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林俊余 不散
許程崴 禮祭 (Sacrifice of roaring)
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林申 造訪____:魂魄的懸念
林郁珮 虛遊北投大荒山圖卷
林晏竹 枕流漱石
陳廷州 一九八四地下電台
彭奕軒 非永久性的標記
黃可維 空灰
賴曉萱 三張紙鈔
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鄭宇捷 壞掉一遍 (Disaster Echoes)
2014 世安美學論文獎 楊筠圃 起霸作為一種身體行動方法:如何透過戲曲程式讓演員活起來?
陳潔曜 電影無名臨時演員的政治美學 - 以尚雷諾《鄉村一日》之無列字幕臨演為例
2014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劉彥成 再見吧!!兔子Tchuss!! Bunny
2014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張徐展 「紙人展-房間」新興糊紙店系列動畫
許巽翔 Nomadic Subjects
巫思萱 Click
賴珮瑜 8:31pm
鄭宜蘋 超脫國歌cha twat gringo
2014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王博彥 在死亡的流逝中甦醒 The Voyage(In the End:The Beginning)
2013 世安美學論文獎 許韶芸 光與影,關於種種的愛戀與荒涼:談土方巽暗黑舞踏之身體的真實與超現實
莊憶萱 相片—文本的雙重性︰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
201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黃鼎云 事件:浮士德已經掛了
201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李亦凡 一部動畫:天生淚人兒
劉芸怡 消逝的肖像
吳宗憲 識 地圖
丁昶文 文明實驗室 (Civilization Laboratory)
顏妤庭 造園
郭信輝 真空2 - 時間框架
彭致穎 空武 (The Airforce)
201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郭俞平 凹洞
陳宜謙 童樂 (Playing the Piano)
2012 世安美學論文獎 林芝禾 展覽牆面的支配者_從 Andreas Gursky 的攝影作品再析畫型攝影
張世倫 冷戰、攝影與政治想像:試論傅良圃的攝影集 The Face of Taiwan
201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李承亮 太空月球計畫-太空艙
曾建穎 鐵處女系列
沈易頡 實驗意識流-房間
李宜亞 聚會系列
許聖泓 風景
201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陳家瑩 Ruins of Heart
鄭宇捷 壞掉影片
2011 世安美學論文獎 江凌青 當代影像的命運:從琳賽‧席爾的創作觀察當代錄像裝置對電影美學的擴延與回返
黃士誠 日本意象的復返-森村泰昌的歷史展演
201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程安德 藍天之子
201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陳亮璇 日日
周代焌 路徑圖 - 遠行風景
陳伯義 莫拉克‧南沙魯
盂施甫 The 'O'
孫于甯 在裡面的,還不是海 + 情景1
謝若琳 暗室
曾聖惠 流動的土地與溫度
2011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洪伯豪 畢業旅行
劉明樺 爸爸的味道
2010 世安美學論文獎 王人英 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密碼
楊衍畇 瘋狂敘事‧建構神話-
論達利以「偏執狂批判」創造之「晚禱神話」
201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董怡芬 艾蜜莉.狄金森-為每一個忘我的片刻
201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林仁達 珊瑚
張暉明 最後的玫瑰 (The Last Rose)
蒲帥成 還在這裡 (Still Here)
郭俞平 Landscape 1
陳依純 室內風景
李柏廷 BETWEEN
邱竣傑 萬象皮革廠
林建忠 創傷 (Trauma)
201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余紫詠 鮽中娛
2009 世安美學論文獎 謝慧青 Cyborg身體再現 -- 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
邱俊達 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
200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陳韻如 非墨之舞 Monologue
200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李孟杰 穿越者之屋 Pass-through structure
牛俊強 邊境 Outland
許家維 3月14日,紅勘體育館
陳依純 房子背後
陳萬仁 無意識航行
黃華真 There is a Rainbow
葉姿秀 Sleep Mode
劉致宏 腦內風景的積化合差
謝牧岐 牧岐與繪畫
200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禹孟潔 Greetings…敬啟者
馬匡霈 「我說啊,」我說。
2008 世安美學論文獎 王涵智 美國之道──美國公路攝影縱觀
齊簡 擴張場域中的繪畫:馬力歐.梅茲之冰屋裝置中繪畫/雕塑/建築的複式實踐
200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黃迪楊 Who am I ?
200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牛俊強 明信片
宋恆 雙打 Doubles
林育聖 我只能以這種方式飛翔
沈正一 您好、歡迎光臨
倪祥 清醒詩人
范揚宗 造飛機系列 - 航向真實與想像的旅程
余政達 她是我阿姨
林厚成 微行動
彭致穎 兩種面向的災難體會
周代焌 range
2008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李智崴 War
2007 世安美學論文獎 白婷尹 班雅明美學在台灣
李智偉 隱伏又閃爍的「and」世界:康丁斯基複數表達之初探
200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林宜瑾 shadows of…
張淑晶 恐懼的原型
200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莊榮哲 紋人畫
陳萬仁 比爾先生的早晨
蘇育賢 東和五金
曾偉豪 電‧跡‧繫
施懿珊 過期未來學
姚仲涵 不明
吳燦政 夜鶯
蕭筑方 各自
200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張盈慧 隧道
陳逸書
2006 世安美學論文獎 蔡偉鼎 到底是誰的鞋?―― 論藝術與真理之關係:海德格、高達美、康德
張正霖 性別政治 - 台灣當代女性藝術主體性歷程的批判反思
200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謝杰樺 灰階混亂
200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王仲堃 skin / 皮
何采蓉 Still Room
陳志建 換日線
林艾箴 ignorance
余政達 兩個太陽的地方
陳怡潔 函數色彩―初始化
林冠名 僅僅如此這般地游
劉躍 宇宙座標系列 – 再也不
2006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謝雨嫣 十二點前
陳筱淳 迷走藝廊
龔玉玲 皮上草
2005 世安美學論文獎 鄭勝華 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 ── 論阿多諾的美學訴求
傅鵬錦 詮釋的轉向 ─ 以波依斯 (Joseph Beuys) 的行動藝術「首領」(Der Chef) 為例
200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郭奕臣 失訊
曾御欽 我痛恨假設 但一開始如果可以 或許能保留些微的
郭嘉羚 a mind of skin touch
林昆穎 音本義 vanish into space
林仁達 大房間
李明學 開關
賴昱成 誰創造 誰在乎系列 — Choice or Option?
黃國軒 聲音都被雲給吸走了
200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王憶雯 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蔡旭晟 下雨後
林冠慧 迷霧之外
王承洋 新年快樂
施君涵 查無此人
2004 世安美學論文獎 周郁齡 多重矛盾與零度瘋狂 ── 論《裂縫的光》龍發堂系列作品
呂佩怡 當代藝術從白盒子空間到古典歷史建物空間
以英國沙奇畫廊的新選擇為案例探討
2003 世安美學論文獎 高政軒 現代建築美學論述中的倫理修辭
陳維峰 物意象的寓言 ── 關於龔義昭之《異鄉人‧失神》的閱讀現象學
2002 世安美學論文獎 吳介祥 從「藝術終結說」出發論系統理論 ─ 美學
並以兩屆文件展(documenta X , documenta 11)為例
陳文瑤 無人城市的騙局之外─談袁廣鳴個展「人間失格」
2001 世安美學論文獎 巫義堅 論當代藝術中的「藝術介入」課題
─ 流變中的前身概述,一個新美學的論域雛型

2023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王雅倫、白適銘、鄭芳婷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 >:王如萍、陳雅萍、蘇安莉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 >:李明宇、張維忠、謝文明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 >:邱誌勇、陳 蕉、孫松榮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王雅倫│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教授

總論
2023年的世安美學獎投稿的稿件共有七篇,然而幾乎每篇都關注一個藝術主題或材料,或當代議題。有最本土的風景與地景美學論,也有原住民傳統與現代化的編織藝術,書法跨領域表現的當代性,當代雕塑場域觀的辯證,表演藝術結合 VR 多媒體的劇場討論,以及影像和電影的新視覺感知與空間性的挑戰。凸顯出當代研究世代及學校多系學科發展的多元化落實在此次投稿。比較起前幾屆,碩博士生投稿的比例增加,但也突顯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整體論文的書寫能力有待提升,論文的體例格式不夠嚴謹,文句結構有幾篇過於鬆散,或論述失焦或沒有完整的結論。也因為此,很遺憾本屆僅選出一篇得獎作品。

得獎作品簡評:
本屆得獎作品為一篇梳理電影美學,以及關注除視覺動態影像外,能引發觀者不同感知的如聲音,所帶來可能的重構影像。作者以一部「迷離劫」的復反,讓作者貼近當代影像與聲音其多軌進行的滿溢現象,試圖以二十世紀50年代 「字母派」(Letterism)的理念和手法勾起擾動、滲透的層層剝離,使得聲音與圖像和文字被破壞,達到作者想要討論的當代影像運動。且作者也把論述導回到二十世紀初多領域跨媒材的最初實踐召喚出如藝術、戲劇、電影其自主又對話的前衛時代,事實上也是再次呼應影像的無限想像與物質的超越性。本論文書寫流暢,引文恰當,參考資料完整。唯獨引用 1950、60 年代伊蘇的理論與電影理論貫穿全文,比較像是碩博士論文書寫的方式,結尾如能對當代媒體影像的發展,新聲音運動模式,同樣檢視其視聽影像方式的轉向,是否仍有裂隙足以潛越與挑臖?或許能更呼應當代。

......................................................................................................................................................................................................................................................................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教授

總論:

本屆投稿論文七篇,各篇主題各有特色及重點,分別牽涉書法、編織、風景畫、劇團表演、電影、影像、當代雕塑之議題、材料之不同探討,各自突顯年輕研究世代在方法學及學術方向上的興趣差異,亦體現不同院校系所學科發展的多元性,值得欣慰。唯整體在論文書寫上有待提升,結構鬆散、論證不足者佔一半以上,是令人擔憂之處。

得獎作品簡評:

該文開門見山,對該研究主題進行梳理,透過言簡意賅之文獻、文本分析,帶入本研究主題,學術背景及論文架構接相對嚴謹;此外,在作品圖像及理論之聯結引述上亦相對詳細,結構性及反思性強,成為一篇較可閱讀而憑據充足的論文,較具學術參考價值。唯較少聯結作品背後之政治、社會及文化背景,難以理解本研究在該領域的特殊性及必要性。

......................................................................................................................................................................................................................................................................

鄭芳婷 │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總評:

本屆世安美學論文獎總共收到七篇作品,題目涵蓋電影、攝影、雕刻、戲劇、書畫、編織及藝術理論,面向與層次皆豐富,可見國內有志於研究寫作之年輕世代對於多元議題的探究熱情。研究方法而言,多數作品取逕經典理論,試圖從中發展美學論述,其中亦有作品從在地視角發聲,力求建構具台灣脈絡的藝術思辨。然而,較為可惜的是,多數作品在書寫鋪陳方面出現文法錯誤、段落零碎、論述失焦且邏輯跳躍的現象,使得主題難以施展,往往陷於個人主觀的抒情之中。此即何以本屆最終只有選出一篇得獎作品。

得獎作品評論:

本屆得獎作品〈一種聲音運動的當代影像:論字母派(Letterism)的視聽裂隙與滿溢〉,聚焦法國藝術團體字母派的作品系譜,從中指出當代藝術作品中影像與聲音之間不斷流變的詩學與政略。本篇作品主題清楚明確,結構合理適宜,書寫俐落流暢,在前行研究與方法理論的組織與援用上亦可圈可點,使得本文所要發展的所謂「多聲多圖」、「裂隙與滿溢」等概念深具說服力。另外,本文主題雖環繞法國藝術派別,但本文所開展出來的討論,卻具備跨域性人文研究的潛力,與電影、文學、藝術、劇場、小誌研究等領域皆可有對話空間。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如萍
│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 助理教授

關於本屆:

2023 世安美學獎表演藝術類參賽作品,體現表演藝術跨界、多元樣貌的作品風貌,有長篇、有短篇作品在各種演出空間、或打破既有空間想像的創作嘗試,展露在學創作者們,勇於突破框架的創作能量。然而,表演藝術類作品是整合視覺、動覺於時間情境鋪陳下的藝術表達方法,其創意需要技術、概念以及團隊默契同步的條件下,才得以適當的呈現,也是作為評選本屆參賽作品過程中的討論根據以及評選難處之所在。

鼓勵參賽者們莫以此為終,而應當以此為起點,持續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表演藝術蘊藏的人文內涵以及藝術潛能,築夢踏實的積累、奠定並發揮個人獨特的創作以及表達風格。也非常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的邀請,評選過程看到各種優異的展演以及勇於探索創意的企圖心,為表演藝術在臺灣的累積與發展感到驕傲!

關於得獎作品:

本屆表演藝術類得獎作品,《自輯/Self Collections 2012-2022》從個人的創作慣性出發而嘗試打破此慣性,大膽頗析身份認同的各種面向。借用表演者各自所具備的體型樣態、動作風格或個人表演特質的細膩描摹,透過結構鋪陳與作品發展,引領觀者由表面的想像向更深入內裡的體會,感受創作者從已知到未知的探問、企圖以及發展,刻畫出由身份認同主題出發而致人與人之間細膩與複雜的人性互動。

作品不急不緩的在線性時間上,整合各種元素與符號於創作方向的體現,結構完整,以跳脫既有想像的創作方法,深入主題內容、誠懇大膽刻畫的嘗試,皆是獲得評審青睞的重要條件

.....................................................................................................................................................................................................................................................................

陳雅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副教授

得獎作品《自輯 ∕ Self Collections 2012-2022》:

《自輯 ∕ Self Collections 2012-2022》帶有強烈的自我風格,創作者以碎片化的結構極誠實地審視自身內在叛逆不羈、挑戰世俗框架、甚至帶有自虐色彩的殘酷自畫像。舞作中不同的男女舞者在某些時點似乎都是創作者的自我分身,藉由相似的服裝、一再重複出現的符號式物件、親密又激烈的彼此互動,交織出充滿內在衝突,既脆弱又挑釁、既受害又殘暴的矛盾性格。此衝突矛盾的張力亦見於創作者對於性別符號的大膽操弄,肌肉強健的男舞者以長髮、細肩帶緞面洋裝造型出現,特意展現搔首弄姿的女性姿態,這如扮裝皇后般的性別展演,卻是身為生理女性的創作者極為挑釁的自我映照。作品的身體語彙跳脫典型的舞蹈框架,著意創造許多出人意表的身體意象,碎片化的結構穿梭著鮮明的意象母題,令人印象深刻。

本年度投件作品總體觀察:

本年度九支作品都屬於或偏向「舞蹈」類型,包含三支有著跨域特質的創作。其中幾支舞作明顯是學校的創作練習小品,在作品結構、身體語彙發展、主題意涵探究上都仍粗淺。其他曾公開展演的作品則顯然較為完整。幾個現象值得觀察:1. 跨域作品中不論是與新媒體藝術的共創,或者意象式劇場的融合,在身體表演的發展上都稍顯薄弱,無法支撐起身體作為劇場敘事的有力在場,而能與其他媒介相抗衡。2. 較偏向動作編排方法的作品,則看到近年來年輕創作者某些慣用的動作發展模式,於是作品間的同質性就無法避免。基於此整體現象,得獎作品雖在結構上可以更加精煉,但就跳脫身體表現框架,大膽面對作品主題的勇氣與創意而言,確實勝出

......................................................................................................................................................................................................................................................................

蘇安莉 │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 教授

得獎作品簡評《自輯 / Self Collections 2012-2022》
此作品榮獲各評審一致贊同。作品以誇張的表演方式融合劇場、語言、道具自我剖析、提問、甚至批判自我創作動機。透過身體不同的姿態和動作,具體式的呈現內在情感,激進而暴力式的心靈掙扎,赤裸裸地述說壓力如何在身體轉變。舞作的各種誇張式的表演型態,可能為自我吹噓,或忽視他人感受,呈現一種孤立和社交問題或是自我陶醉。舞者雖然非以技巧取勝,但編舞者成功塑造人物角色,每位舞者表現突出,凸顯個階段的心理狀態。編舞者大膽實驗營造舞台效果及物件使用,皆能顯示出其自我剖析、自我衝突、矛盾之處,足見編舞者的企圖心及用心之處。

其他優秀作品簡評
《其他三季》
成功地運用觀眾席位揭開序幕,音樂、燈光及陸續從觀眾席緩慢而陸續從座位冒出的舞者,觀賞者快速感受到一股神秘而凝重的場域氛圍,好奇心油然而生。以親自身經歷的故事為主題,編舞內容詮釋是一種挑戰性且深刻的表現手法。透過肢體語彙、音樂和舞台設計,表達生死的迷惘、變遷和深刻的情感。舞者的動作呈現生命的流動、有形與無形的變遷,以及對死亡的接受或抗拒。肢體動作的流暢性和急促變化反映生死交替的不確定性。運用煙霧及強烈的地燈投射,營造一種超現實或夢幻的氛圍。強調死亡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作品能夠引發觀眾對生死議題的思考,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脆弱。儘管涉及沉重的主題,卻能激發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楊維真 & amp ; 唐明( Damian Berhard ) 》
在這場舞蹈與音樂結構即興實驗表演中,加入生活中物件:木方桌、垂吊的球,東西方的舞蹈元素如音樂旋律一樣,單純而通透,散發出東方禪意的深遠意境。楊維真具有深厚的傳統身體訓練,透過傳統戲曲科步的深沉表達。唐明巧命運用從空而降的絲弦,弓弦將與西方的音樂節奏熱情對話。身體的律動交匯東方優雅與西方動感,猶如一場跨越文化的激盪,將梨園戲曲的古典韻味與現代舞蹈的靈活性完美融合,營造出獨具魅力的舞蹈畫面。

《堆疊溢位 Overflowing Stack》
利用精心設計的雷射燈光、影像和裝置,透過巧妙的結合,切割出具有層次的空間。透過旋轉的牆光影的變化不僅營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也營造出些許情感和氛圍。這樣的實驗性演出結合先進的科技,呈現出富有創意的舞蹈作品,讓觀眾在視覺和情感上都有不同聲光效果的體驗。可惜的是 30 分鐘的演出,舞者機械式的肢體動作,電子聲響,令觀賞者在視覺及聽覺上感到疲乏,能承載重量且可旋轉的裝置,是非常重要的主體,非常期待它的變化與可行性,但整場在燈光、裝置、編排結構或舞者身體的使用顯得單一,又或是裝置的設定看似酷炫,但也把舞作可發展的可能性鎖死,最後只看到閃爍的雷射燈光切出的空間及擺盪的裝置,無法帶給觀眾更深一層的想法。

《被愛妄想症》
一首小巧溫馨的作品,兩男的雙人舞不慍不火,流露出淡淡的、剛剛好的關係。舞作內容以傾靠、支撐、旋轉及觸碰這些簡單而細微的互動關係構成。舞者間彼此的默契仿佛是詩篇中的抒情,每一個動作都如同畫筆在畫布上舞動,編織出一幅充滿愛意的畫面。在這小而巧的舞蹈中,愛與美好以流暢的動作和完美的平衡展現,成為舞臺上動人的情感交融。結束前約 2 分鐘的時空中,舞台只剩下切割成兩區不通色調的燈光,場上空無一人,音樂持續撥放直到結束,末了,燈光收。令人為之莞爾!就是一支甜美小品創作。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李明宇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副教授

2023 世安藝術創作音像藝術類作品評審工作告一段落。今年共有 18 件作品參加,其中有 11 部短片,而動畫作品則有7件。猶記得這個情況在三年前即可看出端倪,而今年大部分進入到最後評審討論的,也多是動畫作品。這是今年擔任評審較為特殊的經驗
。得獎的兩部作品《游墓》與《記憶銘刻的一種方式》各有讓評審讚賞之處:《游墓》由一個奇思妙想出發,作品後段由小見大,由死見生,短短四分鐘的作品,可見作者相當宏觀的世界觀;《記憶銘刻的一種方式》則是回到作者私密的那一面,從外公
身上的皮膚、蔬果外皮,再延伸至與外公的情感連結,形式簡單卻相當動人。

另外,我也想特別談談幾部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黑色角落》中幾個對於細節的設定和處理我非常喜歡,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生活細膩的觀察與感受;《道安講習》在父子之間有非常成熟的處理與描繪,兩位演員表現亦傑出;《記憶景窗》是我很喜愛的作品,但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作者把簡單的事做複雜了。

最後,想特別提一下在這屆作品中觀察到的某種傾向。在幾部作品當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作者想要做的(創作論述或說明)和作者所做的(成品)之間有著不小的落差。我暫時還無法確定是什麼原因。但對於評審或是觀眾而言,最後還是得回到讓影像作品本身來說話,而非作品的文字說明。如何將所思實踐在影像作品中,我想這才是重要的事。

......................................................................................................................................................................................................................................................................

張維忠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副教授兼文創處 處長

今年世安藝術創作獎音像藝術類的作品中,除了傳統常見的劇情短片及動畫短片外,亦有裝置錄像、記錄短片、和即時互動影音等型態的影音創作。多元的議題探討和表現手法,展現出音像創作者獨特的時代觀點,同時也展現出創作者對影音媒材與科技掌握的能力,值得繼續鼓勵。就整體而言,除了少數作品之外,作品的創作論述與最終影像呈現的意涵,仍普遍存在有相當的落差,這也顯示影像敘事能力的提升仍有待創作者持續的努力,期待作品一年比一年更好。

獲獎的作品「游墓」是一部四分鐘的手繪動畫作品,題材新穎,編劇的手法獨具巧思。本件作品結合手繪與實拍影像,以類似水墨乾擦、渲染的黑白筆觸與具變化的構圖和分鏡,讓一幕幕的畫面銜接充滿驚喜。作品呈現出導演對於生活日常的觀察體驗以及個人對於大自然生命的觀照。透過獨特的創意將台灣傳統的墳墓設計成擬人化的角色,遊走於鄉野道路以海邊撿拾動物屍體,並將其埋入身體之中,象徵生命的結束與重生的開始。故事配合悠遠緩慢的背景音效緩緩推進,透過形變轉場來串連意象與觀點,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

第二件作品「記憶銘刻的一種方式」是一部五分多鐘的非劇情錄像創作。導演將自己對於奶奶離世所產生的失落情感,轉化成為對在世外公的特別情感,透過錄像紀錄兩人的生活日常,內容恬靜而溫暖。作品在旁白敘事的同時,以特寫鏡頭巧妙地將外公歷經歲月洗鍊的身軀對比菜園裡外公種植的蔬菜水果畫面,連結親情、土地與身體的關係。從影像不斷交疊與分離、清晰與模糊的流動之間,帶出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與家人聚散之間所存在的情感依存與回憶,畫面樸實無華卻令人感動。本作品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旁白錄製的音質未能跟上畫面品質,但仍不失為一件真誠的好作品。

......................................................................................................................................................................................................................................................................

謝文明 │ 動畫導演、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講師

得獎作品簡評
《游墓》
導演以關懷生命的視角,藉由一座落跑墳墓的奇幻旅程一幕幕引領著觀眾感知生命的消逝與萬物之間的憐憫之情,本片於細節上的刻畫與水墨美學的經營都展現出令人激賞的潛力,期待未來的表現。

《記憶銘刻的一種方式》
導演把對家人的感情與自然蔬果的肌理彼此交疊呈現出富有想像力的對照,細膩觀察下的特寫鏡頭呈現出濃濃的情感,是一部令人回味又富有詩意的佳作。建議在聲音的處理上也能多些想像空間的設計,讓聲音也能襯托到畫面讓作品更加豐富完整。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邱誌勇
│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教授兼任所長

作品〈合作者的居所〉短評
〈合作者的居所〉以創作者與異質合作者間的關係作為基礎,重新對合作關係進行拆解與組構,並以獨特的空間感知,創造出一場「人」與「物」相互的過程。創作者在空間拓墣中巧妙地展示了多元的文字、視覺物件與聲音元素,這些元素時而是完美的設計物、時而是未竟的狀態,展現創作者對空間操演的獨特思維。此一場域性極強的展陳,透過邀請觀者進入到幽微的作品場域,藉由彼此看似無關卻有緊密相繫的元素,感受對日常物件的觀察與想像。

作品〈拃〉短評
〈拃〉是一件以複合媒材、拼貼與空間裝置所組構而成的作品。創作者透過創作實踐研究的方法論,重新思考拼貼作為藝術媒介的策略與手段,彰顯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視覺與科技間的辯證關係。創作者在空間中利用牆面與地板、相鄰直接的牆面等具有立體感的夾角空間,作為作品展陳的位置,看似姿意率性的擺放,卻創造出平面多層次拼貼影像與空間中的對話關係。此外,影像的去脈絡化與重新組建的編排策略,更使圖像物性產生異質變化。

總評
綜觀本年度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共有80件作品,作品類型橫跨平面、錄像、造型、裝置、數位、空間、聲響、複合媒材等,甚至有生物性媒材成為當代造型藝術創作的媒材。在議題關注的面向上,亦是廣泛地涵蓋著從對媒材的試驗、自我反身性的觀察、生命經驗的探索、抽象觀念的表述,到社會議題的批判。除了有已展出經驗的成熟作品外,亦有多樣的實驗性創作成果,充分展現出年輕世代對媒材運用的獨特想像與多元創作的積極能量。而評選過程中發現,運用傳統媒材的創作者趨向保守,亦有創作論述與實踐策略中明顯落差的疑慮;以致,三位評審對作品的評議有極高的共識,也顯示出當代審美評判標準中的一致看法。

......................................................................................................................................................................................................................................................................

陳  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兼任所長

202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投件作品觀察:
今年投件作品,大致分佈於4類媒材/媒體:裝置(53.75%)、繪畫(26.25%)、新媒體(13.75%)、行為或表演(6.25%)。其中,「行為或表演」,以及包含在裝置類項下的「機械動力裝置」(5%),即便佔比不高,但相較於往年,這二類型媒材的增加幅度顯著。此種佔比之顯著增長,或許意味著新世代創作者,較之先前投件者,對於創作媒材的領域擴展,有著更高的動機。此外,裝置類中亦有創作者引入蟋蟀等活體,以昆蟲及其鳴響作為創作重心,同樣呈現著投件者對於媒材探索的動能。

但另一方面,這群處於專業創作養成階段的年輕創作者,其作品卻也存在著幾個問題。其一,待釐清的自我創作座標意識。關於所處理的問題(不只是議題),相較於過去的、現在的其他藝術創作者所處理的,究竟位於什麼位置?它因而開啟了何種新面向?回應了什麼?因此如何被評價?這些問題,似乎尚未成為這群年輕創作者的重要意識。其二,「內捲效應」的風險。部分創作者似乎落入了某種「內捲效應」,造成形式或內容上的僵化內耗,忽略了作品之如何透過創造性的感知,觸動接受者。

《綠色的海》短評
這件觸及水資源不均分配的政治藝術影像作品,輕巧地體現了「內容即形式」。水的給與取,作為內容,也作為形式,將作品與嘉南大圳所在的水稻田,在農業用水轉撥給南科作工業使用後,再度成為乾旱的「看天田」之處境脈絡,連結在一起。90 張食材「吉利丁片」,作為該稻田影像紀錄的載體,頗具新意。泡水前的乾扁渴水對應了「看天田」的處境。吸水後的憂傷水綠,卻也只能用來遙想曾經的「千里水路,萬頃良田」。

《把聲音轉小》短評
一方是優渥地活在一蟲一室的人工飼養盒裡的蟋蟀群。無需覓食、全無天敵侵擾的人造環境,誘發它們發出在自然界中所不會發出的極樂之鳴。另一方是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作為人類聲音能力極限的歌劇人聲,是另一種人造性的展現。蟋蟀高頻的極樂之鳴與極限人聲操控的高音,在一個吸音棉隔出的人造聽覺環境中疊合。作品提供了一個充滿人造性的聲音疊加經驗。這一切,或許提問了人類活動是否應該在某處,適可而止地設上界線。

......................................................................................................................................................................................................................................................................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教授

【總評】
參與本屆造型藝術的作品共 80 件,每件作品在類型與表現方式各有千秋。其中,觀念性導向的裝置、行為表演與影像藝術技高一籌,完勝繪畫,贏得評審團一致的好評。若細數這幾件在類型上各有不同優點與特質的作品之所以脫穎而出,最關鍵之處,還在於年輕創作者不落俗套的構思與實踐,如何跳脫沿襲與既視感,締造創新思維。再者,即是有關題旨與構思和實踐之間的配置關係,凸顯箇中輕重、深淺與高底之強度。兩廂結合,縱然有些創作者在文字論述上仍顯拖沓甚至言不及義(另,作品紀錄似乎還有待加強),但好在作品能適時切中核心,表述主題。當中,我尤其對年輕一代的創作者試圖透過再靈巧不過的技藝展現出生態系的思考,印象深刻。〈綠色的海〉、〈把聲音轉小〉與〈未存檔的森林 002〉實屬此類佳構:水資源、生物鏈與貧瘠植被的嚴肅議題,在在透過精巧且深思熟慮的作品構型表露無遺。第二類的作品,由〈合作者的居所〉至〈拃(Those Spanned by the Collage)〉,則在空間組配中,重新拆解並構成藝術生產和技術的新關係。最後一種作品的傾向,比起前兩者,更顯即興感。兩位藝術家藉由行為表演——〈10 / 10〉成品為照片加上錄音,〈空間(清潔)提案〉則為動態影像紀錄——意在分別凸顯社會儀式與公共空間中的政治性。上述三組迥異有別但無比清新的作品,讓人感覺新世代藝術創作的未來值得期待。

【〈10 / 10〉】
作為行為表演之作,這件作品給人無限的想像。留下來的數張照片,描繪著一位穿著白衣和黑長褲的女子拿著掃把掃除碎了一地的陶製蘭花。除了照片,還有一卷錄音檔,記錄著掃除碎片的聲響。這兩個元素之間的關係及其構成,極為日常。然而,當創作者將它們挪至駐法國台北代表處主辦的國慶晚會後——賓客散去,杯盤狼藉的時刻,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更不要說,作品題目的雙十指涉十分鮮明,曖昧性十足:有誰會真的在意晚會後那碎掉一地只作為擺設之用的陶製蘭花呢(比起百合花的象徵性,蘭花毫不起眼)?它的脆弱易碎是否如同臺灣的國際地位及其命運?

【〈未存檔的森林 002〉】
在一片看來陽光不足且顯得貧瘠的土壤上,一棵被自身的樹身與枝葉給 3D 列印的支撐材,以寄生之姿附著其上,成了一棵奇形之樹。仔細一看,人造支撐材的生長並不亞於原生的樹木。但是,兩者之間的交織,看似密合卻又帶著錯開的結構:誰屬於誰?誰又依附著誰?如何區辨人造物與自然物?顯然,紅色支撐材,時而像包裹樹身的外來者,時而又像是氣根、菌類與蜂巢的異形樹體。它的乖張幾乎將原生樹木給覆蓋過去,具有劃地為王之勢;而原本任其攀附的樹體是否就此敗下陣來?

【〈空間(清潔)提案〉】
藝術家化身清潔工,來到公共場域諸如捷運站與百貨公司外,低頭開始清潔被他劃定的區域,展開其藝術任務。當藝術家清潔時,最關鍵時刻,無疑是前來關心甚至中止其任務的工作人員。通常,此時刻即是宣告藝術任務的休止(或中斷)。作品挑戰公共法則與場域歸屬等問題實屬明確,但若藝術家能向這些中止其任務的工作人員提出具體挑戰或是明確說明作品題旨(而非當場草草帶過,不做說明),作品效力與意義將更具張力。

2022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孫松榮、勞維俊、鄭芳婷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 >:周慧玲、林文中、劉守曜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 >:吳珮慈、李家驊、林巧芳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 >:吳宇棠、陳 蕉、潘娉玉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教授

總論:
今年「美學論文獎」的顯著現象之一,乃是出現三種不同的書寫題旨與文體。第一種可謂是世安美學獎的歷年傳統,尤以西方哲思為主,聚焦現象學與後結構主義等思潮在攝影領域的論述。第二種則轉向現當代東亞藝術,以差異性凸顯迥別於歐美乃至國族視角的論述。第三種較為特殊,亦算在美學論文獎中稀罕的,即是藉由創作論述回應理論概念的諸多論題。三種書寫各有千秋,各家各法。若回到美學論文獎的精神,第三種文體較顯劣勢,主要在於思辨強度因需分派給創作闡釋,以致被瓜分了書寫與思想力道。
當前兩種文體面對面時,不啻可將它們視為歐美認識論與東亞認識論之間的交鋒,更關鍵在於作者如何展現出教人眼睛一亮的創見與膽識。以今年參賽論文為例,關於西方哲思的影象論文,無論是主題還是行文,稍嫌保守之際,更多是沒法展露出不同於原著的真知灼見。當然博學知識是有的,但論文核心不是比劃博聞強識,而是能否另闢蹊徑。就此而論數篇聚焦現當代東亞藝術的論文,年輕研究者很有意識地在各自領域中尋求突破之處,且巧思地納入關於歷史編撰學與文本分析等極富洞見的闡釋。此舉一方面省思了面對歐美理論與東亞歷史之間的關鍵書寫位置,另一方面又藉由特異作品展開了知微見著的剖析,奠立出堪稱他異性的書寫與思想。

得獎論文評語:
〈生蕃の書画:非人類視野下的藝術及其不滿〉的精彩,無不在於將老生常談甚至常陷入論述困境的原民藝術賦予新意。就方法論與文獻考察而言,作者檢視所謂原民藝術從西方到臺灣藝術史中的形象,不是被去人化就是被他者化,缺席與消抹無疑是常事。有鑑於此,作者透過19世紀末的系列「生蕃之書畫」(生蕃の書画),試圖將這個弔詭地被殖民者喻為書畫,爾後更被臺灣史學研究列為檔案史料的「作品」展開歷史編撰學的當代思索。如何可能走出非此即彼的藝術史學僵局,本文於「人類世」語境提出「非人」視域,一邊得以讓「生蕃之書畫」脫逃線性或族裔史觀,另一邊倡議跨物種(乃至跨人種)以建立另種將臨的異質藝術史觀。

〈群島東亞:電影否定性與(後)冷戰風景〉試圖在國族電影論述之外,開展以群島東亞為切入點的分析視野。論文將三部影片——高嶺剛的《沖繩夢囈》、董振良的《返鄉的敢尬》、任興淳的《濟州祈禱》——與其分別指向的所在(沖繩、金門、濟州島),展開關於後冷戰歷史與地緣政治的闡釋。這三個地方恰好皆具有與其本土在歷史、社會、政治與文化等面向形成邊緣性甚至被排他性的表徵。三位導演在形態不一的作品中,又以實驗性與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影音調度,彰顯三地難以被取代而傷痕累累的史事、美學與精神——尤其透過本文作者借用自阿多諾的否定性概念所形構的「否定性的風景」加以表現出來,以突出兼容差異性與當代性的群島意識與史觀。

......................................................................................................................................................................................................................................................................

鄭芳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教授

本次 2022 年「世安美學獎」競逐獎項的入圍作品共有八篇,字數皆在兩萬字之上。題目豐富,涵蓋生態藝術史、藝術電影、攝影影像、東亞地緣政治、色情產業、製圖學等。但仍可在諸主題中,得見以電影、攝影、視覺影像等類型佔最大數,而包括繪畫、劇場、雕塑、音樂、行動藝術等則未出現。相較於上一屆的主題,本屆的投稿作品較不多元,從中可見當代學者對於影像的主流興趣。本次入圍作品的素質水準則較上一屆為高,在論點鋪陳、組織論證及書寫行文上,都具相當水準,且能在領域內提出一定洞見。舉例而言,編號 4〈群島東亞:電影否定性與(後)冷戰風景〉所提出的「否定性的風景」概念頗具新意,且跨域地結合紀錄片、地緣研究與冷戰研究。本篇文章論點新穎、細膩結合史學、哲學與美學討論,足見其研究水準。其他投稿作品亦皆對美學有相當貢獻,如編號1分析生番之書畫,最終提出再次非人化的認識論;編號 2 雖然行文較接近散文,但文筆真摯,情感真切;編號 3 聚焦達彌施論攝影影像,最終引出偏向「歷史史學論」的思考;編號 5 聚焦阿特傑的攝影,引入大量思想理論,激發頗多值得討論的議題;編號 6 則挑戰色情產業與藝術的交織,此創新研究領域對於目前美學研究可有所貢獻;編號7聚焦藝術場域的邊界,並從建築為窗,探入各當代西方思潮的論辯;編號 8 乃聚焦藝術觀看中的「速度」,旨在建立重思當代影像中的思想產生過程。

編號 4〈群島東亞:電影否定性與(後)冷戰風景〉以高嶺剛《沖繩夢囈》、董振良《返鄉的敢尬》及任興淳《濟州祈禱》為分析案例,藉由(後)冷戰視角為窗,結合地緣政治與電影美學,揭示一種「否定的風景」的批判性可能。本篇文章重要地推出了一種跨域文化研究的方法,並從中具體地提出對於群島文藝生產的歷史性觀察。

編號 1〈生蕃の書画:非人類視野下的藝術及其不滿〉首先指出過去研究的不足,進而爬梳書画案例,最終提出再次非人化的認識論。整篇文章論點清晰、邏輯清楚,極具說服力。不過,所謂「非人」的論點也存有其爭議性,亦即在原民人權尚未到位之前,這種批判概念亦可能陷入精英階層的單向視角,進而遮蔽現實問題。

......................................................................................................................................................................................................................................................................

勞維俊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視覺文化研究所 副教授

本年參賽論文富特色的有不少,得獎的是特別出色的杰作。研究方法也大異其趣,各有長處。有標準的論文,也有較少見的創作論述;有深入探討個別理論家或藝術家的,也有就某論題作出比較研究的。討論的媒界對象有書畫藝術丶攝影丶電影丶文論電影丶建築等,頗為多元。美學論文的精粹在於問題意識和研究方法,若以此作為標準,則每篇參賽論文都有清楚且重要的問題意識,但研究方法則以傳統論文較出色。順帶一提:因為創作論述中討論的作品本身屬創作領域,評論自己作品又極難持平,因此傳統論文跟創作論述互相比較實欠共同基礎。

兩篇得獎論文皆立論清楚丶條理分明丶理論架構完整,乃上乘論文。

〈生蕃の書画:非人類視野下的藝術及其不滿〉一文探討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對原住民(所謂的「生蕃」)的管治時,要求原住民書寫的官方檔案「書畫」。文章指出這些「生蕃の書画」可看成是非人類觀點的作品,「生蕃」得以遊走在帝國定義下的「非人」身份,又避免進入藝術史定義下的「非人」類別。於是非人行動者的藝術史因此成為可能。論文別開生面,以批判角度修正了「非人轉向」的研究盲點。

〈群島東亞:電影否定性與(後)冷戰景〉一文,以阿多諾的否定性理論,結合群島東亞概念,分析三部看似不相關—拍攝地點之屬國丶導演國藉皆相異—的紀錄片。電影在作者的細讀和再脈絡化下,可以看出冷戰史觀下形成的共通點,呈現出「否定性風景」。論文並疏理以群島思維反抗既有範式的方法。文章理路獨特,分析精細,對紀錄片研究丶冷戰研究丶和島嶼跨文化研究有莫大貢獻。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

今年參賽的表演藝術類作品雖在量上不及去年,但普遍在「質」的提升方面較過往更為完整。無論是技術的困難度與成熟度,或是對議題探索的深度及反省能力,都看得到思考與關注的方方面面,即使是經驗較少的學生習作,皆朝向成為一個成熟且內外關照完整的創作者邁進。

作品形式多元混融並有發展,舞蹈、魔術開始負擔敘事功能,展覽演出、舞台紀實與攝錄交織的影片創作,讓跨域手段深入主題內涵的探索,相當令人驚喜。「性別議題」、「資本弊端」、「關照自我」以及「辯證真實」這些過往常見的主題今年依然沒有缺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幾個作品不約而同地刻意以非寫實的方式,運用劇場元素(聲音、物件、符號、象徵…)讓現場觀眾當下建構對作品內容的主觀「意識」或「認知」,並對這個過程與結果進行辯證,這種接近「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概念的構作方式,也終於在這次參賽作品中看見。

如果把去年的作品一併納入觀察,會發現疫情後的學院創作面向:除了延續本地過去藝術發展的脈絡外,與世界連結的渴望並沒有因疫情而減少。或許是整個大環境的影響使然,一貫地,我們依然無法擺脫在西方現代性的風口浪尖中打轉,並仍在資本主義的困境裡掙扎。

得獎作品評語:《極東以東》
以邊陲為題的《極東以東》,包含了<罪愆>與<極東以東>兩個不同形式風格的創作。企圖將玫瑰少年的「性別霸凌」與馬崗搬遷的「資本弊端」兩件社會事件化為創作內涵,探問「自由意志」在現世該何去何從。

以舞蹈風格表現的<罪愆>,創作者將豐富的動作細節與舞者間的強弱關係,用象徵、對比、轉換等方式來推展敘事和情境。伴隨波麗露樂曲的儀式感疊加在霸凌主題上,質疑刻板性別的規範裡,是否還有真我的存在。主題形式環扣,一氣呵成。

而接近舞台紀實紀錄片的<極東以東>,熟稔舞台與影像不同特質的創作者,用「對比」客觀化了觀眾的態度,讓議題成為主角。紀實的舞台鏡框匡住了台上身心躁動、焦慮不已的表演者,實景鏡頭則框住了風中靜止的馬崗海天環境和海女阿嬤們風霜的臉。兩者動靜間的對比,讓焦慮的原因和現代化的困境,透過影像,不言可喻。

《極東以東》創作者展現了優異的編舞能力與影像掌握力,並流暢地在內容與風格、寫實與抽象、舞台與影像間轉譯文本、傳遞觀點。手法細節豐富,彰顯議題而不流俗。從事件議題的關懷到存在意義的反思,觀照面向層次分明。雖<極>劇舞台文本略有調整空間,但整體瑕不掩瑜,創作值得期待。

.....................................................................................................................................................................................................................................................................

周慧玲│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教授

作品《極東以東》
這是一個特別的作品,與其說是舞蹈,不如說是舞蹈影片。從拍攝畫質、構圖、鏡頭運作乃至剪輯,都展現頗為專業的企圖,令人期待原本單純的影像紀錄,是否有機會發展為另一種如新媒體的作品。舞蹈本身的語彙也很有趣,採擷在地文化的不同元素,使得《極東以東》與其他所謂學院派的舞蹈,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重新提醒了舞蹈和社會脈動的互文,創意獨到。唯脫口秀運用尚待商榷;口語表演技巧和聲音表情都不足,減弱了作品的成就,難以說服人脫口秀必須存在的理由何在,頗為可惜。

作品《布列塔尼亞男遠足筆記》
此作品沿襲了去年《山:太平洋屋脊步道遠足筆記》,儼然創作者的遠足系列。,與之相較,今年作品的影像拍攝與紀錄,或者說從影片得窺的表演作品的視覺運用,不如去年,拍攝上許多遺留過多暗場盲區,令觀者難以判斷究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主創似乎發展出一種獨特的舞蹈散文敘事型態:遠行者的聲音身體日記,借道跨文化相對論,乍看猶似販賣異國情調,實則不然。或許是因為使用外語表演,回譯出來的中文內容顯得特別簡潔內斂,搭配從生活提煉出來的肢體語彙,使得作品展現一種對生命的平實掌握,展現一種迷人的舞蹈散文/散文舞蹈魅力。

......................................................................................................................................................................................................................................................................

林文中 │ 林文中舞團藝術總監、南華大學 民族音樂學系 助理教授

綜合評語:
2022 世安美學獎表演藝術類競逐獎項的作品多樣,也反映出時下年輕創作者喜好融合身體、空間、科技、文本與個人觀點的多元創作觀。當創作素材增多、作品形式更自由開放的同時,難免也會出現破碎與失焦的狀況。如何清楚呈現創作的核心與脈絡發展,成為年輕創作者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本次獲獎者蕭紫菡以舞蹈劇場的整晚創作《極東以東》脫穎而出,尤其上半場的《罪愆》以扎實的編舞手法、優異的舞者表現與影像紀錄,令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感動!

得獎作品評語:
本次獲獎者蕭紫菡以舞蹈劇場的整晚創作《極東以東》脫穎而出。上半場的《罪愆》以「玫瑰少年」葉永鋕之故事為創作靈感,是一支力度與優雅兼具的純舞蹈創作。優秀的男性群舞搭配拉威爾的波麗露音樂,漸進地累積豐富的肢體能量,也在不疾不徐中建立舞蹈的句型節奏、動作主題與視覺變化,創作者並透過良好的舞者隊形切換輔以靈活的錄影運鏡,呈現相當難得也十分精彩的劇場舞蹈影像,令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感動!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吳珮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教授

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經由現實以呈現自我存在的活動。我們總是意識到時間流逝的過程,想要尋找一種更新的形式,追求更深的反思,並自然地轉化成為創作的緣起,各自表達每一個體的獨特性。

正是在這樣的視野中,我很榮幸能有機會參與到 2022 年的【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活動。與其說我擔任評審,不如說我感覺到自己反而更像是一位音像藝術的觀察員,伴隨著活動的進行,觀察到創作新生代仍然關注社會現狀,表達自我思考,觀察到年輕學子們在現下此刻依舊有滿滿的動能,有著新世代的獨特視角。

今年作品的題材與光譜頗廣,無論是動畫短片或實驗短片,都有優秀的作品。不過,我想從另外一個面向,回饋我的一點點觀察給許多的創作者:「觀者創造作品」,這是在我自己的書裡面以及近期多場演講一再提及的想法,也就是說,作品有兩端,觀看者與閱讀者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創造作品的那一端。

只有純粹回到影像語言的本身,才永遠能讓一部作品說出比它自己本身所說的更多的話。設計性過強的影像、刻意營造的符號性、過多文學性的旁白、疊加的場佈、早期數位圖像程式編碼的回收、論述的強度更優於音像作品的本身,雖然這些方式有可能成為作品的特色,但也有可能成為作品的包袱。影像被資訊所填滿,或者是過於有設計感,有時候反而造成影像原本具有的意義被隱沒。能懂得留白,是重要的。

影音作品的創作者或許會隨著經驗增加,更能理解到觀看者的重要性,理解觀眾想要的是透過影音作品來理解內容,並不是透過文字說明。那麼,觀者又如何可以創造作品呢?我認為,就在於當觀者被藝術創作者真正關注與邀請,讓他可以站到藝術作品前面觀看與思考的時候。

簡此敬獻給所有關注影音創作的好朋友們,以及十數年如一日,一直默默鼎力支持臺灣新世代美學研究者與藝術創作者的【世安美學獎】!

......................................................................................................................................................................................................................................................................

李家驊│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今次參與的音像藝術類作品件數並不算多,但無論在形式、內容或作品的精神與企圖上,都不乏出色甚至有令人驚艷表現的影片。特別是兩部得獎作品《看著你。看著我》與《沒有顏色的光譜》,分別可以各自從影片的內涵與執行技術等等層面中,清楚看出創作者的巧思與用心之處,是十分精彩的作品。

整體而言,從報名作品的創作論述中,都可見創作者各有充分的理論知識背景與野心。然而或許受限於資源、工作時間種種條件的限制,部分作品本身的實質表現卻不如論述豐富扎實,以至於論述並未為作品加分,甚或凸顯了創作者本身執行能力上的缺失,其實是可惜之處。建議創作者們往後可以考量工作條件,並且在論述與作品的呈現之間盡力求取平衡,或許可以避免類似問題再發生。

 

......................................................................................................................................................................................................................................................................

林巧芳│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評選觀察
在數位時代下的影像媒介,提供了更多豐富人類感官的影像經驗,也影響了新世代的創作語彙,不論接續的影像變化如何,影像最終輸出的觀點,還是圍繞著創作者的視角與姿態。

在這次評選的過程中,首先觀察到影像創作和論述(作品簡介)之間比重關係的拿捏,實為不易。尤其在當代影像的多元創作型態中,無論從傳統的影院銀幕到多重投影的沉浸式體現,為了使更精確闡述創作者的理念,文字論述和影像表現似乎已成為不可分割的關係。但在互為表述的同時,會發現文字論述有時會超出影像的立場,有時影像的展現卻跟不上論述的宏觀視野(尤其當論述過於龐雜、龐大時),不僅沒有推動影像自身的觀點,經常也會形成影像表達的絆腳石。

當代影像創作者如能進一步適度掌握影像和論述之間的共創結構,反而能有效梳理與釐清作品的創作脈絡及自身獨特的思維與立場。

今年獲獎作品
《看著你。看著我》作者在作品簡介中提到「作品中大量的『旁觀者』和眼睛是我恐懼的來源,旁觀者的注視讓我備受壓力與不安,當恐懼吞噬我,我也就成為旁觀者的一員…」這是一件以穿戴平板裝置在創作者身上的動畫作品,充分反映被他人注視所顯現不安與恐懼所交織出的一段焦慮影像。影片一開始出現鉛筆畫出一團亂的線條,緊接著是一個個眼睛,在這裡的眼睛和線條是他者也是自我注視與內在焦慮的雙重寫照,透過音畫之間形塑的躁動感,反而更彰顯出作者意圖以動畫進行揭露內在的不安並達成自我觀照的寫照。

《沒有顏色的光譜》影片中的各式裝置、技術實驗、場面調度,賦予了如夢境的奇幻視野,同時帶出劇場式的(表演)影像,使塑造出這部影片成為某種自溺般的夢乘載,在學生影視作品中實為相當用心製作的佳作。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陳   蕉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兼任所長

202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投件作品觀察:「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的創作光譜
2022年75件投件中,媒材類型的涵括範圍,雖然大致與先前數年相當,佔比四成四的裝置類也仍佔大宗,但即使不計入錄像這個已不再「新」的媒體,新媒體和動力裝置類別的投件比例,已達二成三!它甚至高過佔比一成七的繪畫媒材。這顛覆了過去對於科技、新媒體、動力裝置類的藝術創作,因「資本密集」或「技術門檻」等因素,僅與相對小的創作小眾有關的一般印象。
這群千禧年後出生的「數位原住民」,隱約開始建構出一種有別於先前世代的創作傾向。即使先前世代的嚴肅苦悶遺緒,仍影響著他們,但他們似乎逐漸告別某種眉頭深鎖的苦悶沉思者、或澟然的真相揭露者形象。他們愈來愈像是一個把玩著「遊戲性」(playability)的遊戲者。動力裝置的動能魅力,被重新凝視,即為其一體現。此外,他們愈來愈關注編碼、虛擬/實體、電玩等面向,而實體優於虛擬的優位順序,也不再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

《怪獸  》短評
正如Kate Mondloch所說的,投影影像空間裝置本是一場關於「這裡」和「那裡」」的相遇。實體空間的實體物質性與觀者所看向的螢幕影像的他方,於此相遇。《怪獸》利用簡單、然而巧妙的雙投影光源,從投影影像於裝置空間中的位置與比例安排,以「局部見全體」的手法,在實體展覽空間中,呈現幾乎被約簡成數道時而絞動、時而顫動的非物質影像的幾何銳面。發電風機旋轉的巨型扇葉,從視覺、聽覺等生理途徑,構成的心理壓迫,以及與之相關的生態環境倫理問題,整個在《怪獸》中,鼓動成觀者極具臨場感的「這裡」。

《自然圍剿》短評
在某個距離外,乍見《自然圍剿》,幾乎有可能將它誤認為刺繡畫。作者捨傳統水墨宣紙,代之以畫布作為支撐物。畫布交錯的經緯線,首先強化了某種織品性。《自然圍剿》同時也跨越出特定繪畫顏料的傳統界線。作者共同使用水墨、膠彩、油料等曾經被視為各自獨立的顏料,於宣紙上組合繪製《芥子園畫譜》樹元素,再黏貼於畫布之上。這樣的跨越為平面繪畫創造出難以忽略的厚度及動能,繼而召喚出活躍的身體觸覺。那些蓊鬱成林的植栽,因而擁有豐沛的圍剿能量,並且四面八方漫延外伸向高架橋墩之外。

......................................................................................................................................................................................................................................................................

吳宇棠│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教授

世安美學獎自 2001 年創立以來,便鎖定在學學生為贊助對象。22 年下來影響力顯著,除了激勵青年學子藝術創作之外,也提供了某種對於當代學院學習現象的年度觀察。

綜觀本屆涵蓋平面、立體、空間與新媒影像等 75 件參賽作品,具體展現了年輕世代強悍的形式學習能力,因此作品的問題意識與創作語言之契合度,成了評審們關注的重點。大致而言,物件寓意的個人情感耽溺,技術語彙的套路搬演,地域或文史題材的騰挪組湊,創作觀念與形式運用的操作落差,是本屆評審過程中較常被提出的面向。

透過影像圖檔與文字資料評斷藝術作品,自不免有其侷限。此時創作者提供的作品理念說明文字,是評審判斷其形式運用之創造性的基礎依據;空間類作品尤其如此,物件元素被施作於什麼觀念脈絡中進行部署,至為關鍵。創作觀念需要準確的技術編程來兌現,理論誤讀雖然可能帶來感性的擴延,但觀念虛薄並不容易只憑形式技術撐起作品的強度;反過來說,技術弱點也不容易倚恃觀念話語進行彌補。不過,藝術創作畢竟是圖形世界的疆域,創作者個人的異識感性在特定時空下,還是能演示出耐人尋味的作品,並引向未來的可能性。但也正因為本屆參賽作品在不同面向各有特質,整個評審過程歷經超過四個小時的討論及四輪投票,才選出最終七位獲獎者。

▓ 得獎作品《震盪之前》短評
一架鋼琴裝置間歇敲擊出琴鍵單音,其旁的風喉組構裝置以銅條在響鈸上輕撓出聲,伴隨肥皂泡間歇自風管口飄出;這兩件動力結構相鄰在場,但並無連動關係,因此乍看相關的聲光泡影,其實機轉各自曲折。在另一展間中,兩座以麥克風架為基座的馬達裝置,帶動銅條繫連的炭筆,也如自顧搖曳,各自在白牆上掠下炭痕。

貌似無特定功能或敘事指涉,乃至標榜無關知識性的物件組構式作品,在近年各學院系譜中並不罕見;然而這類創作方法,並不必然兌現得出物件的自足感性。《震盪之前》中的幾件動力裝置,創作者排除編程化的連動,透過不明所指的物項拼裝與視聽遇合,迴避指事明喻,卻牽動觀者不甚確定的既視感,機巧地賦予作品某種荒謬劇場般的氛圍;也讓這組看似自Hi無害的作品,有如一則影射世界現實的物件寓言。

▓ 得獎作品《限時動態系列—碎形的命題》短評
創作者強調畫面圖像元素取材源自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但綜觀此系列畫作之表現重點,並不侷限於形象所指。整體來說,擷取之圖像元素多與筆法痕跡共構為繪畫性能指的綜合運作,召喚某種流變狀態的意象感知;因此其限時動態的概念,倒不如說是指涉了在畫具施作速度下,壓克力顏料表達的凝流形貌。這些顏料在筆觸兩側堆擠成圖形邊廓的狀態,回頭調和了圖像元素與畫具拖痕兩者的維度指涉落差,並統一畫面中各錯綜圖層的整體視覺結構,也成為創作者的畫面特色。

這一組繪畫作品反映了創作者所從出之學院脈絡,然而在圖形、媒材與形式的操作手法上,創作者展現個人對於當代繪畫語言的敏感度與可能性探討成果,值得肯定。

......................................................................................................................................................................................................................................................................

潘娉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美術學系 副教授

此次造型藝術類共有 75 件作品參賽,歷經約四個小時的評審,終於選出7件的獲選者,可以想見此次評選的競爭相當激烈。

整體而言,參賽作品的素質都相當高,都有相當的成熟度與完整度,不過也因為成熟度高,少有實驗性高或是令人驚喜的作品,感覺更像是回顧了不少近一年看過的展覽作品。以類型而言,複合媒介或裝置的作品偏多,各類繪畫或平面作品,甚至雕塑作品都不太多,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從參賽作品量化的觀察,似乎年輕創作者也容易在創作上追求一些流行的形式語彙,而掩蓋了真正自我表現的質地,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 家屋與天地 - 微軀/彭思錡
彭思錡《家屋與天地 - 微軀》是由一系列雕塑組成的裝置作品。她重新演繹傳統民房中的洗石子地板工法,將其中原本裝飾的圖像的銅線,轉換成如同水墨白描,優雅、細膩又有勁道的線條;在暗示著家屋空間的雕塑組件上,銅線圈成的手印是心跡的暗語,手印好像地板的影子撫平本我與超我忽遠忽近的間隙。與沉重建築構件對比的是極為脆弱的、彷彿一口氣、一把手,便可捏碎的鑲著金邊的白色陶瓷的葉子。這樣輕與重、大與小的對比,將這表面上看起來懷舊的題材,拉到另一個層次,使我們理解我們在整體之中存在的微不足道。
 
▓ 下次見/邱怜禎
邱怜禎以她的遊盪和街頭廢棄沙發為素材,製作她〈下次見〉這件作品。在這件作品中創作的材料飽含的時間的積累和作者的浪漫。原本在藝術史上以拾獲物 (found object) 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從街頭廢棄的垃圾堆收集材料做成作品,原本也是相當尋常。有趣的是,作者割下一塊沙發皮之後,還補上了另一塊她自己帶去的布料,作者留下補丁的行為,更像是街頭塗鴉的簽名。這種交換似乎是徒勞的,因為沙發無法因此恢復原狀,而且廢棄的沙發並無完整性可言,少一塊皮還是少一隻腳,實在沒有太大差別。然而她卻執意補上一塊補釘,似乎有一種投射性的執著與寄情,蔓生在她的製作物之中。
 
▓ Randy 6S/楊祐丞
出生在九〇年代的楊祐丞,比起他所正處的二十一世紀,似乎他更迷戀二十世紀末期那些,我們現在看來好像是過渡性科技的機械。他的作品一向以他的英文名字 Randy 命名,在後面加上型號。有名字的機械就能擁有靈魂嗎?在 “6S” 之後,會升級成甚麼型號呢?〈 Randy 6S〉編集了四個電台收音機的音訊,將它們構成不斷變化聲音的作品;在聲音製造的過程中,聲音的震動起伏也轉寫在帶狀的紙上,帶狀的紙張堆積起來好像會堆積成更大的謎團,橘色的收音機天線,好像是探測著更為未知的世界,斷斷續續模糊不清的收音機聲響,似乎是關於某種我們對於溝通的渴望與徒勞。

2021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孫松榮、鄭芳婷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 >:王如萍、周慧玲、劉守曜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 >:王綺穗、李家驊、吳珮慈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 >:周育正、陳正才、陳   蕉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教授

《拍照片的人:波東斯基式的物件記憶術》
這篇論文之所以難得,乃是從照片拉出物性、影像、記憶、創制、存有與事件處理波東斯基的作品及創作意識,而不是常態性的論證、分析與評論。這種既從感受式的多角度展開,兼且試圖揭示裝置創作者的作品意識,在當代裝置作品的研究論文中真的少見。加上清晰的文字表達,論文沒有爭議地脫穎而出。

《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試論 1990 年代初期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及其敢嚗》
說是試論,但實際是藉由祁家威的街頭扮裝之訴求──同志身分,從記錄他在 1990 年代初期的街頭扮裝行動,進行同性戀、愛滋病與酷兒等議題的延伸批評。愛滋病與酷兒等議題是作者所賦予的,畢竟愛滋病與酷兒等議題與街頭扮裝行為不必然有關。將祁家威的街頭扮裝帶到同性戀與愛滋病問題,乃至引申為一種酷兒操演,讓論文的訴求清晰無比,也是出線的原因。不過缺了行為史的著墨,也就讓論文少了縱深。


......................................................................................................................................................................................................................................................................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教授

美學論文的書寫,挑戰重重。一篇優秀的論文,分析與概念、歷史與美學及理論亟需具備,缺一不可。作為國內極具聲譽的世安美學論文獎,過去獲獎的論文無疑反映出這些重要特質。隨著此獎項的歷史逐步加深,致使新世代研究者得從過去樹立起來的各種表徵中推陳出新,勇於突破挑戰。

作為今年首次擔任論文獎的評審,我長久以來觀察獲獎的論文,十分驚豔於歷屆年輕研究者的書寫技藝與方法論。除了上述論文特質,多數參賽的論文皆出自碩博士學位論文。由於字數限制,往往選取自某章節來競賽的論文常常會出現結構鬆散或理論與文本分析比重失衡的問題。但比起這些普遍問題,倒是有一個反覆顯現在美學獎或當前學院內論文生產的顯著現象:西方理論與在地實踐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幾乎是每個世代,從老師到學生,無法脫逃的嚴重問題。大部分時刻,西方理論無堅不摧,但它究竟是藥引還是毒藥就是個大哉問了。當然,這是美學論文難以逃避的,中外理論與實踐是它無法不去正視的情事。

我的初步看法,在於一篇出自東亞或華語語境的美學論文,絕不能只停留在典範理論的釋經或註解,更不能一昧地重覆著名概念與說法。如果中外經典無法不談,那最低程度也得從嶄新角度出發,尤其出於書寫者自身的特殊脈絡絕不能少。大師早已遠去,我們何必苦苦追尋;如果無法創造新論,老實說,我們只淪為中外理論的臨演,可有可無,聊備一格。

今年獲獎的兩篇美學論文,《拍照片的人:波東斯基式的物件記憶術》(簡稱《拍照片的人》)與《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試論 1990 年代初期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及其敢嚗》(簡稱《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可謂以不同於彼此的理論方法、分析策略與文本主體等面向,讓三位評審眼睛一亮,從而能在多篇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基本上,在我看來,這兩篇論文具備雙重的優異特點:
一,方法論:
兩篇論文均以西方理論作為方法。《拍照片的人》主要結合現象學與後結構主義,藉此切入闡釋法國藝術家的攝影作品。縱使經典理論無所不在,這位寫作者很有意識地縱橫在各種概念中,嚴肅且隨性,遊刃有餘地切換理論頻道,舉重若輕,絲毫不被它所壓垮。相反地,它讓理論與文本密合起來,相輔相成。《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並非只是一篇文化研究論文,酷兒理論當然是主戰場,但寫作者穿透其間,融合中外文獻,讓同志與酷兒、敢曝與臺味、疾病與藝術行動之間的轉換自如,教人拍案叫絕。

二,分析法:
比起方法論,兩篇論文取勝之處,無不是它們的筆觸精彩地讓理論與文本之間的關係完全地結合在一起。文筆是其一,但核心是對於理論的轉化,讓不管是西方藝術家的攝影,還是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反過來能與理論展開對話,相互加分,推進彼此。《拍照片的人》對焦翻拍的照片(或照片的翻拍),凸顯物性的思動力,不再只是一直被糾纏不清的猶太歷史創傷影像;而《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超越了花邊新聞,而成為行動主義之作,身體轉形為藝術展示主體。《拍照片的人》與《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操演》的文本分析,均讓作品在理論中再次誕生,更讓理論因作品而再次被點亮,生成新意。

......................................................................................................................................................................................................................................................................

鄭芳婷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總評:
本屆世安美學獎參選作品整體而言皆具一定水準,在題目選材、研究方法、立論鋪陳與文字書寫上皆有令人注目之處。選材方面,可注意到以德勒茲為題的論文有三篇,其他方面則包含劇場、酷兒實踐、美術館、雙年展、中國哲學、舞蹈、攝影、電影及美學理論等,觸角極廣,可見國內新世代研究領域之精彩。其中,跨國、跨界與跨領域的相關研究作品亦不少,顯示跨越、往返於各種界線的研究計畫亦不斷發展,持續刺激更多元的研究視角與認識論。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參選作品中有數篇論文都大膽提出理論建構的芻議,雖其中仍存在論點跳躍、邏輯有誤之處,但可見研究者對於學術理論的積極與動力。

具體而言,本次參選作品之中,〈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表演:試論 1990 年代初期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及其敢曝〉,立論清楚、組織鋪陳面面俱到,且援引理論適宜,全文具說服力,可謂佳作。〈拍照片的人:波東斯基式的物件記憶術〉,前行研究爬梳完整,論點聚焦,書寫亦十分清楚易讀,亦屬優秀作品。〈阿岡本與藝術:論人在大地上詩意棲居之可能〉,則深入阿岡本哲學皺摺,清楚釐清其理論概念的脈絡與發展,唯在結論處較少著墨此研究發現的價值。其餘作品,多數存在文字書寫、中文語(文)法、段落零碎、討論不夠深入、援引理論有疑義、邏輯跳躍、研究視野侷限等問題,較為可惜。

得獎作品評介 〈拍照片的人:波東斯基式的物件記憶術〉
本篇文章以法國藝術家波東斯基的攝影作品為分析窗口,深探其翻拍照片所體現之「物」認識論。作者以清新細膩的書寫,清楚說明波東斯基將翻拍照片視為作為載體的「物」。藉由此討論,本文有效地交織攝影、藝術、美學、再現、技藝、知覺及主體等重要概念,並最終指向波東斯基作為創作者其背後所乘載之歷史創傷與感覺結構。本文行文通篇優美簡潔、筆觸具文學性、研究論點清楚、章節組織亦邏輯分明,無論在理論選用與文獻考察皆具一定水準,整體而言,確為一篇優秀之作。

得獎作品評介 〈以愛滋防治為名的酷兒表演:試論 1990 年代初期祁家威的街頭扮裝行動及其敢曝〉
本篇文章以台灣性別運動與愛滋人權運動史上極具重要性的關鍵推手祁家威為分析案例,從其於 1990 年代的街頭扮裝行動著手,反思其抗爭實踐背後的政治性美學意涵。以祁家威為討論主題的論文迄今並不多,即便論及,泰半是文獻性的事件爬梳,然而本文則是聚焦於祁家威本人的行動實踐,視之為具美學考量之敢曝表演,其觀點創新、研究方法亦有所開創,可謂相當具貢獻性的作品。本文援引桑塔格敢曝理論,細膩分析祁家威幾項扮裝展演,同時織入當時台灣及美國之歷史脈絡,使作為表演文本與創作來由相輔相成,讀來一氣呵成。整體而言,本文絕對是既有之性別研究與表演研究領域之創新論述,不僅以全新的視角重組歷史事件與文獻,更激發了相關社會學與美學跨領域對話的未來新方向。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如萍│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 助理教授

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很榮幸擔任此創作贊助的評審,從這個過程體會世安文教基金會鼓勵年輕人創作的用心。

這個贊助方案提供在校生嘗試跳脫校院框架,勇於嘗試以及探索更寬廣的創作空間,鼓勵青年走出校園的舒適圈,展現學術範疇中未能得以被看見的創意與型態,也因此網羅到精采多樣態的作品,體現台灣文化的多元以及年輕人旺盛的創作能量。

今年參選作品總共 24 件,《四分之一》以及《山:太平洋屋脊步道遠足筆記》在今年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個人認為這兩個作品得獎的關鍵在於誠懇與企圖心二端點之間的平衡,作品以適切且專業的表現方法將所欲表達的材料和內容恰到好處地呈現出來,引領觀者自然而然進入作品欲探討的議題或觀點,慢慢品嘗持續回味。

世安文教基金會每年贊助在校生從事藝術創作,希冀藉由這個正面的動能,鼓勵青年創作者以藝術關懷社會,從台灣多元文化生態中擷取創作素材與靈感,發揮所長之外,也以創作和研究的態度整合學術、社會以及藝術的思維和作為,從事藝術工作的同時,關懷社會、回饋社會以及持續與社會對話。

.....................................................................................................................................................................................................................................................................

周慧玲│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教授

得獎作品評介 〈山:太平洋屋脊步道遠足筆記〉
創作者以身體紀實為主軸,運用影像與實景舞蹈手段,書寫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八十天遠足筆記,再透過口述與身體方式,於展演空間再現這段身體力行的原野經驗,是一個難得的超文本創作。散文形式誠樸、法語口述表演舒緩而穿透力強、影像中和現場的舞蹈更拉出紀實於記憶的張力,在在引人思考身體作為經驗書寫與記憶載體的各種可能性,在實驗探索中,散發迷人的抒情詩意。

......................................................................................................................................................................................................................................................................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

今年表演藝術類的參賽作品暴增,質與量都較往年成長。可能在疫情延宕的狀況下,反而醞釀了創作力的爆發。處理自身困境的「焦慮」主題,較過去更為鮮明。參賽者區域的廣度也較過去更為擴大,有來自北、中、南表演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外,甚至國外留學的創作者都來參與。世安基金會持續多年的努力,已見其影嚮力。

參賽作品創作概念相當多元,舞蹈、戲劇外,魔術、跨領域、實驗,甚至因疫情居家以錄影影像為創作手段,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作品都有,幾乎是國內當下表演藝術創作的縮影。而「表演成為敘事手段的實驗」以及「表演文本與劇本文本關係的重新建立」,是這些作品共同關注的焦點。作品中,舞蹈的完整度和舞者的訓練皆有長足進步,戲劇作品程度較為參差,但議題深入社會、歷史、環境和自身處境的連結,概念的廣度與深度皆具。足見國內戲劇、舞蹈教育在這些年的努力有提升的累積。

「更忠於自我」是參賽的新世代創作者共同的特色,他們在技術與思想更豐富與專業的同時,作品充滿著多面向的可能性。但如何在這多元的時代走出下一步的抉擇,挑戰是比上世代的創作者艱難許多。或許就像兩位得獎者一樣,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以持續耕耘、反省為起點。未來才有機會在專注的瞬間,尋得一個屬於你的真正自我。

得獎作品評介 〈山:太平洋屋脊步道遠足筆記〉
現場表演如何讓記憶與成長重現?創作者巧妙地運用筆記式的旁白、紀實的紀錄影像與現場動作的交織對應,讓單純的動作與姿態詮釋賦予豐富的記憶和想像空間。更可貴的是,當表演的現場性與紀錄合一,「動作」當下被賦予了歷史,「當下」的動作更成為過去到現在累積的交集。看似記憶回溯的舞作,實則反思「經歷之於身體的關係」。舞末一句「不跳舞的身體如何受環境影響」,才讓觀者明白,是經歷成長後的體悟,才會選擇如此簡單的形式傳遞過去。形式主題互為表裡,當下即過去,誠摯動人,相當難得的佳作。

得獎作品評介 〈四分之一〉
帶著現代精神詮釋下的「身份認同」主題的創作。舞作雖運用原住民的舞蹈語彙與特色但轉化直白俐落、動作乾淨簡捷,有極強的表現力。即使簡單的拉扯與跳躍,飽滿的情緒卻讓不複雜的作品擁有了豐富的表情。舞者(即創作者)表現優異,情緒釋放強烈且層次分明,技巧與控制力俱佳,痛苦的猶豫與掙扎表現不俗。值得一提的是,舞作一反過去運用傳統素材尋根的做法,承認自己的陌生與不足,透過「轉化」來面對自己,反而讓人看見了創作者的「歸屬」之地。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綺穗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 副教授

今年為首次擔任世安美學獎的評審,本屆角逐世安藝術創作獎的音像藝術類入圍作品相當多元,涵蓋了短片、紀錄片、動畫以及表演及行為藝術紀錄等類型的音像藝術作品,數量比例分布相當平均,這也可以觀察出目前台灣在藝術教育上面所培育出的世代,雖然擁有所有數位年代所帶來的各種便利科技工具與編輯環境,但在選擇媒材與創作內容時,主題表達與最終畫面所能呈現之意念與視覺的質感仍是他們非常關心的元素。

評審過程有許多深入的討論及交流,並決定出以下得獎作品:
動畫作品《水中的女孩》可以感受到身為女性細膩敏感的特質,並藉由手繪的全動畫質感、柔性的色彩設定與熟捻的鏡頭語言運用切換,用一幀一幀的影格製作堆砌出導演黃詩柔所想表現之內斂且豐富的情感。影片節奏上切適地帶出療癒傷痛的主題,並展現出動畫藝術獨有的影像語言。

葉伊與李騁佺的實拍劇情短片作品《流光》雖然為長達 31 分鐘,無論在劇情編排、敘事、表演、攝影、美術與剪接各方面上均有相當程度的視聽質感與完整度,一氣呵成。運用攝取光線流動的各種畫面特效映照主角內心的世界與時間感,帶出本片富含詩意的特色,更帶觀者進入失智母親所逐漸遺忘的記憶裡、以及女兒所要面對的逝去現實。

另外評審們也選出兩部特別獎作品:趙翊涵的動畫作品《蟲戲》與王思涵的表演藝術錄像作品《走進・走近》。兩個作品皆表現出其媒材的特質與優質創作概念與實踐。

......................................................................................................................................................................................................................................................................

李家驊│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音像藝術類作品報名件數雖然不多,但是大都能展現相當旺盛的創作企圖與野心,其中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不少,量少卻質優。特別是幾部得獎的作品,在形式表現與作品的精神內涵上,都可見其飽滿,並且各有精彩之處。

劇情片《流光》的完成度極高,空鏡頭的安排與影像節奏的調度尤其有大將之風,不論就技術或作而言,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現。動畫《水中的女孩》的美術表現極為成熟,充滿想像力的轉場與符號代換,不僅富有情緒張力也深具視覺表現性。同是動畫的《蟲戲》只是透過簡單的線條變化,就能清楚傳達孩童與大自然互動時內在的各種情緒與感受,饒富觀賞價值與趣味。《走進.走近》則巧妙地透過舞蹈設計重現去骨師的動作,將傳統市場的記憶轉化成另一種視覺語彙,也開啟了另一種閱讀的可能。

整體而言,本屆報名作品水準相當出色,只可惜得獎名額有限,只能忍痛放過數件遺珠。期許參賽的藝術家們持續致力創作,並衷心期盼在不久的未來能見到更多各位精彩出色的音像藝術作品。

......................................................................................................................................................................................................................................................................

吳珮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教授

真實與回憶之間,過去與未來之間,主體的想像與記憶是交錯參雜的,但音像藝術給予了我們一個進入到這奇妙世界的通道。整體而言,在創作者的短片中,試圖以新視角呈現出對於記憶與想像的描述,對時間與空間關聯性的質疑,是 2021 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從動畫到實驗短片許多收件作品中一個引人矚目的共相,而這當中尤其可見證年輕世代創作者對於影像深深的熱愛。

〖水中的女孩〗 是相當優美的作品,幽緩的將女孩與房間中的牆面表層補土風乾情節,並置在時間的延續性中。動畫的質地、情緒的鋪陳、場景的運用以及轉場的高度完成,調性沉穩,質地溫柔,內在的感受性一氣呵成。

〖流光〗 以創作短片來說,是相當具有特色的大型劇組製作,展現出令人讚賞的用心與企圖心,細節處理技巧精緻,很具有挑戰性,攝影上也相當的突出。如果可以粗淺的建議創作團隊思考其中仍可待調整的一些面向,最主要的一點會是由於隨著連接場景的混合調性,讓整部作品的旨趣逐漸轉向單一化的現象。我們確實可以在敘事的實驗性上偏好低醞釀情節的不連慣性,不過,受惠於光影流動與身體意象場景輔助側翼發展的比主線完整,同時也因為創作者的聲音強度明顯,容易造成與觀眾建立觀看感受上交叉連結的難度,在關於記憶與遺忘的探索上可以透過結構調整讓作品更有完整性。但〖流光〗確實相當有藝術特色,綜合一個團隊的力量,企圖挑戰內在的極限,展現出新的可能性,讓這部作品顯得相當耀眼。

當然並非任何的創新都可能發生在任何的實驗中,但只要呼應去除框架的創新,都會帶來探索的活力與更豐富的慣例突破,找到屬於這一個世代的觀點與前瞻性。2021 年度「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的許多作品中,擴展固有的敘事格局,拍攝出具有複雜度與實驗性的藝術作品,並嘗試在作品中呈現出明顯的議題性,讓我們再一次的見證了新生代創作的力量。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周育正
│ 藝術家

得獎作品《16:00》
透過非既定的展演空間,選擇一處空屋民宅作為表演的場所,敞開的窗戶並透過耳熟能詳的人聲旋律,引發生活場景既熟悉又奇異的介入與融合,並於二樓樓梯間門上的貓眼提供觀者另一觀看視點。作者低限且輕盈地對於生活場景、空間、表演的調度,產生了若有似無的創造力,在平淡與特異的拿捏中,卻創造了令人深刻的經驗回響。

得獎作品《愛情系列》
以高反光、折色材料與油漆(螢光)筆作為繪畫材料,透過對愛情想像的形象與文字,創造出視覺經驗上的奇異美學。作者透過時下年輕人的同音字替換轉義,產生反諷式的酸言酸語,或藉由高反射、鮮豔且快速的筆觸,產生閃動的視覺經驗。「閃」與「酸」巧妙地回應於年輕世代於社群媒體下的雙重現象,同時創造了多數繪畫經驗外的美學。

......................................................................................................................................................................................................................................................................

陳正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講師

當造型遇上觀念
2021 年線上的數位生活已逐漸是世界的新日常,疫情是不是多少反映在藝術的表現上,也是疫情時代下對藝術觀看多增一點想像。因此今年世安美學獎的評審改採線上會議進行,徵件作品數量比去年稍增,其中新媒體與裝置類作品共佔 80% (去年佔 75%),繪畫與平面作品佔 20%。

可喜的是,佔多數的新媒體與裝置類作品確實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作品媒材相當多元,含跨了數位、影像、機械、空間、表演、觀念與複合媒材等。整體而言,造型表現上不論在媒材、材質、數位科技與空間裡的裝置展呈都多有可觀之處,也令評審過程充滿挑戰。

可憂的是,不少作品仍反應出過度似曾相見的套路,也的確削弱藝術獨特個性的差異。以至於作品觀念脈絡的創新性、實驗性等,與所折射出的批判性前衛思維是較欠缺的。

雖然造型與觀念是構成作品的核心兩元素,如同反映在藝術與教學現場也經常是爭論難解的問題,造型上的「好畫」與「壞畫」與好壞藝術並沒有必然關係。從此次最終得獎作品來看,並不是試圖帶出一個風向或是界定特別傾向的藝術,只能說是反映了不同評審之間的美學交集。結果而言,這些更凸顯了跨界、難以歸類與更指向內在生命與外部世界連結的作品,我們從中推薦這幾位在造型表現與觀念脈絡邊界上試著挑戰的形上學家。

得獎作品《恍惚時的片刻專注》
洪裕昇所創作《恍惚時的片刻專注》是由四件一組的日常生活物件所組合的裝置類作品,作者自述靈感來自物流貨運車的臨時性廢氣過濾器裝置,而引發的系列奇想。裝置作品中的「垃圾萬能桶與鋁風管物件」發出不斷電的隆隆吹風機聲響與震動,成為整組作品的主視覺精神。或許缺乏操作說明任由觀眾拉扯操作的空氣瓶、一片野餐墊布掛在樹枝台座的類盆景、雞蛋與冰塊盒的交疊,擺置了一群日常物件之奇異組合。反映了作者日常生活百無聊賴的恍惚時刻中,不斷嗡嗡嗡…片刻專注時的無俚頭日常風景。整體而言雖無達達主義般的激進精神,確有對生活細節細微的體察觀照,而逐步形構了日常超現實般雕塑的形而上試驗場。

得獎作品《噢,藍色湧現了》(The Location of Tears)
郭展源所創作的《噢,藍色湧現了》(The Location of Tears) 是由三件短文集的「文字」、凡士林塗佈於展場窗面與地面的「特定場域裝置」與 15 件「攝影物件」(10x10x1.5cm),所築建的複合媒材裝置。在北歐的展出現場瀰漫著悠悠「眼淚指涉物」(作者語)的影像與物,開場的「文字」(三篇短文)作為意識的暗流,交織著父語與身分寓言,猶如對「我在」的探尋。以作為父親身體延伸的底片相機,所攝得的類比而迷濛的影像,一組關於記憶與延續的生命系列。形成在斯堪地半島的特定場域展場之物,通透的影像樹脂與遍佈塗抹室內的凡士林,彷彿身體的溫潤之膜與易受傷又受保護的隔離之膜。整場傳遞了物身體(影像物、樹脂、凡士林、特定場域)、心感情(三篇短文、文字地墊)與記憶間形成了緊密的影像風景。《噢,藍色湧現了》構築一場連繫了父我意向情結,並由「心」與「物」組織而成的影像意識總和的世界

......................................................................................................................................................................................................................................................................

陳  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兼任所長

造形藝術類投件數量,在今年大幅成長了二成。比較可惜地,整體投件作品的質,除了獲選作品外,整體而言,多數是令人熟悉的。它們之中的部分作品,甚至可以說,散發著一種「世故」之氣。部分投件作品,彷如近幾年台灣藝術圈的權力主流品味倒影。舉凡地方誌、轉型正義、民間信仰或民俗、…。或是,創作者複刻著某些看似「聰明成熟」的形式語法。至於與科技使用有關的投件作品,則存在著缺乏新意,以及藝術創造性不足問題。

如此的現象,是否反映著這群年輕創作者的某種不安?我們不禁想問,他們為什麼如此不安?但此種不安,似乎較少是來自於對藝術的未知探索,所油然而生的忐忑顫慄,而更多是年輕創作者之急於搭上權力流行列車的焦慮迫逼。或許,我們該對於這樣的不安,感到不安。

「肉身化」的窗景:藍郁棠的《通道》短評
這條懸空、橫生生地切過一整個室內空間的通道。長 8 米 3,高一米 78,寬 0.48。它起於一個隔間牆上所切挖出的洞口。隔間牆原本分隔出二個獨立的室內空間。通道止於第二間室內空間的狹條長窗窗口。靠近這條懸空橫穿的通道的路徑有三:或者從通道口起點的那個房間,靠近它;或者從通道體所在的房間入口,壓低身體,向它接近。或者,取徑這個房間外的開放室外露台。

當取徑於路徑一,狹長通道的類風洞效應,一方面將觀者的注意力吸入暗黑的通道中。他/她的一部分身體,彷彿同時被吸入其中。另一方面,在感知上,那道原本靜立如靜照、位於通道底的窗景,「咻」地,像是搭乘著某種極速,被急推向觀者。它不再是遠方的「影像」,遠遠地位於觀者的身體和視線之外。它成為一道「肉身化」的窗景,有如貼上眼球般地近!當取徑於另兩路徑,觀者的身體,一反地,被這條蠻橫霸道的通道,全然排除阻卻,只剩下對於通道內的想像…。

陳實、羅聿綺的《出水》短評
在一個無論作品尺幅、製作複雜性、影像飽合度,都被景觀化了的藝術環境背景值映襯下,《出水》顯得異常地素樸。埋立於鹽丘上的數棵蘿葡,如此而已!植物地下根,以及自然化合物,如此而已!但或許正是這樣的「如此而已」、這種「低飽和度」,為想像延伸,提供了機會。

一顆蘿葡,若埋立於土丘上,其擁有的潛勢,是成長及時間的延續。從一般人類社會視角觀之,這是種頗符合主流社會認可的正面積極生存姿態。但,一顆埋立於鹽丘上的蘿葡,該如何被看待?逐漸出水,繼而乾癟僵硬的地下根,慢慢地與生長絕緣。它究竟是積極地對抗了腐敗,暫時凍結住那足以催毀一切的時間,還是,那意味著被動地被鹽分浸漬,用流行話來說,「直接躺平」:一種對於改變的不可能,了然於胸,因此拒絕努力的安全不耗能狀態?

2020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勞維俊、鄭芳婷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周育正、陳正才、陳   蕉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李明宇、孫松榮、張維忠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朱宏章、吳易珊、蘇安莉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Entropy-Media:媒體本質的轉向及其美學〉
將現今媒體的跨域共生與繁殖現象看成一種熱力學的 Entropy 概念,同時將媒體發展區分為平面媒體、電子媒體與 Entropy 媒體三階段,進而為 Entropy 媒體做了美學層次的界定,便是這篇論文的特色。論文能脫穎而出,端賴文獻處理札實,章節鋪陳循序漸進,把所謂的 Entropy 媒體這個主題清晰地表達出來。

〈荒之筆致:《荒人手記》中的碎形書寫〉
論文在兩個地方表現極佳:一是概念的操作與轉換;另一是文字的掌握力。前者指的是以碎形概念討論《荒人手記》的形態、內容與語言問題,同時讓概念融入分析,進而轉換與塑造成一個與作品水乳交融的觀點。加上清晰的文字表達,論文有極高的可讀性。唯一的問題在結論,論者提到了小說作者強大的書寫意志與碎形的非主體之間的矛盾,這點如果多一點討論會讓論文更好。

......................................................................................................................................................................................................................................................................

勞維俊│ 國立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荒之筆致:
論文以全新角度研究朱天文的經典《荒人手記》,借用拓撲學中的「碎形理論」來重新閱讀小說文本中關於書寫與主體之主題,論説文本中書寫主體儘管不斷變化,卻不至於遭到破壞,反倒強化了創作者的主體性。此矛盾乃論文之重心,映照出小說的當代性。

熵媒體:
發展麥克魯漢(Herbert McLuhan)的經典冷熱媒體論,論文以「熵媒體」論來了解現今新媒體中之跨領域特性,試圖創造出可以用來了解新媒體藝之美學要素。雖然書寫行文可以更細緻,作者勇於嘗試開創的精神極可嘉。


......................................................................................................................................................................................................................................................................

鄭芳婷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20 年世安美學論文獎共收件十一,諸作題材各異,涵括建築、文學、繪畫、攝影、電影、商品、媒體、視覺設計與藝術理論,可見其多元與豐富。然作品之優劣差異頗大,從此也可見美學論文領域之當代困境與可能願景。世安美學獎之徵獎說明乃聚焦「就美學理論、藝術理論與當代藝術觀察等範圍提出精道見解」之作,若從此標準而言,本次收件亦有少數達此目標。其中,〈熵媒體:媒體本質的轉向及其美學〉為其中最為突出者,其文提出論點新穎,更在研究方法、書寫形式、論文組織等方面皆有達標,亦促進跨領域交流之人文研究創新。〈建築與文學的相遇論:一種抒情離現代的嘗試〉亦企圖透過延展 Boym 的「離現代」概念,以創新研究視角探究當代建築與文學的思想交織,然在行文上稍乏可讀性,亦未能解釋以建築與文學為探討文本的理由,然而就思想創建仍屬出眾。〈朱天心《荒人手記》的碎形書寫〉亦從酷兒文學領域有所創建,以物理與數學領域之碎形理論再延展出別具風格的跨域理論,雖在理論邏輯鋪陳上仍欠缺足夠說服力,然而卻十分具潛力地指出人文與科學之間的豐富對話性。〈再現與體現:台北市小劇場與都市地景的共構〉亦有提出具獨特性之創建,但在台北小劇場相關文獻上顯得明顯不足。討論 Theodore Duret、藝術自主性、侘寂、馬庫色之論文作品乃偏向一般性研究討論,較無提出創新論點。討論 LGBT 族群迷因創作、巴贊影像真實論,乃在論點鋪陳、題材選擇、前行研究與文章架構上皆有所缺失。舉〈巴贊影像真實論〉而言,作者過於粗略地指出巴贊混淆兩種 realism 的概念,實際上,有關 realism 與巴贊的相關論述迄今汗牛充棟,作者在缺乏具體例證的情況下以跳躍邏輯強行論證巴贊的缺失,反而顯現作者在基礎研究上的不足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周育正│ 藝術家

蔡沛樺的《只有微風的下午(一個故事)》與謝詠程的《蔣宋美齡與媒介化的身體》,兩件作品皆以演說的方式為基礎,分別透過感性與理性的方式轉換真實生活與網路資訊材料。《只有微風的下午(一個故事)》藝術家以個人細微觀察體現校園周遭環境為文本材料,溫和地透過低限的演與說、簡單的物質材料與現場空間調節,輕巧感性地串連了表演現場隱匿的事物與感知。《蔣宋美齡與媒介化的身體》藝術家以演說格式的方式,透過自編的虛擬故事與網路世界的資訊材料,理性地巧妙串連歷史與網路科普知識,通俗動態圖像示意的運用顯示了當今網路世界的美學特性。

.....................................................................................................................................................................................................................................................................

陳正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藝術在場與不在場觀看 / 記 2020 世安美學獎造型美術類評審
為獎勵富開創實驗精神且具潛力的在學年輕創作者,2020 世安藝術創作獎揭曉了。經多輪投票後有五位創作者最後獲得獎項,其中一件繪畫性作品與三件多媒體空間裝置及一件行為表演。

一個現象。以入圍作品來看,裝置類占 53/70 件,繪畫與平面類占 17/70 件 ; 若以媒材來看,新媒體占 39/70 件,傳統媒體占31件。而最終評選結果反應了一個現象,平面、繪畫、立體等靜態作品比較弱勢,影音裝置等新媒體作品則占多數。也許說明了,平面繪畫等類型在先天上的低調特質,但主要因素更可能是平面繪畫類等靜態作品,在整體呈現上的創新遠比新媒體等裝置形式更不容易突顯。

一個觀察。這一類徵選比賽獎項,有什麼可能的影響因素?對於大部分作品的展呈,評審依據主要是以當時影音等文件的不在場觀看為主。因此,複製性的影音文件成為作品的替身(還不是分身)媒介,是否會影響觀看亦或藝術家在創作及展演時,有沒有考慮到此影音紀錄文件是否是作品的一部分,這在評審過程有不小討論。

評審過程中藝術家是以一件(組)作品參選,並隱其名處理(無名化),而難以參照過往的創作歷程。作品如何 All in one 一次性兼顧整體形式與脈絡表現成為一個挑戰,也恭喜這幾位年輕藝術家贏得了這場賽局,累積寶貴的創作經驗繼續向未來前進。

得獎作品評介《64G 的日常碎片》
梁祐寧所創作《64G 的日常碎片》是由 40 件偏小的壓克力與油彩繪畫物件所組構成,多數的畫作小於 A4 尺寸,稱這件(組)作品為繪畫不如說它是「繪畫裝置」或「裝置繪畫」,隱含有繪畫與裝置的雙重觀看趣味。因為有了「裝置性」的展呈方式,讓這批畫作在「繪畫」、「物件」之間隨時在空間裡轉換與「裝置」。

展出紀錄文件中顯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經過編排的圖像版面,像在觀看圖畫書頁面。一部分是呈現了在兩個不同展場的照片,這批畫作的不同擺設與裝置性意向的觀看。64G的手機容量與一萬多張的照片,已經多到可能讓人忘了某些曾經存在的生活痕跡,這些記憶痕跡形成了我們的回憶與歷史,如果我們偷偷竄改了部分記憶痕跡,會不會也改變了歷史…。

作者在這些日常快拍碎片的檔案尋尋覓覓中追憶,透過揀選審視與繪製再創造的過程,圖像不斷重新手工再繪製,並在空間裝置脈絡下詩意展呈觀看。細看每幅畫作,時而特寫細膩描繪、時而略帶筆觸以類似圖層的等高線畫法,逐步展讀帶出圖像的數位感與層層的記憶擴延。

得獎作品評介《內海》
張根耀所創作《內海》在一個未明而略顯荒廢(作者語)的展出空間,以三段非敘事的內海與鯨魚相關事件影片裝置、三幅海與鯨魚相關的素描及雨鞋等物件,以複合多媒體方式所呈現的空間裝置。其中「內海的鯨」「尋鯨記」兩部既非敘事又略帶隱喻的表演性影片,與「海屏風」在城市街景的海景投影所形成的表演式地景景象。

作品藉由兩個不相關的脈絡,「2004 年台南市鯨爆事件」、「台江內海歷史場域」試圖糾纏穿越, 爬梳交匯達到作者所言『複雜的島嶼認同與主權情結』的隱藏關注想法,就整體造型空間與背景意識而言頗令人印象深刻。

「內海」所指台江內海的歷史痕跡,始自 16、17 世紀台灣原住名、荷蘭、中國三方新舊殖民與住民的大熔爐場域,海岸線隨著沙洲不斷淤積西退,歷史不斷改朝換代,如今只能成為追憶。鯨爆事件主角抹香鯨原擱淺地在雲林台西鄉,歷史最終讓兩個軸線交匯在「台江內海」,而「台江鯨豚館」也成為這個歷史穿越的月台與紀念碑

......................................................................................................................................................................................................................................................................

陳   蕉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

202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投件作品觀察:
一個經訊息激浪沖刷、鍾情於滑移多義世界的藝術世代,正在成形。投件者中,有人透過演說表演,以一張表面滑溜,但結構複雜的語詞網,展演著網路使用者的「流離失所」。有人循著網路迷因之道,戲仿諧擬當代人的網路採集習性。有人任著機器辨識軟體,將網路發佈公共攝影機攝得的即時陌生群像們,不請自來地送入私人臥床腳邊。這個藝術世代給出了一個滑移而多義,擾嚷而失速的世界。

但他們創造出的另一種滑移世界,卻一反地是親密、溫柔而靜好的。有人同樣以演說表演為形式,但這個由流言、閒聊、導覽、擬音、日記體所形成的串流體,與聆聽者間的接受關係,攸然滑轉,柔靜如輕風。有人則從一隻 64G 舊手機儲存的一萬多張隨手生活照,經挑選及緩慢安靜的繪畫過程,轉化成一個由 40 張小繪畫組成的無固定意義落點、但親密如個人沉浸於手機照片瀏覽的「空間-繪畫」。

《第四十二次對摺》短評:
遭川流的訊息激浪驅逐的身體回來了。在不安定的參差懸空甲板上,試圖取得平衡的身體。被部分甲板間露出的老桌燈黃暖燈光輕烘著的皮膚。被甲板下的空間不住吸引的雙眼。被樓層間貫穿的低限音律調音琴聲召喚的雙耳。

這個被喚回的身體參與了一場近與遠之間的對話。家屋與船艙、室內空間與海岸、疊印著海面影像的對折地圖上,海面影像的近,與地圖指向的遼闊世界的遠。船艙印象的遠與琴音連結的家屋印象的近。二樓空盪房間在物理上的近,與投影出的缺席家居家具的遠、…。

在這棟老透天公寓中,何彦諺創造了一個讓身體回返,並不斷誘發著近與遠之間的交疊想像的複層想像空間。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李明宇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從這屆世安藝術創作-音像藝術類的參賽作品中可以發現,除了形式與類型的多元之外,很明顯地動畫與接近表現的作品件數增加了。這是與往年我參與的幾屆不同之處。

得獎作品《妳只在乎妳在乎的》與《回流》在眾多參加作品當中,相對來說是較為完整與深刻地呈現。《妳只在乎妳在乎的》刻意在人物大小與空間之間作了很有趣的設計與對比,這個策略對應主題是極為成功的。《回流》運用 3D 掃描,將具有差異的影像拼湊在一起,也將不同的文化與情懷編織起來。
在本屆的參賽作品中,可看出幾個發展,除上述所提在動畫與表演類型的作品增加之外,最明顯觀察到的,即是多數作品在創作理念上,導演們其實是充滿野心的。對於電影、藝術、歷史、宗教等議題,創作者皆試圖透過作品來回應他們創作上的提問。然而,普遍的現象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乃至作品完成,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落差。在論述與作品之間,以及在理念、表現形式與內容之間,創作者如何去找到一個最適切的方式,或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張維忠│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本屆角逐 2020 世安藝術創作獎的音像藝術類作品共有 16 件,在表現媒材上有劇情短片、類紀錄片錄像創作、裝置類型的實驗影片、傳統2D手繪動畫、數位2D動畫、3D 電腦動畫等,呈現台灣音像創作者多元獨特的創作風貌。比較可惜的是,今年的作品在題材與表現手法雖仍維持著以往的多元性,但卻少了令人驚豔的作品,這值得未來的創作者繼續努力尋求突破。

本屆獲獎的第一件作品「回流」是一部7分多鐘的錄像創作。作品透過回憶來探討「歸屬與認同」的議題。創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從一張兒時出國照片所帶出的記憶感受,在熟悉的大都會中探索新住民聚落所呈現的「共存狀態」與「文化縮影」。創作者利用 3D 掃描將街景中的人事物具體的儲存和紀錄,在時間的片段與碎裂堆疊的空間中,建構個人對於文化記憶的詮釋並展現獨特的影像美學,同時也試圖在創作中找到屬於那一份自我認同的歸屬感。

獲獎的第二件作品「你只在乎你在乎的」是一部 14 分鐘的數位 2D 手繪動畫,主要探討親子之間的關係。透過動畫主角回憶的過程來探討母親的「關愛」以及孩子的「感受」,企圖強調親子之間對「愛」所存在可能的認知差異與衝突。作者在畫面上以極誇張的透視以及複雜紛亂的黑色線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令人不安的感受,同時藉由錄音機畫面所帶出的刺耳音頻和旋律,增添出令人緊張的壓力感,藉以傳達出創作者對於親子之間彼此對於愛的「溝通表達」以及「適切性」的重要,是一部讓人值得省思的作品。

......................................................................................................................................................................................................................................................................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今相比歷屆競賽作品的形態,今年眾參賽之作更達至了類別多元的可喜現象,致使以「音像藝術」作為區隔的投件作法,越來越受到挑戰。多年以來,「音像藝術」類別不外乎就處於動畫、劇情短片、紀錄片乃至實驗片之間的角逐,凸顯著既有定義與表徵(如同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金穗獎」)。換言之,它們彼此之間的界線,清晰了然。然而,隨著十幾年來在軟硬體設備上高度數位化的發展,造成了不僅是創作媒介的改變,更關鍵的,還有創作者使用數位化的音像形態進行跨域實踐的普遍現象。除了傳統以動畫、劇情片、紀錄片及實驗片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外,當代藝術界的創作者亦可將之與自身的現場展演與田野調查結合在一起,此舉既深化數位紀年的音像形態與方法,更是沖刷了「音像藝術」的界線——而這即是今年競賽最為顯著的現象之一。

再者,除了跨域音像之作以外,亦反映出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以「短片」作為歸類的作品,在我看來,今年絕大部分的參賽之作無論在創意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讓人覺得不夠出色,有待加強。尤其是劇情片,劇本差強人意,演員表現一般,讓影片定位十分不清。比較之下,幾件視覺藝術作品反而讓人眼睛一亮,藝術家透過嶄新技術與敘事展現出當代臺灣故事的潛在力量。當然,兩者在創作方法上固然不一,但是若在創意與技藝的面向來檢視相關作品,劇情片似乎落入了某種為敘事而敘事的窠臼,在音像表現上走不出新意,草草了事。另一方面,視覺藝術在表現觀念上更勝一籌,敘事不拘泥在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連結,而更多是涉及如何讓視聽形態躍入主題,兩者相互結合,凸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強度關係(而非主客關係)。

最後,回到「音像藝術」作為世安美學獎的獎勵意義,在我看來,無不是在上述強調數位媒介與類別消融等關鍵基礎上,進一步思辨並推進當代臺灣年輕創作者實踐音像實驗的突出精神——而這即為邁向新一年度的美學獎希望從年輕創作者身上看到的創意未來!。

《妳只在乎妳在乎的》
十幾分鐘的動畫短片一點都不能算短,手繪工作耗時,更不要說後製等數位化工作乃經年累月的反覆工程。此作另一不算短小的涵義,在於故事中的男主角所歷經的情事不是幾個小時或幾天的歷險,而是打從他孩提時代就開始的創傷事件。所以,十幾分鐘的動畫短片要描繪這一切當然不簡單。但是,創作者的手法純熟,立意深刻,讓幾十年的創傷在區區幾分鐘內就活靈活現!就此點而言,中文片名顯得隱晦些,英文片名"Mother Figure” 就十分有意思了。首先,顧名思義,這直指母親。男主角的創傷源自母親對他成長生命的壓抑,至少處處干涉他的行徑,例如對他亂用口紅大發雷霆。由此可見男主角某種關於性別傾向與習癖遭受壓抑的個人史。其次,“Mother Figure” 作為賦形之意:不管是母親還是男主角,他們在片中皆可大可小,可老可年輕,可隨時轉變形體⋯⋯。對男主角而言,此一涉及了創傷與回憶。對觀眾而言,則是故事時間與場景的多重變化與穿透。藉此上述對於母體或母形的雙重思辨,創作者展現出當代臺灣新一代動畫藝術家一點都不被數位技術限制想像力的豐沛創意與毅力!。

《回流》
如何視見記憶乃是此作的核心價值。縱使當代影像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進而決定性地影響創作者的表達形式。但是,科技藝術的關鍵意義之一,在我看來,未必只是關於嶄新技術與絢麗形式,而是真正貴在創作者如何將之與某種內在或潛在的影像事件結合在一起,使它被看見,甚至被觸知。《回流》即屬這樣的出色作品,它被架構在創作者更宏觀的創作方法與思維中。關於《回流》,除了在視覺上展現出讓人印象深刻的 3D 掃描技術以外,更重要的它被有意思地轉化:一方面作為乍看之下顯得坑坑洞洞的破碎的圖像,另一方面則是天旋地轉般可任意翻動的景象。兩廂結合,它們直指那可被命名為饒富移民色彩的街景,新北市華興街,俗稱「緬甸街」。然而,被一一掃描起來的影像卻靜止不動,僅傳來陣陣聲響。音像移位,體現出這一切不夠真實的影像實則與創作者的回憶息息相關。《回流》所顯現的影像,與其說是被掃描的圖景,倒不如說皆為了與創作者的身世——她出生緬甸的母親——聯繫起來。那些坑坑洞洞的破碎的天旋地轉的多重圖形,像似創作者主觀的自由出入,卻無法深入其境的矛盾狀態。無論數位技術如何純熟,似乎都無法具體化創作者記憶的深度,只有那張現身於片尾的照片——年輕的母親與三歲的她在燠熱的緬甸海灘上的合照——才可能是讓母女故事足以完整的元素。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朱宏章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副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2020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收件共計 27 件作品,戲劇類 9 件、舞蹈類 18 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歷年之最。欣喜見到在學的同學們勇於創作、踴躍參與,其中不乏融合戲劇、舞蹈及音樂的表演藝術跨域創作,即便有些作品若干段落未臻完美,但是可感受到同學們創造實驗的態度與動力,仍教人期待他們未來若持續創作的成績。這次送件的優秀作品不少,除了獲獎的三件優異作品之外,個人認為的遺珠有《漫漫》及《淼鬥》,在此提出鼓勵。

唯一獲獎的戲劇作品為《林號機操作手冊》。創作者將人的大腦記憶比對機器的資訊存取,以個人的獨角演出、極簡的舞台形式,內容講述個人的成長經歷與其家族的連結,特別是其中表現出祖孫間的情感,十分真摯動人。雖然這個作品並非恢宏之作,實屬小品,但是該作品能夠展現出人與家庭的情感共相,是其獲獎的理由。

......................................................................................................................................................................................................................................................................

吳易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

今年表演藝術類作品共 27 件,為歷屆最多,仍以舞蹈佔多數,戲劇次之,音樂較少。2020 年全球因 COVID-19 疫情擴散而面臨嚴峻挑戰,各地表演、巡迴、 藝術教育活動等現場性幾乎暫停,在台灣的我們因防疫嚴謹,成為世界少數得以 在為期不久的限令後,重啟演出並如常生活的國家,因此藝術能量的匯聚與爆發 亦反應於今年報名角逐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數量,欣見年輕學子無論在何種環境 下,對於以創作為表述的勇敢擁抱和發聲。 

今年戲劇作品的選擇,評委很快有了共同決議,音樂跨域類在結合的形式及內容上仍屬實驗性的初始階段,期待未來繼續研究創發,能有更深入的表現。舞蹈類的長篇、中篇或短篇有不同的向度的思考和評量,有些技術精良,但耽於動作導致語焉不詳;有些創意及概念特別,但結構與內容較為鬆散;有些語彙別緻、意境甚美,但發展性需再推衍;或是結構完整但四平八穩過於平淡。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亦頗有共識得出獲獎的作品。

《㒩怪》同「裸」,意指生物體初生時赤裸純淨,無毛或羽之狀,康熙字典釋義與「倮」「躶」相通,為蠶也。創作者藉由三位男舞者,從相連共生不分開、 四肢著地的形體限制中,產生身體性的各種特殊,彼此依附及牽引的肢體,由細微至繁複的累積發展,甚具層次,綿密黏稠的質地配合音樂的選擇具有神秘且細膩的原始性,既具象又兼容意象的影射人與群體關係,或一種存在的最初狀態。作品去除符號性,不企圖追求過多裝飾或形式,反而在質樸及別緻的肢體語境,顯現身體敘事的力量。

......................................................................................................................................................................................................................................................................

蘇安莉│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教授

2020 世安藝術創作獎助金表演藝術類包含舞蹈、戲劇共 27 件作品。三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評審一致好評,其一舞蹈作品【失序場】結合不同領域藝術團隊共同完成跨域創作,主要運用物件的特殊性引發舞者跳脫常態的身體使用方式。以鐵製大型翹翹板並具有磁鐵特性為媒介,三人利用翹翹板重力轉換,探索平衡與失衡的瞬間移轉,展現出最真實的姿態與語彙。舞者被限制於與物件的互動,減少了花俏複雜的動作技巧及音樂的襯托,卻更能純粹的專注於身體與金屬物件的關係,三位舞者沉穩又內斂的氣質,釋放出恰到好處的精力與力道,意外帶領出一種寧靜的凝視與掌控。這是成功的跨界結合創作,各領域在各自的專業充分展現,打造出清新、和諧又不失創意的作品,也符合具實驗性、不落巢臼的創作精神。此作品未來的發展潛能無窮,期待它能繼續長出不一樣的樣貌。

另外,作品《漫漫》,利用特殊的劇場結構,提升了舞作的可看性,雖然內容結構完整、主題清晰,舞者也具相當的素質,可惜仍未脫離框架式的創作手法,成為此次甄選遺珠之憾。《淼鬥》從傳統身體語彙中融入新創意,但水與煙的元素還未能好好發揮。

非常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持續對於年輕人藝術創作的支持!

2019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曾少千、劉瑞琪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李明學、徐瑞憲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沈可尚、李明宇、張維忠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許仁豪、姚淑芬、劉守曜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巴贊的電影語言論:現代電影的起源》
論文從分類、內部相互比較與語言的演化等三個角度,循序漸進地揭開了巴贊的電影語言的建構方式,這樣的分析也間接說明了巴贊為何是現代電影理論奠基者的理由。除了具備巴贊研究的學術價值與問題意識清晰等優點之外,在文字表達、章節配置與議題鋪陳上,本篇論文也是相當優質的,在初審與複審中不意外地取得審稿者的一致認可。

《(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的影像非純》
論文以台灣紀錄片的發展為題,討論 80 與 90 年代關於影像紀錄、傳播與戰鬥的複合特徵,主要是針對綠色小組定位的反省。議題廣泛觸及:現場、影像詩性、紀錄倫理、成員的內在與攝影機角色等。論文可貴之處,在於參照與引用近十年來相關的台灣紀錄影像論述,以及試圖對綠色小組進行理論賦予。但也因為試圖理論的賦予,使得一些概念如非純、現實主義、失能、共構、後綠色,過於理所當然的使用,這些過重且抽象的概念相當程度阻礙了論文的表達。

......................................................................................................................................................................................................................................................................

曾少千 │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本屆共有八篇文章角逐獎項,其中有兩篇分別屬於創作自述和藝術家略傳,並不算是研究論文,因此實際上僅有六篇參賽。研究題材涵括日本前衛藝術、台灣紀錄片和當代藝術、歐美電影和美學理論,從中可見青年學者們努力跋涉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有四位作者皆論及法國哲學家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的著作,這現象是否應合了當前美學研究的趨勢?或是反映台灣藝術理論教育的縮影?

〈巴贊的電影語言論:現代電影的起源〉,細膩分析 1950 年代 André Bazin 的電影語言演進論的精髓,清晰闡述其電影史觀的思考邏輯。作者抽絲剝繭的論述能力相當精準出色。〈(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的影像非純〉,重新評估「綠色小組」的左翼理念、紀錄倫理和影像實踐,剖析關於紀錄片史論的既有觀點,試圖建立反抗性「弱影像」的系譜頗富野心。

......................................................................................................................................................................................................................................................................

劉瑞琪 │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教授

本屆的獲獎的兩篇論文共同展現了清晰論述的特點,而無美學論文有時因駕馭不了所處理的理論與作品,而讀起來有漂浮蕪雜或天馬行空的問題。

《巴贊的電影語言論:現代電影的起源》一文,十分清晰地梳理了巴贊所建立的電影語言理論,將其作了層次豐富的中文闡釋,並在結尾提出批判,然讀起來仍有意猶未盡之感,或可促進延伸討論、甚至批判的力道。

《(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的影像非純》從巴贊率先提出的「非純」概念出發,脈絡分明地挑戰對台灣紀錄片的既有觀點,聚焦綠色小組在 1980 年代末期生產的紀錄片,提出重估其破碎斷裂等等「弱影像」實踐的觀察。這篇反倒可以再思考,在野心勃勃地批判之後,如何將自己的觀察開拓成對台灣紀錄片研究更有鮮明意義的新論旨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9 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視覺藝術類」的評審,從 88 位符合資格的送件者當中,選出了七位獲得贊助的人選。

延續近幾年的趨勢,影像和新媒體類型的作品,已佔有不小的比例。今年度較顯著的現象是,結合雕塑與裝置的作品頗有增長。這種將雕塑以裝置的手段進行展現的做法,同時也反映了一種明顯的共通性——似乎都出自同一學校,受同一創作導師的影響。而且,在風格上,此類作品都有將雕塑碎形化,透過假設性的空間,予以散置化,嘗試表達某種對於現實或當代日常世界的觀點。藉由此法,雕塑倒是趁機擺脫了只是作為一種再現或象徵性的靜態物件的僵化傳統。

繪畫創作者送件者雖然還是有超過 20 位,但在主題和表現的力度上,明顯已不如新媒體和雕塑裝置的創作者來得有創意,頗為遺憾!

作品名稱:《影像作為一種切割》
創作者結合攝影輸出和實物裝置的手段,呈現日常居家生活的物件,包括:掛物架、購物的紙袋、可口可樂鋁罐、剪刀、膠布、掃把、紙箱、打火機等。有趣的處理在於,影像中所見的物件一律都被切割成兩半。影像中所見的只是半段,物件的另外半段,則是以實體呈現,並透過雕塑的台座展示。從實物的大小判斷,影像輸出採取了與實物等比例的手法安排,製造出耐人尋味的氣息。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不知為何剪刀的影像輸出卻大於與之對照的實物比例,此一不合理性削弱了作品的觀念意圖。

切割的影像和實體物件的對照關係,開啓了觀者對於視覺和現實的懷疑空間。實際切割的不只是時間性的影像,也包含現實空間中的生活物品本身。此一虛與實的對證,如何更近一步在觀念上和視覺上更引人入勝,這是創作者值得繼續深入的。倘若只是停留在視覺美感上的懸疑配置,很容易落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同時,對於物件的選擇,乃至於物品的組合,其觀念性和視覺邏輯上的玩味,以及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懸疑辯證,也有必要超越日常的瑣碎和無聊,否則可能很難再有發展。

儘管如此,此一作品仍是一個值得期待與開拓的觀念創作起點。

作品名稱:《寶藏船》

創作者結合版畫和繪畫雙重手段,展現了一種新穎的創作方式,頗值期待。從畫面的繽紛感可以看出創作者對於以色彩表現的敏感與高度企圖;同時,針對物象鉅細靡遺的勾勒與刻劃,也看出其用心對待創作主題的態度,時間性的手跡與觸痕也因此顯見。《寶藏船》延續創作者稍早已見的《動物火山》主題,不無世紀末或世界環境滅絕的危機警示意味。「船」的意象更可以與末日「方舟」的經典典故形成有機的連結,是一個值得期待與進一步發揮並探索的主題。

動物取代人類,成為畫面的主體形象,但如何深化以動物為故事主題的敘事,仍值得觀察。完全以動物替代人類的存在,是否能夠讓作品具備深刻的文化意義,也值得再思。或許創作者仍可考慮以人類的形象結合群體性的動物活動,繼續發展出生動的時代敘事。

同樣值得注意的還在於,琢磨於畫面與物形細節的處理,固然可以增加作品肌理層次的豐富性,凸顯畫面的厚度感,但也可能因此讓作品過度碎片化,甚至因為過度著墨於表形的處理,導致形式化與裝飾主義的症候群,反而失去了大畫應該具備的強度、力度與能量散發。不但如此,貼箔固然增加了畫面的華麗與莊嚴性,亦強化作品的細膩感,卻也應該反芻此一技法的運用,對於作品觀念性的意義及深度為何。

.....................................................................................................................................................................................................................................................................

李明學│ 藝術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世安美術創作獎的設立宗旨,主在鼓勵青年學子於當代藝術創作中勇於突破與挑戰。雖今年投件者數量稍有增加,特別具有觀念或實驗性的作品卻不多,期待年輕創作者跳出思維框架,形塑具有自我美學信仰與風格的創作路途。

得獎作品《擬聲相》
趙逸巍作品在空間中,呈現幽暗燈光中錯落的六間鳥屋,此起彼落的鳥鳴聲吸引著觀者探入鳥屋中的影像,赫然發現聲音非發自任何鳥類,而是創作者收錄了生活裡如鞋子與地板的摩擦、白板筆的書寫與原子筆按壓等所產生的各種高音頻片段。整體而言,作品「擬聲相」透過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 的拆解,造成觀賞經驗上錯位與落差的想像,鳥叫聲所呼喚的幻象被打亂,休閒與優雅被混入了焦慮煩躁,不具特殊目的與意義的行為,在此反應了生活某種無力與荒謬,可以做為舉重諾輕將煩躁昇華的詮釋,也可反向閱讀為將美好夕陽泡入海裡的悲觀,也就是這種雙重性質,模擬鳥的聲音中不再只是簡單的再現或替換,而是轉化出創作者對社會的特殊觀察,一種既矛盾也安逸的詭異平衡。

得獎作品《A Shimmering Afternoon〈午後,搖曳,寧靜〉》
日常的物件,在不被加工下如何被投以凝視的眼光,並進而被當做藝術品而視之?曾彥翔的作品以擺設的方式將鏡子、玻璃、石頭、金屬、壓克力、水與拾得物,應用空間的疏密佈局與個人獨特對物質的掌握,將個人於島嶼的感官經驗拓展與轉化為存在「物件」關係間的暗喻,以「午後,搖曳,寧靜 」命名,則帶領著觀者抽離單一符號意義的解讀,一個圓形、一個陰影、一個曲線都是某個島嶼經驗的吉光片羽,這些光影線條所拼湊出的暗示,使冰冷的物件個體散發情感的投射,在簡潔與具有詩性的節奏中,呼吸與體察到濃縮式的碎裂蒙太奇。

得獎作品《第二個地方》
透過各種造成影像再現與空間的關係,蔡宗勳似乎提出了關於空間虛象與真實的辯證提問。無論是拍攝再輸出到實際空間大小的門,配合鏡子的百葉窗與窗簾影像,或是鏡子與攝影的再結合,三度空間的距離被壓縮到平面空間,藉著再被放置回三度空間的擺設,相互影像關係間造成一種異空間的堆疊。觀者視覺中的再現影像、鏡中影像中的觀者、影像中的反射影像,所有在空間中被框出的矩形,打開了對影像再現、空間與觀者的對話。但空間的討論,以鏡子與攝影術等再現的表現,如何能更推進到心裡空間的層次,還期待創作者有更具挑戰的發展。

......................................................................................................................................................................................................................................................................

徐瑞憲 │ 藝術家

綜觀今年 2019 年世安獎,喜於藝術之多元特性,憂於創作內容之淺薄化,成因必然源自許多。現今台灣的藝術相關學院提供了許多學習的環境,包括知識及技術的層面,學院具有教育的傳承,如何讓年輕學子在走上這條創作之路時理解?身處變動快速的時代裡,何以能夠持續前進又保有創作的實驗精神,而非停留在形式的傳達 。固然年輕創作者仍需經過時間與經驗的試煉,但身處於台灣當下環境之中,許多訊息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面對事物的處理方式,少了高度自律的態度,自然難以形成對於生命經驗厚度的累積與對美感高度敏銳的觀察。

整體而言,許多社會現象亦反映在年輕創作者在處理作品時的方式,大量的資訊,何以能讓我們沉澱自省,在快速取得的過程中,我們也漸漸落入科技帶給我們方便的陷阱之中,難以深刻。

在此引述近期看的一部電影「首席指揮家/ The Conductor)」,其中提到哲學家史懷哲在「童年與青春的回憶/ Memoirs of Childhood and Youth」(1924)一書中提到「藝術創作最大的挑戰是在於面對挫折...」。世安獎之定位有其重要性,除了給予學習藝術創作者之重要肯定作用外,亦是在整體大環境中具有發掘與培養的位階,如同幼鳥之於學習飛行前的時刻,除培養對於未來創作續航能力的考驗,並提供予創作者在面對挫折時的穩定力量,包含了得獎者與未得獎者。

得獎作品《這是一條有名字的河》
河流的水泥化,其反映了人類與自然間的距離,亦提供藏汙納垢的好去所,作品〈這是條有名字的河〉反映了人類在面對城市發源環境的消極處理方式,也導致問題叢生。在現今的許多大城市中,為了爭取更多的人類生存空間,我們選擇加蓋式的河川,大、小河流消失在眼前,也消失在記憶裡,你可以想像嗎?才在離我們不遠的30多年前,現今的信義計畫區曾經是個充滿小河、樹林與田地的自然環境,遠眺是象山,乃至延伸到後山埤的大湖與遠山。城市現代化後,河流被選擇以隱藏的方式生存著,再者完全消失,只留在古地圖的蜿蜒,與遠離的童年歡笑聲中,名字也隨之被遺忘。此作品反映人類發展的城市特質,但作者選擇走入隱身之處一探其究竟,並試著呈現其過往與現今。姑且不論其手法是否完整而成熟,其試圖穿越看得見與看不見之間的界線,以身體實踐其藝術的可能性是值得肯定的,甚且以一種帶有水文研究的方式融入創作之中,或將環境保護的意識,反映在現今時代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的使命與社會責任,雖然其中舉例不見得可以相論,其創作仍然表現出眾而非喃喃自語。

得獎作品《毀損國幣作為一種社會貢獻》
談到創作者對於社會貢獻的課題,選擇了以損毀國幣的方式是比較奇特,雖然其理論與使用的對象物仍有許多可探討之處,例如其行為的意義中帶有強烈的反威權的深意,但為何是壹元硬幣而非伍圓或者拾圓硬幣,其使用的對象物必然具有更為強烈的指涉性。再者,選擇了在公共空間的器具去實踐創作的理念,使得參與者不知覺中也變成了損毀國幣的共謀者。

齒輪在科學的涵義往往是創造前進的力量,遠從達文西的器具理論乃至工業革命的工具使用,再再證言此元素具有人類發展歷史的前進象徵意義,將齒輪轉化為破壞性的媒材使用,是想像之外的世界,運用了借力使力的理論,將此破壞性的結果變成了成就社會的力量,是創作者的一種突破性的想法。。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沈可尚
│ 電影導演

影像創作在當代,已經完全去高手化了。一則以喜,具嘗試性的視覺操作,影像語言,拍攝技法,能量萌生。一則以憂,敘事細節的人性關照,拍攝(以至於剪輯)的儀式性,絕對性,卻顯不夠深刻,不夠私密。這不是世代的差異,而是我們普遍對影像的誕生,不夠警覺的氛圍問題。

這次世安藝術獎的入選作品,恰恰回應了影像為何珍貴,及如何在清簡的創作力中,依然保有獨有的質地,足以回應藝術之名。

得獎作品〈你是哪裡人〉
既存的是事實與記憶,如何選擇一個切面,足以平衡承載其中的眾多元素,視覺,敘事,符號,觀點並陳而不掉入解釋作品?這是錄像藝術的中心,亦是挑戰。這部錄像,回應了這樣的叩問。

得獎作品〈看無風景〉
三代情感的敘事線條,清晰確保有孩童觀望的距離感,對生命的好奇心與悲傷,拿捏得很準確。其中幾個短句字卡的點題效果,亦十分謹慎有據。畫風,質地,人物設計的視覺感,有作者的獨有幸,藝術性。

......................................................................................................................................................................................................................................................................

李明宇│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本屆世安藝術創作-音像藝術類的作品在表現形式、題材與類型上都相當多元,包括了劇情、紀錄、實驗、動畫等,相當精采。

得獎作品《你是哪裡人》與《看無風景》在眾多參加作品當中,於美學表現與創新上讓人驚喜。《你是哪裡人》以接近錄像的影像語言,在不同人物凝視鏡頭下,在人物、觀眾與導演之間展開了深層的對話。《看無風景》在故事上相對單純但卻感人,美術表現上亦與主題相輔相成,令人印象深刻。

本屆參加作品中,可看出兩個相當不同的路線,一是在說故事能力與技術上都相當成熟與完整的作品;另外一種則是在想法上天馬行空,突破傳統思考,但在技術上相對來說缺點較多的作品。就本屆參與的作品或是未來想要投件的創作者們,或許可以思考,如何在兩種路線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

張維忠│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今年世安藝術創作獎一共有16件音像藝術類作品參與角逐,在題材、劇情內容與表現形式中,無論劇情片或動畫片都可看出新世代影像創作者勇於實驗與挑戰過去的精神,展現出創作者獨特的觀點以及力求突破的企圖。

本屆獲獎之一的作品〈你是哪裡人〉,是一部錄像裝置作品。在旁白敘事的引導之下,畫面隨著背景音樂緩慢推進,以一張拍立得照片串接起不同角色的生命故事。創作者企圖術說不同的生命故事,透過影像反覆剪輯排列創造出的時空錯置,讓觀者在有意無意之間建構屬於自己的影像意義。作品蘊含的開放式對話情境以及影像敘事的實驗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件獲獎作品〈看無風景〉是一部水墨動畫創作。故事以孩子第一次與爸媽回鄉下老家參與奶奶的喪禮為主軸,敘說著父親回鄉在老家親戚之間扮演角色的無奈。從孩子看到爸爸嚎啕大哭得淚水中,傳遞出父親與奶奶,孩子與父親等多重情感的糾結,看似單純卻又難解。有別於常見的動畫敘事,本件作品編劇以繪本章節的形式呈現,採用閩南語的書寫,加上以水墨表現為主的鄉下農村喪禮及景色,讓這部動畫無論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充分展現作者的巧思,以樸實但卻獨特的方式詮釋在地常民文化與情感,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許仁豪
│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這一次的作品整體而言,舞蹈類作品水平高過戲劇類。戲劇類的幾個作品劇本結構鬆散,演出偏向刻板,或是主題過於教條化,缺乏美學的玩味空間。為數不少的舞蹈作品從女性創作者角度出發,探討女性主體、婚姻、親密關係、生育、友誼以及母性…等相關議題。有些作品議題設定過高,作品實質內容與理念陳述落差頗大,有些作品技術精湛,完成度高,算是學生作品裡的精品,但是形式內容過於保守傳統,沒有創新。

在技術面與創新度兩相權衡下,《荒衍》是最為突出的作品。這個作品處理女性做為生殖力地母崇拜形象。兩個女舞者以骨盆做為動力根源,親密搭配,彼此交纏,發展出一系列意象鮮明的動作。他們時而化身為獸,時而抽象簡潔,把女性性動能之於人類文明的明喻以及隱喻,透過肢體形式,多元生動,淋漓酣地表現出來。作品整體鮮明俐落,主旨明確,軸線聚焦,層層堆疊,把一個單一主題處理的淋漓盡致。如果舞者能進一步注意服裝,燈光,以及舞台空間細節,作品的完成度會更高。另外,有些動作設計也流於刻板俗套,如果能全程堅持以骨盆為動作出發點,研發出更多出奇不意的視覺形象,作品會更深刻。

......................................................................................................................................................................................................................................................................

姚淑芬│ 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講師

在現今跨領域風潮下被餵養的新世代中,會樸實地領會生命初始的年輕人實屬不易,她必須專一地關注舞蹈人的基本素養外,而不受外界錯誤的訊息誘導偏離其軌道,才能持之以恆。

《荒衍》以純粹的身體中軸線與骨盤間的連動關係,詮釋陰性之柔美與堅韌性,在鬆緩不浮誇的流動中扣合著兩人的氣息交織成一幅風景,是此舞作與其他十三件中不同之處。不過,作品和概述中提及嘗試靜態美學及動態肢體之間找尋身體雕塑的力量的想法,還只停留於形式而未見創造新的身體空間的語境,這也是編創者須再努力探究的未來,或許終有一日可以無須形式的襯托下,還可創造出自己的一片雲彩。

十四件作品中可清晰閱讀出各自表述的領域及專長;有的是受限於形式而難以脫胎換骨、有的是賣弄形式,看似多元拼貼卻華而不實,還有的是耽溺於個人的主觀視界而無法與觀者產生共感。

台灣現階段的藝文風向是前所未有的豐沛,令人振奮的;尤其是年輕世代願意投入此行列,能持續熱愛自己的藝術領域,而不被網路的沖刷消失其中更是可貴。只是,創作不是一日可及,專業更不是隨手可得,須要不斷地在受限中超越自我與已知的框架,發現別人還未看見的人、事、物,同步精進提升專業的素養,才有可能跨越一步邁向創作的喜悅。

......................................................................................................................................................................................................................................................................

劉守曜│ 專業表演者、導演、國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講師

今年表演藝術類參加評選的作品仍以舞蹈為多、戲劇次之,雜技類最少。表現風格多元,均展現所學專業基礎訓練上的應用,但未見更具突破性的企圖與思考。主題則聚焦於「生命起源與生活共感經驗」的探索,討論人對生死、孕育、族群、女性、憂鬱、自閉症…等議題在生活交互影響下的處境。議題的廣度與創作者勇於面對自身困境的表現,是今年參選作品的一大特色。較可惜的是,皆在這些熟悉的主題與既定的形式中尋找出路,雖仍有火花(如即時影像與現場空間轉換的宇宙隱喻、動畫影像與肢體風格的美學呼應…等)出現,卻普遍擺盪在創新與深入之間,各自出現不同的優缺點,整體作品的成熟度與完整度均有成長空間。

得獎作品《荒衍》一支奇特的雙人舞。編舞者利用兩位舞者的骨盆堆疊、對抗與分離所產生的動力來形塑人體樣貌,讓鬆弛的肌肉隨骨骼變化推擠成一幅幅宛如雕塑般的動態意象。整體概念清楚、技巧有延伸性的發展,作品完成度高並富想像力。探索根源、變化人身的概念在不停地移動的變化狀態中自然流洩。像是一對雙胞胎的連體嬰,急於分離又逃不出命運的無奈,只能像草履蟲般無情地不斷分裂與聚合。若深化動作、服裝與意象上的連結,將更上層樓。

2018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王雅倫、許仁豪、陳瑞文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林昆穎、雷逸婷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史明輝、吳秀菁、林欣怡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朱宏章、吳易珊、陳德海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王雅倫
│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的空曠景觀:談岡薩雷茲佛爾斯特的電影《台北》與其內的「弱聲光情境」》
本篇論文是本次投稿篇數中最無異議通過的一篇佳作,看似小品卻張力十足,思緒清楚條理分明。論文題名與內容雖像是比較佛爾斯特與蔡明亮的《愛情萬歲》跨文本對話,但作者緊緊扣住兩片中導演在處理「低強度」的時間空曠(無)影像時的手法,其投射出對一個城市與人的看似平庸,碎片,卻在間隙中釋出多面堆疊交織的當代語境。作者藉由德勒茲的理論美學貫穿全文,巧妙地在三段布局中將影像中的抽象與言說轉換成一種分析與良好的閱讀;唯結論應可以再突破。

《喬凡尼巴里歐內的藝術聲譽:從誹謗圖像與展覽切入探討》
本篇論文的獲選主要理由是文獻的搜集的使用,使得研究與書寫一氣呵成,提煉成為一篇新的創作。如同作者所提在近代研究中,兩位十七世紀時期的畫家巴里歐內和卡拉瓦喬之「誹謗」事件多次被研究者拿出來討論,本篇論文大量參考外文資料,將此一歷史事件來龍去脈交代清楚,文字流暢是其優點。唯前言與結論皆提到的「義大利誹謗傳統」的背景未盡描述與說明;以及對於兩畫家作品的細節差異的發現,如能突破原有的文獻框架,當會為本文貢獻再加一筆亮點。


......................................................................................................................................................................................................................................................................

許仁豪│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此次論文處理的題材多元有趣,從當代藝術、到舞蹈、到古典藝術、到電影美學都有。每篇論文展現出不同的研究取徑,深淺不一,長處不同:有些展現出理論運用的嫻熟,有些展現出時代脈絡整理的細緻,有些開展出精彩的文本細讀,有些還有田野工作的補充,研究方法面相廣泛,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從文章的取材、論述結構組織的嚴謹、論述範圍的掌控、跟分析深度各方面的綜合表現來說,這一次的文章以〈時間的空曠景觀:談岡薩雷茲―佛爾斯特的電影《台北》與其內的「弱聲光情境」〉最為傑出。文章處理單一文本,以德勒茲的電影理論來論述《台北》影像形式的特殊之處,作者對德勒茲的影像理論掌握嫻熟,知道德勒茲影像理論所說的物質感官層面,即是其認識哲學關於主客體的沉思,亦是關於時間―空間維度的哲學。作者的理論陳述緩緩開展,邏輯鋪陳有序,並且合理運用到對文本細節的分析上,理論與文本兩相呼應合宜,幫助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台北》與蔡明亮電影的互文關係,以及在全球影像流通時代的文化政治意涵,在規定的篇幅之內展現出分析步驟的完整性,唯獨結論稍嫌草率,應該可以再完善。

另外〈喬凡尼˙巴里歐內的藝術聲譽:從誹謗圖像與展覽切入探討〉一文也是佳作,展現出古典藝術史研究爬梳文獻史料、多元外語能力跟作品脈絡分析的功力,唯筆者從當代對喬凡尼˙巴里歐內作品的文化熱潮寫起,如果研究能從當時的歷史考察延展到當代的文化意義,這篇文章的價值會更高。

......................................................................................................................................................................................................................................................................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喬凡尼•巴里歐內的藝術聲譽:從誹謗圖像與展覽切入探討》
此文從 2008 年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宮博物館「巴里歐內」特展與 2011 年國家檔案「卡拉瓦喬在羅馬」特展文獻出發,一方面揭開誹謗卡拉瓦喬的巴里歐內之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評估巴里歐內在藝術史上的位置。論文在文獻剪輯串接與作者的分析,乃至結構的鋪陳與文字的掌握力有好好的表現,讓論文可讀性極高,獲獎實至名歸。

《時間的空曠景觀:談岡薩列斯-佛爾斯特的電影《台北》與其內的「弱聲光情境」》
這是一篇分析法國藝術家岡薩列斯-佛爾斯特的《台北》電影的論文。作者以德勒茲的純粹聲光情境論點,分析此作中的影像微分化、層疊化、靜默、特寫低限與空曠等特徵,在蔡明亮電影、新浪潮、影像實驗與當代創作之間成功地給出一個針對電影語言表達問題的討論。作者文字掌握良好,邏輯清晰,是一篇作品分析的佳作。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8 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送件者雖然比前幾年踴躍許多,但整體品質卻未見提升。其中,繪畫的數量和品質相對低落,題材流於形式且表面化,尺幅微小,都是值得注意的警訊。新媒體及裝置類型的作品,送件者明顯激增,這是近年來持續看到的趨勢,今年也無例外。

前兩年盛極一時的社會抗爭,連帶對於台灣政治嘲諷的議題,從今年送件的作品來看,似已徹底冷卻。倒是性別題材的作品,隨着社會熱議,在這次也有所見;遺憾的是,以此類議題創作的送件者,明顯都有過度耽溺的現象,不但赤裸而直白,在觀念和美學的思考上顯得薄弱。

得獎作品《stone face》
創作者以盆栽作為發想,在創作自述中如此描述:「企圖透過『自然物』與『非自然物』、以及強調『幕前』與『幕後』觀看的位置差異,使水泥牆中間鑲嵌植物形成兩面的對比:前面是完美的外表,而背面的盆栽則是接受能量的地方,不論是正能量或者負能量,都影響這株植物的表現。」

實際上,若是真從「盆栽」的審美看待其作品,不免令人極為失望,因為創作者刻意利用水泥巧作的植物雕塑,實在看不出什麼特殊或高超的盆景美學。相反地,如果從他作品中突兀甚至毫無美感可言的水泥構造去觀察的話,反而讓人聯想起台灣隨處可見,緊緊依附在舊屋外牆的各種意外生長的植物。

不管城市或鄉村皆然,水泥牆面上的縫隙、邊隅、角落,因為風侵雨蝕,日久之後,因為鳥兒所夾帶的各種植物種子,莫名地落入牆縫,繼而從中長出各式各樣人為無法掌控的野生態。時有所見的現象,譬如榕樹從牆面橫空冒出,最終滲透、佔據,甚至吞噬整個牆面的奇觀。如果從這樣的視角去拓殖創作者有意結合的盆栽和水泥牆面這兩種造景的概念元素,此一系列的創作,或許更有令人可以期待的未來。當然,前提還在於,創作者實在有必要針對盆栽/盆景的美學與雕造技術,進一步地深入。

至於作品的命名,建議創作者有必要砍掉重練,因為一點也不高明!

得獎作品《在頭上開一槍》、《不過是個吻》、《看遠方的爆炸》
創作者挪用了藝術史,尤其是歐美藝術史上的多種風格,從超現實主義、社會寫實主義、鄉土主義,乃至於普普藝術等各種視覺元素不一而足,繼而在透視的構成上,將之混搭而成。不但如此,創作者還運用了畫中畫的手法,製造了當代影像奇觀社會如今無所不在的視頻聯想。

創作者拿繪畫與視像對話,擬造了實相與虛像辯證的懸疑空間。除了提供耐人尋味的觀念和視覺感,創作者繪畫的技巧看起來也有可觀之處,頗令人期待其未來的發展。不過,畫中所見的各種近乎紛雜的影像及畫面,其彼此的互文關係,或在敘事上的關聯性,似乎顯得曖昧不明——這是值得創作者再思考的部分。

.....................................................................................................................................................................................................................................................................

林昆穎│ 藝術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得獎作品《伏流》
物理性的控制,一直是科技藝術中重要的媒材實驗,伏流作品利用泡泡的現、浮、隱,來創造感官指引,一則在可控的動態節奏中呈現出抑揚頓挫,又將泡泡的有機形變,發展成牽動情緒的吸引刺點。目前尚在實驗的玩味階段,而可看出論述與美學的未來可能性,期待創作者能夠更細化研究,持續試驗,從中探求出更精準切題的視覺語言。

得獎作品《雪地裡的早餐》
介於空間、攝影、繪畫之間,創作者找到一個感性的複合語言,仔細的計算,巧妙地將符號解構於錯視的現場,單幅作品似乎深藏著作者的內心故事,卻能以不言而喻的構圖呼喚著觀眾的親近,而整體空間美學,則進入抽象繪畫的語境中,又明示著跨域的多元欣賞觀點,這樣細膩的幾何處理,拉出一條哲學思辨的道路,使作品就像是一場成熟的美學對話。

得獎作品《荒地回望》
利用 3D 掃描技術,直接還原荒地棄物的現場,是對時間深刻的凝視,在虛擬環境保存著難以造假的腐舊材質,更是對於現實世界的強烈告解。作品並無因使用科技而導向炫技,反而恰如其分地回應了暫時棲居與時間遊牧主題,仿若是期待通往嶄新,卻又以全知其虛空而卻步,一個稱為家屋的必然情感,被凝視者霸性的瞬間接收,一方面無奈,一方面也坦然。三頻道流動影像的彼此關係尚未成立,欣賞者輕易就會離開作品情境,此為美中不足之處,期待創作者能有更細膩的著墨。


......................................................................................................................................................................................................................................................................

雷逸婷 │ 臺北市立美術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得獎作品《合群系列I》
創作者以木雕與鋼材為媒材,從早期的單一人像逐漸發展成群像,於 2017 年以「合群」(Fit In)為母題發展系列作品。《合群系列I》除了雕塑,也是動力裝置。後續的其他系列還將這些同中有異的群像個體一一命名。

他擅以亞洲男性上班族群為模特兒作出反應現實人生的人像雕塑,「如何描述人」是他自美術系至雕塑所期間摸索累積而來的題旨,或許也象徵著創作者的分身與代言。此作中有著亞洲臉孔、身著西裝手插褲袋、面無表情抬頭望遠的六個精緻小型男性人像,站立於約 30 至 60 公分大的圓形不銹鋼台座上。這些身高不超過 4、50 公分,體型姿態與裝扮雷同但面容髮型皆有細微差異的木雕人形透過動力裝置與機器聲響,規律而等速的繞圈圈旋轉,像不倒翁似地產生了一種令人莞爾與反諷的戲謔情境。

每個不銹鋼台座的光潔鏡面,在運轉中映照出其他旋轉中的「合群」人形與現場觀者,於虛實與比例間也增添了觀看的興味。創作者想表達對於形塑獨特個人的主觀印象、集體群聚的整合秩序感,企圖點出現代社會「人群」的個體價值訴求與團體互動概念。也許透過數量增加或體型增大的不同組合,能給予觀者更為強烈的訊息與感受。

得獎作品《不定的數種模樣》
從送件資料上,可以看出創作者從契合展覽的題旨發想、計畫執行、現成物改造,展場呈現,以及影片特寫與文字書寫,都相當切題與完整。創作者提到在眷村某家屋裡發現的老舊櫥櫃,底部因白蟻啃蝕而中空變形導致櫃體傾塌,屋牆上有諸多塗寫的符號與圖像。朽壞的櫃子使他聯想到眷民遷移無定的旅程,北投溫泉水的療癒意象聯想到水流動不停歇的特性,便以為媒介,串接連結眷民的漂流來台經驗,最後由牆壁上螺旋狀的塗鴉引發出回流的水利裝置。

他現階段的創作起點大多來自個人對於家庭經驗與影響,著重於年少成長過程中特定創傷所引發的連結藉以塑造具個人記憶與情感投射的心理空間。這件作品亦是循此經驗發展。創作者以房間舊木櫃為創作主體,打開抽屜櫥窗加以改製,包括木製水道、幫浦,櫃體上置放鏡面、玻璃罐與撿拾現成小物等;其中,燈效的切光安排與光影躍動感、鏡面的折射等諸多做舊細節與陳設手法在視覺美感上相當細緻講究,值得尋味。作品藉由動力裝置讓「水」的循環象徵眷村居民過往的三階段──戰爭時期的重要飲水、橫渡海峽的覆舟險惡、現居住地的溫泉療癒──《不定的數種模樣》鋪陳層次娓娓道來。整體而言,裝置與空間布置巧妙地將當地歷史元素融入創作。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史明輝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教授

今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獎<影像藝術類>報名創作類別涵蓋多元;其中包括有科技藝術創作、虛擬實境 VR 創作、錄像藝術創作、紀錄片、實驗片、劇情片和動畫片。在評審過程中的確有相當難度和評定方向的認定,經過評審委員幾番的討論與投票,最後以得到評審委員最大共識的動畫片<炸芋丸>勝出。

<炸芋丸>是一部說一個好故事的創作短片,有精彩的美術風格和分鏡剪輯,角色視覺有相當優異的設計,是難得用一種台灣當地符號做為原創的動畫作品,尤其在於三代親人之間的親密互動和表演,用小朋友的角度,因著喜歡吃阿嬤做的<炸芋丸>這樣簡單的生活故事,開啟一段親情間的暖意與依賴關係。角色刻畫相當親和且鮮明,使觀眾可以輕易融入故事中的家庭情感元素,是一部相當成熟且具風格設計的創作,基於以上優異原因,最後贏得評審們一致通過為本屆影像藝術類首獎。

另外值得一提的創作是<流動的街區>,屬於科技藝術的影像創作,用了空拍的技術,重疊兩段不同時間<安鏡>與<繁囂>的同一條街景,拍攝技術成熟且創作形式頗具吸引力,是本人相當喜愛的作品之一,可惜是本項競賽中的遺珠作品。

總之在此要恭喜今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獎>所有的得獎者,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多年來給與學生創作上的幫助和鼓勵。

......................................................................................................................................................................................................................................................................

吳秀菁│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副教授

得獎作品<炸芋丸>:有趣的故事,簡約的美感,流暢的敘事,表達隔代的關愛與和好。

......................................................................................................................................................................................................................................................................

林欣怡│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朱宏章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今年表演藝術類的獲獎者均為舞蹈作品《等距》及《度慾》兩件作品在實驗與創新層面於眾多參賽作品中十分突出。《等距》利用投影及燈光強化肢體表現出人我距離的變化;《度慾》巧妙結合雜耍球技與舞蹈編排來描繪慾望的多變。

兩項舞蹈作品的時間長度都不算短,但通過編者的精心編排令觀者可目不轉睛,足見在藝術層面的表現有相當的可觀之處,在此恭喜兩項舞蹈作品於今年度獲獎之外,同時鼓勵來年有更多的戲劇作品參與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評審。

......................................................................................................................................................................................................................................................................

吳易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今年共有十八個作品參選,戲劇類相對的少,但整體而言涵蓋多元的形式、風格、內容、多媒體科藝、特技馬戲、表演場域、素人與專業舞者…。欣見表演藝術美學的拓展實踐,年輕創作者勇於嘗試及融匯思辯能力的百花齊放。

獲獎的兩個作品風格及題材迥異,《等距》十七分鐘、《度慾》二十二分鐘, 兩首作品都以偏向中篇的長度,展現新人創作的能量,但卻不因此而有所贅辭或主題龐大而失焦。

《等距》雷射光營造的空間隔距及時間的象徵,成為清楚且被善用的符號,動機層層推進並堆疊,內在意涵在簡單的意象中呈現令人感動的連結,簡單乾淨卻又深刻的張顯主題。理性的身體語言,卻能在感性的相聚離散雙人中,讓人與人的情感關係在空間中流動,賦予具渲染力的意義與觀照。

《度慾》結合雜耍特技裡的彈球,球巧妙地被轉化成為慾望、爭奪、共存、給予、渴望…等情感投射,從而探討人性、生存與生命的價值。善用道具箱的拼排調度,讓空間以豐富的層次製造出異域遷徙的巧妙意象。身體語彙、音樂的使用、編排的手法在藝術與技術上找到很好的平衡,在抽象與具象、寫實與寫意的轉換及發展相當圓熟,是一首情感維度與技術量度兼具的出色作品。

以下幾首作品因名額之限,雖遺珠之憾沒有得獎,但亦要給予相當的肯定及鼓勵:
《一個人晚安》純熟的將所有舞台元素交融運用,展現其創作編舞的功力。黑衣人如同思緒及內在的反照,象徵記憶的流轉,牽引出主角女舞者抒情細膩的情思。最後更神來一筆的轉換,原來靜默獨身的男獨舞者才是主體,所有人皆是他的延伸,恍然這是以三維度思覺的觀點,展現存在與虛空、精神與肉體的探求。

《看見光-永生》、《消逝》巧妙將傘技、高空絲綢、雙人平衡等,與動畫科技或箱形道具結合,雖然從技藝所轉化及延展的意涵較少,但同樣在技術與藝術上達到很不錯的平衡。可見雜耍特技已晉的水平,及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人才培育、藝術性蘊涵的陶養,皆相當耀眼的展現具有當代性的足跡。

《邊界描繪》結合科藝,利用光管裝置製造界線框架中和諧與衝突的平衡,肢體的探索與光管的互動,在偏冷的基調上,形成兩種相當不同的語境,雖對話及呼應上,仍有探索及實驗的可能,但整體作品仍相當亮眼。

《單向療程》以六十分鐘的篇幅,運用環境舞蹈及浸入式肢體劇場的形式,展現龐大的企圖心與大膽的嘗試。原始而生活化的肢體語彙給與作品很具強度的傳導力量。從「藝術治療」的理念延伸,善用現實環境與空間來呈現出精神異化的狂躁紊亂,及修復宣洩後的釋放與轉化。而透過影像的鏡頭語言,我們讓作品得以從第三人的視角被共構,從觀看沉浸式劇場中表演者與觀看者的互動,展現另一種思考與批判的可能,是一首極具層次與潛力的作品。

......................................................................................................................................................................................................................................................................

陳德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整體評鑑意見:
今年的甄選作品中,舞蹈創作卻遠多於戲劇創作。這十六首舞蹈作品風格多元:有傳統的抒情或敘事形式的,以「舞蹈劇場」的模式為表現手法的,或以即興為創作模式,街頭行為表演的,更有將舞蹈治療的手法為發想的。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結合了特技與舞蹈的嘗試。特技在肢體的張力與極限大大地豐富了舞蹈的可能性,加上其他的劇場元素的配合,很可能將成功地引領出一個舞蹈創作的新可能與新方向。

作品《等距》
舞作巧妙地運用投影、音樂、與個體移動,生動描繪出人與人之間在空間上與情感上的距離。手法簡明扼要、唯美浪漫。投影的有效運用是本作品很大的特色:無論是象徵時間的秒針移動,或隔開兩人的界線,都提供了空間上的疏離感,也強化了因時間流逝更加迷網的幽情。結構簡明、意境悠遠、一氣呵成,是一個極具感染力的作品。

作品《度慾》
本作品以精緻化、美化過後的雜耍球表演象徵著人的慾望流轉與細膩的情感表達,加上適切的道具、音樂、與戲劇的輔助,擴展了雜耍球與肢體表演表現的可能性。結構清晰完整、動作順暢優雅、充滿驚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的舞作。

2017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劉瑞琪、吳超然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李明學、王雅慧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吳珮慈、孫松榮、李明宇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王友輝、劉守曜、陳雅萍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藝術認證困難的解決方案: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解讀姿態》
奠基在丹托的哲學解讀藝術方案的問題上,論文試圖務實地從文化人類學解決作品的藝術認證課題。不管是否曲解丹托理論,作者在上述的課題上具體地羅列一些解決方案,也確實一定程度地回應了作品認證的課題,這個嘗試與提出的解決方式是這篇論文吸引人之處。

《朝向一種場造美學:共享域思維下的當代社群藝術》
以小論文的篇幅處理當代藝術社群的場域共享理論,確實是難度極大的挑戰。作者採取漸進鋪陳的方式,從當代藝術社群的歷史、歐美案例的倫理、空間與主體三個不滿,到台灣的案例,讓場造美學議題分層地展開來,文字清晰與豐富的引述,有效地演繹社群的共享訴求。能妥善安排多樣的文獻材料,是這篇論文脫穎而出的原因。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這次參加評選的作品數量增多,而且十分多樣化。除得獎作品之外,力作尚有漢語對古琴美學影響的探討、條分縷析的禪畫圖像學研究、對高重黎電影洋溢清新情感的詮釋、以及對如幽靈般的攝影運動的剖析等等,讀來令人欣喜。

兩篇得獎的作品,並非在論文的寫作與演繹,最沒有缺點的作品,卻令人體會到作者們對研究的勤懇熱忱,具有引人入勝的思辨深度,以及充滿企圖心的開拓性觀點。建議作者們可進一步思考,「文化人類學」或「共享域製圖學」在論述中是否太輕易成為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

吳超然│ 東海大學  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本屆「世安美學獎」共有13篇論文,分別從電影、策展、公共藝術、藝術理論、音樂與文創等角度進行深度的評析。在略微紛雜的書寫內容中,要挑選出前兩名的作品實屬不易。評審們也在多次的討論後終獲致共識。

整體而言,年輕世代的書寫者,大都受過良好的學院訓練;對於其所分析的內容也能夠適當的運用當代美學藝術理論與方法,達到說服的目的。本次參選論文中的美中不足處在於,部分書寫者在處理西方美學理論與論述時,欠缺一個把理論內化整理的過程,以致於在文字與敘述的表達上,呈現過於玄學化的傾向,最終導致論文無法達成有效的溝通。

得獎的兩篇文章〈藝術認證困境的解決方案: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解讀姿態〉和〈朝向一種場造美學:共享域思維下的當代藝術社群〉無論在理論的操作、書寫的結構與文字表達上均屬佳作,並獲得所有評審的認同。

本次評審過程中,確有遺珠之憾。例如有討論漢語和古琴音樂美學之關係、高重黎的電影美學分析,以及寒山在禪宗繪畫裡的圖像問題之論文都吸引了評審們的關注。但,因為論文格式或內容分析問題,以致於無法入選。

期待下屆「世安美學獎」,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更紮實的美學論文共同參與。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7 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送件者雖然比前幾年踴躍許多,但整體品質卻未見提升。其中,繪畫的數量和品質相對低落,題材流於形式且表面化,尺幅微小,都是值得注意的警訊。新媒體及裝置類型的作品,送件者明顯激增,這是近年來持續看到的趨勢,今年也無例外。

前兩年盛極一時的社會抗爭,連帶對於台灣政治嘲諷的議題,從今年送件的作品來看,似已徹底冷卻。倒是性別題材的作品,隨着社會熱議,在這次也有所見;遺憾的是,以此類議題創作的送件者,明顯都有過度耽溺的現象,不但赤裸而直白,在觀念和美學的思考上顯得薄弱。

作品《似曾相識 Somewhere In Time》
創作者透過道具的安排,設置了客廳的場景,以 Staged Photography 的方式予以拍攝。客廳的牆上明顯可見星球寰宇的影像輸出,並搭配地球儀作爲道具。此一客廳場景經由投影的手段,投射在裝置現場的一面牆上。另一面牆,投影的則是剪接後知的太空探索記錄影像,片源擷取自美國 NASA 真實的太空拍攝計劃,並搭配。家的場景和太空探索的影像兩相對照,透過一個經過設計的特殊燈泡裝置,讓整個作品有了時區動態的對比關係,也展現日夜的變換。

此作雖然不無過度造作之虞,完整度卻不差,但觀念上的訴求過於平淡,對於未知的揭露太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主題雖然是關於人類世界對於未知太空的探索,但「人」在作品中的地位卻明顯缺席,也是對於作品本身的最大反諷。

作品《海邊的房間》
百葉窗變成了繪畫的載體;同時,灰塵作爲時光的隱喻,成爲繪畫的擬造與再現對象。此作配合窗戶的構造和燈光的巧思,塑造了一個蓄意亂真的裝置之作。繪畫之於再現,擬仿之於原創的問題,一直是藝術史,尤其是西方文化傳統裡頭,一個持續不衰,且各時代都有藝術家與之對話的議題。年青創作者從古典的課題切入,思考繪畫與觀看的本質問題,讓人聯想古希臘傳說裡的 Parrhasius 與 Zeuxis 兩位宗匠的繪畫競賽,以及和視覺相關的隱喻,不禁令人莞爾。這是一個好的創作開始,後續亦值得觀察。

.....................................................................................................................................................................................................................................................................

李明學│ 藝術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今年世安美術創作獎,七位獲獎者於七十五位投件者中脫穎而出,對深具藝術創作發展潛質與個人執著的獨特實踐者,特別透過世安基金會給予肯定與讚賞,期勉創作者能反思當代藝術現象,進而在個人美學視角中提出重新閱讀與理解世界的新可能。

作品《人造》
廖昭豪的作品「人造」,藉由材質轉變與空間換位,利用紙漿、白膠與顏料等材質,重新的製作防撞桿、道路護欄、鐵皮圍牆等道路周遭易被忽略之物,並將這些外部空間之物呈設於展覽空間之中。大量工業生產的媒材,在此轉換以手工勞動之姿呈現,似乎試圖喚起一些因時間因素遺留痕跡的重新凝視。整體而言,藉由真/假、室內/戶外、自然/做作、工業/手工等二元對立所造成的視覺張力,使得整個概念在辯證之間十分值得玩味。唯需避免作品落入僅是外型上追尋模仿的僵化危機中。

作品《塑林山園》
陳為榛的作品「塑林山林」,利用水泥、發泡劑、保麗龍、沙拉油桶、塑膠小草等廢棄或低廉材料,在保麗龍盒與塑膠桶中種植塑膠小草,將小巷街景所常見的局部景象給予混搭與重新製作排列,此一「苦中作樂」與「多此一舉」的動作,卻形塑出荒謬卻帶有詩意地景緻。這樣具有空間素描性格的林園造景,可以將其視為轉換自某種庶民文化與常民美學的再學習,藉由對廢棄物給予新的定義與可能,帶出迥異於媚俗的另類美學思考。

作品《弱罐頭 Poor Cans》
陳靖宜的作品「弱罐頭」以竄改 Andy Warhol 的康寶濃湯一圖,將不起眼的金色圓圈區塊,置入蔣介石側面頭像,並將此圖片上傳網路,供人下載與傳播,藉此造成新的集體記憶。以此種方式討論網路影像真實性、記憶竄改等存在於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問題別有一番趣味。一如同網路流傳之曼德拉效應,處於真假難易辨別之際,記憶為何物?是否可以再造與修改?都成為此一作品之提問。此外,將具政治內涵之蔣介石頭像,以走私般的散播方式上傳於藝術世界,也引發台灣當前政治處境的有趣聯想。

......................................................................................................................................................................................................................................................................

王雅慧 │ 藝術家
世安美學創作獎的參加者都是在學學生,而此屆送件數也有 75 件,在擔任評審的過程中,便有機會在這個整體的送件作品資料中,約略看到目前藝術學校的學生創作狀況。就創作的媒材來看,繪畫最少,影像與各種媒材的空間裝置居多,還有幾件是使用虛擬實境的技術。

在我自身的教學經驗中曾研究了一下關於繪畫創作在大學時期的落差,通常到了大學,有繪畫底子的學生多是美術班畢業的,然而據我了解,現在國高中的繪畫教育還是技術取向,對於美學或藝術史的基礎並不重視,這樣的學生到了藝術學院一下子面臨當代藝術的學習,多會覺得以前花了甚多心力學習的那一套不僅被老師批評,而且還變成思維與創作上的慣性與阻礙。因此少數堅持下去努力轉型,多數便放棄繪畫轉向其他媒材。媒材雖然可以帶來一些解放與自由,但是思維與個人感性不見得就立刻能夠跟進,除了個人要很努力學習之外,藝術學院的教學與引導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經過藝術學院的學習之後,學生們是得到了藝術的教養,或是失去對藝術的想像?當代歐洲極富盛名的希臘劇場導演迪米特里斯,年輕時曾是畫家後來轉向劇場,他不只一次在訪談時表示: 繪畫是我看世界的方式,像是一道門,一旦跨越就無法回頭;我所看見的感受的都來自我身為畫家的眼睛。這段談話頗有深意,意指要學習培養的其實是“一種目光”,而這個目光則來自藝術語言的掌握。綜觀大多數送件作品的形式語言模糊不清,雖然在作品簡介中可以讀到作者的創作動機,但多數出自一時的個人經驗的感想,對於藝術上如何表達的思考顯得不足,因此雖然看似有媒材與表現形式上的多樣性,但是具有思考性的藝術語言是相對少的。幾件出色的作品能夠不套用概念或文化訊息拼貼,對於形式的結構與材料的掌握能有一定的完整性,這樣的品質我個人覺得是值得多學習的。

品《軌》
一個看似巨大而笨重的鐵環,像是被撕開一樣地從中間列成兩半,這切面不加修飾地露出粗糙而凹凸不平的痕跡,其他鐵件的切面也都是類似的處理,切或鋸或燒?另外還有相對於剛硬的鐵是脆軟的石膏,石膏球壓印過鐵條邊緣的切面而在球體上留下兩道粗糙的軌跡,第三個物件則是更柔軟的棉線,依著自身柔軟的質地攀附串連在鐵件與石膏球之間。一切看起來好像是某人玩耍後留下的運動軌跡,然而仔細看,這些不同質性的物其實是被巧妙地交織運作後組合在一起的整體,而這整體又是過程本身,對於材料能夠如此樸素準確地掌握彼此之間的關係,且創造一個有意味的場景,這是此件作品入選的主要原因。

品《和你一起停在這裡看海》
個人記憶在藝術上的轉換通常是困難的,作者這件作品來自對父親的記憶以及父親在海洋航行的想像,作者將這樣複雜的個人記憶,轉喻為“似乎不關聯的事物在同一平衡杆上所造成的微妙平衡與晃動”後方被照亮的照片,在視覺上則有一不可承受之輕的聯想,這樣的轉喻我覺得是成功的。前方剛硬明確的粗鐵橫桿,因為放置其上各自運轉的物件而在時間的滴答聲中微微地晃動著,這微小的晃動對我而言是使得整個意象生動起來的關鍵。然而若非讀了作者的文字,在這些“零件”物件的想像連結上的確還是會有落差,也許在物件的處理上可以再多考量一下更具意象的表達方式。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吳珮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教授

品《塵埃》
以輕緩流動的調性,穿越日常生活的表象,呈現出近似於時間迴旋的惘然與沉重感,張弛有致,質樸地描摩了ㄧ幅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圖像


......................................................................................................................................................................................................................................................................

孫松榮│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今年參賽作品各個風格不一,極具特色,兼容實驗、劇情、視覺藝術表徵。其中一個顯著現象,年輕創作者以巧思經營作品題旨。尤其,值得一提的,《行星海濱》中記憶的漫延源自影音錯位的佈置;《心中雪解車》援引大量的歷史圖文資料與音樂,繪製日殖時期的殉情故事,探索失落的城市歷史;《塵埃》描寫男女離婚的時刻,準確地拿捏角色的神傷落寞,點到為止,不落俗套。《運行針:曼谷》藉由雙頻道呈顯受訪者的鬼故事,看不見的幽靈與城市風景對照映射。這四部頗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展現出新一代創作者對於私密、歷史及他方的所思與所感,讓人對他們未來的藝術實踐,充滿好奇與期待

品《塵埃》
這部劇情短片能脫穎而出,主因在於創作者很細膩且成熟地調度了一對面臨婚姻危機的男女關係。影片很聰明地避開了人物過度的不耐與情緒,反而將焦點對準神傷女子的不知所措、她不斷開著車繞著圈圈、離婚簽字後的無語、及飄蕩在空氣中慢慢地躺落在手中的塵埃⋯⋯。這些格外感人的時刻道盡了人物苦澀的難過,一言難盡的悲傷。由此,年輕創作團隊將一個一點都不好處理的題材經營得有聲有色,讓人驚艷。

......................................................................................................................................................................................................................................................................

李明宇│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本屆參與世安藝術創作-音像藝術類的作品相當突出。得獎作品《塵埃》虛實交替,在敘述上呈現出不同一般劇情片創作的巧思。攝影與演員亦表現傑出,是相當完整的作品。《運行針:曼谷》以編織開場與結尾,增添作品厚度。在傳說敘述與隨手影像之間的穿插,展現出對於影像與聲音的敏銳。在今年參展作品中,看到了許多結合不同媒材與類型的創作方式,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參與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友輝│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今年的 12 個作品,絕大部分拋開當代影像媒體對表演藝術表現的束縛,回歸到身體、動作、情感和舞臺空間,這是值得欣喜的轉向/回歸,讓我們看到年輕創作者對「表演」的思考,終究還是回到了表演藝術的本質;許多作品在畫面構圖上雖然簡潔卻充滿意象和詩意傳達的可能性,也帶給作品往更深邃意涵挖掘的可能性。

近年戲劇作品的參賽較少,今年亦復如此,唯一一個戲劇的作品,將之視為舞蹈劇場也無不可,其整體結構簡單卻有力,非敘事性的戲劇形式,其肢體姿態的傳達更甚於語言對話的舖排,在簡單的聲音語言陪襯之下,頗能切中主旨,為肢體帶出豐富的聯想而表現出創作的意圖,儘管在議題內涵上未能有進一步開展,最後因名額有限並未能勝出,但仍值得鼓勵。

品《秋落冬飛》
舞蹈 20 分鐘
畫面構圖相當有層次,肢體語彙也有創意,透過身體的接觸發展出豐富的肢體組合意象,扇子的使用擺脫傳統民族舞蹈的束縛亦有視覺上的創意,整體而言具有舞臺全面性的構思,效果不俗


品《來到這世界-歡。迎》
舞蹈 8 分鐘
爬行的嬰兒般的動作、吹泡泡等等,創意平平,動作語彙亦普通


品《重新,再來過》
舞蹈 19 分鐘
從不斷重複嘗試的穿衣與轉換中進入一個共相,在舞蹈的開展中呈現出不同的身體樣貌與肢體互動,最後在人各有差異中凝住,有點意思。可惜前面的換衣段落有點過長而拖沓


品《離開之後》
舞蹈 45 分鐘
讓舞者發聲說話實在不是很好的策略,但後續的舞蹈漸漸有趣,仍有可看性。不知道是否因為剪接的關係,段落與段落之間經常跳接,較無法看出結構上真正的創作思考以及連接的關係。較屬於戲劇性語言和動作的部份都暴露出表演上的未能到位,相當可惜。至於整體意念的傳達與文字介紹相距甚遠


品《隔音人Ⅲ》
舞蹈 10 分鐘
過度依賴語言和電腦影像,儘管「隔音人」的意象和人物故事本身有其吸引人之處,但舞蹈本身彷彿變成了附屬品,過於簡單地非常薄弱;影像上的創意反而凌駕了舞蹈,有不錯的表現


品《刻》
舞蹈 5 分50 秒
舞蹈語彙簡單,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剪影所烘托出來的人體線條和揹疊人體所形成的畫面,仍有發展為更完整作品的潛力,值得繼續觀察


品《One More Chance》
舞蹈 50 分鐘
運用例如繩子、帽子、鏡子等等物件,企圖找尋肢體的語彙以及互動之間所產生的身體動能,然而過度鬆散的日常肢體動作卻往往破壞了這樣的追求,無法凝聚動作的姿態,將舞和動作切割得太明顯。同時,在整個舞作的結構上,缺乏一種引導性的敘


品《從前從前,那理有座國立編譯館》
戲劇 28 分鐘
六個人坐在教室椅子上圍坐一圈,以戲劇性的肢體變化不斷輪替(有趣的是,當代許多舞作拼命加入戲劇的生活化動作及表演甚至語言,戲劇反而減低語言的作用,尋找身體中戲劇之外非舞蹈的語彙),舞者在這樣的表現下卻有著戲劇性的張力和姿態


大量課桌椅的堆疊運用,有伊歐涅斯柯《椅子》的暗示趣味,也連結了主題,在畫面構成上也產生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作品中有許多有趣的元素以及意象上的傳達,例如蔣公遺像割去面孔、堆疊高高課桌椅等等,有一種跨越單一指涉的意象傳達。
整體來說意象明晰,表現有趣,畫面營造頗有可看之處。整體來說意象明晰,表現有趣,畫面營造頗有可看之處。

品《漫漫》
舞蹈 13 分
一開始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韻律確實相當吸引人,可惜未能真正開展,只是不斷循環在相同的節奏和身體模式之中


品《悲傷草原》
舞蹈 20 分
蠻「舞蹈」的舞蹈作品,乾淨俐落的肢體語彙,簡單卻有變化的畫面結構,呈現出一種舒服的感覺,是一支不錯的小品之作,只是會讓人期待有其他更多的創意


品《沒有妳的位置 Ⅰ》
舞蹈 12 分
簡潔的肢體與舞臺畫面,充滿抒情的詩意,在作品的開展上有一種小驚喜


品《My tiny room》
舞蹈 5 分 27 秒
開始時肢體的表現可圈可點,找到了許多可能性,但可惜無法開展


......................................................................................................................................................................................................................................................................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

今年參選的作品以舞蹈居多,風格多元且素質頗佳,更有長篇大型舞作參選,非常難得。作品主題皆與探討「個人與群體關係」的議題有關,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人在群體中尋找認同,卻又自外邊緣追逐自由」的矛盾情結。具體呈現今年台灣當代年輕創作者對自我與社會關係上的反思。跨領域的數位藝術作品參選大幅減少,回歸議題與身體的創作思考,連唯一的戲劇作品也朝向反語言式的表達,身體重回創作核心。值得高興的是,所有作品的成熟度、完整度都比以往提昇,編舞家在技法、形式與議題的連結皆有突破和新意。相較於當下社會環境的停滯、對未來的茫然,這些逆流而上的創作者們,要為你們按個讚!

作品《漫漫》
舞作在樸實的動作與結構中展現豐富變化,編作成熟、流暢而完整。節奏、音樂、動作搭配如儀,並與主題內容緊密結合。符號強烈的藏族甩手語彙與姿態,貫穿在舞者手拉手不斷轉圈和各自的律動中,彷彿人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拆散、分離後,一種打不死、理所當然的重生。整體表現不俗,舞作意欲深遠,蘊含悲憫情懷,頗佳。

作品《沒有妳的位置 I》
以簡單剪接式的結構,揭開女性現實與夢境間的距離。被不斷如傀儡、玩偶操弄般的女舞者,在不知是過去或現在,抑或是夢境還是真實裡,在時間軸的蒙太奇對比下,直指女性宿命的深淵。
整體概念清晰完整,作品完成度高。具導演觀點的結構鋪排,舞蹈和音樂輕重互顯。舞蹈動作雖簡單,卻寓意深刻明白。重複跳接的畫面,構築了文本、錯亂了時空,卻更耐人尋味。

......................................................................................................................................................................................................................................................................

陳雅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今年投件案豐富,如過去數年仍以舞蹈類為主,整體水平高於往年。不論在動作的原創性、編舞的思維發想與結構發展、舞台場面調度的整體性等,多數作品優於以往。顯見國內舞蹈相關系所在編創與表演的專業教育上水準日益提升。近來國內表演藝術生態的關注議題,已從數年前創作人才斷層的憂慮,轉變為觀眾與市場開發的迫切性。隨著訓練體系的愈發成熟,政府補助制度的穩定化發展,表演團體與專業人才日益蓬勃,但觀眾人數並未相對成長,這是未來的隱憂,也是國內藝文政策必須聚焦的重要課題。

作品《漫漫》
編舞結構完整緊密,以單純的語彙營造出樸拙的質地,但又不失舞蹈在空間與精力流動上的高低起伏、流淌變化,以弧線迴圈為空間結構,引領觀眾進入某種遙遠的樂土儀式般的意境。是一支以簡單的動作元素藉由結構堆疊變化,鋪展出豐潤情感質地的舞作。

作品《沒有妳的位置 I》
所有舞台元素縝密結合,編舞手法純熟且不流俗,動作語彙精準扣合情緒表達,沒有任何贅詞或多餘修飾。藉由燈光設計的巧妙運用,營造舞台空間與場面調度如電影般的立體感與戲劇張力。舞作核心角色的女舞者表現亮眼,既有現代芭蕾乾淨俐落的動作線條,又有當代舞蹈富涵表現張力的軀幹力量與飽滿質地,顯現編舞者能準確引導舞者的肢體表演與角色詮釋。

2016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王嘉驥、林于竝、陳瑞文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李明學、林欣怡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史明輝、吳珮慈、孫松榮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王友輝、劉守曜、蘇安莉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王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6年世安美學論文獎的九篇論文當中,共有六篇與視覺藝術的主題相關,另有兩篇分別與戲劇和舞蹈的演出相關,以及一篇電影主題的專論。視覺藝術主題的論者對於論文寫作的訓練明顯仍待強化,有幾篇甚至接近讀書心得或閱讀筆記的拼貼。有些論者更像是論文主題所探討藝術家的粉絲一般,或是在提筆之初,已經洩露自己的立場或意識形態,明顯欠缺了論文寫作很重要的問題意識、辯證過程,以及針對藝術作品亟需的細膩與拆解的分析功夫。不少篇的論者套用理論顯得生硬,除了過度也有牽強的問題,反而暴露了缺點。以往得過論文獎的論者再次送件的情況,此次偏多。較為遺憾的是,同一論者再次送件,所論的主題或觀點仍與曾經得獎的論文相同、類似或大同小異,而只是改採不同的理論再敘,或是復述自己以往已經發表過的論述,這不免讓人感覺略有遺憾,也不應該是世安美學論文獎希望鼓勵的現象。

《第三層場面調度──尚雷諾〈遊戲規則〉僕人臨演展現之「無名者現代性」與「平等方法」》
本篇作者在此之前,已曾得獲得世安美學論文獎肯定。再次送件,而且還是以影史名導尚雷諾為題,差異只是換了一部電影進行分析與研究。儘管如此,本篇在文筆和研究的功夫上,還是下足功夫,除了最基礎的文本分析工
作,作者更透過各種歷史檔案與文獻的運用,印證論文所提觀點。在此次送件的九篇論文當中,本篇仍屬上乘。

《以北美館〈舞弄珍藏〉典藏實驗展論美術館檔案收編及歷史塑造之關係》
本篇作者的選題較為特殊,反而引人注目。根據北美館最近以典藏作為主題,邀請館外背景各自不同的年青策展人所策劃的展覽,作為探討的案例,論者嘗試結合歐洲近年來的典藏策展新興趨勢,作為其論述的基礎架構。全
篇第二節與第三節最有可觀之處。第二節以歐洲近來幾個展覽的策劃作為骨幹,論述典藏展所透露的不同於以往的歷史意識及議題。第三節則以北美館《舞弄珍藏》三個子題展的策展意識及其展出內容作為探討的依據。但是,相較於第二節一再以「歷史」作為話題,第三節卻未真正探討《舞弄珍藏》策展人的史觀問題。再者,論文當中,對於北美館此次展覽的操作,明顯也少了辯證性,少了問題的提出。不但如此,論者未能從第二節已經揭櫫的論述視野,進一步針對第三節所談論的北美館展覽本身,予以檢驗,甚至辯證,也讓人感覺遺憾。第四節的結論更是陷入模稜兩可的消極言說,殊為可惜。儘管如此,在今年送件的九篇論文當中,本篇屬於次佳之作,雖然論文結構缺點不少。

......................................................................................................................................................................................................................................................................

林于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副教授

本屆世安美學論文獎入圍總決選的九篇論文當中,討論個別的藝術家或者作品的論文仍然占大多數,總共有五篇。另外,較特別的是,有一篇論文不以作品為對象,而是針對表演藝術家所書寫的文字,從語言的分析照映表演的身體。一篇探討表演當中演員身體存在感的普遍性問題,一篇探討美術館、畫廊空間,以及一篇關於美術館檔案的問題。整體而言,研究者所關心的對象,以及問題的切入角度非常繽紛多元。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均在一定水準之上,讀來十分過癮,但當最後必須決定出一篇最佳論文時卻十分痛苦,因為所有論文都有很高的完成度,差別的只是所選的對象與採用的方法途徑的不同而已。從這點可以看出國內的美學藝術學領域的研究具有相當的程度。因此,在論文選考的過程當中,當大部分論文對於資料的掌握均達一定水準的時候,「說服力」成為最後勝負的關鍵。所謂的「說服力」,雖然某部分是論述「可讀性」的問題,但是,其實是作者對於理論架構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將思考與思辨流暢地展現在語言的敘述當中。很感謝這一篇又一篇精彩的論文,每篇都是對於藝術作品與美學理論兩種不同熱情交會的結果,同時也是長年心血的結晶,這次的選考過程,非常過癮。

......................................................................................................................................................................................................................................................................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以北美館的《舞弄珍藏》典藏實驗展論美術館檔案收編及歷史塑造之關係》
論文最特殊之處在於透過2016年北美館的《舞弄珍藏》展,觀察與討論了台北市立美術館自成立以來不同階段的典藏,所特有的「國家歷史的書寫」問題。回溯的行動集中在反思台灣複雜的現代性內涵,而這樣的回溯是以藝
術家作品不同的媒材與形態的表達來展開的。論文由此交錯於作品與政治、作品形態與訴求、藝術家與創作,以及策展人意圖與作品表現、典藏與作品之龐雜問題上,但也讓論文大部分時候處於失焦狀態。此論文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在於美術館典藏、政治與歷史想像串連一起的問題意識,某種程度上指出北美館不同階段的典藏傾向。

第三層場面調度──尚雷諾《遊戲規則》僕人臨演展現之「無名者現代性」與「平等方法」》
對於這篇論文的得獎原因,評審者的意見相當一致,都認為在參照尚雷諾電影的研究文獻與當代法國思想上──如 Jacques Rancière、Gilles Deleuze 等,相當多樣、準確與得當。另外論文兩個優點值得一提:對《遊戲規則
》在上流階級與下層階級、僕人臨時演員與地下世界等場景布局的細膩描述,以及由此指出導演在景深上的處理特色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6 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送件者共計 41人。有別於往年的特別現象是,繪畫的數量大幅減少,僅佔送件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整體的品質也有偏弱的疑慮。影像和新媒體類型的創作,明顯地多了不少。雕塑含空間類型的裝置,也有一定的數量。針對影像、新媒體、雕塑和空間裝置,創作者的問題意識和觀念性,成了評審觀察的重點。

作品《每日手沖》
創作者從手沖咖啡用過的帶有漬痕的濾紙取得靈感,改以濾布做為作品主要的材質。將衣物縫製成可以容納咖啡的大型濾布,經過熱水高溫悶蒸,以及反覆充煮之後,最後製作成如軟雕塑般的作品,並以懸置半空中的型態展
示。濾紙原本作為一種消耗品,沖泡過咖啡之後,便失去機能與作用,而成為可棄物。此一消耗的概念轉化為衣物的造型,除了隱喻身體作為囊袋的意味之外,也讓觀者耐人尋味。創作者刻意擬造了身體感的有機暗示,衣物內裡卻又完全空洞,而無實體。同時,咖啡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性,經過創作者的發展之後,給人一種雖然柔性,然卻近乎恐怖或甚至驚悚的特質,彷彿暗示了死亡

.....................................................................................................................................................................................................................................................................

李明學│ 藝術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世安美術創作獎的設立,旨在鼓勵具有學生身份的創作者,能夠得到一些肯定,並繼續在創作這條路上努力。先在此恭喜得獎者,也期望得獎者未來創作出更多具有思辨能力與美學想像的作品。今年的評選人數,明顯的比去年下降許多,僅41件(組)作品,雖然作品涵蓋的媒材還算多元,深具觀念性與提出嶄新視覺經驗的作品並不多,許多作品的呈現與說明作品的文字時常無從對應,僅反應著某種過度個人的意識,而無從與社會環境、生命思考或美學觀念等文脈對話。另外值得注意,參賽者學歷與年齡在這屆都偏高,理當是對理念與文字有較高的掌握能力,然而在這次的評選裡,少有對自我文脈梳理清楚者,實為可惜。對於獲獎的作品,各委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對具有反思人與社會關係並將細膩的觀察轉化為精準的視覺語言者勝出。

作品《層疊之間》
創作者使用養生(遮蔽用)膠帶取代畫布,意圖討論繪畫中的空間感、層次與圖層等概念。實驗性質極高。除了創作者自身所關注的繪畫性質與空間之外,這件作品也引發探討數位視覺感官中,電腦圖層可更動與變換形式於物理空間的展現的可能,透過壓克力顏料繪製於薄膜的正反面,亦透過類似手工後製的內外翻轉、彎曲、皺摺等調整畫面,其中身體性與過程性,都具有一種刻意斷開身處數位時代,正面面對使用數位軟體繪畫的視覺感。此外,於工業材質上體現微弱的手作美感經驗,產生具有塑化文明裡的文人氣質,也使這件作品在繪畫類的作品中,顯得特殊與富有趣味性。

作品《景框系列》
作品從觀察數位工具對使用行為的引導出發,將數位相機(手機)的對焦功能視為一種「干擾」,並將這種原本只出現在數位世界的景框,轉化並體現於現實空間。透過低技術的呈現方式,刻意於知名景點對正在使用數位相機(手機)的遊客,進行介入性的干涉,並記錄其行為過程。整體而言,以幽默做為手段,對數位時代工具的反思,在簡單的展現形式上,清楚地談論了工具使用與造成人們因習慣而喪失個人主體意識的問題。唯獨作品的質性因帶有以荒謬對抗社會秩序的傾向,應更嚴謹的定義其作品的文脈與深化背後的理念,而避免停留於惡作劇的膚淺層面。

作品《你不愛我了喔》
創作者對常民文化的貼近觀察所產生的在地化視覺經驗,在不具邏輯的故事架構下,口白是唯一串起影像間關聯的主軸,伴隨過時的歌曲KTV,猜字遊戲等片段,以斷裂並瑣碎的方式,跳耀性的鋪成其個人敘事,將狀似無俚頭的劇情產生貫串。技術上,藉由mapping的方式,投影於破碎的場景所組成的人形上,場景的轉換配合複雜與細碎敘事,相互嫁接式組成,在詭異俱有疏離現實感覺的氣氛中,給予觀者極大的想像空間。此外,刻意粗糙與低階的影像製作手法,在結合動畫與影像裝置時,也讓習慣於精緻美感的觀者得到有別於過往的刺激與感受。

......................................................................................................................................................................................................................................................................

林欣怡│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縱橫觀測此次世安美學藝術創作作品,物質操作上共性地傾向通過轉譯、再現/反再現、感知塑造的方式呈現,概念上則聚焦於日常微物、內在記憶、關係語境、媒體物性的交錯辯證。這或許提供了一種辨識目前當代藝術的局部切片:無論是繪畫、裝置、新媒體、影像,透過概念物件、抽取技術等廢除場所語境或物件意義、擷取已存之物重新編碼並擴延感知的樣貌,近十年來仍在運動中,亦即,藝術家依舊為某種重新定義的作者,較非為連結諸種物質概念的關係處理者。然在這樣的普性中,仍有一兩件作品給出了迥異於普性思考美學的作品,於美學的位置上重新直面歷史、記憶與創作語法的清晰之作,預約了當代藝術新的參照視線。

品《兒童椅 Children’s High Chair》
不同於多數的「投映」,《兒童椅》擴延了投影機的固定展示樣式。這是一個重新細微構造、邀請觀者重新檢視原本對物理世界觀測慣習的影像組件。改變物件尺寸但保留物件原貌,這讓觀者在第一時間放大對物件的認知、同時縮小自身主體的規模。投映影像不僅作為擴張物件感性的薄膜,其聚焦操作而成影像之外的「劇場性格」,讓投映機具與影像同時具備了固態情節與戲劇張力。

品《空白屏幕》
一件疊加「繪畫性」轉譯新媒體語言的作品。
相對於廢除身體感的新媒體物性,具備手感的「繪畫」標誌了藝術家的在場。《空白屏幕》在第一層意義結構上,挪移了空間場所的原始語境,透過「No signal」的投影語言,再造日常中等待、決定、時間、猶疑的「過場經驗」。當過場結束,燈光亮起,雙重「正負影像」同時現身,將日常與非日常交互作用於一個簡潔共存的配置裡,毫無廢語。

品《微霧消散》
再敘、重新構造「歷史」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創作的命題,似乎永遠無法讓美學語境於歷史場所中清晰可見。這或許是因為,美學總是試圖潛伏於大敘事大主體大框架之內,僅為再次構造歷史的手段之一;又或者美學成為某種語境提供者,在政治性與他者身份中,被視覺平面化。《微霧消散》作品中的人造微霧氣態分子,脫俗地於前述兩者之間運動,讓美學的位置清晰,於歷史中顯題。「微霧」一方面暗示了當「人為」(聲音語言敘事)介入歷史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僅能再次以現世視角給出某種觀視的語境;同時在此節點上挪移現實,擬仿或者傳輸「過去—現在」、「感知—檔案」、「場所—身體」等圖層的共時運動,「參與者」並非清算歷史的政治主體,而是質變場所感知的重點所在。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史明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主任

褓母是一部相當富有電影語言的動畫,從一開始的片頭字型的設計到整部影片的節奏和剪輯,手法表現都相當優異。全片用了仿電影的手法來製作逐格的手繪動畫,製作過程有其難度,尤其在運鏡方面,刻意保有手持鏡頭的手感,整體美術和質感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劇情述說著一對殺手進入一戶民宅執行刺殺任務,緊張的情節扣人心弦。導演善用動畫誇張式的表演加上成熟的角色刻畫,讓殘酷的殺手之間均有細膩的動作演出,最後在女殺手發現一個小嬰孩後,卻突來溶解了身為女人的同理性情,看似矛盾在殘酷與同情之間,導演又似乎留下一手伏筆讓觀眾細細品味。

......................................................................................................................................................................................................................................................................

吳珮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教授

整體競賽作品觀後感:
在 2016 年的競賽作品中,可以觀察到兩個面向。ㄧ方面,數位影像製作軟硬體應用的迅速普及,使得前兩年還稱作「趨勢」的智慧行動裝置,以及數位隨身隨手隨拍潮流,在當下大為盛行,然而,影像隨手可及之後,對於
何謂影像美學這個概念,帶來了改變與新挑戰。紀錄片ㄧ向是臺灣音像媒體製作的大宗,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但是,影像數位科技的演變,影響了製作的流程,影響了創作的概念,乃至於影響美學的思考,也衝擊著影像教育與產業。臺灣的年輕創作者運用手機拍攝,儘管特別的自由,但是對「真人實事」(actual people doing actualthings)直接未經修飾的紀錄,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呈現出題材中內蘊的本質及結構,呈現出創作者與素材之間的辦證,這ㄧ件事本身仍然相當值得思考。

另ㄧ方面,臺灣音像創作的未來,繫於現在的學生世代,學生創作也是當代音像藝術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一屆徵選的作品中,有許多作品表現不俗,年輕的創作者在音像創作場域之內,在長期的累積與沈澱下,展
現藝術才情,技巧完備,嘗試開啟新的觀看模式,值得稱許。了解現狀,才能反思未來,凝聚發展的方向與動能。世安文教基金會關注國內音像類藝術創作的生態,支持與贊助年輕學子源源不絕的創作,增進國內各影像相關系所學生的交流,持續聚焦於推廣本土音像美學創意,與新人新作。這ㄧ個定位,十多年來,隨著世安美學獎的行進軌跡,側寫了時代的氛圍,也描繪了臺灣影像新世代創作的輪廓與概貌。這是默默耕耘、成果碩朗的世安美學獎,最獨樹一幟之處。

品《褓母》得獎理由簡評:
整部作品從人物視點到敘事觀點,從幽暗光影對比到運用細節形成轉喻,節奏明快,拿捏得當。有些關鍵場景,特別是從女主角轉念下決心到最後結局,在轉折的處理上,略有交代不清,但是,就整體而言,篇幅極短然而情
節鋪陳卻相當井然有序,結合了具電影感的影像語言與類型敘事,是ㄧ部結構完整又具有高度張力的優秀動畫作品。

......................................................................................................................................................................................................................................................................

孫松榮│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比起往年,今年音像藝術類作品的收件下降很多。我感到吃驚。這是由於台灣每年有好幾百部學生作品,從劇情片、動畫片到實驗片等。數量並不缺乏,但為何這一次卻無法收到質量極佳的作品?世安美學獎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從過去到現在鼓勵了許多目前檯面上的年輕藝術家。因此,此獎具有一定的名聲與實質意義。綜觀今年作品,好壞優劣明顯,三位評審老師的共識極高,動畫作品獲得青睞。而其他幾部參賽作品,無論是具有視覺藝術表徵的,還是兼具紀錄與實驗的,都在創意、執行及完成度上稍嫌疲弱。我不認為這確切反映了台灣今年年輕創作者的藝術實踐態勢。我期待來年!等你們給世安美學獎更大的驚喜!

品《褓母》
這是一部融合黑色電影與戲劇動作特色的動畫短片。劇情張力極佳、顏色與氣氛都恰到好處,是難得一見的佳作!影片讓人驚喜之處,無疑是片中女殺手母性特質的體現,可說是這部短片的亮點也是它讓人回味的地方。創作
者並無特別刻畫女性突然轉變態度的原因,只賦予了她動人的神情與奮不顧身的勇氣。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一部充滿絕望的作品,但片末天真而活了下來的小孩展現出另種安靜的微光。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朱友輝│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今年的作品包含了相對單純的戲劇或舞蹈,也包含大量結合影像媒體的戲劇和舞蹈,顯示出影像媒體介入表演藝術的多元可能性不斷被思考也不斷在精進中,大抵而言,影像的品質可喜地看到了或繁複多變或精緻細膩的可能性,只是,無論是戲劇或舞蹈,其最本質的藝術特性是什麼?作品中是否真正掌握並表現了這些特質?這應該是最根本的檢視基礎。而影像的使用或只是拼貼介入表演?或產生有機的互動連結?甚至融合發展成為新的表演語彙?更是創作者必須更大膽且地審慎思考與嘗試的。以今年作品來看,多少都有不少進步的空間。

今年入選的兩件舞蹈作品而言,正好兩相對照,《Rethink》則有著豐富的影像表現,倘若能與舞蹈本身更多交融匯流,將有豐盛的成績;而《想飛的魚》以相對單純的舞蹈律動,呈現出充滿想像且多樣可能的舞蹈語彙,雖是小品卻擁有極大的想像空間和意象傳達的豐富性,成熟且細緻地將肢體、動能、音樂、空間等等元素融匯成驚艷之作,令人欣喜看到作品成長的歷程。

......................................................................................................................................................................................................................................................................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

總評:
「敘事形式的理性突破」可說是今年參選作品的最大特色。其中三件跨領域的創作,不論是影像聲音互動或是 VJ 影音處理,都將表演藝術與視覺、科技在精密的邏輯計算下編織融合,形成一種有趣的敘事風格。即使是純粹的舞蹈作品,音樂與動作、甚至語言的關係都更加精準而繁複。戲劇作品對主題揭露在結構上的精心鋪排,更是一種高明的算計。在工業 4.0 的時代,喜見這些年輕的創作者以「理性」的佈局來處理「感性」的議題,在敘事形式上的突破有更大膽的嘗試。

得獎作品評語:
作品《想飛的魚》
動作與音樂關係連結緊密,舞作在流暢中展現嚴謹的自由。從單人點狀動作出發,到三人流暢空間轉換,舞者、動作、音樂在結構上由簡入繁時時相望、時時對應。概念清晰、執行饒富新意,在理性中充分展露創作者的感性姿態,近來難得佳作。

作品《Rethink》
VJ 影像調度節奏明快、結構分明,文字、影像如符號般精準傳遞訊息,並具多重象徵意義。主副螢幕不同畫面與舞者同時互動,並置、拼貼地讓女性身體受思想箝制的主題,呈現一種線條明白、趣味十足的敘事方式。作品風格獨具,發展潛力十足。

......................................................................................................................................................................................................................................................................

蘇安莉
│ 文化大學-舞蹈學系教授

在此次共有五件舞蹈作品及兩件戲劇作品。以下為個人對各作品的想法:
1. 《隔音人》主要表達表演者身體與影像互動所撞擊出的火花。短短五分鐘,難以詮釋編創者欲藉由互動程式表達的創意。
2. 《牡丹》以舞蹈形式為出發點,試圖探索更生活化的舞蹈語彙。但整場的鋪陳,難以讓觀者感受到舞者對舞蹈動作的運用,性別的探討只流於外在的裝飾。
3. 《Rethink》科技的運用是否更能凸顯舞蹈所要探討的議題?
4. 《漫遊者》簡單的肢體語彙,平舖直述個人生命經驗,但未能充分展現探討的議題。
5. 《想飛的魚》有趣的身體語彙組合並適切地融入巴哈音樂曲式。
6. 《反覆告白》演員的表演略顯生澀,主題也未能充分展現。
7. 《NO=1》雖展現漂亮的身體,但未能將語言與動作結合,進而帶領出孤獨的意境。

入選作品《想飛的魚》舞者技巧能力佳,動作流利順暢。編舞者充分發揮動作的想像力,不拘泥於動作的技巧與編排。雖是短篇小品,能看出完整的意圖與結構,引人入勝。《Rethink》則是具有潛力持續發展的作品。

2015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周慧玲,陳瑞文,劉瑞琪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李明學,徐瑞憲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王友輝,王俊傑,劉永晧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朱宏章,陳雅萍,陳德海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周慧玲│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專任教授

本次投稿論文俱見作者用心用力。美學論文不易為之,離開學術舞台的美學論文,尤其令人珍視。不過今年的投稿者似乎有些太用力了,不少作者都費盡筆墨摘引復述名家之言,卻忽略了美學評述對象的深入討論,以至於讀起來都像是作者的讀書筆記。進入最後討論的四個作品,是比較能回歸主題,或是針對一個問題意識、或是針對一位藝術家作品美學、或是針對單一作品進行論析的。

進入最後討論的四篇論文有個共同現象,亦即作者觀點的原創性或問題意識的創新性稍嫌不足。《從暗房到明室》嘗試並論土方巽和羅拉巴特創作過程中對往母/姐的流變,作者行文之間,卻比較像是對兩位論述著作的複述,失卻作者自己的觀點,原創性不足。《侯效賢電影美學與現實溢滿》嘗試從《戲夢人生》的鏡頭以及選角策略分析縱貫候導作品中的「平等化凝視」,並與巴贊的「本體論平等」和班雅明的「影像政治」乃至更早的歐洲現實主義小說對話。如是論點企圖宏偉令人期待,可惜作品析論流於表面概念化(反覆以《戲夢人生》開始的鏡頭為例討論,卻始終不曾進入整個電影的分析),有些細節既不願深究尚且昧於電影創作的歷史過程(例如,「侯孝賢的寫實電影不是如一般印象到處是業餘演員,倒是充滿職業演員甚至明星,職業演員如紐承澤、張世、游安順、梅芳… _等」,其實紐承澤、張世、游安順在擔任演出前,多半是學生演員,作為職業演員那是後來的事了),殊為可惜。《意/Impulse的鍛鍊》則是四篇論述中最為流暢者;不過,該文的主要論點以及部分內容,與作者引用的另一位作者關於Grotowski的著作十分類似甚至有重疊之虞,使得全文像是沿襲他人或重複了自己既有著述。

編號第七的論文《面容與時間》是這四篇中比較齊整觀的。作者針對達文西的舉世之作《蒙娜麗莎》進行細膩評述,行文流暢,分析細緻。儘管在第三和四節引用胡塞爾理論探究觸覺略有過度論述之虞,大部分關於批判理論的借用,均能緊扣論析作品,回歸論文主題,論點清晰,是四篇進入最後討論的論文中,論點較為獨到、論述也十分清晰者。

......................................................................................................................................................................................................................................................................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李瑜 - 面容與時間:對蒙娜麗莎的一種詮釋
評語:這是一篇圖像詮釋的論文,主要是透過阿哈斯(Daniel Arasse)、帕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梅洛龐第與胡塞爾等相關的思想,焦點集中在蒙娜麗莎的面容詮釋。論文方法大致循著這些理論者的論點,在清晰的文字帶動下,除了勾勒作品圖象與詮釋者內在空間的連結的各種情況與條件,也能將意義延伸到歷史與死亡的沉思上,儘管和詮釋學一樣,不可免地都在意義開展中拋離了對象物的語法與背後的創作問題。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在這屆的參賽作品當中,有三四篇各具優點,但若以既具開拓性又嚴謹的標準來期待,經過所有評審十分激烈的討論,則只有一篇獲得大家一致的推薦。這次的獲獎人,以優美明澈的中文,交織法文閱讀的心/新得,結合視覺現象學、美學與藝術史,在既豐富又細膩的描繪與辯證當中,以多層次交相奏鳴的書寫娓娓道來,將《蒙娜麗莎》的獨特之處演繹得細緻入微,令讀者身心彷彿經歷一場亙古的奧秘,並在閱讀的過程得到智性的啟迪。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近幾年來,世安美學獎申請「藝術創作贊助」的人數呈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亦即一年人數可能稍多(好一點也只在60人左右),隔年則急遽減少(譬如25人)。因為是以學生創作為贊助對象,台灣的學院暨學生創作究竟出了甚麼問題或癥結何在,致使基金會雖然提供贊助,學生卻仍餒於提送作品資料與申請,這點倒是讓基金會及參與評選的委員費思且不解。

難道是官方各項補助資源已經過多過剩,導致「世安美學獎」對學生贊助的金額無法比擬,申請的誘因劇降?或者是,近幾年的學生怠惰創作至此,而無佳善之作可以提送?倘若如此,世安美學獎或許應該慎重計議。畢竟,以學生作為藝術創作贊助對象的辦法,如今已經施行15年,思考變革也無不可。尤其是,少子化的現象已經明顯衝擊台灣教育,人才培育的問題甚至成為潛在危機。警訊還在於,近年來送件的學生創作除了有銳減的疑慮,送件的品質和創作上的自我要求,也出現逐年每況愈下的趨勢,確實令人遺憾。這種情況下,「世安美學獎」是否還須一味贊助學生,確實值得進一步思索。

2015年參選作品共61件。絕大多數作品的規模都有微小化與薄弱的問題。一如既往,多數創作者表面思惟過剩,能思轉化且視野獨特者甚少。創作者選擇的題材或處理的主題,也明顯瑣碎。耽溺個人身體肌膚之親的作品,往往過多的喃喃自語,甚至流於淺薄與肉麻。新媒體創作類型的創作比例有增加的趨勢,但多數偏向工具層面的設計性,藝術上的表達或觀念呈現明顯偏弱。

繪畫創作者仍有一定比例,但提送的作品不但規模極小,有的甚至僅提供一件小作──對待個人的創作如此吝嗇,頗令人失望。繪畫創作者對於題材和主題的思考,也是另一項隱憂。除了「日常」的概念繼續淪為陳腔濫調,技巧不足、設計性,以及流於裝飾主義也都是問題。更重要的還在於,繪畫失去了表達思想、開發新語言,乃至於勾喚深層內在的動能,這是年輕世代創作的最大危機。

雕塑類型的作品,非但技巧掌握堪慮,觀念和藝術性均低,有些甚至連工藝的專業水平都還未能達到。裝置類型的創作規模萎弱,欠缺佔領空間的野心壯志,除了看出觀念和見解上的單薄,更顯見對於個人身體以外的現實,乃至於世界,少了觀照,甚至與之周旋的意圖。

陳廷州 - 一九八四地下電台
以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名作《一九八四》作為發想,雖然不是特別新穎之想,但是,根據該政治小說的概念,結合「地下電台」,具體演繹為一種透過電波傳播的聲音劇場演出,倒不失觀念上的創意。此舉亦令人想起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曾經透過電台廣播劇的放送,創造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驚悚經典。

《一九八四》作為引首或楔子,是一個有趣的開始。然而,是否可以或如何轉換歷史場景,甚至改寫語境,置入創作者所稱的台灣在冷戰時期的白色恐怖時代脈絡?這是值得創作者進一步發揮的。短波收音機的物件手段,雖然勾喚了台灣早年對抗中共,甚至恐共的歷史回憶,但是,《一九八四地下電台》如何更具體而完整地呈現為一件觀念性的裝置藝術作品?這點還有待創作者進一步釐清並深入思考。就觀念發想而言,集聲音演出與觀念裝置的雙重特質,《一九八四地下電台》是一件值得鼓勵,也深具潛質的作品。

林郁珮 - 虛遊北投大荒山圖卷
創作者假借清代文言遊記的文本,結合蒙太奇式的虛構,甚至南轅北轍的虛擬之景,組成此一名為《虛遊北投大荒山圖卷》的重彩手卷。以再傳統不過的手卷形式和繪畫技巧作為表達手段,這明顯只是一種包裝手段,實際所欲突出的還是當代世界的視覺雜燴現象。

事實上,網際網絡時代來臨以後,人們透過網路搜尋所作的漫遊,早已超越古人「臥遊」的視覺拘限。網路上的漫遊取代了傳統文人臥遊的不足,而成就了另外一種亦非「神遊」的物理視覺旅程。就以此論,這裡所見的《虛擬北投大荒山圖卷》明顯不無過度小情小調的小資情調。甚至可以質疑,創作者「拼貼」的只不過是傳統手卷裝裱形式的外觀。儘管創意雖小,不無「偽包裝」的嫌疑,此作的發想與表達景觀的方式,仍有值得期待之處。

應該進一步追問的是,摘鈔郁永河《稗海記遊》在此作中的文學、歷史,乃至於時代意義何在?何以不能跳脫傳統僵化的思惟,直接改以更具現代或當代意義的文本,譬如,更具時空跳躍性的科幻小說,甚至詩作的文體,作為跟實際畫面對應或拼貼的文本?創作者其實可以更有創意!讓想像更加奔放、馳騁,而不應畫地自限。

.....................................................................................................................................................................................................................................................................

徐瑞憲│ 藝術家

整體觀察,今年的世安藝術創作獎,造型藝術部分呈現了當下年輕世代所關注的各個面向與議題,其中包括了社會、政治、環境、記憶與生命等議題,每個年輕創作者運用了各種媒材的特性傳達出各自的媒材語彙與概念,可說是充分的表達了年輕世代的多樣創作形式。從另一角度觀察,由於世安獎的申請者大多屬於年輕新世代,因此自然在其傳達的創作理念上仍較為表象,創作的手法與深度亦須多加沉澱,少數創作理念與所呈現的作品未能準確的傳達、或引述錯誤或較為粗淺,未能更深入的表達思想軸心。雖說每位創作者都必然會經過此一階段,但客觀而論,當下年輕世代或許受台灣的媒體資訊常停留在表象的觀察而影響創作,甚至因整體環境因素影響而顯得相對保守,部分作品中雖運用了科技的媒材,但比例的拿捏未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視覺焦點,在呈現上仍有待加強。反倒在幾件以簡單素材的創作頗令人感動。期許創作者在不斷創作中與生活歷練中更深刻體會自身內在的精神核心。

林晏竹 - 枕流漱石
此作品在初次觀看時,就如同一般的生活環境、物件、景象,但每一次閱讀都增加一次內心的感動,或許是體認到個人在法國求學時一種內心風景的感動,一種平凡的自然,卻充滿對自然事物的尊重與景仰。藝術家在創作自述中提到,透過作品的實現,渴望身體被放置其中,一種超越了我們生活在現代灰色城市中的內心寧靜狀態。此居住裝置,景象雖然看似極度熟悉,實際卻愈來愈遠離我們現代生活,像是上個世紀的影像,似乎在反問我們“生命追求為何?”。

林申 - 造訪_______:魂魄的懸念
從裝置手法觀察此件作品,不難察覺創作者在“家”這個看似平凡的景象裡有著更為複雜的內在核心,以記憶作為創作的切入點,以精準的媒材及語彙傳達且輕且重的視覺效果,是我認為非常成熟的部分,在看似隱形的生活物件,準確的傳達了生活中不斷隨著時間流逝而剩下的記憶。在創作自述中提到,藝術家模擬了一些從虛擬中轉換的所謂“真實”,藉由網際網路的概念結合現實世界的物件,與時代中所發生的事件連結,就像閱讀一篇人類片段歷史,與自身生活的環境產生關聯性,透過科技媒體的傳播,強調時間與空間超越現實與虛擬的時代性議題。 我在這件作品中特別觀察到創作者在媒材的掌握與觀念的結合上已趨向成熟,除了新媒體的語彙外,亦運用了事件中的象徵性物件,其創作手法與思想已進入深入的研究與執行,並以更為複雜的處理過程達到準確的視覺呈現,這是我在此次世安獎中看到的一件令人期待的作品。

......................................................................................................................................................................................................................................................................

李明學│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世安美術創作獎成立十餘年,對扶植新興創作者,一直默默扮演著鼓勵的角色。這次的評選,參選作品共計61件(組),作品媒材包含繪畫、雕塑、裝置、影像等,算是相當多元。其內容所關懷的層面不乏對個人情感的抒發,環境的關懷,生命的思考與社會批判等議題,也有些許觀念性與針對美感經驗的作品提出,十分值得注意。評審過程對作品的評選與觀點,各委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對於完整性高,不追求流行形式之藝術呈現,具有獨創思維脈絡與個人特色之作品為評選重點,獲獎作品在觀念與形式上對具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在創作中提出特有美學審思,帶給觀者不同型態的觀賞與美學空間想像。在此恭喜得獎者。

彭奕軒 - 非永久性的標記
創作者使用白板取代畫布,以白板筆作為繪畫展現的畫筆,相較於重視藝術市場考量具保存性的顧慮,其顯現出對媒材使用思考的另類向度,此外應用白板易被覆蓋的特質,展現以新聞事件災難為主的畫面,也「暫時性」帶有諷刺資訊爆炸的新聞圖像。創作者透過影射「說教」位置的媒材,再次的以災難畫面對觀者說教,形式與內容上的思考,以及表現對象與體材的契合值得嘉許。唯其圖像間雖有災難作為連結,但天災與人禍的區別,圖像間搭配滑軌的形式,並未有明確的意義指向。

賴曉萱 - 三張紙鈔
作品呈現以牆面的照片做為證物,宣稱創作者命名三組分別以一千元紙鈔與茶葉蛋、一百元紙鈔與空海尼根啤酒罐、兩百元紙鈔與小磨坊粗黑胡椒粒罐組合而成的三組物件為雕塑,透過各組物件呈現位置的不同,探討雕塑台座與擺設位置、展示空間與日常空間的劃分,日常物件與藝術品的差異,藝術觀眾(gallery goer)與一般民眾的分別,眼見為憑等議題,觀者在各種邏輯推演中重新思考各組暫時性雕塑其物質性,跳耀性的脈絡鋪成,關聯性的想像連結,背後意義與價值等概念,作為一種觀念雕塑的概念發展,頗耐人尋味與深具特色,然日常物的選取品牌商業意義甚強,或可更為精準些,使作品更具超越慨念的想像可能。

黃可維 - 空灰
樹林的宏觀感與鳥類群聚的構成畫面,呈現非日常經驗的景象,帶有些童話與疏離現實感覺,複雜與細碎的筆觸中混有協調的統一性,具體形象在觀賞距離轉化間,伴隨一些概念的點綴,也頗有趣味。柔和的色調配合靜寧的氣氛,筆觸的堆疊與流動,顏料厚度的層次與佈局都呈現創作者對繪畫的成熟掌握,屬於美感類型的經典操作。整體而言,繪畫的氣質與用色,整體氛圍的掌握都相當得宜,其可居可遊的情趣與感性中不失理性的結合,不失為引人入勝的關鍵。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友輝│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

今年度參加甄選的作品都有著相當純熟的影像拍攝及剪輯技巧,因此在影片的品質上都有不錯的成績和嘗試。影音創作形式上則呈現多元化發展的現象,包含了音樂短片、實驗短片、半記錄式影片以及劇情片;至於創作題旨的選擇上,主要還是環繞在情感層面以及社會性議題探索兩個範圍,人物的情感表達上則有純情,有畸情,多半也都邁向更完整劇情片的方向,但在敘事上仍有變化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多重角度思考的空間;社會性的層面上,可以明顯看到創作者的意識形態和透過影片所欲傳達的意念。整體來看,今年的影音作品可說是表現出一個影音世代的特質,技術益發純熟,但更寬廣及更深刻的思考層面則仍有待努力。

以今年獲獎的作品《壞掉一遍(Disaster Echoes)》來說,創作者雖然運用了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中所發生的相類似或相關事件加以闡述反核的意念,影片的組織上仍見零亂而無章法,拼貼著目前主流且非常政治正確的的看法,並未能發揮記錄片創作中極為珍貴的多方辯證與多面向思考的特質,就議題的討論而言,因其單一觀點的表達,缺乏多面向思考及討論的空間,在說服力上恐打折扣。

再以其技術層面來說,這件作品中移動畫面的lag效果究竟是因為轉拷貝產生的錯誤現象?或是創作者有意為之的創意處理?若是有意的處理,其背後的思維為何?是否為了更貼近議題的內涵而做的實驗?卻又令人費解。期待作者能夠在技術純熟及創意技巧之外,面對議題時能有更寬廣的視野。

......................................................................................................................................................................................................................................................................

王俊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副教授

 「音像」主宰了當代數位世界語言的一切,而我們又該如何界定與審視當代的音像藝術?當代音像藝術表現,除了打破原有媒材分類學的框架外,各種類型的主題訴求及手法,早已相互滲染影響,進而成為一個有力又引人注目的媒介。本屆世安美學獎的音像藝術類徵選,參展數量不多,但涵蓋了多重類型的創作手法及主題,舉凡嘗試創新語言的MV、具專業水準的劇情電影、實驗性的錄像……,都呼應了「音像」作為對應當代特徵的現象。本年度獲得音像類獎項的作品《壞掉一遍》,是一部討論核能發電與政治權力關係的類記錄片,它從蘭嶼設置核廢料儲存場的角度出發,去看台灣在社會進步當中,弱勢族群與政治暴力間消長的無奈,其間的批判轉為創作者對宿命的悲歌感懷。普遍來說,本屆參賽音像類作品都未能更大膽的嘗試跳脫前人的影響與模式,它也為台灣音像藝術的學習及創作呈現了隱憂,在去類型化與專業化的同時,什麼樣的音像創作才能跳脫窠臼,朝向更具前瞻與當代性的探討,著實需要更具視野與努力。

......................................................................................................................................................................................................................................................................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助理教授

 今年得獎的作品《壞掉一遍》用多種不同的攝影影像材質創作,電影批判了核能議題、核廢料儲存環境的危險性以及到高雄氣爆事件的反省。影片具有對環保議題的關心,表現在作品當中。作品影像風格企圖走前衛敘述與政治批判風格,在影像與內容的大膽探索,這部作品《壞掉一遍》為今年的勝選。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朱宏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副教授此次共有十件作品參與甄選,舞蹈作品九件,戲劇作品僅一件。在此鼓勵劇場界的新秀們,來年能多多提出作品參與。整體而言,參選的作品水準整齊,但多半仍在形式技巧與內容主旨之間尋找平衡。若能對人、對生活有更深入的觀察,再通過獨樹一格的形式予以表達,相信就可完成好作品。獲獎作品《不散》,利用簡約的舞台陳設及一男一女的舞蹈互動,充分傳達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空間的情感。舞作情感豐沛,舞者技巧成熟,滿布懷想與溫柔的氣息。另一獲獎舞作《禮祭》,利用大量方言旁白為背景,輔以強烈的肢體語彙,令人印象深刻。加上成功的燈光氛圍、聲響音樂、舞者造型,展現出對生命歷程省思的儀式感。

......................................................................................................................................................................................................................................................................

陳雅萍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

一如以往,本次的投件以舞蹈類佔多數,並大致反映了目前國內舞蹈高等教育的幾個主要走向:1) 受中國大陸民間舞影響的中國舞體系,此類舞蹈的動作語彙多半有固定的模式,但較可喜的是,台灣的學子在舞作空間調度與群舞的編排結構上明顯較為靈活。2) 廣義的現代舞訓練與創作,由於現代舞的技巧已形成幾個主要的派別體系,而國內的舞蹈教育在此方面也累積了30年以上的傳統,因此難免產生某種模式化的身體表達方式及編舞慣習,反映在學生的作品中常見到老師們創作手法的模仿或痕跡。3) 當代舞蹈的影響,希望打破傳統現代舞在肢體表現與編創概念的既定模式,從身體(其在時空中的實存、承載的文化社會歷史、作為主體性與能動性的所在…等)而非動作語彙來思考舞蹈創作。近幾年來,活躍於台灣專業領域的年輕世代編舞家多屬第三類的創作取向,而世安藝術獎的得主也相當程度地反映了此潮流。

林俊余 不散
此雙人舞作品在主題、結構、空間等各面向均展現了簡約而凝練的編舞能力。以白色膠帶在黑膠地板上框限出的房屋形小空間,既是事件發生的場景(家、房間),也是舞者心理空間的隱喻。由於空間的促狹,舞者的身體有許多互相接觸依偎的動作,恰恰表現出二人既親密又帶有些許互相壓迫的微妙情緒。男舞者的肢體有時讓人聯想起屋內的櫥櫃、桌椅,因此,女舞者與他的互動便有了雙重解讀的可能:她與他在當下的舞動,或者她其實是與記憶中的他在已人去樓空的屋內起舞。舞作開頭與結尾,二人繞著白膠帶圍起的空間奔跑,一次順時鐘、一次逆時鐘,頭尾呼應,也帶出時間與回憶的想像餘韻。

許程崴 禮祭 (Sacrifice of roaring)
此作品帶有儀式性的神秘主義色彩,讓人聯想起招魂或觀落陰。其中一名女舞者有如巫師,另二名女子則像是經歷此儀式過程的徒眾(或者被招喚的魂魄?)。香烟裊裊中,她們的肢體完全擺脫制式的學院舞蹈風格,以一種沉墜的重心舞動著帶有內在衝動勁力的肢體,隱約暗示著意識退出、魂魄降臨的身體狀態。編舞者在燈光及空間氛圍的營造上投注了一定的心力;但比較讓人不解的是,舞作前半,一名男子以頗帶戲劇性的台語,喃喃抱怨工作與生活困境的旁白,究竟與舞蹈的關係為何?雖然在某種「台味」上二者有所呼應,但其中要傳達的意涵卻令人感到銜接上的困難。

......................................................................................................................................................................................................................................................................

陳德海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 專任副教授

在台灣的表演藝術領域中,以舞蹈和戲劇的創作能量最旺盛。今年的甄選作品中,舞蹈創作卻遠多於戲劇創作,這也許只是巧合,也許說明了「創新」在舞蹈教育,尤其是「當代舞蹈」教育中所受到的重視程度。唯一的戲劇作品實驗性濃厚,但表演場地的限制讓原來的創意打了折扣。其他九個舞蹈作品中,以中華民族舞形式技巧為創作發想的有2首,其餘為當代舞蹈的形式。在這些當代舞蹈的創作中,可以看出兩股主要的趨勢:一為「舞蹈劇場」的模式;二為舞蹈結合科技。這兩股潮流影響著台灣當代舞蹈的創作已超過十年,也可能在未來的十年中,繼續提供舞蹈編創者創新的動力與靈感。

許程崴 禮祭 < Sacrifice of Roaring >
舞作以一種抽象的詩意象徵手法感性地表達作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無奈,及對生命過往的追憶與告別。結構簡明、意境深沉悠遠,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幽暗迷濛的儀式氛圍;肢體動作樸拙粗獷、編排方式不落俗套,極具爆發力與感染性,是一個兼俱獨特性與創新性的作品。

林俊余 不散
巧妙連結「功能性」與「抽象性」肢體動作與姿態,生動表達出人與人、人與空間的層層關係。作者運用了日常動作與「接觸即興」的技法,將空曠的舞巧妙轉換成富有層次感的兩人想像世界。結構巧妙完整、前後呼應;動作語彙新穎、空間配置靈活;精力流轉順暢優雅、充滿驚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精煉成熟的舞作。

2014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鍾明德,劉瑞琪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 徐瑞憲,陳怡潔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石昌杰,高重黎,孫松榮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朱宏章,陳雅萍,劉守曜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陳潔曜 - 電影無名臨時演員的政治美學――以尚雷諾《鄉村一日》之無列字幕為例
評語:「臨時演員」一直是實驗電影主要得特徵之一,此論文便是以「臨時演員」為問題意識分析法國導演尚雷諾(Jean Renoir 1894-1979)《鄉村一日》這部電影當中的無列字幕臨演問題。問題包括:以家庭成員擔任臨時演員、多樣臨時演員的串場安排、鏡頭的視角操作、場面調度、如河流般的影像流動、「本體論平等」、班雅明對抗藝術政治化與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的「任何人的榮光」等等,幾乎都是環繞在無名之人問題,對電影性質進行多層次的反省。論文在這些議題的鋪陳上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楊筠圃 - 起霸作為一種身體行動方法:如何透過戲曲程式讓演員活起來?
評語:論文從李玉聲(1960-)主張的戲曲演員首重程式,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 1863-1938)的表演首重刻畫人物,循著形式論與現實論兩條美學軸線交錯分析,試圖在體驗與起霸層次上融合近代中國在戲曲表演上的主要爭論。論文雖然從起霸的形神兼備角度,提出京劇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間並無扞格,然而這有一廂情願之嫌,畢竟形式論與現實論的藝術訴求(前者為自主性,後者為參與性)牽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複雜的人文爭端。

............................................................................................................................................

鍾明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院 專任教授

2014 世安美學論文獎的參賽作品共有 11 件,內容相當多元:美學反思(2 件)、藝術作品析論(3 件)、數位藝術論述(3 件)、戲劇史論(1 件)、藝術理論(1 件)和電影史論(1 件)。在論文審查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 5 篇論文不約而同地引述了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中的藝術作品〉一文,似乎數位時代的鉅變,已經激起了我們在藝術創作、評論、賞析方面的焦慮與不滿。

其次,有半數以上的論文在研究對象的掌握,論旨(thesis)的拿捏,理論的引述和論據的鋪陳方面,都頗為專業,對自己的藝術領域均有熱切的反思和具體實用的貢獻。這是頗為可喜的現象。
 
由於我們只能挑出兩篇得獎論文,遺珠之憾勢必難免,因此,頗費了一番功夫和討論。最後投票得出的一致結果──從我的觀點看來──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小題大作:戲劇史論那一篇從「京劇演員該不該體驗角色」說起,著手點看起來不怎麼宏偉,但結論卻搖撼了整個大陸戲劇界對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陳腔濫調。電影史論那一篇著眼在電影史上的無名臨時演員,題材似乎也不怎麼顯眼,然而,透過對尚雷諾《鄉村一日》中幾個無名臨時演員的深入發掘,以及巴贊「本體論平等」的左翼政治美學的引用,這篇論文竟然顛覆了我個人對無名臨時演員的想像。

二、有原創性,但不是泛泛之論的自我主張:它們都能提出具體的史料,提供了適當的理論根據,然後,循序漸進,反覆辯證,終於證實了他們一開始即胸有成竹的論旨。

三、寫作即思想:古人說「文而不華,行之不遠」。我的專欄作家朋友William Zinsser也說:「文章寫不好,別以為你還可以寫評論!」這兩篇得獎者都有蠻流暢而密實的文筆。此外,我在11篇論文中發現:論文愈好,錯字愈少,而這兩篇得獎論文幾乎都沒有錯字。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本屆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共有四件,並且論題多采多姿,涵蓋電影、戲劇與音樂等等。最後出線的兩篇論文皆具有清晰的問題意識,而且論述有據、層次豐富,是極為突出的一屆。〈電影無名臨時演員的政治美學〉一文,文字簡潔優美,活靈活現地結合細膩深入的鏡頭分析、導演親朋好友的傳記式詮釋、以及若合一契的美學與電影理論,抽絲剝繭地發動尚雷諾《鄉村一日》中臨時演員的逆襲,以精湛的論述將臨時演員的表現翻轉成電影的核心元素。〈起霸作為一種身體行動方法〉一文,則因另闢蹊徑而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提倡的「身體行動方法」,來化解以李玉聲為代表的中國戲曲界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年所倡導「體驗說」的抨擊,認為李玉聲等人主張以程式操演來取代體驗,其實與「身體行動方法」有志一同,以生動的論述消弭了箇中對立。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2014年世安美學獎申請藝術創作贊助人數再度驟減至僅有25人。申請者素質較之往年,也明顯較為不如,整體頗令人失望。繪畫類型創作尤其萎弱,值得注意。希望這只是短暫性的一時現象,否則,台灣藝壇的明日確實堪慮。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鄭宜蘋 - <超脫國歌 cha twat gringo > 聲音行動計劃
本作以後現代諧擬之風,拿國歌作文章,蓄意展現對當前國家體制及政治現況的不敬之意。逾越作為一種手段,所完成的影像作品完整度頗高,也頗富創意,令人莞爾卻不噁。結合行為與影像,聲音和音樂的運用也有新意。雖然影射政治與社會議題,反體制的挑釁與顛覆用意鮮明,尤其與318學運相關,但創作的手法還能表現觀念性的創意。殊為遺憾的是,以計程車作為行動計畫的具體展演手段,從創作者提供的攝錄過程看來,卻不無過度輕挑與玩笑化之嫌,實踐行動本身的嚴謹度明顯不足,這是比較令人失望的。

............................................................................................................................................

徐瑞憲│ 藝術家

綜觀此次世安美術創作獎(造型藝術類)內容無論件數及多元性皆顯不足,雖未因此而影響整體結果的作品素質,但就獎項設置的獎勵意義而言,仍顯美中不足之處。世安獎成立多年來一直以純粹的藝術創作贊助為其目標,單純地針對在學學生的作品提出辯思與審查,經過綜合的討論,並做出嚴謹的審核結論。在目前眾多的獎項與輔助的設計機制中,以明確的方向針對學生提出獎勵,或有各種因素以致提出申請件數不足,除設置機構仍需各項工作努力外,在此期望各學校或單位系所能廣為宣傳,使更多學生能提出參與。

今年參選作品共計27件,多為複合媒材(包括影像、動畫、機械裝置及聲音);攝影及繪畫僅少數幾件,而雕塑類甚至為0件,就當代藝術多元形式而言實屬可惜。而今年得獎之創作者,因送件形式的比例因素,最後評選出以複合媒材為主的5件作品。這些得獎作品,除具有媒材屬性的特質外,更重要的是作品呈現的整體性,以及創作者在面對作品與呈現時細膩的手法及態度為評選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其中創作者亦對作品與環境對應所呈現的光影提出深刻的思維值得讚許,雖仍有許多未能如創作概念所敘述內容完整呈現,但就學生而言能力已屬可貴。

許巽翔 - Nomadic Subjects
為此次參選作品中較大型的一件空間裝置,就整體觀看的角度而言,手法細膩而完整,創作者對媒材的掌握亦屬成熟,態度值得肯定,惟創作的構想中,許多概念未能在作品的實際呈現中彰顯出來,而就某些角度的觀察,創作者應思考過度形式化的議題概念對創作產生的影響。

巫思萱 - Click
結合了時代性的生活議題與行為,藉由數位語彙的電腦程式控制與機械運動中機構的連結,整體視覺呈現出一種具有時代科技的冷調性格,但就創作構想而言,作品本質的探討仍屬空洞,社群形式與生活的議題不應受限於侷限性的思維,反倒從作品的整體氛圍更像是傳統加工業生產的時代背景,帶有傳統工業感的機具聲響頻律,連結現代數位化物件與程式控制動作的視覺意象,無論在感官與聽覺均呈現了不同時代的抽象意涵。

............................................................................................................................................ .

陳怡潔│ 藝術家

Coming soon~

............................................................................................................................................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石昌杰│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與動畫藝術系教授

世連續兩年參與世安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美學獎的音像藝術類評審,心情竟然有一種強烈落差與謂嘆:難道台灣短片創作的「實驗精神」退色了嗎?

嚴格來說,今年報名參賽的音像作品並不乏誠摯的故事題材。個人覺得《迷失莉莉》、《阿嬤妳還記得嗎?》不約而同著墨在失智的阿嬤和孫女依存的關係上,《光影》則聚焦在母女隔閡與母親的童年傷痕上,理應都是牽動人心之作。很可惜的是,這幾部作品要不是拍得近乎電視劇,就是過度的疏離壓抑,欠缺了對於影像形式與電影節奏的思考,離獎助標竿似乎差了一步之遙!

相對而言,《鏡子》和《ONCE》是我個人認為今年參賽作品中,比較具有實驗創新意圖的作品,初選時就囊括在我個人推薦的片單中。《鏡子》以停格動畫形式,表現鋁線人偶,攬鏡自照,並意圖從鏡子的裂縫中,穿越虛實。故事內涵不僅概念有趣,更富有哲思,可惜的是結局轉折失之突兀,甚至牽強。《ONCE》則以暗夜中,蜷縮在白色百葉窗簾中的黑衣舞者登場,神祕蠕動的肢體表演,一開始就很能抓住觀賞者的眼睛。可惜的是,現身後的黑衣舞者在換了場域表演之後,整段表演似乎顯得前後不一、題旨失焦,實在讓我難以說服其他評審。

最終,評審們一致認為以動態圖像表現抽象美感的作品《在死亡的流逝中甦醒》,最為完整,總算評選出今年唯一得獎的名單。對於長年在台灣從事音像教育的我個人而言,心裡卻是有點遺憾與焦慮的!

............................................................................................................................................ .

高重黎
│ 藝術家

Coming soon~

............................................................................................................................................ .

孫松榮│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今年參賽作品數量比往年少了些,紀錄影片完全缺席。對於年輕世代的創作者來說,似乎是一件不甚尋常的事。針對所有競賽影片,三位評審委員,反覆思考,交換意見。和過去幾屆比較起來,這一次我們無法選出一部完勝的作品,而只能商議出一部缺點相對較少的影片。

得獎之作《在死亡的流逝中甦醒》,憑的不是故事結構、也不是可愛或感人的橋段,而是對於影像與聲音的想像。我不認為它無懈可擊,但它在影像與影像、聲響與聲響之間的構思,讓凝思的心靈得以前進、探索與駐足,並讓視聽能處於一種發現的狀態。

整體音像佈置讓我想起1960年代那一群反叛青年對於世界的另種想像圖譜,那是李安曾在《胡士托風波》中繪製過的特異世界,而《在死亡的流逝中甦醒》裡的圖景、色彩、黑白、那些處於動靜之間的種種幻化,是一股吸引著我們持續對於影像世界或是創意世界的無限嚮往之力。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朱宏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戲劇學院副教授

《想去的地方》
該舞蹈作品藉由兩名舞者的互動與追逐,經此表現關於愛情的共相。通過迎接、排拒、試探、仿效、追逐、親吻等舉動,將情愛關係有了普遍的輪廓描繪。舞者素質整齊,構思尚稱完整,於編排上表現情感的渲染力,仍有可再提升的空間。

劉彥成 《再見吧!!兔子》
該作品通過舞蹈編排,利用道具、服裝、空間、位移等元素的運用,表現出諸多想像情境。可聯想到人際間的關係、控制與反叛、告別過往迎接再生等等議題,創作企圖頗有野心,清楚傳達了年輕創作者的焦慮與活力。宜再考量各主旨彼此支撐的創作分配。

《買四送一》
此戲劇作品通過五段的角色獨角場景(嚴格說來,並非全然是獨白),表現一家庭中人物的各自景況。編寫的意圖鮮明,欲批評資本社會下的種種問題,導致家庭的傾頹與瓦解。可惜如此的獨角接力編排,卻使得劇場演出時的感染力斷裂,未能真正集中力道。

《MISS MISS》
該作品是雜技倒立平衡的表現,演出者的基本功甚佳,但未能明確見到編排上的藝術觀點。作品名稱的主旨與內容沒有緊密的關聯性,頗為可惜。

............................................................................................................................................
陳雅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

劉彥成 再見吧!!兔子
以國內舞蹈創作少見的挑釁風格,運用日常性的動作語言與質地,達到以身體調侃既定舞蹈技巧與美感的目的。舞作一開始二位舞者將自己捲入綠色地毯中的行為,就已經明白地向觀眾宣告:這不是一支你期待中的舞蹈。而舞作結尾時,在網路名曲《草泥馬之歌》的伴奏下,男、女舞者脫光衣服赤裸全身,面對觀眾而舞,讓人無法不讀到這樣裸裎相向之下,創作者透過「身體」要傳達的某種被壓抑的不滿與刻意的玩世不恭姿態。

【總評】
今年報名的件數依然偏少。《MISS MISS》是支純特技作品,表演者身體掌控能力佳,但作品本身並不見太多創意。《想去的地方》是支甜美的雙人舞,結構完整,動作清新,許多細膩的互動自有動人之處,但對於愛情的詮釋太過謹慎,因此很安全但驚喜的火花略嫌不夠。《四加一》是唯一的戲劇作品,劇本以五個角色的獨白建構出一個表面看似風光亮麗,但內裡卻千穿百孔的家庭圖像。導演的處理手法略嫌保守,除了最後一場自殺少女的獨白運用攝影鏡頭製造出類似內心空間的舞台景象外,其他各幕都顯得有些呆板,部分選角亦有待商榷。
建議貴基金會可以向各學校再多加強宣傳,或許可在每年固定時間向相關科系發出宣傳的EDM,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學生作品參加競賽,讓獎項更具代表性。
(*因得獎作品已評述如上,因此這裡不再贅述。)

............................................................................................................................................

劉守曜│ 專業表演者,導演,國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兼任講師

今年參選作品類型較以往多元,除了戲劇、舞蹈外,還多了雜技作品參加。去年跨領域的形式表現今年闕無,而「自我探索」似乎是今年創作者共同約定的主題。兩件舞蹈作品皆從自己的身體出發,向內探索情感、向外延展他人的關係。皆偏重舞蹈劇場的風格,由於忠於自我,在簡單形式中傳遞細膩真情,演來誠懇毫不造做,十分難得。戲劇作品由角色獨白出發,看似自我解剖的陳述,在娓娓道來中揭露背後的連結因果,簡單結構卻表現出龐大的議題內涵,極具潛質與視野的高度。喜見這些參選的創作者在形式與主題的對應思考上皆有一定的成熟度,期待他們未來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與突破。

劉彥成 再見吧!!兔子
細瑣的動作、簡單的物件,加上情感強烈的歌曲,在兩位舞者的互動中交織出一幅幅幽默又無奈的青年浮世繪。《再見吧!兔子》Tchuss Bunny 在看似簡單的舞台元素運用下,呈現語彙豐富的舞蹈劇場風格。結構層次分明、整合具戲劇情調巧思。主題在意圖衝撞中,帶著一些年輕人的阿Q與無奈。形式與內容關連緊密且饒富趣味,令人激賞。

2013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王嘉驥,陳瑞文,林于竝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 陳慧嶠,雷逸婷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石昌杰,孫松榮,齊隆壬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王友輝,陳德海,劉守曜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莊憶萱 - 相片──文本的雙重性:蘇菲 • 卡勒的《真實故事》
作者從「翻閱相片-文本」、「故事中的真相」與「複語術」三個角度,回應卡勒(Sophie Calle 1953-)在《真實故事》所部署的文字與影像機制,展開多面的深層思索。論文的優點在於從圖與文、故事與虛構、思想與事件之間,以感受與哲思分析的散狀方式進行鋪陳,兼具詮釋與評論,深入《真實故事》所涉及的性別、存在、欲望、微物件、行為、影像等當代問題。在這方面,作者有效地突顯了卡勒作品的當代性價值。

許韶芸- 光與影,關於種種的愛戀與荒涼:談土方巽暗黑舞踏之身體的真實與超現實
以土方巽的暗黑舞踏為中心,連結亞陶(Antonin Artaud)、巴特(Roland Barthes)、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等理論,討論暗黑舞踏關於身體的鄉愁、記憶、變形、負性等反叛情愫,作者深入舞者土方巽的創作動機與時代情境,深層揭開舞踏與環境最為直接的對抗性。論文的優點在於用詞精準、論述邏輯清晰,是難得一見的土方巽研究。

.............................................................................................

王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許韶芸- 光與影,關於種種的愛戀與荒涼:談土方巽暗黑舞踏之身體的真實與超現實
作者文筆流暢洗鍊,用字遣詞深思熟慮。論文對土方巽刻意逆反,尤其是從「身體」回到「肉體」的討論,十分深刻。不過,令人不解的是,論文後段卻從土方巽刻意標榜的反西方現代,歸返日本農業社會的前現代,以及反表演技術、反身體操控的肉體哲學,銜接至歐洲以葛羅托司基(Jerzy Grotowski)為例的表演學,甚至引用猶太哲學家布伯(Martin Buber)以精神性為追求,而且無關身體性與肉體性的哲學觀。不但如此,無身體性的大乘佛教,包含禪宗的佛學觀點,也在作者引說之列。這樣的論述發展反而最終脫離了土方巽自身。另外,作者屢次使用「後現代」一詞,用以定位日本戰後與土方巽的時代,也十分不尋常。再者,作者關於葛羅托司基的討論,幾乎只引用單一文獻,不無觀點與視野侷限之虞。儘管不無論述上的缺陷和待議之處,此篇仍是此次八篇中的最佳者之一,可讀性相當高。

莊憶萱 - 相片—文本的雙重性︰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
《相片—文本的雙重性︰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是本年度世安美學論文最精彩的一篇。作者文筆出色,難能可貴;尤其在使用大量法文參考資料的同時,卻沒有落入常見的翻譯體或法式迷宮。論文意在解讀法國當代女藝術家蘇菲‧卡勒作品中,並置圖文──亦即相片與文字──的視覺語言及其語法運用。以抽絲剝繭的方式逐層討論,作者細膩拆解了圖與文的各種可見與不可見、相輔相成或逆反背叛的關係。讀者在作者精心的擘畫之下,一步步進入蘇菲‧卡勒的創作思惟,甚至窺入她的情感世界與人生遭遇,不但認識了藝術家,同時也瞭解了圖文之間,顯性與隱性兼而有之的縫隙或辯證關係。作者展現了深度閱讀當代藝術作品的能力。同時,以文字進行分析與討論時,她也在字裡行間注入了文字的感性與知性力,確屬不可多得。

.............................................................................................

林于竝│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 副教授

本屆論文獎的甄選作品水準普遍都相當高,題材的選擇相當廣泛,並均能提出有趣觀點,研究方法相當紮實。不知道是否巧合,在八篇論文當中有三篇以日本做為研究對象,這點也許顯示近年台灣對於日本藝術的關心友增高的趨勢。

得獎論文「相片—文本的雙重性: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討論蘇菲卡勒作品當中影像與文字敘述的雙重性。在這篇論文當中,作者的論述筆調沈穩,並不急於立論,更不躁進於陳述自己的主張,而是藉著對於作品的冷靜描述,順應著作品的展開,不斷地在作者的意圖與觀者的解讀當中來回穿梭,一邊詮釋蘇菲卡勒作品的意涵,一邊分析作品敘述策略。雖然這是一篇邏輯嚴謹的論文,但讀來卻令人愉悅而享受。

另一篇「光與影,關於種種的戀愛與荒涼:談土方巽暗黑舞踏之身體的真實與超現實」,分析日本戰後前衛舞踏家土方巽的創作美學與身體觀,並將與亞陶、葛羅托夫斯基的戲劇思想相互連結呼應。在論述當中並援引羅蘭巴特、德勒茲、李維史陀等的概念做為佐證,行文流暢,文字優美。儘管因為所引用的資料多為二手資料,並且因未立論觀點太貼近於創作者的言說,因此論文的分析容易墮入舞踏言說所預設的既定概念當中,但是就詮釋舞踏的作品世界而言,這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論文。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藝評家、策展人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2013年世安美學獎調整徵件期程,申請藝術創作贊助的總量確有明顯提升──從2012年不足30位申請者到今年的61位。申請者不乏在歐美留學者。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生送件者亦有所見。

整體送件者的素質較諸前兩年整齊,作品資料的整理、呈現、完整度與完成度也較以往為佳。以身體表層為界,拘泥、耽溺或無厘頭玩弄的作品,已明顯降低。走出個人身體的疆界,迎向社會議題,帶有環境批判意識的創作嘗試,似有增多的趨勢。新媒體藝術類型的申請者,也明顯增加。

繪畫送件者仍佔三分之一的比例;不過,題材的創新不足,主題意識普遍薄弱,技法多半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許多創作者傾向小作,反映過多的學生心態,欠缺藝術家意識與企圖。雕塑作品也有一定比例的送件者,但多半保守而傳統,局限於物件生產的邏輯,不僅觀念貧乏,格局偏小,亟待進步。

相較之下,新媒體藝術送件者的表現素質較為突出。影像類型的創作,有些以行動記錄為主,但深入性較為不足,對議題的思考、營造、凝聚仍停留在表面層次。

本年度獲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者共7位;作品類型涵括繪畫、雕塑、攝影、錄像、裝置、新媒體各種形態。這並非評審事先預設的比例,結果倒也令人欣喜。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亦凡- 一部動畫:天生淚人兒
創作者將原本為偶動畫設計的戲偶、道具場景和文字腳本,改以空間裝置的方式,重新擺設,加入動態影像的投影拼圖(mapping)和背景聲音的製作,發展成有別於動畫的另類敘事。重組的立體物件裝置現場,呈現為一種殘缺、破碎、不連續、甚至廢墟的景象及氛圍。動態投影同步在物件的現場流動,時間和空間在此交會,戲劇感由然而生。伴隨影像一起出現的環境或背景聲音,也具體提供了一種懷舊的氣息。氛圍營造算是成功的,影像和場景裝置的搭配也有一定的成熟度。主題和內涵的特殊性還有再深入與加強的空間。

丁昶文- 文明實驗室 Civilization Laboratory
此作結合舊物、影像、聲音和文件,營造出一個具有考古意味的裝置現場。創作者對於物件的運用和場景氛圍的擬塑,顯見成熟度。觀念性的物件結合影像和文件的創作,這在台灣年輕一代的創作者當中,較為罕見。不過,雖以「文明實驗室」命名,作品整體卻偏向氛圍營造,某種懷舊和故作神祕的氣息不言而喻。對於與考古相關的史實、知識學,乃至於對文明的智性與觀念探討,明顯欠缺。作品提供了一種人去樓空的空場感;具體的事件性並不清晰,不無故弄玄虛的嫌疑,也是這件作品較大的遺憾。

郭信輝- 真空2-時間框架
作品以簡潔的機械動力裝置,結合攝影機具,透過即時投影的方式攝取觀者進入場中的影像。由於動力裝置是以一種創作者自己所說的「圓規」式的弧形軌跡,繞著機具的軸心或中心支點,緩緩運行,營造了一種宿命且禁錮的迴圈運動結構。這一結構的支臂尾端架設了一部錄像攝影機,似乎暗示了影像的規訓與監視性格。有趣的是,隨著機械支臂反重力地迴旋擺盪,鏡頭所攝取的現實影像,隨著投影即時播放,反而顛覆了影像正在監視、追蹤或掃描的印象。即時的投影使觀者感覺失去了重心,此一視覺顛覆模擬或再現了創作者在自述中所說的「方位喪失」感。這種失重的航行知覺迷失感,正是此作的概念精髓。藉此,也使觀者得以反芻人作為視覺主體,對於日常觀看的主控性究竟如何,進而質疑媒體時代來臨之後,大眾傳媒影像對人的觀點操縱。

.............................................................................................

陳慧嶠│ 藝術家、「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彭致穎- 空武 ( The Airforce)
空中力量的軍事運用,始於汽球與飛船時期,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空權萌芽的汽球時代。飛行載具成為戰具,始於1794年6月26日,法國軍部正式採用載人汽球做為軍事觀測之用。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 (Orville Wright) 發明飛機後,1909年飛機已被列為軍事工具。一戰末期,已有飛機投入戰場;1912年,義大利軍事家杜黑 (Giulio Douhet) 空權論問世,強調空軍在戰爭中的重要,亦使得航空工藝進展神速。1918年,英國率先正式成立獨立空軍後,空權的發展開啟正式里程碑。

《空武》這件作品,是由兩架「自製防禦」的充氣武器,驚國號戰鬥機與閃店戰鬥機所構成。作者無非是想透過「戰鬥機」的作戰意識,來對比、探討、諷刺或暗喻藝術創作行爲中的權力表現——戰鬥機結合了科技、戰術運用以及個人能力等特質,是空戰中最具個人特色和競賽性質的武力形式。換言之,是空中武力主導了現代的戰爭,誰能洞燭機先,創機造勢,誰就能獲得戰爭的勝算。但任何熟悉軍事策略的人都知道分界線就是邊境,同時邊境也很有可能成為戰線。邊境是發生爭戰的地點,無論是在我們與他人之間,或是在我們自己承認的天性面向或被自我否認存在的面相之間,每當我們建立邊界,我們也製造了邊界兩端發生的爭戰與衝突;進而從中產生變革與轉化的可能。

但由於空權的發展使戰場已無邊界地域之分,勝負在於頃念之間。空權不但改變了戰爭型態,也改變了國家安全的基本條件。它不但挑戰著我們原有的生活模式,並強迫著我們去重新劃定自我身份的邊界。無論我們選擇改變,或者被要求改變,飛機的發明,不僅將人類帶入了一個展新的空間,同時在軍事武力中也產生了一種新的「權力」。在我看來彭致穎的《空武》所試圖類比的,或許正是這種經由政治意識,所拉鋸出的藝術作戰行為。

吳宗憲- 識 地圖
吳宗憲的《識 地圖》是透過21張居家影像的拚貼,每張照片的背後皆藏匿著一段心裡敘事,交織著聲音與光影的變化,重新拆解出作者自身對原生家庭的空間記憶與自我在現實縫隙間的種種流感,唯靈論似地從而隱射出一幅巨大的顯影密碼。鐘擺、祖母的房間、一塊磚 一條溝、儲物櫃、窗、鐵捲門、紅色、天井…等,陰深空茫如幻影般地卻充滿各種存在的心靈線索,在時間的傳送中逐漸地揭露與區分。

一般來說,幻象經驗不同於神秘經驗。神秘經驗超越了對立狀態的領域,但幻象經驗卻仍然在對立的領域中——儘管作者的內在與外在世界是一種私密與既定的真實,一種完全無法為人所了解的「牆中之門」(鬼擋牆),然而卻可以用直接的方式為人所察覺。它們在有意無意中都讓人想起另一世界的基本相異性與不可說明性。我們可以說《識 地圖》透過記憶與光影的傳送力量,讓作者自身試圖重新建構出一個不同於過往的視點,而這個視點可以喚起觀者對於內心深處的「舊世界」所認知的一切「他性」,而「他性」是所有幻象的特性。

.............................................................................................

雷逸婷│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 助理研究員

顏妤庭- 造園
顏妤庭這件長卷形式的彩繪水墨,如同作者往常使用雲龍紙與岩繪具材料,以及以中國傳統林園或盆翫點景為背景命題並轉化為符號象徵做為創作,此次提出的「造園」系列也不例外,以昔日宮廷皇族休憩狩獵的花園院囿作為藍本,借鏡東西方各式造園手法於畫面上進行場景改造,用以表現當代生活的怪誕荒繆之處。三至五公尺不等的長卷中,如同京劇舞台空間象徵與剪影去背的細膩呈現,於是〈假山工〉庭院中出現台式帳篷,雲石間散置建物施工圍籬與鐵皮浪板,霸凌與扒手等人物情節等荒唐組合;〈紅樹籬〉噴泉尿童借問明牌,射擊練習或無聲穿行,紅絨排隊動線等當代生活情節描繪,透過散點透視的隨意拼接,將無俚頭的現代人物與日常景物鋪陳於古今不同時空中。頗具規模的長卷在界畫般的細節堆疊與層次用色烘托,比以往明晰與更具企圖,技法與個人面貌發展上略加熟練之外,意欲表達的議題也能清楚傳遞作者對於當下社會的疑問與觀察。

劉芸怡- 消逝的肖像
作者劉芸怡赴德留學後主要以攝影與文字結合創作,2008 年起以「城市幽靈」空間的隱喻為題,以東德城市 Halle 二次戰後傾頹建築的影像拼接表現時空的變化。「消逝的肖像」系列持續關注 Halle 城市的棄置房屋,2010-2012 年間轉為拍攝台灣三峽民權街改建老街及金門日據時期舊式洋房。作者提及此系列廢棄建築立面攝影作品,透過拍攝不同時間及透視點的大量單張影像加以後製拼接,在重建過程所產生的空間價值,轉化為一個召喚記憶和夢境的入口,想像隱藏於歷史背後未知的故事,連結個人情感與記憶,進而在城市的荒蕪中找尋生命意義的再生。

這些 2008-2013 年間的作品皆皆以多重角度拍攝建物立面,其中的木門、山形牆、門楣等西洋建築語言,透過無深度的平面性營造出魔幻般的寫實場景,乍看真實卻充滿破綻。作品輔以敘事寫作,藉由家庭回憶探索自我與內在,房間背後的密室通道,是作者內心的夢境與想像。廢墟場景的美學思考透過過去世界的再現,當下的實景成為歷史的魅影。消逝的歷史以留下的建築遺跡,如同肖像般成為存在的證據。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石昌杰│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與動畫藝術系教授

世安藝術創作獎舉辦多年,個人距離上次(2006年)擔任評審之後,再度獲邀參與評審工作,感到相當榮幸。在台灣當今鼓勵紀實與記錄的音像創作風潮下,世安藝術創作獎依然標舉著實驗與創新的美學前瞻性,可謂旗幟鮮明!

今年,評審之間的共識可以說相當聚焦。第一次投票結果,獲得兩票以上的作品,計有《凹洞》、《無‧常》、《童樂》與《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等四作品入圍討論。此外,只有一票的《回家路上》也獲得評審們特別的討論。

對於我個人而言,劇情短片《回家路上》 娓娓道來一段隔閡在母子之間的心結,將主角埋藏心中,童年遭受父親家暴的陰影,以平實沈穩的影像手法呈現,令人動容。 結合2D與3D動畫手法的《無‧常》則以精湛傑出的技術與富有本土文化的視覺符號,表現出傳統與現代相互扞格衝擊的抽象議題,相當亮眼。數位手繪動畫《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透過黑白線條與螢幕分割畫面,交織呈現動物形態化的指揮角色、交響樂團與掃描線的抽象圖畫詩,實驗創作意圖十分強烈。同樣是數位手繪動畫的《童樂》,則以流暢的動畫形變語彙,鋪陳天真小女孩,由喜愛音樂轉為被迫學習的情緒反差,相當細膩生動。《凹洞》結合了縮小模型拍攝與實景拍攝,帶領觀眾直視作者記憶中廢棄的家園空間;舒緩的擬像中,不僅乘載了特殊場域的鬼魅氣氛,彷彿也隱約敘說著歷史傷痛。一個凹洞,卻能隱隱開展巨大的想像空間,令人驚喜。

最後,經過第二回合投票,《童樂》與《凹洞》雙雙勝出。《童樂》以豐富的想像力,完整的藝術手法取勝。《凹洞》則以創意獨特的作者觀點,險勝《無‧常》。

期待世安藝術創作獎的入圍與肯定,對於以上年輕音像藝術創作者,能帶來更上一層樓的激勵!

.............................................................................................

孫松榮
│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十幾年來,世安文教基金會持續舉辦美學獎,已建立一定的品牌形象,得獎作品也保有相當的水準。邁入第十三個年頭,整體而言此次報名音像藝術類的作品之程度令人激賞。在動畫類、劇情類、實驗類及紀錄類型之中,十幾件參賽影片無疑以動畫作品最為突出。在這些影片中,年輕創作者除了能掌握優質的畫工與技術,更重要的是展現出無比的創意與實驗精神。進入最後四強的作品,皆體現出此一特質。值得強調的是,在評審過程當中,大家的討論重心之一是聚焦於年輕藝術家如何能在展露音像創意之際,還能具體說出想要講述且言之有物的話語。當然,這是一個有關形式與內容的老問題,至今還是這些在學院裡創作的學生不得不嚴肅思考的重要議題。縱使科技日新月異,我總認為能感動人的作品還是那些有話想說,卻不流於說教或濫情,並能結合音像實驗創意的佳作。

於是奠基在此共識與認知,《凹洞》與《童樂》脫穎而出。前者顯然是一部耐心之作,作者細緻地構建微小模型,以格外冷靜與緩慢的攝影之眼記錄被時間所遺棄的老房子。配上特殊的音效,十幾分鐘的短片彰顯出一種猶如幽靈窺看自身記憶的詭異感覺,一種人事已非卻歷歷在目的歷史瞬間油然浮現。

相對於《凹洞》的冷冽,今年在各種比賽露過臉的《童樂》則是十分討喜。作者對於線條與顏色的處理,從黑白琴鍵的現身、變形到幻化為孩童噩夢的規訓之手,無疑十分出色,讓人印象深刻。這部作品讓人非常期待作者未來的創作,也是我對於所有參賽者的莫大期許。

.............................................................................................

齊隆壬│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2013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本屆參加作品以短片和動畫片為主共14件,參展作品都具有一定水準,而且都有想要表達之意念和創作方向;整體觀之,可說皆是有企圖心的作品。現就參展作品略述感言,此次短片類作品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實驗傾向。《凹洞》著重多媒材美術設計,探討空間和記憶。《幸運草》以多線敘述和科幻背景帶出敘述情境。《DISORDER》以黑白片方式呈現節食社會面向。《回家路上》以寫實手法帶出記憶和家庭事件。至於動畫類《無‧常》展現水準上的美術創意及視覺動感。《普天同慶》、《音樂》、《陰極射線管的神祕儀式》等片,接運用手繪技法,探索動畫另一種形式和意境。這些作品以為創作起點,很值得期待下去,倘若能持續創作,以及思考和深化作品藝術層面,那麼一定會走出一條自己的創作道路。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友輝│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屆作品不論是舞蹈或是戲劇,在內容上皆表現出年輕創作者藉由作品,面對著生命不同階段之不同議題的思考,有的表現了青春洋溢的熱情揮灑、有的表現了憂鬱思辯的哲學想像,也有投射出浪漫天真的世界理解,作品具備了相當多樣的可能性。

在技巧上,各作品也呈現了劇場表演藝術的多元技巧,除了傳統的肢體以及語言的掌握與運用之外,在視覺上有的簡單、有的繁複,有的色彩繽紛,有的素樸簡約;音樂的選擇上則有古典的情緒渲染,也有新時代電音的噪絮。

特別值得一提的,影像介入表演藝術似乎已成為一種創作者無可迴避的共同命題,儘管影像的概念程度不同,表現的層次也有所差異,但是,從這些作品中,非常明顯地可以看出當代表演藝術已經無法抗拒影像所帶來的影響,亦即對表演藝術即時性和現場性的高度挑戰。

以今年得獎的作品《浮士德已經掛了》而言,在虛實交錯、真假曖昧之中,將現場即時影像和預拍紀錄影像互文,凸顯了議題的哲學性思考,更可見導演嫻熟於劇場與影像的諸多手法,其間的轉換自然且富創意,是很值得嘉許的創作表現。

.............................................................................................

陳德海│ 台南科技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這此參加「2013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的作品共6件,其中5件舞蹈作品、1件戲劇作品。就作品內容而言,無論是舞蹈或戲劇,關注的幾乎都是生命與情感的多樣風貌: <憂萱>敘述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慨記憶的飄渺;<站在回憶上跳舞>抒發當下真實的無奈與回憶的悠忽;<叮咚>則以幽默的手法表現生活的無奈與對弱勢的關懷;<So far so close>表現人與人之間親密與疏離的兩難與徘徊;<浮士德已經掛了>則在笑鬧中發掘人性的虛僞與同志情慾的豐富與幽黯;<喪2013>則以殯喪儀式探討死亡的灰暗恐懼與生者的哀慟與失落。

就創作手法與表現形式而言,「跨領域的綜合性表演」似乎成為一種潮流: 舞蹈、戲劇、音樂、影像等劇場元素信手拈來,為主題的呈現提供更多元、更豐富有趣的可能性,顯示當代台灣年輕表演藝術創作者多才多藝、博雅自信的才華與風貌。

入選作品<浮士德已經掛了>
評語:本作品在嘻笑怒罵中呈現出人生存狀態的虛偽可笑、誇張與脆弱。結合了舞蹈、音樂、影像與戲劇的表現方式豐富多元,文本探討的則是: 眾生在亮麗外表下隱藏著的人性孤寂與蒼白的本質。演員演技精湛,角色鮮活獨特,在看似無厘頭的爆笑情境中暴露人性的醜陋與溫柔,讓人笑中帶淚、發人省思。

其他作品:

<萱憂>
以戲劇及舞蹈的形式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同時也探討哲學上記憶與遺忘的意義。一人同時飾演母親與自己是表演上的挑戰,而表演者也適當地呈現這兩個角色反差與角色轉換過程的差異;舞蹈部分抒情細膩,惟在勁道的使用與動作變化上稍嫌單調。

<站在回憶上跳舞>
結合了影像、肢體動作及現場音樂的表演。在虛無飄渺的樂音裡、配合波光灩瀲的投影,加上白衣群女舞者如流水般的舞蹈身影,呈現出對過往的追憶,與對回憶不可捉模本質之喟嘆。前半部冗長沉悶,後半部較為流暢有趣。

<叮咚!>
以詼諧、幽默、卡通化表演方式呈現便利商店的生命風景。本品旨意清晰,舞者表現傑出(尤其男舞者),但說得太清楚的結果是少了觀眾發揮想像力的空間,也間接削弱審美上的強度與深度。

<So far so close>
以純舞蹈的方式現人際之間的愛與依賴,相依與別離;如浮萍般的聚散令人感慨,淡淡的哀愁中卻也有著對命運的逼視與反抗。舞作結構簡明,可惜段落的發展有時未能與主題緊密相連。

<喪2013>
以象徵殯葬儀式、撒滿空間的冥紙,詭奇的人物造型,特別條狀燈光設計,陰森飄忽的音樂,在加上僵硬或狂暴的肢體動作,成功地營造出一種詭異恐怖的氛圍,表現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與對人生無常的悲歎。結構清晰有力,舞者技巧出色,是一簡單但有特色的舞作。

.............................................................................................

劉守曜│ 專業表演者,導演,國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兼任講師

今年參選作品數量不多、水準略有參差,但平均水平高過以往,並在製作品質與創作成熟度上皆見具體成績,十分難得。五件舞蹈作品中有兩件觸及語言的使用,大多採用舞蹈劇場的風格來處理故事性的題材,手法自然各有巧妙。戲劇作品和一件舞蹈作品展露了跨媒材對影像的思考,融入或批判,皆有其趣味。整體而言,跨領域、跨媒材的概念與作法已徹底深入年輕創作者的思考當中,作法表露自然不做作。而且創作主題多以生活經驗出發,議題涵蓋面廣,抒情表達略多。唯一的一件戲劇作品反映「人在媒體制約下存在的不確定性」,看得到創作者視野的高度與作法,值得關注。欣見年輕創作者在議題思考與技術處理越漸成熟的同時,也期待這些創作者未來能提出更具挑戰性的作法與觀點,讓創作不斷向前邁進。

得獎作品評語:
雖然《事件:浮士德已經掛了》改編自Mark Ravenhill的劇本《浮士德已死》,但是導演黃鼎云獨具觀點,重設以「當下劇場事件」為手段、「揭露媒體本質」為目標,用台灣現況對應原著精神;調度技法成熟、內容思考縝密,非常難得。他除了用現場性的排練、即興、後設、再現的表演技法顛覆觀眾對「事件」的定義外,更用攝影機將事件的紀錄、重建、再製、預錄等以新聞、綜藝的方式在螢幕播放,與現場事件的真實性做進一步的對比。犀利批判媒體外,也具體呈現了我們在媒體制約下存在的焦慮與衝突。雖然在表演的層次與事件輕重處理上仍有進步空間,但作品展現過人的實驗性及細密的理性辯證,著實令人激賞。

參選作品評語:
參選作品中《萱憂》的跨戲劇與舞蹈創作,創作者用「扮演母親失憶的回憶」方式來追憶親情、抒發「記憶」終隨時間消逝的感嘆。形式與主題貫串的扮演頗有巧思,表演也真情動人。但舞蹈部分與主題的對應關係較為隱晦,導致結構前重後輕,後段仍有發展空間。用影像與舞蹈結合的《站在回憶上跳舞》,企圖用現場\舞蹈、記錄\影像的交叉關係,來表現擺脫回憶「見山又是山」的超然舞蹈概念。構想有趣,但內容較為單薄,舞蹈與影像的互動與辯證不足,主題呈現不易。

以便利商店為場景、社會議題為主軸的舞蹈作品《叮咚!》,編舞者讓舞者扮演著舞劇中的各類角色,安排情境搭配多元風格舞蹈的展現,來關懷當下都會人的處境。內容淺顯易懂、熱鬧溫馨。舞作流暢,轉場巧思頗具驚喜。但舞台元素過多、語言使用過於直白,創作者如能適切取捨或整合出新的風格,相信未來能更上層樓。描述男女關係的《So far so close》則是一支純舞蹈的作品,其中雙人舞動作與關係的發展頗多,一開始與桌子的對應頗為簡潔有力,但動作與場面編排過於工整、變化與流暢度不足。最後加入一段類似舞蹈劇場風格的群舞,編舞一反前面的拘謹,由雙人舞組合的群舞自然流暢又帶著遊戲般的輕鬆,舞者表現適切也合宜。可惜整體風格前後不一,贅筆較多。

表達編舞者對死亡印象的《喪2013》,以有趣的觀點將儀式與遊戲、哀傷與童趣融為一體,概念與編作完整、令人耳目一新。編舞者將群鬼裝扮得色彩鮮豔,遊戲般的群舞動作編排,在流暢中帶著童趣;對比著裸身的小女孩,在滿地金黃色的冥紙與詭譎的音樂背景下走動,彼此巧妙融合出一種既熟悉又反差的詭異歡樂氣氛,一反我們對死亡、冥界的刻板印象。技法巧妙、風格獨具,成績不俗。

2012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劉瑞琪,鍾明德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 陳慧嶠,雷逸婷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吳珮慈,高重黎,劉永晧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陳雅萍,劉守曜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張世倫 - 冷戰、攝影,與政治想像:試論傅良圃的攝影集 The Face of Taiwan
雖然研究的是傅良圃的攝影集The Face of Taiwan,但論文實際的重心卻是The Face of Taiwan與Edward Steichen的攝影集The Family of Man之間,在編排、文字,乃至攝影影像的解釋上。攝影影像在此便成為時代氛圍的反映,論文理所當然地提到冷戰、反共和共同體問題,因而攝影影像的物質性也就幾乎不被談及。儘管如此,論文從兩冊的視覺編排與文字結構、身體與群體、軍人與孩童等議題,直探攝影的視覺威力與見證的角色。論文在這方面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林芝禾 - 展覽牆面的支配者—從 Andreas Gursky 的攝影作品再析畫型攝影
這是一篇雖名為從Andreas Gursky的攝影作品再析畫型攝影的研究,但主要是從Michael Fried的畫型攝影理論討論Andreas Gursky的攝影作品,聚焦於畫型攝影、反劇場性、攝影類型學與藝術自主性等觀念的辨識及延伸分析。論文方法大致循著文獻與作品、解釋與分析兩條軸線交錯進行,這給出了攝影與理論交相輝映下評論的可能性。另外,文字流暢,邏輯清晰,章節分配恰當,具可讀性。這是一篇相當札實的論文。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冷戰、攝影,與政治想像:試論傅良圃的攝影集The Face of Taiwan〉一文,是十分具有開拓性與創新性的台灣攝影研究。關於這本攝影集,迄今只有一篇報刊上的美學評析。作者豐富地建構了詮釋它的美學、文化與社會脈絡,並以攝影實踐的視覺傳播分析為根基,將它與Edward Steichen策展的The Family of Man 對照,把兩者放置在冷戰的意識型態底下討論,並在同中求異,很有說服力地分析了The Face of Taiwan的在地特色,最後論及其中一張照片,被後世不同出版論述所挪用,所產生的政治意義變化。作者將凝鍊的文字,化為理路明晰、結構嚴謹的論述,讀來令人讚賞不已。

〈展覽牆面的支配者:從Andreas Gursky的攝影作品再析畫型攝影〉一文,是一篇思辯深入的認真研究。作者剖析了Michael Fried數十年來畫型概念的發展,以利清晰解讀Fried 對Gursky畫型攝影的詮釋。作者最後嘗試提出Fried說法值得商榷之處:Gursky的畫型攝影仍然從觀念藝術汲取養份。較為可惜地是,這個對Fried說法的批評,只是引用Jean-Francois Chevrier的論點,並非作者自己的見解。

.............................................................................................

鍾明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院 專任教授

很高興參加了2012「世安美學論文獎」的評審工作。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內這種性質的獎項評審──之前絕大部份都是創作競賽──因此,首先特別想藉此機會對創立和執行「世安美學論文獎」的有智之士致敬︰這種默默耕耘的播種工作殊堪嘉獎!

這次參賽的論文共有七篇,論述水平有高有低,但坦白說,我都覺得有許多改進的空間:一、有兩、三篇論文根本稱不上「學術論文」──用三、五千個字就把中國文化定了調,把整個現代繪畫定了性──只能算是個人學藝心得或看戲筆記罷了。學術論文應當小題大作、發幽顯微,符合嚴謹的論文撰述、論證程序,而不是自己相信、感覺到了就算數。二、有兩三篇論述對象有了,但是,論旨(thesis or argument)卻模糊不清,鋪陳了許多資料、引據,但卻沒什麼叫人非留意不可的創見,反而叫人懷疑他/她寫這篇論文的初衷不會只是為了交差了事吧?三、最後得獎的兩篇論文在相關理論鋪陳、個人學術關心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水準,但是,仍只是一般博、碩士論文的單章水平而已──我們因此就慷慨地頒獎給他/她們。

論述跟創作作品一樣,可以給這混亂無明的社會帶來光明和希望:藝文獎的藝術創作多有傳世之作,論文有何不可?我因此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稿參加「世安美學論文獎」,讓擲地有聲的論述成為我們健全社會的重要一環。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講師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2012年申請「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學生創作者總數驟降至低於30位,也是「世安美學獎」自成立十餘年來,絕無僅有的低落。此一現象是否反映了台灣整體藝術學院內部對於「純粹創作」的培養,以及年輕學子的學習心態,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仍待密切觀察。或者,隨著媒體傳播模式的快速變革,年輕學子對於紙本閱讀的主動性越來越低,以致於僅以藝術雜誌刊登廣告昭告年輕學子的方式,或許已經明顯不足,而必須藉助於更流行的網路社群媒體,譬如「臉書」才能吸引更大注意,這或許也是「世安美學獎」未來需要著墨之處。無論如何,一個已經成立十餘年,以無條件的方式,鼓勵和贊助優秀年輕學子發展純粹創作的基金會,如今竟然不受學子注意;況且,就台灣目前的大環境而言,尤其是經濟景況極為不佳,「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雖然主動提供贊助,送件情況卻如景氣一樣地冷颼颼,不免使基金會和評審們對於台灣最年輕世代藝術創作的未來性,產生了質疑與憂心。

申請贊助的29位當中,仍以繪畫和影像類居多,以及少數的雕塑(含動力機械)創作。在議題上,多數屬於個人抒發居多;「宅文化」症候群的現象仍然顯著,不少作品繼續圍繞著個人的身體與私空間作文章。呼喚「記憶」,帶著懷舊調子的主題也有,只是深刻度多顯不足。近幾年來,藝術介入社會的議題,隨著「台北雙年展」所提出的有關「體制批判」的討論,以及學院內鼓勵年輕學子跨領域的傾向,申請者也有一些開始朝向以社會觀察作為表現的主題,但深入社會的程度明顯不足。

本年度申請人數驟降,受邀的評審均有共識,並不希望為此降低評審的標準。因此,本年度提供的贊助名額減為五名。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承亮- 太空月球計畫—太空艙
以現實世界回收的現成物作為創作的材料,這不是新鮮的創意。重點還在於創作者對於「物」的觀念和態度,及其採取的創作手段與美學選擇為何。在此,創作者利用回收物的重新拼湊,組構了自己假想的「太空艙」,可以視為「宅文化」的一種投射。藉由「太空艙」這一意象所提供的太空飄浮與漫遊的想像,創作者同時反映了一種文化「失根」,甚至欠缺土地認同的意識狀態。舊物拼湊的艙體自然不可能飄浮,而更像是早已受到廢棄的標本,其懷舊感亦因此明顯可見。整體說來,從雕塑創作的角度來看,創作者值得鼓勵;但是,若就觀念性和開創性而言,僅止於平平一般,仍有待加強。

曾建穎- 鐵處女
膠彩(或重彩水墨繪畫)自1980年代重新在台灣學院內部成為重要的創作訓練,乃至於不少年輕學子稍後繼續前往日本深造以來,大抵仍表現出一種離傳統較近,而離當代較遠,其新穎創新的氣息始終仍明顯不足。在此,《鐵處女》的創作者雖然可能受到了日本動漫藝術不少影響,大致還可看出具有個人觀點和個性的形象表現。利用簡單的變形手段,創作者拉出了純屬想像的空間,塑造了一些頗富趣味性的形體,同時賦予了幽默感。就形式語法而言,已經跨出從傳統之中走出新局的第一步,堪稱可喜。不過,就作品的精神性與議題性而言,作品的命名與實際畫作的表現之間,仍有落差,而亟待進步。膠彩或重彩水墨繪畫自傳統以來,本就偏於純粹視覺審美的範疇,如何融入精神分析,乃至於社會議題的反省,這並非易事。或者,創作者可更專心於開發其純粹表現的能量,而無須憂慮太多「文以載道」或「藝術反映社會」一類的膚淺教條——除非創作者本人有驚人的能力,最終能夠巧妙結合兩者的精深之處,展現大氣之風。

.............................................................................................

陳慧嶠│ 藝術家、「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沈易頡- 實驗:意識流—房間
媒材:油彩
規格:476 x 80 (cm)

意識若進入想像領域,其本身必然棄絕語言,而以某種奧祕的存在方式現身。 沈易頡的棲居之處「意識流-房間」,讓人有種瞬間移動的、感應似的飄渺感。 作品《旅行》、《客廳》、《海邊》或《沙漠》,一會兒從客廳被傳送到遠方的海岸,一會兒從湖底被傳送到孤覺的沙地,從床上到天空,從藍色到灰色…。房間可能只是一個又小又陰暗的碎片,房間也可能是一個人的全部世界——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我想,房間是沈易頡「記憶的居所」,夢遊般的玄冥意識,隨意地穿梭時間的門廊;而他卻能透過繪畫來定性、補抓不可見之物。

許聖泓- 風景
類別:壁畫、裝置
規格:240x240 cm x3pcs  依場所空間
媒材:壓克力顏料、壓克力盒、印刷輸出品
QR碼有種傳輸、身分鑑別與商務交易的保護作用。觀看許聖泓由QR碼「轉」出的牆上風景,經由外部光源所產生的光能變化,彷彿某種招呼的訊息,隱匿在繪畫表層的背後。這讓我想起神話斯芬克斯 (Sphinx) 的猜謎——猜不出者即遭噬食。有如藝術家自身的寓言般,若不把創作的本質看穿,即遭殘酷的現實所吞噬。要讓自己得以超越,就必須把它看清楚…,在藝術的迷宮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阿基米德點Archimedes' point。無論這組作品是界於低限、幾何抽象或具體符碼所構成的繪畫表現,我認為許聖泓在他的繪畫中已經找到自己的支點,一種以『能』(energy) 為出發的感知風景。

.............................................................................................

雷逸婷 老師│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組 助理研究員

李宜亞的《聚會系列》油畫,在近半數的平面參賽作品中是難得之作,曾於2011年底得到「臺灣藝祭(Geisai Taiwan)」第三屆銀賞,且於2012年底在南海藝廊展出。人物肖像以及群像集會雖是不變的永恆題材,在臺灣年輕世代中較為少見。這些描繪朋友相聚用餐的聚會留影,遠看像極閃光燈下曝光過度的照片。畫中背景細節清晰可辨,人物的臉龐和畫面上的白色物件以及背景光源卻大幅度塗白,人物形象唯一可見的重點是眼神,見證聚會的真實事件。

年輕世代早已習慣攜帶相機或手機記錄日常生活的點滴。這些看似隨性紀錄的影像中刻意拍出曝光過度的照片,成為李宜亞在研究所創作油畫時的題材,入畫的主角經常是作者的同學或友人。這些構圖經過細心計算的影像在轉化為油畫的過程中,作者來回重複地形構與堆疊白色部分,並在輪廓以光暈方式刻意消融界線,使「留白」部分像是被強光反射般的失去所有細節。系列作品的每一單幅各自獨立,是生活片段的記憶組合,整體而言有種攝影的記憶感,凸顯出作者試圖處理攝影與繪畫在時空與記憶、真實與虛擬之間的不同層次與意義。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吳珮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專任副教授

《Ruins of Heart》結構分明,從投射影像到進入銀幕,當將兩個層次的夢境視覺,表現得單純、但是自始至終頗具一致性。多重媒材的運用相當活潑而沒有負擔,並且能夠共同建立出意象的明晰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小品。聲音的部分,在配樂的使用上,則可以再多多考量緘默時刻無聲作為一種聲音的表現性。

《壞掉電影》以罕見疾病者的身體思考和最簡單的各種攝錄器材,進行自拍的影像日誌,有著特殊的世界觀與生命觀。生命有其不可承受之輕,從自我到其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反思,使得整部作品保持一種淡然開放的語調。但作品中時有許多學校或生活的小插曲過於冗長、或甚至影響整體結構性,其實是可以再深入反思主觀或自拍的議論性意義的。

.............................................................................................

高重黎│ 藝術家

照片是死、電影是夢。

死、夢是可以做為人類學中最古老、普遍性且永遠成謎的對象與主題。因為死,人只能愈來愈接近;卻無法真正被體驗,而夢之於人可以被體驗但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醒來時遠離它。

死、夢;醒、生作為體驗現實的兩極能遊走其間的就是影像機器如動畫、照片、電影...等,使得作者、觀眾總能往返於真實-虛構,進出於未來(想像)、過去(回憶),漂移在生、死、夢、醉之中又可以收縮它、暫停它、快進、倒返、反覆它的就是這些機器影像。

本次音像類得獎兩件作品《壞掉影片》、《Ruins of Heart》都是能借影像機器影像的本體來映照個人身、心病痛主觀體驗,又不致丟失科技、疾病、性別、視覺性等遭逢全球化時的客觀改變無奈回應與省思之旁敲側擊的佳作。

.............................................................................................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助理教授

今年得獎的作品《壞掉影片》與《RUINS OF HEART》;《壞掉影片》用日記電影與家庭電影語言,陳述了藝術家的生活、求學、疾病,與動物之間的種種。作品風格前衛、日常且迷人。《RUINS OF HEART》用動畫形式思索影像的觀看、攝影與投影的世界,影像與標本物之間的可能,作品風格古典優雅。這兩部風格迥異的作品為今年的勝選。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陳雅萍│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助理教授

《忶》
此作品的音樂非常糟糕,旋律拖泥帶水,尤其吟唱的女聲十分難聽,非但無法替作品加分,反而使得獨舞者身體動作的韻律節奏大受影響,無法展現出男性舞扇應有的英氣與瀟灑。舞者的中國舞技巧純熟,但可惜的是,編舞者並未能在他與扇之間發展出較有創意的動作語彙,或者可供想像的角色形塑。另外,整體舞台空間的配置失當,樂團佔據上舞台太多空間,連帶也影響舞者在空間的流動感,對於表現扇與巾獨有的飄逸美感十分不利。

《喪》
編舞者以不同於世俗一般觀點的角度詮釋死亡與喪葬,具有一定的創意,例如舞者們色彩繽紛的服裝與頭套,看似遊戲般的群舞編排及行進方式,灑冥紙的片段所營造的視覺效果等。然而整體而言,編舞手法仍嫌粗糙:動作語彙重複但沒有力量或意義的積累;群舞者角色不明,文字敘述中提及不同顏色裝扮的舞者代表不同心境的角色,但實際觀舞卻完全看不出來;扮演死者的獨舞者張逸軍具有優異的身體能力,但可惜沒能得到發揮;群舞的肢體表現顯得鬆散而混亂,讓人覺得排練不足……等。追根究柢,編舞者並未釐清楚到底藉由這樣的舞蹈景觀與身體是要表達對死亡的何種思考,以致許多地方語焉不詳,這是在創作上需要再加把勁的地方。

《妙法自然》
一如許多商業演出,這支舞蹈有美麗而得體的服裝、悅耳的音樂(雖然中樂與鋼琴的跳接顯得有些突兀)、剎有其事的適當氛圍,但一切均在可以預期的編排手法中發生,很安全卻沒創意。舞作開頭以羽翎當筆以表現內斂的氣韻,到中段加大身體(尤其軀幹)舞動的弧度,再到最後騰空翻躍炫技的舞步,可以見到大陸古典舞常見的編排模式;但由於長條形場地空間的限制,表演者顯得綁手綁腳,許多飛躍的動作跳得不太俐落,就表演而言其實並不出色。最後,要建議申請人別再到處以「台灣舞蹈王子」自稱,以免貽笑大方。

.............................................................................................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國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兼任講師

由於今年參選作品質地與數量都略遜於以往,戲劇類作品乙件、結構雖完整,但劇本內容薄弱、段落目的不清。導演與演員未能完整形塑角色,以致過於討好觀眾的表演方法(略具娛樂效果),卻讓父子親情的主題更顯淺薄。舞蹈類三個作品的主題與內容皆頗具想法,但整體呈現都不夠完整。皆有結構鬆散,形式與內容指涉不明的問題。這些作品雖有其獨特思考與創意,但在整體創作的完整度上皆不若過去參選作品的程度,故建議今年「從缺」。

2011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林志明、陳瑞文、劉瑞琪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陳慧嶠、趙琍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吳珮慈、高重黎、劉永晧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陳雅萍、劉守曜、魏淑美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林志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本屆世安美學獎有相當豐富的收穫,除了投件的件數不少,水準也可觀之外,兩件獲獎的論文各有所長,也比同屆其它投件突出,實至名歸。而且整體來說,它們開拓了本地的一些討論視野,看得出來作者是未來有潛力的藝術研究者,值得鼓勵。這次擔任評選工作可說是相當愉快的經驗。

在獲獎的兩篇論文中,江凌青以觸覺和遊歷的電影美學來討論英國當代女性藝術家琳賽‧席爾的早期作品,又在論文下半段回顧了影像的空間問題,這篇論文對於本地的論題開展,顯然是有開創性的。

黃士誠討論森村泰昌的論文,乍看之下比較像藝術史的探究,但他能深入挖掘其特定系列作品的互文意義,尤其是由他作品中少見的男性扮裝切入,是一個很有洞見的觀點選擇。本文深度地引用了日文文獻,以及自行進行的訪談,亦屬難得之舉。

.............................................................................................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

黃士誠 - 日本意象的復返:森村泰昌的歷史展演
從論文標題便可鮮明讀到作者的研究對象:森村泰昌的攝影、日本歷史與紀實三個領域的關連性,不過作者並非從理論層次探討紀實攝影的表現問題,而是循著森村泰昌的攝影作品演化,以類似編年史的方式,一方面描述攝影作品與所屬時期的政經文化情境的關係,一方面解釋創作者透過紀實攝影創作的生命實踐。雖然試圖進行作品的解讀,但論文基本上還是屬於文獻學的藝術史作法。也是在這層次上,可以看到論文奠基在豐富的文獻上,以及文獻剪裁和歸納的用心和嚴謹度。

江凌青 - 當代影像的命運:從琳賽席爾的創作觀察當代錄影裝置對電影美學的擴延與回返
與其說是研究當代錄影裝置與電影的關聯,不如說是試圖運用Giuliana Bruno的觸覺電影理論解釋琳賽席爾的的影像作品。不過論文也不是循著作品分析與觸覺電影理論交錯發展,而是分成兩部份,後部分才涉及理論與作品的混搭分析。這使得論文有點失焦。這篇論文能脫穎而出,主要是論文參考了大量的文獻,以及文字優異的處理能力兩個因素。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本屆參獎論文水準很高,其中有三篇論文從第一次投票開始,就得到三位評審的共同肯定,經過一番激烈討論,評審們一致選擇成熟度較高的兩篇論文得獎。

「日本意象的復返-森村泰昌的歷史展演」一文,作者以極佳的日、英文閱讀能力,將森村泰昌的近作《安魂曲》系列(2006-10),置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攝影史、文化史與社會史脈絡,展開精彩的作品意義解讀。目前無論歐美或台灣研究森村泰昌的論文,大部份都聚焦於森村泰昌扮裝成歐美女性的作品,這篇論文卻另闢蹊徑,探討森村泰昌扮裝成日本男性的最新系列,無論就探討森村泰昌的日本認同或是男性氣質,都具有值得喝采的開拓性貢獻。

「當代影像的命運:從琳賽.席爾的創作觀察當代錄像裝置對電影美學的擴延與回返」一文,以布魯諾的「觸覺空間」電影美學,作為連結席爾的錄像裝置與展場建築互動關係的樞紐,跨域的切入點極為清新誘人。作者以暢達文字層析布魯諾的美學、縷述席爾的作品,讀來十分扣人心弦,然兩者之間尚需建立更為緊密的具體關連。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講師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2011年進入「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評審程序的送件者,共有63位,最後選出7位獲得贊助的同學。從送件的作品內容來看,今年出現不少工藝勞作或是設計類型的作品。此一現象反映了近年來隨著政府大肆鼓吹文創產業,許多大學院校紛紛以此為導向設計學程,年輕學子們趨之若騖的現象。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形藝術類」設置的宗旨,主要以鼓勵純粹創作的年輕學子為主。應用性的設計並不在此列。許多送件者或許不明白此一精神,因此,特別從評審的角度和立場,針對此一現象提出說明。

值得一提的現象是,送件者的比例已經出現影像類,尤其是錄像的作品,明顯超越繪畫。此次獲得贊助的7位當中,繪畫創作者只有2位,影像相關的創作者卻有4位之多,另一位則是屬於動力機械雕塑。而且,獲得贊助的一位繪畫創作者,其形象的來源,也還是與螢幕──特別是電玩遊戲──所見的影像視覺作為文本根據。受影像──尤其是數位形式──影響的繪畫,如今比比皆是,多少也看出台灣年輕藝術學子普遍一窩蜂,追逐單一流行,獨立思考與獨創的主動性較低。

面對影音無所不在年代,以影像為本或作為主要導向的創作,已明顯躍居為新的主流。然而,何謂影像創作?如何思考影像的本質、生產與意義?這仍是核心而根本的議題。許多送件者的影像作品仍停留在表面的再現,或仍停留在消費與應用性的影像範疇之中,而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謝若琳- 暗室
創作者透過互動裝置的手段,在暗室中投影了一張萬家燈火的住宅區照片。平庸且尋常至幾乎毫無美感的景觀,再現了台灣隨處可見的城市一角。真正使作品產生藝術意義的原因,正是那一盞經過設計,隨著觀者在場,在觀者眼前,如鐘擺來回搖晃的燈泡。是這顆燈泡使觀者真正見到影像再現的場景,其鐘擺式的搖盪也暗示了時間。定景、呆滯、無美學的城市景觀,因為互動式的燈泡裝置,而產生了時間意義,誘發了觀者對於城市居住空間的反思。

周代焌- 路徑圖─遠行風景
在技法上,創作者偏好在畫布上模擬昔日電玩或電腦屏幕上,時有所見的馬賽克或鋸齒狀的圖形顯示效果。在內容方面,作者稍早似乎偏好以個人想像性的情境模擬,表現為曖昧的腳本設計;如今更具體地以當代世界已發生的一些事件為文本,譬如創作者自言的「北韓潛艇事件」和「日本近期的大地震」,並同樣以電玩腳本的概念,進行個人式的情境擬造或情節想像與再造。畫面中,現實迫切的危機感因為已被轉化為電玩遊戲的場景,模擬馬賽克、鋸齒圖形效果的畫風,以及模擬3D效果的時空座標線圖等等,都把真實的危機,轉換為一種更像是戰爭、探險,乃至於角色扮演的電玩視覺。現實、虛構與虛擬之間,形成了一種既模糊且曖昧的關係。

陳亮璇- 日日
創作者結合正投影和背投影的手段,以一張靜態,而且是空場裡的一盞落地燈的照片,作為固定的背投影像。正投的影像,則是一部長達17分鐘的實錄影片,收錄並剪接了現實世界一些平凡無奇的日常片段,包括作者自己所言的「城市的邊緣近郊」,譬如永和、汐止、萬里等地,場景則是毫無意境的河畔、枯燥的住宅公寓和大廈、坐在捷運內瞌睡的旅客,以及海邊釣客等等。落地燈的照片投射在半透明的投影螢幕,塑造了太陽永遠高掛的視覺錯覺,正投的影片同時配合「日日」二字的投影,展陳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氛圍,既索然無味,卻又是每日真實的常態。以「日日」命名的作品,也使人聯想知名美國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取自《聖經─傳道書》的典故所寫成的「旭日依舊東昇」(The Sun Also Rises)小說。太陽日日升起,生活的宿命可想而知。影片中,明明是位於空場中的一盞空洞且無內涵的人造燈光,彷若替代了象徵每日時間更迭循環的太陽,如假包換地明示了「現實裡的空」,由此也讓觀者感覺到一種如輪迴般的日日荒涼與匱乏。

.............................................................................................

陳慧嶠│ 藝術家、「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孫于甯- 在裡面的,還不是海 + 情景1

類別:多媒體空間裝置
規格:燈管裝置 約 70*100 cm  / 投影 依空間場地而定 / 影片長度 5’47
媒材:燈管 / 鐵燈罩 / 水 / 馬達 / 投影

「關係」是我對於《在這裡的,還不是海+情景1》這件錄像裝置作品的觀感。搖晃的意識(燈管內的水)——從冰封(疏離隔閡)、溶解(自我和解)到穿透的空間景象;影像透過分離而產生溶化,透過溶化而產生融合,透過融合而轉化成一種「詩」的空間形式,進而投射出恆變的意識。「家屋」它就像一面在你眼前溶化的鏡子,讓你很快便能產生共鳴。它不只是重複老舊的模式,而是試著挖掘新的方法去面對熟悉的一切。在數位與科技媒體浪潮下,藝術創作雖帶來前所未有的聲光體驗,然而《在這裡的,還不是海+情景1》於這片光怪陸離的影像世界中,卻出乎意料地顯得異常的清晰與冷靜;日記裡的句子雖是孫于甯作品發展的基礎,但它終能融合於水面。

陳伯義- 莫拉克‧南沙魯

類別:攝影
規格:長100 cm x寬75cm —7幅
媒材:Light-jet Color Print 彩色雷射輸出
"這是八八風災於南沙魯里註1(那瑪夏區 民族里)的災後紀實,透過遺留的泥痕,將改變台灣的歷史災難史實詩化,透過這樣寧靜的物件訴說這個巨大。 — 陳伯義"

一場災後紀實的影像,《莫拉克‧南沙魯》 所「曝光」的淤泥, 從遺痕到窗景,從寫實到抽象,從屍化到詩化;從己見事物的報導到美感經驗的轉換。陳伯義的攝影作品成功地轉化了觀者觀看現實的敘事方式——在面向知覺中,他所捕捉的不僅是現實,而是用疏離的方式涉入、觀察自然法則重建的過程。讓人意識到自己與更大的整體之間,其實存在著某種連結。

註1:南沙魯部落是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在2010年八月九日午後兩點於部落旁的那托爾薩溪發生嚴重土石流災情,土石流流出之大範圍扇狀地甚至阻斷旗山溪本流,同時也造成南沙魯里嚴重的破壞,南沙魯部落在莫拉克期間有近三分之二遭土砂淤埋,同時造成10人死亡、32人失蹤。

.............................................................................................

趙琍 │ 誠品畫廊總監

作品/ 流動的土地與溫度

創作者送審的 6 件作品中,表現出構圖與造型的簡潔,也特意顯現出某種材質的平凡或親和感。故事在後現代拼貼式的超現實中,靜靜的流露著無聲的悲哀,這是可以細細賞讀的佳作。但是特意表現親和的木紋感材質,在作品中所說的話還是太強了些,作品中試圖與觀眾之間溝通的「溫度」降得太低,材料與技巧的強度就會喧賓奪主,可以再想想。

作品/ The “O”

優緩的律動中,伸張著機械化的詩意。

這件作品很可能是作者未來發展更複雜精緻的機械之舞的小雛形。相較於工業化的製作大型複雜的機械物所顯現的磅礡完美,當代年輕創作這類型的作品要更理性看待機械性迷人的本質與藝術的關係,一不小心,就會陷落入半手工的不明物之中。充沛的精神性與哲思,應該是這類型作品的必備內涵。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吳珮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專任副教授

不知不覺地,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普遍以影像來說故事的年代的入口。音像的景框,就像透過一扇開向世界的窗口,不論是年輕人的夢想、成長、挫折、愛情、社會批判、環保訴求等諸多議題,拍、就對了。這個年度,來自於台灣北中南部各個影像相關科系院校學生的作品參與了「2011世安藝術創作」音像藝術類徵件,青年學子以動畫、劇情、紀錄等多元形式張揚自我,所創作的短片有的簡易誠懇,有的則已臻專業團隊的製作水平,我們可以說,年輕世代與世界,真的溝通得很藝術。

《畢業旅行》樸實但不簡單,攝影眼是影片最值得稱道之處。伴隨式的攝影機讓觀眾也能觀察到從小女孩的眼睛所體察到學校同儕、經濟生活,藉由逐步發現小女孩惠美其人其生活點滴,也發現到台灣社會的邊陲地帶,全片語義流暢完熟,很有臺灣作者電影的優點與風格。《爸爸的味道》則是簡單、但有味道,當然聲音和光或許還可以再有多一些的處理,不過觀眾其實主要會被作品中回憶情緒的主旋律所引領,影片主題本有的傷感,完全被藝術心靈的反思轉化成一種美好的面向。此外,今年好多部動畫也都令人印象深刻,《咖啡戀人》的優雅、《把戲》的場景與類型電影敘事的嘗試,尤其是《浮光- 掠影》的記憶之旅,創作的能力都令人稱許。

世安基金會這麼多年來細水長流地促成年輕世代的藝術創作得以不斷地被看見,這一份支持與鼓勵,實在太珍貴。我們也誠摯地和默默守護美學志業的世安文教基金會,共同支持年輕學子源源不絕的創作熱誠,一起參與見證青年創作家豐富多元的藝術才能在不同階段的轉變!

.............................................................................................

高重黎│ 藝術家

「畢業旅行」是說再見的儀式;當參與的權利、條件被剝奪將是很遺憾的真情事件,也是作為銀幕文本的好題材。

與其因作者、演員的道德觀、態度太教條,事件、因果反應太合乎期待又不合理反而失真;不如把文本轉變為一個可游走在「已經」、「不曾」、「正在發生」的電影敘事。藉此將演員、作者、觀眾統一在內部敘述的視角,而脫離這說教的點就在片中老師要學生們及時悔悟;命全班閉上眼睛的場景。

為走向happyend的鋪陳,卻使得劇中獨特且用心的場景,例如先後投向籃球場內、外異性相互錯過的目光;以及隔音牆門的裂縫、又被空信封插入、欲摳出並由此縫看去再打開此門前、後的記憶、白日夢這間接敘事的隱藏版──早熟、孤單、青春的心理維度等設想被歸零。

電影終了後的工作字幕片段有烏龜走在街上,更因太甜美、卡通而成機械趣味。試若故事結束在班長的回眸,再進入工作字幕片段,稍後再有幾輛急駛而過的遊覽車、加上車中喧鬧畫外音,如此當不失成為一個羅森門的電影敘事電影;行進在同學們閉上眼的那一刻。

.............................................................................................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助理教授

本屆的世安獎比起過往幾年有了新的轉變,過往幾年的動畫作品顯得突出,在今年的電影劇情片的成績顯得亮麗。得獎作品為洪伯豪的《我的畢業旅行》,電影作品講述了一個家境貧窮的國小女童,想參加班上的畢業旅行,這個小小願望中的幻滅,以及面對人生犯錯中的勇氣,作品清新,表現傑出,小演員們演得生動自然,值得一提的還有少女對球場上的少男的幾個凝視的鏡頭,點出了少女懵懂的青春寂寞,掌握的恰到好處。劉明樺的作品《爸爸的味道》,藉由味道嗅覺來表現對他父親的思念,作者在視覺上探索了多種技法結合的可能,整體作品表現不俗。在今年所有的參展作品中,看到了多樣不同型式的影音創作,希望這樣創作的動力能夠持續創新。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陳雅萍│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是一支充滿動感節奏與青春活力的舞蹈影片(video dance),它最成功之處在於:音樂節奏、鏡頭運鏡、後製剪接、舞者的肢體動作之間,彼此緊密又饒富趣味的呼應。攝影機流暢的運鏡以及富韻律的剪接,能夠帶出畫面動態的質地和舞者們身體動作的精力,進而生動地串連起整支作品的敘事與情緒的轉折。雖然影片中的演員/舞者都是業餘表演者,但自有其清新自然的特質,頗符合創作者要表達的青澀但甜美的青春回憶。以創作者對運鏡的節奏與韻律的敏銳度,以及鏡頭下空間結構、色彩等元素的優異掌握,非常有潛能朝專業舞蹈影片創作者之路發展,建議可以試著與專業編舞者及舞者合作,當可以為台灣當代舞蹈發展開拓更寬廣的創作之路。

.............................................................................................

劉守曜 │ 專業表演者,導演,國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兼任講師

程安德- 藍天之子
對動作熟稔的運鏡與精準具節奏感的剪接,讓影像中簡單的生活姿態與街舞動作皆成了有效傳遞主題的語彙。整體輕快流暢、製作技巧成熟。流動的攝影與音樂契合相襯,無對白地勾勒出一段高中生涯青春、熱血的成長歷程。最特別的是影像與動作結合緊密,讓短片宛如歐美舞蹈錄影帶(Dance Video)般充滿著動作的表演性,散發著活力的氛圍。

.............................................................................................

魏淑美 │ 清雲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專任助理教授

程安德- 藍天之子
這個作品以街舞的生猛精力和展現自我的特質,為過往追求學業、愛情義無反顧的高中歲月做了註腳。以動作做為情感串連主軸,影像風格強烈主導表演敘事;就舞蹈語彙而論,雖然沒有傲人炫目的技巧展示,也無一體性舞句編排,甚或於動作設計上也是以拍攝角度與影像分鏡為核心,然而此作品卻美妙地呈現出身體沉浸於跳舞當下之一時一刻,讓人感同身受隨之起舞。

畫面轉換與即刻動作執行,以及背景音樂,在情緒上銜接呼應。道具、眼神、手勢、走動進出、位置變化等畫面構成細節都見用心之處,不同層面考量周全效果加乘,讓這個影像表演,雖然欠缺一般表演藝術所強調現場存在之特色,依舊散發一股青春無敵的獨特魅力。

2010 世安美學獎 │ 評審觀點

今年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劉瑞琪、黃建宏
<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類 >:王嘉驥、洪藝真、Natalie Seiz
<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類 >:黃明川、孫松榮、劉永晧
<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類 >:劉守曜、魏淑美

----------------------------------------------------------

 世安美學 - 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專任教授

<論文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楊衍畇 - 瘋狂敘事˙建構神話──論達利以「偏執狂批判」創造之「晚禱神話」
使用豐富文獻,試圖對達利的創作方式進行較為開放性的多重解讀,表達出作者在當代與超現實畫家之間揉合一起的意圖。文字修辭與論理上的書寫也相當流暢清晰,惟作者於鋪陳時,在「達利式神話」一節佔了較多的篇幅,讓架構失去均衡,不過瑕不掩瑜,論文提及變形概念在「晚禱」主題的繁衍問題,確實重新打開一個可供開發的論題。

王人英 - 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密碼
以一段班雅明對克利《新天使》的評論為貫穿線,依序拉出班雅明譬喻式的星叢語言、猶太的神秘主義、廢墟和唯物史觀,算是相當有創造性的寫法。作者在論述過程中,主要引用班雅明幾本主要著作,反映作者參閱資料的豐富與用心,較可惜的是文中大量以哲學術語進行論述,導致有語焉未詳,詞彙混淆之憾。

.............................................................................................

劉瑞琪│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專任副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參加這次論文獎的九篇文章,其中有四、五篇頗具風格,經過數次激烈討論,最後選出深具理論辯析的野心、引用豐富、文采斐然的作品,值得一提地是,另有兩、三篇較為小品的文章,也十分得到評審們的讚賞。

〈瘋狂敘事.建構神話──論達利以「偏執狂批判」創造之「晚禱神話」〉一文,是目前以中文剖析達利「偏執狂批判」最為深入的文章,作者對達利1929年提出「偏執狂批判」之後數年,在藝術理論與繪畫創作對「偏執狂批判」的發展,做了具體而生動的探尋,並提出傳記式的解讀,也嘗試與相關超現實理論,像是布荷東、巴泰爾、拉岡、凱羅亞等人的超現實觀念,做了有趣的互文性對話。作者所引用的書籍,很能展現歐美學界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對期刊論文的追索則較為不足,造成一種對相關論題與視覺分析精彩地點到為止,引人發想、卻意猶未盡的感覺。

〈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密碼〉一文,是一篇經過時間的沈澱與熟成,深具美學思考縝密度的論文。作者明確地分析班雅明的歷史哲學與猶太神祕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淵源,並具體以班雅明對克利畫作《新天使》的詮釋,來闡發他的廢墟美學、寓言理論、批判史觀,將班雅明玄奧艱澀的思辯風格,轉化成精湛與犀利的學術論文。作者擅長在每個段落的鋪陳之後,提出進一步的問題,並在下一段落繼續推衍論析,展現引人入勝的誘讀性,以及前後呼應、層層開展的緊密度與深入感。

.............................................................................................

黃建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每一次面對美學論文獎的投件論文,對自己來說都像是一種「網」聚,儘管在審議與討論的階段都仍是單向的「會面」,但這些原本無論在生活或是專業工作的有限範圍中都難以見到或結識的「思考者」,卻能夠讓自己以著極為靠近的距離審視自身對於美學的思考。其中自己往往更像是被投件者考驗的人,而發生著一種內在的回饋。

就今年投件的文章來看,理論探究、個案分析研究或是研究客體的創新基本上作為主要的三個分佈範疇,在理論探究上的進展,可以見到對於文獻資料的處理有著更為細緻的表達、脫離以斷章取義的方式進行問題意識建構的想像以及將歐美理論的思考連結上台灣經驗與台灣脈絡的嘗試,上述三個面向都有助於理論創造的推進,但與此同時有另一個值得重新商榷的面向,就是參照理論典範的「慣性」,從海德格、班雅明、巴特、傅柯、德勒茲等成為大多台灣美學論文的參照,這似乎也呈現為在各式的美學理論問題背後,存在著亟需在論述中省思的「意識形態」框架。

個案分析的研究則有著幾個令人可喜的面向,一是當代藝術家的個別藝術計劃成為研究課題,另外,也有論者在重新演繹經典個案分析時,意識到更新文獻或進行更多文獻間辯證的必要性,最後,則關注到原有藝術範疇之外的創作者等等。但主要且根本的問題則會出現在個案分析容易局限在引用資料對於作品的證成與再詮釋,往往不能更直接地建構出美學觀念或反向地檢討更新理論,大多都僅僅透露出一些跡象即止步。

研究客體的創新是這幾個面向中在以往較沒有被開發的,它涉及到典範理論的適用性與創作價值的評估,但這個面向的發生確是令人期待的,因為陌生客體與不確定價值的面對,可以迫使思考者更趨近於自身經驗與知覺的累積,較不會落入典範文獻間的自說自話或重複歐美論述的演繹。所以個人對於這個面向的期待也就指向更為深刻地打造美學語言。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嘉驥│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講師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來到2010年底,世安文教基金會已經完成了第十個年頭的美學論文獎與藝術創作贊助計畫。就一個民間的文教基金會而言,低調、持續且默默地進行著這樣一個文化工程,實在是難得的成就,值得誌記。

2010年造型藝術類的評審組成,延續近幾屆來的重要精神,盡量不從眾多學生申請者所就讀的藝術本科或本系當中,去延攬原本已在創作學程擔任專任的教授們,來擔任評審。同時,在評審結構當中,除了藝評、策展、創作理論等專業人士之外,也希望盡量請到本身也是藝術家的評審至少一位。此一做法是為了讓申請者能夠得到更多元或甚至異質的評審檢驗,使獲得贊助的年青創作者,較能名副其實地得到階段性的鼓勵與肯定。本年度較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會首度邀請了來自澳洲的研究學人謝菁菁(Natalie Seiz)小姐擔任評審。評審期間,她正好來來此進行台灣當代藝術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基金會因此特別邀約她擔任委員。

2010年申請贊助的學生總數較為減少,進入評審議程的申請數為59位,此一現象值得來年進一步觀察與追蹤。送件者當中,繪畫的總數仍佔相對多數。雖然如此,卻因為顯得較為刻板,同質性高,反而較少令人驚豔的新意與表現,頗令人遺憾。電玩式的形象語言;數位照片式的超寫實風格;超現實主義流風;表現主義式的顏料滴流或誇張肌理;以及以建築空間圖的樣式,再現城市空洞地景的表現──這些風格在近幾年來,幾乎已經蔚為一種新刻板或新裝飾的畫風,而欠缺內在的活力。另一方面,新媒體藝術類型的申請者,在比例上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在質地上也很值得進一步的期待。不過,其中有些申請者較傾向於媒體技術應用的表現,與純粹創作仍稍有距離。值得許多申請者自我檢討的是,無論在自我要求上,在送件資料的準備上,或是在創作主題、內容與技巧的成熟度上,均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整體而言,2010年較為出色的表現,主要集中在活動影像的創作。獲得贊助的錄像作品──有的較接近「影片藝術」(film art)的形態──在藝術語言的表達上,無論在觀念性或是技術語言的呈現,都較為完整,而言之有物。相較之下,繪畫與雕塑的創作者則因為明顯刻板化,且無明顯成長,因此在此次的評審結果中從缺,這是較大的遺憾。此一現象或許也反映了近年來年青創作者常見的一種藝術市場症候群。由於畫廊爭相炒作年青藝術家的繪畫,青年學生耳濡目染受此風氣影響,反而造成在題材和技法的表現上,出現了快速同質化的趨同現象,甚至演變為一種追逐流行與媚俗市場的動機或心態。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林建忠- 創傷 Trauma
創作者利用架設在右手上的攝影機,錄下了一場個人與創作對話的過程,同時,也堪稱是一場行動的演出。在演出過程中,激動的影像成為身體行為的一部份。如創作者自述所言,他試圖在接觸個人「身體記憶、創傷、直覺」的過程中,使觀者得以透過「光影」和創作演出者「身體存在那當下的真實體驗」,來感受此一作品。作品的內容展現了似隱若現的身體激情,就情緒動力的宣洩與召喚而言,創作者顯然是成功的。也由於攝影機的架設位置得宜,避開了可能因鏡頭的強制性所致的身體煽情。儘管如此,此作仍然不無表演過度的疑慮。再者,介於「再現」與「演出」之間,創作者的行動激情與精神理性之間,究竟如何平衡,而得以完成一件理想的作品,這也是值得再思的。

邱竣傑- 萬象皮革廠
在第一時間,此作使人自然而然想起陳界仁已作於2003的《加工廠》影片創作。儘管可能受到陳界仁的啟發或影響,創作者仍然在影片中注入了作為後進者的嘗試與詮釋。以在廢棄皮革場所找到的八釐米紀錄片作為並置的文本,創作者試圖利用現實世界仍然存在的空間,建立一種後設的對話,結合過往工作者的口述回憶,讓廢墟的現場與殘餘物料發出場所與物自身的存在感性。鏡頭在廢墟空間與殘餘物料之間進行的移動,彷彿模擬放大了一種視覺性的撫觸──這部份應是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部份。不過,此作最理想的展覽呈現方現,明顯仍有再思考的必要。更明白地說,以縮小模型的方式進行展出,並非明智的方案。

陳依純- 室內風景
創作者利用數位拼貼的影像,再現當代消費主義社會當中,城市便利商店或速食店的意象,藉以凸顯全球化時代刻板的日常消費印象。淨空的場景,空蕩蕩無人,重複而反覆的影像播放,近似一種視覺催眠,更加深了消費社會給人千篇一律的相似感、單調,甚至無聊。由於當代消費生活的本質上是如此單調,創作者卻反而因為過度簡化了這種單調,使得此一作品的視覺樣本採擷與豐富性均明顯不足,有時甚至給人一種太過虛擬或虛構的場景虛幻感。畢竟,僅憑藉少數幾個鏡頭不斷地反覆播放,這彷彿也是對於當代日常消費生活的另一種刻板意識形態,因此顯得說服力仍有不足。雖然如此,在創作的意識上,作者大致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未來應仍有極大的發展與開拓空間。

.............................................................................................

洪藝真│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系主任暨專任副教授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郭俞平- Landscape 1
創作者選擇一個只保留硬體的「家」,並試圖去填補以往存在的內容,透過多方面的互動和資料搜尋,經由自身對「家」的詮釋,以自己的語彙再重塑一個結合歷史殘留下的視覺和自我思路的表達方法。這種以近看事物,並且主動邀約的方式帶有空間的辯證,與其只是單純的紀錄,還不如讓事物再現在我們的空間。讓現有的空間結構保存,反應時間性的差異,更能看出創作者的意圖。該作品強調「風景」的呈現手法,要觀者重新觀看,以一種隱喻的力量敘述「看」的可能性,同時凸顯了被看物的表現性和存在感。

蒲帥成- 還在這裡(Still Here)
班雅明曾以「靜止辯證法」(Dialectic at a Standstill)分析人口集中的都市眾生相與救贖的可能性。創作者在此選擇以影像方式做表現,風格中透露出電玩視覺的畫面,影片中主角所帶入的畫面似乎有每一階段的「靜止」,但畫面不間斷的湧入,除了反應出主角投射自身在社會與城市間的距離感之外,社會距離是大都會社會化的基本形式,高人口密度和擁擠的空間表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種的現代性。影片內容的銜接帶有零碎化風格,凸顯出個人和群體之間的辨證張力,唯獨可惜的地方是結論的收尾,過於模糊不定缺乏作品前段的張力表現。

林仁達- 珊瑚
四個事件貫穿整個影片,內容並都沒有直接的關連性,時空背景也是交差排列其中,甚至於主角的對像並非只有創作者本人。創作者藉由閃電的光比喻如同靈光乍現,串起四個故事的關連性,白光的運用很巧妙,不明顯卻很重要的視覺保留。影片中即使事件隱述不同,但影片中的呈現都盡可能的「畫面化」,所以即使事件不同但視覺調性也有了整合。在此珊瑚潭似乎也就成為所有事件的「歸屬」,雖說談的是過往,想的是舊夢,「珊瑚」談的卻是理想與未來。整體看來像是清描淡寫的敘述,卻是歷歷清悉可見的作品。

<造型藝術類總結>

作品之間的程度落差明顯可見,同學們在創作的同時也力圖追求自我的原創性,相對的還是有學習過程中免不了的「被影響」。比較期待未來可見的是,希望大家在關懷社會和文化大環境同時,能有更明確的自我立足點,這是今年參賽者比較缺乏的觀點。送件作品原則上是媒材不拘,形式不限的自由條件,多元化的媒材使用中,也反應出當下校園內的創作媒材選擇風氣,創作者「手感」的部份退居幕後,高科技的機械操作取代傳統創作方式,同時也更挑戰作品中的觀念程度是否新鮮與成熟,由這次得獎作品明顯可得。

.............................................................................................

Natalie Seiz│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 Assistant Curator, Asian Art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Being on the jury to decide on the S-An Cultural Foundations visual arts grants this year has been both a privilege and an enlightening experience. It has given me the opportunity to contemplate the works of artists in Taiwan applying for the generous financial assistance offered by the S-An Cultural Foundation. I think this grant not only supports but encourages emerging artists in Taiwan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and continue working in the areas they are artistically developing in. Coming from overseas I think this has been a great opportunity to see what art students are currently producing in Taiwan. I found the exchange between all jurors a motivating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t was also a pleasure to discuss art with other experts in the area.

Generally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work was satisfactory and I feel works which were more developed in concept particularly stood out from the others. The panel process was a suitable way to judge works and I feel that it was helpful that the jurors were able to speak to each other during the final decision phase to discuss the more compelling works, and also to clarify some of the ideas in the works themselves. From this process I had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works and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verall there seemed to be a greater tendency towards installation and video works. I think the decline in painting and sculptural works is disappointing, as I think these areas do need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art schools, but I also acknowledge that this is also a global trend. The stronger conceptual pieces do show the maturity of some of the artists and I think the work expressing the artist’s individuality rather than what is the popular norm are more convincing.

I think the S-An Cultural Foundation is doing a great service to the arts in their support of art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aiwan.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other two jurors, Chia Chi Jason Wang and Yi-Chen Hung for being very accommodating and introducing me to the Foundation. I would like to also thank the CEO at S-An Foundation, Megan Liao and her assistant, for their help.

<造型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柏廷- B E T W E E N
The work came in 2 parts, that of the concept in a digitally animated form and then the video of the work in situ. This large installation consists of large ‘breathing’ sheets of material, where the sheets move in and out as if inhaling and exhaling. The work allows the viewer to interact, enter and wander through a passageway as the work continues to move in and out. This piece was convincing as the viewer moving between the sheets and the act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k itself represented the persuasive notion in which the viewer became the object in between.

I think this piece worked both aesthetically, as it is quite beautiful in the way white sheets slowly moved, and as a concept that allowed the viewer to participate in weaving in and out “between” the piece. The formation of space that was empty and full created not only a visual significance but sensory allusions and as such the installation does give the implied sense of one being between. On another level, by entering the work there is an element of the unknown as at times one can not see what is beyond the passageway when the sheet moves out, yet when inside there seems to be a cocoon of ‘softness’ created that at once also produces a sense of comfort when inside. Is this in between space one that allows a belonging, a sense of knowing once inside? And does the constant breathing sound also allow an aspect of comfort in its consistency.

The work does have a number of complexities of which the artist may or may not be aware.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ssues dealing with the concept of in-between on levels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ther, this work has a number of prospects which could be further considered.

張暉明- The Last Rose
This installation piece consists of a single white rose which is being vibrated by sound waves, and is also being lit at certain dramatic angles and times in regards to hot and cold types of lighting. I found this work to be both compelling and painful to watch and I think extracting such an emotive response from the viewer contributes to the success of the piece.

Absorbing was the way that the rose was vibrating to an extent that was unnatural, something not associated with this object often viewed for its simple beauty or even as an object of romance. But a rose could also be construed as an ‘innocent’ object that does no harm. The rose is placed under impossible conditions created unnaturally and as such it seems to be tortured and alone. The viewer watching this is witness to a cruelty being performed, and also perhaps the end of a species. Is the viewer then part of this cruel act in the inaction they ultimately take as bystander? The lighting further enhances the sense of an ‘out of control’ situation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end of rose’s survival.

The sense of lose and trauma in this piece is extremely compelling. There also is a sense of impending doom, as the viewer perhaps wonders can anything, especially a simple rose, survive such a cruel and painful act. As such the work is successful in conveying the sense of trauma and immanent loss in the body of a rose. Although the artist was using the rose, the work may represent further implications in the wider world in regards to the survival of a number of species, or the question of torture in relation to other contexts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further.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黃明川│ 導演

<音像藝術類個別作品評審意見>

自拔Autoextraction(2D淡彩黑線動畫)
本片的主要故事是以圓形鏡子或鏡頭的圓狀世界觀看男性主角之自我。攬鏡自照、蒼蠅迴旋後的觀點、類似腸鏡之身體內觀、三菱鏡或鏡邊所呈現之人體殘缺對稱、自觀牙齒、與另一個自我相互扯臉,一直到鏡子(或鏡頭)破裂,造成分裂之自我形象等等,分多層次地描摹年輕主角的自戀舉止與內外心理情狀。

技法上以圓形鏡子或鏡頭觀點正視著裸體,來表達男性自戀,手法相當砌合真實;深墨白描與淺淡色澤使用也能切入「獨自品嚐自己」與「自戀與蒼白膠著」的涵義。本片或許不只表現自戀,尚可能隱藏暗示同性戀情的設計,是具有創意的短片,加上其計畫中的映演方式,將「影片投射在一個白色半球體上,以傳達人們窺視的慾望」,更顯示不僅有形的鏡子對照著自我,還有無形的監視鏡頭的存在,容許他人觀看別人自戀的秘密世界。

黃祈嘉- 童話獄 The Everlasting Tale(2D動畫
以魚象徵大自然被人類無止境地消耗之動畫片。情節簡單,主要分成四大情節,一是魚不斷地被砍下頭來,也接連著被嘴巴吃掉的故事,其二是,魚頭後來意外變成兔子的頭,接著便成家庭中女兒的頭,最後加諸於雞身的雞頭,為類似太陽的圓形體,成就一番想像追逐的故事。因此本片不全然只是談論人與大自然對立的描寫,也切入時間、母女關係、森林、城鎮與書籍繪本等等內涵。

本片以諸多片段重複動作,來表達人類對大自然不可剋制的持續剝削,也因為重覆過多,動作又呆滯不順暢,讓觀影成為一種負荷。比如魚頭被砍下而掉入大牙嘴中,就以同一形式往返多次;或者後來魚頭掉到兔子身上,結果行成新動物,該新動物行走於來回不停的時鐘上。這些均無法以更多的細小情節累積新的發展,讓觀者無法認同,從而產生抗拒,或以為跳針或光碟有問題。

另外,影片導演使用過多會畫技法,導致色澤、質感、線條等之美感無法統一,全片存在著多頭馬車併裝的問題。不過,儘管影像的技術面夾帶瑕疵,音軌的配音倒頗見趣味性。

噫?耶!台北(2D動畫混合照片、圖版與真人演出)
台北人變得很歐洲!台北文化已經很混血!或者台北早不是傳統在地人理解的台北!這些以幽默兼夾戲謔目的出發的敘述,意圖呈現反諷、反官方、也反歷史學術研究,可說是KUSO宣傳版的「台北人的家」。

首先,內容重點是台北人的家居,片名確是「噫?耶!台北」,真實是:想談的遠大於內容所含蓋的。根據台北故事館公告之起源,本建築乃日據時代由台人「陳朝駿家族於1914年興建圓山別莊作為招待客人以及與上流人士的社交場所」,並非荷蘭人所建,作者於開場之背景描寫與此有違。同樣地,安平古堡雖為荷蘭人所建,卻不坐落在台北周圍,而遠在台南。

無論如何,包括許多歷史的描繪,均海闊天空,不著邊際。本片的「胡言亂語」似已經達到其反「逐漸單一化的台灣印象」,自己卻又落入無邏輯的推理中。舉歐風家居為例似有道理,但一定是荷蘭嗎?日式建築、美國風的現代生活又如何深深超過荷蘭對台灣的影響?
這是一部高舉著造反有理的批判短片,造反了之後建構了什麼想像呢?你的信仰在哪兒?誰支持你缺乏明確指向的批評?應該還需要更多引證來說服觀眾吧!

Food(實驗影片,由塑膠鴨子與真人演出)
本片以不加旁白之實驗影片形式呈現,故事當中除了代表肉類的鴨子由量產的小塑膠鴨代替外,其於的,演員與代表植物的水果均以實品演出。

整個故事發展從有一隻鴨出現在廚房的俎板上菜刀旁,然後又出現於有湯匙與筷子服侍在旁的圓盤內開始,過程經過水果掉入清水(或算滾水)中。接著盤中被丟入的許多鴨隻, 唯一的主角女性開始先吃一隻鴨,但含在嘴裡真的吃不下去,後來兩隻鴨硬塞進到嘴中,也是如此。不過自從食物換成番茄後,她就吃著津津有味,還不停地留了口水。

由於拿小塑膠鴨代替真鴨,其他水果由真品演出,儘管塑膠鴨在想像上某一程度仍舊能代表肉類,但實際表現上,不管它們的相對尺寸或主角咀嚼它們的行為上,都一直顯然存在著無法被視為同等合理的嚴重落差。既然觀眾無法接受小塑膠鴨子為真實肉類(它們當然是塑膠沒錯!),那塑膠比對水果又是怎樣的意象呢?說來說去,4分30秒的長度並沒辦法讓故事一路延展下去,並開創令人心儀的細節。

本片有著它操作象徵物件上的困難,這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可能導演還必須重新好好的回頭想一想!


Flow Design-ReNew / The Future not Future(2D手繪黑白動畫)
在無人的荒城中,孤單小花鹿(如果可易簡化的說的話)追逐一種黑色流體生物,流體生物最後演化成密不通風,如大雨般的從天而降,灌入花鹿的頭與身體內。

意外地,我們才知道,被導演甩了一道,原來這事兒發生在遊戲機上,而玩遊戲的是居然是身著太空衣的人,或者不,這是真實的太空情境,或者大地已經被污染後的隔離監控飛行器的駕駛艙內;而且駕駛員半邊的臉,分明也早被那流體生物所感染,而出現黑色液體流動狀態了。

這時天空又掉下來一個箱子,那箱子內裝著小花鹿…。我們又得想一想,是不是又要從頭開始了呢?
本片節奏迅速,分鏡細致,寬景與特寫均表現得當。故事雖然簡單,但手繪動畫筆觸不俗,環節生動迷人。更重要的是,兩位導演仍能在劇情演繹上扣緊生態議題。此外,本片之環境聲音與動作音效搭配得宜,音樂切入佳,多重聲軌的綜效具專業水準。

余紫詠- 鮽中娛 FlowerFish(2D彩色動畫)
李幼鸚鵡鵪鶉於破報所撰之「吾、我、余:《鮽中娛》」一文已經將本片形式與內涵描繪非常地詳盡,女性細膩的相關議題以及本片片名與導演本人名字的巧妙連結,無不有精彩的剖述,於此不再多言。
許多室內房間隨時可見的擺飾,彼此之間的有機與超現實的連結,開展出令人競艷的精彩成果,魅力十足。

有著人眼的魚、人形魚嘴、萄紫色之花、乳狀花瓣、裝有清水之魚缸、橢圓形鏡子、陰陽壁紙、多乳狀圖案之桌布、花蕊變身紅辣之舌頭、電話線突變成香腸、似陰道之的多重窗頁、窗頁底的粉色球狀物、主角寬衣與魚缸破裂同時發生、女性裸體背影與魚體並列等等,一再顯示豐富的象徵意義,是一部巧妙結合生活元素,細緻操作女性個人想像之流動世界的作品。其故事轉折控制婉約流利,色彩運用傑出,音樂之搭配亦佳。

*文/李幼鸚鵡鵪鶉
花瓶中,女性胸部(奶頭?)般一樹的紫花。這些花(這些女胸?)情色地望著缸中的魚(或是魚所在的缸),想要貼近。一缸青藍色的水與一尾人小鬼大的魚。開場就遇上了我最迷戀的紫(violet)與青藍(azur)。劇情被我描述得這麼不確定,是我怕你如果愛用佛洛伊德,那麼,女胸女乳般的花究竟是在追求男孩陰莖般的魚呢?或是愛慕女性陰戶似的缸呢?我寧願提供兩種可能。

片名映現。中文片名我怕電腦打字無能為力,那是導演自創的新字,非常有創意。英文片名是《Flower Fish》。片名從中文到英文,還有導演的大名,我特地用青藍色與紫色寫在一張大白紙上,央託張烈東先生e給史美延先生轉交〈破〉報藝術總盛(美編Ms.蕭雅倩),向她求助。紙上這些字,經由我的書寫方式,玄機乍現。

女人(本片的主角)在花瓶前,在魚缸旁。

牆上兩扇窗搖擺開闔(好似女性陰戶的張與閉?)。女人美麗的紫衣有青藍盤花鈕扣,頭上青藍頭飾或青藍髮夾,外加青藍耳環。

鏡中女人梳頭(虛像!)。鏡中幻化成優雅的女人(想像也是「虛」而非「實」體!)。鏡中另一種優雅的女人。(想像的多種可能性?)

鏡中女人(主角本人)。

鏡子裡「幾朵激動搖曳的花」或「花卉的激情」。我在這提供了兩種建議。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電影《La dolce vita》片名只有一種意涵《生活的甜蜜》,費里尼表示譯成Easy Life或Sweet Life是錯譯。雷奈(Alain Resnais)電影《La vie est un roman》法文原題也只有一種意涵《生活像小說》,可是英文譯名《Life is a bed of roses》讓我困惑,究竟是「生活是一張玫瑰床」呢?

無論是「激動搖曳的花」或是「花兒們的激情」,恰似水中的……,但見,大特寫花的「內部」(花芯?心臟?陰戶?)情慾奔放,對比缸中魚的躍躍欲出、果真躍出。無論女、男、動物、植物,大家都有情慾?彼此如出一轍?魚躍出水面,就像花的綻放、盛開、激情?魚躍出水面,又宛如魚貪慾好色地望著那幾梨花!

女性奶頭般的花朵,被躍出水面的魚咬住(多麼感人的場景啊!魚為了愛與sex不惜離開存活的水缸,花為了愛與sex,總想擺脫花瓶與莖葉)。魚的吸吮花朵既像嬰兒吸媽媽的奶頭(所以女性胸部的汁液也恍如魚兒或男孩生命的活水?),又宛如男孩陰莖被手或嘴masturbation!

鏡中女人整理儀容。

鏡中女人。鏡中女人背後瓶花動盪(藉用花兒們的心思側寫女人的情懷?)。

實體本尊,女人走向花瓶與魚缸,望見魚在吸吮一朵花。

女人抓起魚,扔回魚缸。魚在水中暈頭轉向。魚眼大特寫,見女人拿起電話,由話筒或聽筒飛出朵朵慾花?片片妖花!周遭粉紅飛揚。好一幅超現實美景!魚躍出水面,咬住花與花相接的線(或是電話線?)。女人再捉住魚,扔進缸中水裡。花與花相接的線與電話線都是溝通的管道,主角的行為卻是背道而馳,棒打鴛鴦或拒人於千里之外。

女人走向魚缸。鏡頭由缸中「觀點」、角度仰看女人的臉貼近缸口。魚游向女人。女人的窗(隱喻「心房」?「情慾」?「陰戶」?)關不住了。兩扇窗之間,空隙似陰道,裡面大批紫粉紅色圓球活像卵巢。在地板上的魚睜大青藍色隻眼瞪著,張開大口(嘴裡大批紫粉紅色圓球是牙齒?)。女人兩眼與青藍色耳環大特寫,她那兩眼也是紫粉紅色大批圓球構成。窗、魚、女,超越物種的同質性?或是三位一體?

魚躍入水中。女人端起魚缸走過屏風。女人望著缸裡水中自己面容(虛像!)。魚仰望女人,魚(本尊)與女人(水中虛像)合一!本片最動人的隔水交媾、虛實相叠!魚跟女人互相「進入」!實與虛也能超現實「性交」!魚岳打翻破裂,女人衣衫褪去(脫光),雙方各自擺脫「束縛」?魚跟女人(裸體的主角!)在超現實的、畫一般的水波旋轉。魚跟女人在大池裡游著(可貴處在於女人不必總是讓魚牽就陸地上的女人,彷彿女人認同了魚的族群與魚的世界,像魚一般徜徉水的領域!不再人類沙文主義之於動物,不再陸上族群霸權高姿態之於水族!),游向紫輪映著的青藍水中。紫輪因camera運動而出鏡,女人(裸)跟魚在一望無際的青藍色水中。

把紫色與青藍色拍攝得這麼美麗、這麼風格化的電影,連導演、編劇、美術的姓名都很紫:余紫詠!莫非青藍姓氏或名字的人都不爭氣?音樂與音效只好由黃色代勞:黃乾育!

中文片名第一個字左邊是「魚」,右邊是「余」;第三個字「娛」的右邊「吳」是吾的諧音,跟「我」、「余」互通聲氣。「娛」的左邊是「女」(female),跟英文片名《Flower Fish》都是F字母起頭的字。正導演本身姓「余」。片中的魚可以有3種讀法:魚是男孩,本片是女性由被動逐漸情慾解放、主動出擊的異性戀sex愛冒險旅程;魚是女孩,本片是魚、花、女人三位一體(或者加上窗戶,四位一體)的女女同性慾望大放送,堪稱最美麗的女同性戀詩篇與女同志的性愛寶典;魚是「余」是「我」是「女人」(主角),本片是一則女性自我解放的心路歷程。2010年女性影展不可錯過的奇片。可以預料,多少年後依然會在台灣電影史發光發熱。本文承蒙游婷敬、簡偉斯、江夢軒賜助,方才寫成,謹此致謝。

廖祈雨- 向女孩那樣 As like a girl(彩色短片)
六段同一女子頂著紅色大蝴蝶結(帽子)的扮裝,結合成一則短片故事。於是,場地與女子的衣著,加上其行為,構成本片的核心。

由於具有行為,卻缺少故事,我們可能以視覺藝術當中的藝術表演的表現來看這一支短片,或許比用傳統實驗短片的角度來衡量它,較能貼近作者的心聲。而且,類似相同行為的攝影,比如將一張全新紅色絨布沙發載到全美國各地,放置於離攝影機一模一樣的距離,卻在完全迥異背景的地方留影,一直到沙發骯髒壞去,三十年前美國人做過如此的觀念攝影。這種影像跟現代藝術思維,以及「跟隨流浪」之藝術觀念密不可分,湧溢於眼前。

於是,如果我們可以將此片納入此一範疇,我以為有兩點值得提出討論:
一、整部片子除了超商與過馬路外,導演都尋找背景乾淨的空間拍攝,試圖建立一種單純有力的簡約視覺力量,凸顯紅色大蝴蝶結;
二、前兩段演員保持於鏡前繞圈;
三、四段她大抵直立居中面對攝影機,然後朝機旁側面走過;
五、六段則採取讓她斜側方經過畫面的手法。

因此認真的來想,導演的目地是多重的,只是想讓紅色大蝴蝶結出現在可控制的多種情境,畢竟除超商與過馬路外,也都是可控制的無人地方。我以為,稱呼此影片重走現代主義攝影之路的藝術錄影(或稱錄像),亦無不可。它成就了一種形式上的視覺宣示;但可惜的是,觀念深度與行為執著的加強,好讓影片形塑更強大的力量,則有待深思。

.............................................................................................

孫松榮│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音像藝術類整體總評>

今年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音像藝術類,參賽件數雖比過去少了些,但我覺得這次作品的品質並不低。總體來講,從表達形式與主題的面向而言都堪稱優質,可以看見學生力圖在大小格局的作品中找尋屬於自己的影像風格與表述的題旨。其中,動畫影片無疑表現得最為精彩,無論就議題與影像構成而言,都展現了實驗精神與創造性。倒是劇情影片沒有讓人有格外驚喜的作品出現(線)。但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紀錄片竟然缺席,這對年產量可觀的台灣紀錄片來講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希望來年可以看到更多在學的記錄片工作者將觀察與思想現實題材的好作品投寄過來,豐富世安音像藝術作品的向度!

<音像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余紫詠- 鮽中娛
這部動畫影片的創作意圖非常鮮明,藉由中國女子既古典又典雅的形象來思考性/別建構的議題。一般來講,要在這種「政治正確」的題旨下重新注入新穎的方向並不易。可喜的是,作者運用了許多視覺元素與母題,如魚、鏡子、花等重要構成要素進一步使得女性慾望與身體的形象化過程達到相互對話的效果。其中,對於「魚」所做的音畫思索,十分精彩:游動的魚,既是娛悅的反思,也是對逾越的挑戰與實踐。種種介於字與音,影與畫之間的變動,讓這部就畫功來講或許會讓人挑剔的影片不再只是敘事的動畫影片,而是閃動著省思亮光的感性觸碰。

.............................................................................................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音像藝術類整體總評>

2010年世安藝術獎的參賽作品比起往年相對地減少,但整體參賽作品水平並沒有因為量的減少而降低。評審會議也沒有因為較少件數而快速結束,反而對每件作品都有充足的討論,當然在會議裡面有共識也有分歧,正如所有的競賽獎項。

2010年世安藝術創作獎的得獎作品《鮽中娛》,為余紫詠的作品。魚缸中的囚魚與被困家屋中的女子,相互成為隱喻,影片最後女子與金魚雙雙游出生命的出口。此動畫作品有著細膩的女性動畫特色。這件作品成績亮麗,為世安年度之作,實至名歸。

此外,也要藉一點小篇幅寫一下我心目中的遺珠之作《自拔》。此件作品同樣地出自南藝的動畫所,描述少男與鏡中的倒影,作品回到古老的希臘神話中的自戀少男,作品簡單樸實又有深度,雖然作品沒有獲獎,但希望創作者能再接再厲,持之以恆。

綜觀所有參賽作品,雖然評審們並未偏好動畫作品,相對特別突出的均為動畫作品,這是否意味著台灣未來的藝術風潮將會是動畫作品的浪潮?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劉守曜│ 專業表演者, 導演, 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表演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董怡芬- 艾蜜莉.狄金森 – 為每一個忘我的時刻
編舞家運用舞者的關係、借位、構圖、對比等方式,帶出女性在個體與群體間無盡追尋的孤寂。整體結構完整、意旨清晰,動作語彙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回歸純粹舞者、動作與空間交織主題的簡單風格,段落內容個個指涉明白,是一齣細膩、韻味十足的女性作品。其中獨舞者情感表現拿捏得宜,表現頗佳。

<表演藝術類其他作品評審意見>

Going Under…
動作編排瑣碎混亂,語彙發展不足。整體結構不清,看不到表達的主題,像個未完成的作品。服裝對比的意義不大,寬鬆衣物減弱了動作質地,整體不佳。

.............................................................................................

魏淑美 │ 清雲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專任助理教授

<表演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董怡芬- 艾蜜莉.狄金森 – 為每一個忘我的時刻
黑暗中伸展身體、看望四周,搭配著低限延伸的配樂與迪金森詩句旁白,舞者(即編舞者)肢體細膩到位,呈現出女詩人孤寂卻自足的內心風景。柔軟身軀彎折下降、緩慢舉步移位,驟然遭受驚擾而抖動,跌跌撞撞的姿態,她撫摸著四週禁錮障礙,繼而屈腿跌落再掙扎站起;沿著牆面探索,猛然面對內心竄出的不同分身。中段是分身們或在面前晃動遊移或步步進逼,營造詩人凝視自我呼喚的對峙張力;其一與本尊親蜜共舞,以時間與動作細節質地上的落差表演出同一組舞句,表徵其相遇與協商過程。眾人奔跑追逐、碰撞牆面與頻繁進出的場景,側邊打進的光線在混亂中加添鬼魅氣息,但過於冗長。最後一段將前面獨舞、群舞對抗場面做更多發展與擴張,如個體連續迴旋的落寞,雙人互相伴隨時的對應與關懷。

由內在動機出發的動作設計,發散出強烈情緒能量,也同時具有一股女性獨特柔媚氣息。一對多以及兩兩對位的設計,加上空間走位變化以及多焦敘事手法,表現詩人複雜、敏銳的心思波動狀態,動作婉轉流暢,角度與方向變化有機靈動,小處細節的處理,整體編舞層次豐富且能切合主題意境做深入探究與發揮。

<表演藝術類其他作品評審意見>

Going Under…
一切由一張白色軟幕開始,其後抖動不安的曖昧人影帶出表演基調,一名身著牛仔褲男子從前方經過空洞地往前直行,白幕中滾出一名女子,軀幹外挺、扯直雙臂、彎腰撫臉等動作帶有掙扎困惑意味。爾後男子將白幕拉出場外,六個上衣顏色不同的舞者甩入舞台,有人倒地扯動身體或躍起迴身,也有幾人扭轉糾結一團,隨後兩兩追逐,幫襯彼此動作,陰魂不散的牛仔褲男子從對角線穿越舞台。六人各自扭動、失去平衡而摔落地面,一起繞圈奔躍,男子與一名男舞者險要險相撞,一前一後做出相同舞句,舞者手上舉做出祈請手勢。結尾處,男子再度拉出白幕,將舞者們吸納其中,獨留下男舞者一人背對著白布,倒退出場。

表演敘事框架不夠清楚,男舞者與牛仔褲男子意喻不明,角色似有對位關係,卻未有周詳闡釋;動作設計缺乏細節整束,身體質感顯得隨意粗糙。似乎一切都來自於內心世界的混亂,除了低沉、騷動的情緒營造,並無能就主題做出明確階段性發展。若是要表達虛假生活中的無奈與困窘,過於簡單的白幕設計也未能成功鋪陳此一背景情境。

2009 世安美學獎 評審觀點

今年 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美學論文獎 >:林國源、陳瑞文、曾少千

----------------------------------------------------------

 世安美學論文獎評審觀點

林國源│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教授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邱俊達 <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
  <朝向廢虛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虛空間>論述命題具有決斷力與豐富性,借空間詩學發揮、指陳廢墟詩質的憂鬱性與玄秘性;行文段落層次明晰,論次周延,並具有轉喻指涉的靈動性,是難得一見,立論嚴謹的美學論文。
解讀巴舍拉<<空間詩學>>,指陳其間存在一種比「幸福空間」更原始、先驗的「廢墟空間」;論文的作者直揭「主、客連續體」形成了「詩意空間」,此為延伸了原先以家屋之為幸福空間典範,與廢墟空間合而產生了一種同源異形的關係,並具有衍義能量。
後續行文,另依武德爾德<<人在廢墟>>指陳詩作世界為廢墟化與陌生化,結語引唐代劉禹錫詩作<烏衣巷>即顯示出作者現象學美學論述的氛圍、調子與變遷感懷。


謝慧青 <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
  <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是越界身體論美學的傑作,藉解讀佩契妮妮的渾化世界,提呈了此科技時代流動與混雜的身份特色。
文中論述的主軸為破除二元對立的衍義,藉cyborg混種、跨界轉喻有色女性的受壓迫的處境。大家都是Chimeras(女妖)。此而,cyborg身體論即一種合同的同異辯証,雖言不是尋求普通語言,然提敘尋求無神信仰的異質語彙,結果仍不脫性別文化論述的記號學辯證。
文中針對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對後人類的未來提出想像,因基因工程而生破除物種藩籬的後人類世界提出樂觀的論述,結語或不免輕易些,然有破有立,允為天下一家的和同論述,證成一個後人類的新世界,亦能自圓其說。

.............................................................................................

陳瑞文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邱俊達 <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
  《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研究對象為法國哲學家Gaston Barchelard的《空間詩學》。論文致力於討論該書核心主題「語言之間的空間問題」。作者將此議題帶到Barchelard的閱讀空間實際的感性想像:從語言空間到還原的原初空間,也就是一種重新命名的詩性空間,或等待的廢墟空間,這樣的討論構成論文內容。此篇論文相當體現現象學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發展特色。文字掌握極佳,問題鋪陳能貫穿全部,是一篇難得一見的Barchelard研究論文。

謝慧青 <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
  《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是篇從Cyborg理論,討論當代媒體藝術家佩契妮妮的論文。文章以文獻實證,細膩鋪陳佩契妮妮影像作品發展的來龍去脈。論點集中在影像題材的延伸詮釋,如基因/改造、人類/動物、生殖/複製等生物科技議題。論文注重文獻鋪陳,資料整理上下了極大的功夫,文字流暢,章節分配恰當,是一篇相當札實的論文。

.............................................................................................

曾少千│ 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從參加論文獎的著述看來,探討題材以西方美學和當代藝術為主,僅少數觸及台灣民間藝術和創作自述,顯示研究者所關懷的多為西方現代與當代美學理論和實踐。這現象透露出近年藝術學界的教學和研究傾向,以及年輕學者迎向全球化學術環境的企圖和熱情。就美學理論的研究而言,角逐者分別對於美國分析哲學和法國現象學格外深入探究,展現相當敏銳的閱讀能力。就作品的詮釋學而言,作者們試圖在藝術家傳記和風格分析之外,注入跨學科的思維,交叉參照科學、哲學、性別理論等,增潤作品在文化脈絡中的豐富意義。在當代藝術愈趨渾沌失序,甚至被壓縮其解放和反思的空間之際,沉穩厚實的美學論述,將可望鎮靜我們的感官,滌清我們的視域,增進我們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邱俊達 <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
  透過對於G. Bachelard的《空間詩學》和C. Woodward的《人在廢墟》的細膩閱讀,本文的問題意識環繞著:幸福空間和敵意空間是否為一體兩面?廢墟如何隱含詩意和幸福感?作者的閱讀展現了想像力和創造性,照亮文本的涵義和修辭,並且搭起兩本著作之間的對話,將文學色彩高的《空間詩學》和偏重歷史考察的《人在廢墟》微妙地連結,融會貫通。作者抱持哲學的關注和敏銳,耐心推敲廢墟意象在視覺、心理、藝術上引發的迴響,探索廢墟的場所精神和詩意能量。這是一篇洋溢哲思和文采的優秀論文,兼具感性描述和理性詮釋,吸引讀者沉溺其中,又能獲得重新活化的力量。在未來,廢墟的史學和詩學研究,以及廢墟的美學實踐,將可從本文得到深刻啟發。

謝慧青 <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
  近年生物科技的新發明引發許多倫理的議題,美容手術、基因改造、電腦晶片植入人腦等技術,轉變了人文主義的核心價值,而使人體成為多元、異質、不斷生成的產物。本文的重點即關懷生物科技時代中的身體意象,以科學史家兼哲學家Donna Haraway的cyborg宣言,映照澳洲新媒體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有關基因改造的作品。在選材方面,本文具有跨學科的視野,觀照當前熱門的基因改造工程和數位科技藝術的發展;在寫作方面,文字簡潔清晰,將作品風格分析和cyborg理論引述,融合得體。本研究指出當代電腦合成影像和生物科技發展的密切關聯,並描繪出一個打破人種、物種、性別疆界的美好未來。然而,這般生物混種的藍圖所牽涉的倫理和美學議題,尚待更深入的省思。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型類

王嘉驥 │ 策展人 藝評家

 Sleep Mode
   利用後製的手段,將城市或自然地景中的人造光源加以戲劇化,搭配電子音,塑造出一種規律的呼息,藉此揭露當代生活裡某些看似隱微,卻又並非不可見的秩序或體制。作者將影像的速度調慢,將光源轉為一種持續閃爍的訊號,觀者因而得以「凝視」時間。而這些閃爍的訊號連同規律化的電子音,彷彿也是一種密碼的傳送,使觀者對於當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潛在且不受注意的訊息,逐漸產生知覺。這是一件嘗試從當代的日常生活之中尋找美學可能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繼續開發與深化的創作方向。

 3月14日,紅勘體育館
    作者以彷彿正在調音中的電音曲調作為背景,並將鏡頭操作為一種搜尋或掃描中的視覺觀點,帶出了舞台在尚未演出前的靜謐。舞台燈的戲劇光源結合電音的音樂節奏,影像也隨之在演出的舞台與觀眾席之間進行各種詩意的流動,且流動中夾帶著聲光雙重的溫柔撫慰,如此,形成了一種高度自覺的影像美學。這是針對舞台即將開演前的某種沈思。若干分鐘之後,隨著舞台的開演,劇場也即將展現其動員觀眾的戲劇性奇觀。作者成熟地結合聲、光、影像三者,使觀者的眼光流連在劇場內部空間的同時,也導向了劇場之外更廣袤的世界,尤其提供了對於當代媒體與奇觀社會的沈思默想。

 牧歧與繪畫
    作者透過寶萊塢式的綜藝演出手段,諧擬當代藝術在資本主義邏輯下的景況,同時以犬儒的手法,反映藝術創作面對市場機制的弔詭。影像中對於當代藝術體制所呈現的看似冷嘲熱諷的演出,也凸顯了一種矛盾。也就是說,作者既以嘲諷當下的體制作為手段,同時,以此所完成的影像演出,卻也沒有例外地被作者視為一種創作的生產,並將其送進申請藝術創作贊助的迴路之中。就此而言,此作是否果真出於一種反省的動機,或只是一種突發奇想的逢場作戲或自我挖苦式的解嘲?若就作品自身的表現而論,形式流暢,且作者勇於嘗試各種不同媒體的手段,持續質疑藝術創作的價值與意義,亦值得鼓勵與肯定。

.............................................................................................

陳香君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助理教授家

 穿越者之屋 Pass-through Structure
    作者以尚在摸索階段的錄像語言,呈現當代都市空間建構裡一個荒壞的邊緣角落。熙來攘往的人車通道旁,卻有一個長期積水、無法通行的涵洞。積堵的水面呈現一片靜謐,傾倒的廢土,卻顯綠意盎然的生命。這個經歷時間毀壞的角落,是作者希冀進入的秘境。以DV拍攝的錄像與自然音,嫁接電子合成影音,強調秘境的氛圍。一路夾腳拖摩擦柏油路面的粗冽聲音,走進水中的粼粼音聲,帶著觀者穿越此秘境而至另一個秘境:涵洞中一個崩裂的牆洞,作者把頭伸入洞中,畫面停格,終。企圖詩意的鋪陳,以平板、普遍的google earth影像出場,最後也以Q版無厘頭的橋段嘎然而止,整體敘事和美學還有修整,以求流暢完整的空間。但以都市空間的邊緣角落為隱喻,注視人類生命懸置的景致,令人期待。

房子背後
   作者用錄像裝置的語彙,將老舊、擁擠而又凌亂的住宅群像夜景平面化,轉變成一個充滿詩意與幻境的數位動態風景。如夢似幻的電子瓊音渲染出創作整體的氛圍;不斷出現的合成影像,令人驚奇的營造一個如繪本般的異想世界:突然湧現的一片天藍,既像水景又像天景;其中漂浮著如魚如星的餅乾,也游過成群細瘦的魚兒…比照少數知名的當代藝術創作,特意將較邊緣階級生活內容寫實性的放大,誘使觀者不得不直視那被中產階級社會美感排除的經驗,這件創作明顯不是藝術行動式的積極革命。它剔除了「直視」階級經驗的衝擊與掙扎,以幻境提供了一個「側視」的景深,讓人在全盤否定與認同之中,有一個心理轉圜的觀看空間。對於當代社會的真實社會景觀,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凝視方式。

 無意識航行
    作者已發展出一套相當成熟的數位影像語言,並以此表達他對影像真實、藝術語言以及社會機制的看法,非常值得鼓勵和期待。朵朵的烏雲盤踞在廣闊的天空上方,一群微小的人們和小狗,在下方乾淨寬闊的道路上不斷的來回行走。像是一個都市生活的寓言,在機制動力或幽靈的推衍之下,不知名的人群,規律、重複的操持演練日常生活的功課。如是的社會觀察,築基在虛擬的影像真實上。作者保留社會現實的真實與媒體影像塑造的真實之間的緊張關係。精心挪用與設計圖繪的自然與人事物,細緻的構圖、飽和均勻的色調、偶而提點繪畫性格的顏色,呈現作者對於藝術詩學與美感的追求。

.............................................................................................

洪藝真 │ 藝術家

腦內風景的積化合差
  沒有人物、沒有時間,轉換於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再造空間。畫中透過線條和色塊所構成的幾何圖像,更顯現出冷靜畫面下的情緒表現;繼壓迫感和不安情緒後細膩的筆觸處理,帶領出畫面中的質地也保留刻意下的平靜。亦深亦淺顏色的堆疊,筆觸滲透及掩蓋的反覆過程流露出對於空間主觀經驗的反覆再造,並透過灰暗色系把觀者帶到一個真實世界中的若有若無情境中,構圖裏表現強烈的存在感,更加反應出主觀意識和淺意識下的空間觀感。

 There is a Rainbow
    作品的題材試圖要藉由視覺語言來探討真實下所存在的現象。畫面中一再的和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主觀意識和進行中的客觀現象維持水平線的觀察,沒有交集和重疊彷彿置身事外。作者在陳述和探討意識之外的現實中,透過知覺下的經驗來體驗,而當下的意識卻成為回憶中的記憶,筆觸所刻劃出的是想像中的記憶,或是記憶中對主觀意識的想像。記憶裏結合了當下現場中「顯現」與「不顯現」的現象,去主體化的形象反應在無眼神的臉部,明顯的輪廓和低彩度的中性色調更放大與現實的距離。作品所關注的不是眼前所見或主觀意識下的現象,而是人與事物接觸過程中所產生的距離,其中距離所產生的空間可以是寬廣或是有深度的,如此一來更加深了視覺下的厚度。

 
邊境  Outland
    作者試圖在影像與自我之間尋找一個屬於非定點的自我意識。藉由邊緣化的模糊空間地帶表現去中心化(decentering),之後透過知覺、記憶、想像、認知與選擇產生自我意識。畫面中身體不斷的在移動,身體的空間性不再只是靜止的,而是活動的(mobile)。「Outland」可以被解釋為邊境和異地的意思,作者的詮釋是經由身體重覆的行走,在去功能性的空間呈現出超越自我與經驗自我的雙重性。在經歷過病痛的經驗自我後,透過記憶中的移除和認取,建立於一個屬於存在記憶的身體之中。影像中作者將畫面的構圖刻意放大地面面積,以彰顯出空間的存在性,用以身體的空間性相提並論,藉此提出更多對於影像創作與自我之間的對話。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音像類

高重黎 │
藝術家

整體而言,本次參賽作品無論是動畫、短片(實攝)類,都總是有一種近親繁衍或譍像(品)的感覺。充斥著近年來台灣票房最賣座電影的投射,或盡是由該系所的學長那繼承下來的風格、或成為師長過渡外溢意志的場域;再者也有仿效國家文藝獎得主的,即只有主流價值的派生物;僅是對當道視覺的再生產而缺乏真正獨創、勇於異質的藝術生產。
由個別的獎作品來看,是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及稱許的,且都已經在評審過程及結果中得到的印證,因此藉此篇幅接著所要說的是對彼此的勉勵。

 「我說啊,」我說。
   得獎動畫「『我說阿』我說」。在它的表現、造型、風格趣味…等都指涉東方、中國,在扁平、圖案化的人物、場景設定、背後透光質感中也企圖再現電影源起,即以皮影戲來佐證東方、中國與電影前史的關係,同時也有依此為片中對於動作表現太少的情況尋得了合理化,然而動畫本質就只是表現動作的圖像,而不是表現會動的圖像。其次,在趣味的設計上有安排算命的痣臉面容以及有著李小龍或功夫模樣的郵票等都是廉價的異國情調。而作者所謂「一鏡到底」的動畫特質這一主張確實是動畫最獨特且有別於其他類似媒體的。然而就動畫美學而言它的本意,不是出自於對剪接、轉場的替代,而是根本的對實攝電影中不得不的場面調度,蒙太奇概念的否定。
稍早,這部動畫已在西方動畫比賽獲得大獎,由此點看去,經由上述是可以將之理解為東方主義在當前文化的作用痕跡。本作品,在群體性的符號中作者太強調西方所期待的東方文明特質、中國文化特徵,而在個體性上作者不斷專注於自身的情慾感受變化並將這些藉由動畫作品使之審美化,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缺少了社會、現實意涵。因此很容易助長西方對東方的原始想像,即東方是神祕、陰柔、順從、性倒錯、專制-父權…等扭曲的面貌。

 Greetings…敬啟者
   另一部得獎作品,也是動畫「Greetings…敬啟者」。他是一個關於模擬分享旅行、記憶的影片。「敬啟者」它採取了沒有指定收件人的模式,就像電影放映是無法就誰才是觀眾來作出規定,因而如同所有記憶在成為文本形式之後,那記憶就喪失它是專屬某人、某些人的允諾。
本片以聲部言語、動格影像二種符號能指來中介外部世界與思維、意識主體的關係,即透過影片把自己置於某種與世界的關連之下,於其中強調了自己的性別、身分、來處、樂趣、喜好…。在言語與影像交鋒的電影中;聲部是以法語、義大利語為畫外音,是發話者立場,這作法是充滿創意卻也矛盾的。我希望作者這麼作是為突顯、論證在與影像相較下,語言確實比起影像是更有能力型塑所謂身份與主體意識的結構物,而非出於要參賽得獎的策略考量。
最後,說一下沒有得獎,也不被評審討論的短片「刺點」。它是取材於歷史、政治、現實性的實攝電影。這本是最值得鼓勵的,但是處理這種題材除了專業技能及歷史知識外更需要立場與勇氣。因為他是內含有紀錄片(或偽紀錄片)架構的文本型式。這樣的文本型式是一種可以在提供審美判斷的同時又能提供科學判斷維度的,所以出發點若有取巧算計或躲在安全、短視的史觀迎合主流當道價值那將是不恰當的,尤其是考據上有疏失、矛盾時。或許這正好說明了本片及作者也是當下歷史氛圍、教育的受害者,因而也提醒我們的是,在成為歷史、政治的受害者的,同時往往也是個加害者。

............................................................................................. 

劉永晧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助理教授

2009世安藝術創作的競賽作品,在種類上相當豐富,涵蓋劇情片、動畫電影、錄像作品與新媒體創作,從作品的類型上,可以觀察出當前青年藝術家們的創作方向的多元特色。在參賽的作品當中,尤其以動畫類的作品更為突出,整體水準上比起劇情類與其他影音作品,更為出色。
今年兩件脫穎而出的作品,都是來在台南藝術大學動畫所同學的作品,從這裡可以看出,南藝動畫所所展現的驚人創作能量與藝術水準。《我說啊,我說》與《敬啟者》兩件風格迥異但又共同具備了私密性的作品,在劇情的鋪陳上都使用了書信的形式,書信形式的蔚為潮流,乍看之下好像是來自《海角七號》的餘波(在《海》片中也是以書信的傳送作為劇情主軸,但在世安藝術創作的競賽中,這兩封影音書信,顯然是另一波新浪,與恆春無關。

 「我說啊,」我說。
   《敬啟者》是寫信給某人,《我說啊,我說》則是不斷收到寄給Michael的信與禮物。在一寄與一收當中,兩件作品的風格也相當迥異:《我說啊,我說》馬匡霈以失戀分手搬新居做為影片的開始,然後在不斷地收到寄錯收件者的信,在情感的空缺中開始一個對陌生寄件人有了情感的想像上的投射。整件作品彷如戀人絮語一般,細膩感人,同時也跳脫過往以男同志為題材的影音作品刻板印象。

 
Greetings…敬啟者
   《敬啟者》禹孟潔的作品相對地較活潑,所探取的表現形式也較多元。真人實拍與手繪混用交雜而成,瑞士的行旅程為與他國文化的相逢,這包括異國的山水風景、食物、語言與性愛,這是女性私密遊記的動畫書信作品。

《我說啊,我說》與《敬啟者》兩件作品在風格上相近又相異的作品,為今年世安藝術獎的勝出作品,似乎也反映了台灣當前的影音創作潮流中,動畫創作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形式,而且能量充沛令人驚艷。

............................................................................................. 

孫松榮 │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助理教授

總評:
今年參加「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的作品,就數量而言,縱然比起往年少了一些,但總體作品的品質並沒有因而降低。在這十來件的參賽作品中,動畫與劇情類別的影片各佔了四分之三的比例,剩下的即是實驗類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沒有任何一部紀錄影片參加,在國內近幾年來興起拍攝與播放紀錄片浪潮的態勢下,確實讓人感到格外驚訝。若進一步檢視參賽作品,被三位評審一致地選入討論得獎資格的名單中,動畫類影片獨佔鰲頭,劇情類與實驗類作品則全軍覆沒。原因非常簡單:前者無論在表現方式與題旨的面向上都展現了高度的創造與新意,反觀後兩類作品則顯得異常的樣版化與缺乏實驗精神。在這一個人人都可成為音像創作者的年代,弔詭的是音像創作的理念與創造性精神並沒有因而獲得全面性地提昇,反而不斷地看到音像作品一再淪為陳腔濫調的表達媒介。如果音像作品或電影(不管指的是正逐漸消失的類比影像還是將取而代之的數位影像)有其存有的價值,是持續地給予我們一種新穎觀看與思辨世界的方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縱使有再多的影像作品問世,也不過是使得這個已顯負荷的星球更顯沉重而已。

 Greetings…敬啟者
   今年兩部得獎的作品,恰好都與信件有關。這一部動畫作品中的寄信者與收信者,同為一人。信件的書寫與寄送,在物理性時空與人物主觀性精神之間來回地傳遞,是此部影片非常有趣的地方。然而就這兩部分的影像表達方式而言,後者略顯成功,相形之下前者卻缺乏流動感。譬如影片中由貓至獅像的轉變,即為一例。這即是為何整體作品尚未能達至融合與流暢的部分原因。但就鼓勵原創性精神的角度而言,這部動畫作品以其私密性與個人性的表述獲得評審的青睞。希望作者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我說啊,」我說。
   這部動畫作品在今年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獎連連,一再證明了作者高度的創意與表達新意。比起《Greetings…敬啟者》同為信件影片的表達範型,這部作品的過人之處,在於將寄件與收件的表述形構為一種分裂影像的表徵(我非我,亦是我)。作品中的流轉與變形題旨,是「邁克」的多重異變,更是其精神的一再萎靡與重振的運動。如果所謂的實驗性在這部作品具有啟發意義的話,那不是意味著封閉的自我隔絕,而是向自我的內在無限敞開,進行跨越時空縱深的挖掘與探索。

.............................................................................................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表演類

陳雅萍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舞蹈理論研究所 助理教授

 非墨之舞
   這支從女書出發的影像與舞蹈作品,是近年來國內運用多媒體於舞蹈創作的實驗中,能夠使舞蹈身體、多媒體影像與敘事(narrative)產生有意義對話的創作。根據女書的線條筆畫之特點發展的動作語彙,使得身體面向有了屬於舞作的獨特表現,二位女舞者的服裝與互動關係之設計亦頗富巧思。尤其多媒體影像不僅傳達視覺意象,更能鋪陳出敘事發展:從飛舞的女書弧線筆畫開始,線條交織成象徵禁錮女性生命的「網」,交織的平面轉變成地景,其中長出一叢叢植物,女書字體如鳥般飛翔在林間,最後成群蜂擁於空中,象徵女性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在這些影像變化的過程中,舞者的身體多半能恰如其分的與之呼應。較可惜的是,舞作結尾語焉不詳,似乎無法傳達創作者所云「最後舞者…自信地畫出白色筆觸而塗去『女書』,展現女性在企圖逃離父權文化的束縛後終獲釋懷。」

............................................................................................. 

劉守曜 │ 導演 自由藝術工作者

 非墨之舞
   《非墨之舞》以「女書」裡的書法與內容為發展主題,運用多媒體、現場表演與互動裝置為表現媒材,企圖表達現代女性的自覺意識。
    概念清晰、技術成熟,整體構成層次分明、完成度高。影像創作頗佳,由書法的線、面到立體之間,加入了流動與文字、樹、鳥等的象徵意涵,讓技術與主題有進一步的連結。影像與表演結合頗為流暢,創作者除了用動作、影子、象徵、對位等手法讓影像與表演結合,也運用了顏色、服裝、人數來加強女性主旨的傳遞,細膩而完整。
    《非墨之舞》作品成熟,技術與主題銜接巧妙、頗具創意,整體簡單、節制、細節處理細膩,值得推薦。

............................................................................................. 

魏淑美 │ 清雲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助理教授

 非墨之舞
   《樹林或許點出女書出自中國鄉村農婦之手的背景,由小樹成長蔓延擴展為一片樹林的畫面,也可指稱她們所經受鋪天蓋地的性別壓迫;黑墨勾勒出的筆直樹幹畫面,與女書黑白分明的細長字形也能互相幫稱。清麗幽遠的笛蕭樂聲引發對遙遠她方的想像,國樂樂器特有的摩擦及括弦聲則帶有一絲悽涼哀怨的意味。
舞者身體隨著女書字體左右拉出的弧形與點線等構圖,頗有以筆/身紓發心中情感的盡情投入。兩位女舞者上下黑白服裝搭配顯現對比,舞者對視、彼此擠壓拉扯出的身體張力,或顯示了女性內化的壓迫與自我掙扎。
後段一人於角落處貼著背幕站立,形影孤獨面對森林中飛騰躍動的女書字體,顯露出女性與自我對話的那份孤寂。當森林中樹幹經聚焦越顯巨大壓迫,全面吞噬之際取而代之的是一女書字體集結成群的黑團,此時舞者進入恍惚旋轉,再次以身體演練女書右上左下的字形,伴隨著四散的女書字體,有著一份暢然如鳥振翅高飛的歡快。
最後,兩人跪地重疊身影上映照出影像投射的女書,雙人四臂前後交錯,一人起身離場,獨留另一人軀幹在黑暗中抖動出不規則、無定形的白色線條,此處倒看不出如作品簡介所述白色筆觸是由舞者手中的互動介面所製造出的,結尾處理過於草率與曖昧。

2008 世安美學獎 評審觀點

今年 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美學論文獎 >:陳瑞文、陳漢金、劉永晧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 >:王嘉驥、陳界仁、鄭慧華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 >:洪東祿、高重黎、黃建宏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 >:周慧玲、劉守曜、魏淑美

----------------------------------------------------------

 世安美學論文獎評審觀點

陳瑞文│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2008年世安美學論文獎計有14篇論文進入複審。論文題材、論述方法非常多樣,涵蓋中西美學比較(1)、現象學式的中國繪畫新解(1)、台灣當代藝術家(6)、歐洲當代藝術家(1)、歐洲當代美學(3)、日本當代音樂學(1)和美國公路攝影論述(1)等領域。相較於前面幾屆,今年有三個現象值得注意:
1、台灣當代藝術家研究有增多的趨勢,而且質量皆可觀;
2、有三篇論文,涉及法國兩位當代理論者François Jullien和Jacques Rancière,前者以現象學研究中國繪畫美學,後者的專業為當代美學與政治的跨域學者,這是少見的;
3、出現兩篇以往沒有過的議題-日本當代音樂學和美國公路攝影論述。

整體而言,今年入圍的14篇論文質量比往年提高許多,而且關注的面向更為多元。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齊簡 - 〈擴張場域中的繪畫:馬力歐˙梅茲之冰屋裝置中繪畫/雕塑/建築的複式實踐〉
論文集中探討義大利貧窮藝術家梅茲的藝術和創作性質,尤其分析了作品自身場域的表達方式,從而有別於目前流行的藝術詮釋學。這樣的論述介面,是本篇論文脫穎而出的主因。另外文獻豐富、文字流暢、兼且架構和論述邏輯清晰,也是本篇論文的優點。

王涵智 - 〈美國之道──美國公路攝影綜觀〉
雖然論文問題意識沒那麼清楚,但論述體裁和論述對象(公路攝影)卻極具新穎性,尤其在這麼豐富和特殊的材料中,能摸索出一個草稿式的論述場域,使得論文擁有極高的實驗和探索性格,這些難得的創造特性彌補了論文議題過於龐大、研究方法失焦、問題意識欠缺的毛病。

.............................................................................................

陳漢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本屆參選作品達到十四件,題目相當多樣化,品質大體而言相當優越。在大部分涉及造型藝術的這些論文中,兩篇與音樂有關的作品似乎特別引人注目- 一向在美術界頗具知名度的「世安美學獎」,終於也激起音樂界的興趣了。但願主辦單位日後進行更廣泛的宣傳,讓表演藝術各個不同領域的人士,也都能夠關心、參與此項活動。

此次獲獎的兩篇論文,在書寫上顯示出下列這些共同的特徵:論述的能力相當的強,解析、歸納言之成理;行文絲絲入扣,引人入勝;全文的破題、申論、收尾一氣呵成;重心充分,條理明晰;兩文都頗能旁徵博引,透過史學、社會學、美學的觀點,擴展了論述的寬度與深度。

《美國之道 – 美國公路攝影》一文,以宏觀的視野,勾勒出美國「公路攝影」發展的經緯,引領讀者們前去發現一項獨特、卻尚未受到重視的攝影類型,筆觸流暢自然,清晰易懂,如果對相關的攝影作品,能進行更深入的、更周延的解析,全文的重心將會更穩固。相對之下,《馬力歐.梅茲之冰屋裝置》一文,則是在解析與論述上顯得相當深入,行文用字上卻顯得比較艱澀,某些細節上的解釋、交代有些含糊,若能修正這些小缺點,全文將顯得更加完美。

.............................................................................................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此屆世安美學獎的參選作品普遍優秀,評論所涉及的藝術體材相當多元。其中對台灣藝術家與當代歐陸思潮的探討,成為主要的兩個主要的重心。從這個傾向可看出來此屆的美學獎所關心的重點,是具有本土與世界的多重視野,整體來看是顯得相當開闊。

在美學理論的應用分析上,多篇論文引用François Jullien與Jacques Rancière,這也顯示當代法國思潮是直接影響了這些美學理論的研究。這是可能是美學研究典範的轉移的現象。

〈美國之道──美國公路攝影綜觀〉,從美國特有的公路景觀、文學傳統與公路電影中去論述美國的公路攝影,作者的論述與分析如在美國公路上穿過了文學與攝影的時空與地理風景,思路論點相當流暢,使得平凡的公路景觀多出了豐富的美學意義。

〈擴張場域中的繪畫:馬力歐˙梅茲之冰屋裝置中繪畫/雕塑/建築的複式實踐〉集中在單一藝術家的創作分析,文獻資料豐富,論述有點受限於藝術家的觀點,若能跳脫藝術家的論述,有更多作者自己的論點,那應該更為可觀。

.............................................................................................

鄭慧華│ 獨立策展人 / 藝評家

<造型藝術類整體總評>

近年來的美術藝術獎項參與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也逐漸成為藝術學院學生追求肯定自身藝術實踐的重要管道。也因而,我們看到年輕創作者更較以往勇於提出並展示自己的創作。藝術的浪潮具時代性,在生活快速變動、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無論是創作者、評論者、策展者,甚至觀眾都需要更多、更具效率的管道彼此接觸與相互瞭解,以掌握時代在一個地方、一段時間內所開創出的藝術軌跡。擔任美術獎項的評審,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創作和創作者。

美術獎項評選近年來在台灣越來越受到年輕學子的重視,一方面來看,參賽者更懂得策略性和階段性地迎合這樣的趨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它同時也應當具有正面和積極的意義:一種能符合時代、發展自己藝術的理想的主動性,並以此與社會更多的層面產生碰撞和交流。而評審在這之中提供、判斷當下值得關注的種種現象與價值,也因此「評審」與「參賽者」兩方其實是共同勾勒著某一刻的藝術觀點和文化視野。在評審2008世安美術獎造型藝術類作品時,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和其他評審共同評選出得獎的作品。

這十多年來,可說是多媒體藝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似乎給人一種「錄影藝術、多媒體藝術才是主流」的感受,然而事實上在本屆參選作品中,仍發現有許多優秀的繪畫作品值得關注,特別是這些繪畫創作的概念與想法,細緻地反映出當代生活感知的轉變,如周代焌的〈Range〉,它從電腦螢幕上「解析度不佳」的鋸齒狀圖像而得的靈感,轉化成繪畫中的另一種視覺經驗,讓觀者在觀賞的同時用自身心理上和視覺上的「彌補」方式去把線條縫合和圓滑,而對圖像的想像中又輕鬆地並置、反轉了「電腦圖像」和「繪畫圖像」的位置,讓人產生更多層次的聯想空間。另外還有如彭致穎的〈兩種面向的災難體會〉及范揚宗的〈造飛機系列〉,都以獨特的「觀點」以繪畫的不同形式呈現出,彭致穎將圖像以傳統膠卷輸出,以古典幻燈片般的「播映」延展敘事結構;范揚宗的繪畫則以多視點並置、以清澈且聚焦的主題讓人融入觀想的「旅程」中。

有些創作者,試圖創造、翻轉、連結現實和想像,或從現實中抽離出來。既是心靈的奇想,又是對現實的另一種觀察。倪祥的〈清醒詩人〉對現實環境加上無傷大雅的改造和想像,令人會心一笑;林育聖的〈我只能以這種方式飛翔〉運用科技工具完成了心中關於飛翔的「視覺化」過程,其中空間影像的蒙太奇快速置換場景,貼合當代人生活繁忙的節奏、和在各種現實或虛擬時空中來去的感受,而他「飛翔」的姿態給予觀者更多對意識、科技發展雙重的哲學性思考。技術的開發和完成度,在宋恆技術性的作品〈雙打〉中展現,再次提供了藝術中「遊戲」的愉悅;沈正一的〈您好,歡迎光臨〉則以幽默、靈巧簡單的聲音裝置、以不佔空間的「入侵」方式寄生到其他作品中,是讓人印象深刻,是十分聰明的做法。林厚成則運用攝影和數位技術創造了一種關於現實的「幻像」,讓人抽離於事物之外,又凝視著說不出哪裡不太協調的「魅影」-逼真,卻又不是真的。它更傾向於一種內在對時間、空間的疏離感受,也保存了一種帶有距離的觀賞趣味。

在這屆參賽作品當中,具政治社會性議題的作品比例不高。這也反映了現下新一代的創作傾向對社會現實關注的疏離和距離。然而在獲獎的十件作品中,仍有牛俊強的〈明信片〉系列呈現出台灣社會的消費式語彙,以及人們內心潛在慾望的投射展現在都會的景觀或對未來的想像中。而近來受到矚目的新秀余政達,他的〈她是我阿姨〉運用媒體影像虛擬了一次藝術家對社會事件的「介入」,藉由杜撰的「阿姨」角色(實為抗議事件中的一名婦女)製作了一份偽紀錄,戲謔地突顯影像的超真實效應,以及它如何阻斷或扭轉人對「事實」的認知。

綜觀參賽作品,可以看到藝術創作的多元性,它多數展現在媒體和工具應用的成熟度上。而議題與內容相較之下顯得較為單薄,然這也反映了台灣當代創作者的某種社會觀和時代感。在這複雜、快速,甚至往往令人來不及沉澱和思考的時代,藝術創作如何能回歸心靈而不流於喃喃自語、如何回應社會現實而又能掌握創造性,這些在作品中都能讓人警覺到一些足以反思的端倪。而在此刻,藝術創作的意義和價值又該如何相應而生,也都再再考驗著正在這條航道上嘗試提供更多省思創作者。

.............................................................................................

洪東祿│ 藝術家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我不是電影人,我只能用一個藝術家或觀賞者的角度來看這些短片。

李智崴 - War
在全部作品中,這部算是帶有想像力,並且比較完整的動畫短片,劇情緊湊不囉唆,當然這和使用 3D 軟體有關,因為算圖需要花大量時間和電腦設備,導演勢必要拿捏不需要的片段。能用紙片當主角也算你厲害,但這讓我懷疑導演的建模功力,因此建議這類動畫片還是需要作者拿些過去的作品當附件參考。

這部片的出線請參考高重黎老師的評語,在此不再多說。

<音像類其他作品評審意見>

爸爸的手指頭
優點:這部片基本上是一部很有水準的短片,在故事結構或運鏡上和畫面處理剪接手法上,都可以看出導演的功力,其實和線上導演的功力是不分軒輊的,可能和經費充裕及使用35釐米也有關係,在演員角色選擇上也是恰到好處,四平八穩,看起來什麼都很好。
缺點:如果要說有缺點,就是少了點什麼,或是說太多什麼,很難說出有缺點,我個人觀感是如能在螢火蟲的那段,能刻畫更深入點,整部片主人翁的旁白能少一點,那就更好了,有時候影像自己會說話,旁白多了反而造成反效果。
在第一輪中,這部片是唯一被每位評審都圈選的,在經過討論後都很讚賞該部片,評審都認為這應該是送大型比賽的,也認為這位導演未來應該非常的有前途,這不是遺珠之憾,而是忍痛割愛。

山水歷
優點:很有詩意的動畫片,很有想像力的導演,瀑布是山的眼淚,地震說成山也要親熱,這些連結都將符號指向另一個意義。
缺點:太短了點,捲軸跑的速度太快,有點像是片頭預告,本以為還有再延伸,卻看到了結束,速度最好再放慢一倍或更多,才能讓觀眾有時間串連畫面的意義。

帶你去逛街
優點:劇情適時的反應當今M型社會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缺點:演員功力太差,運鏡有待加強,有時候給一些空畫面也可以表達出淡淡哀愁。
例如參考陳界仁的加工廠,光是一個廠房的空畫面就足以撼動人心。這部片可以看出導演想說很多話,但有時候詮釋太多反而畫蛇添足。

無憂 Marrow
優點:導演運用很多實驗性或是意識流的畫面,可以感覺有想要突破一般劇情電影的框架,特別建議導演可以參考日本導演寺山修司的電影。
缺點︰也是優點的反面,過多的實驗性畫面,都感覺到想說什麼,但一下子又沒了,沒有串接的很漂亮,畫面有點像是廣告片,這類的手法在美術方面很需要加強,讓我想起很久以前有部電影叫做逃亡者的恰恰。

轉角 Turn
這部應該是屬於造形藝術類中的影像裝置藝術,放在這邊實在很難依作者的映演方式呈現,評審們只能用想像的場景來解讀作品,對作者和評審其實也不公平。
在技術上確實也還有待加強,flash等的電腦技術部份,還有造型能力都還看不到應該有的水準,建議多看些展覽。

.............................................................................................

高重黎│ 藝術家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戰爭」是一個大題目,經由「War」將其小作之後,更具深意。

在「War」動畫中,是選定以紙來作為出發的。紙,就作為紙張其在物質上的特點成為被賦予造型可能的前提;主導了動作的設定從而交織出趣味,至於劇情則是次要的,因為是造型、動作、趣味在導引著寓意與視覺。

紙,除了歷史感與民族性與我們關聯深厚之外,同時也成為想像的能指。在水平聯想中延伸出造紙、書寫、閱讀、繪畫、摺紙、包裝……,在垂直聯想中則出現了森林、空氣、環境、生命……,這麼豐富的所指。

作者藉紙與人親密、方便擬人化的特質,在「War」的動畫中,安排了一個角色扮演垂釣者,揮動命運的釣竿隨機的在紙海中勾釣起 2 片紙張。一張平整、一張稍皺的紙張就在紙做的陸地上口角一番隨即展開一場愈演愈烈、沒完沒了的海、陸、空大戰。

在 2 分半的影片中,使人驚覺片中同類相殘的景況竟是歷史、現況的寫照。「War」可以作為一面鏡子,鏡相中映現的「自我」卻是充滿暴力、野蠻的「亦我」。 

.............................................................................................

黃建宏│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音像類整體總評>

以這一次投件的作品來看,同樣明顯的是技術上逐漸的成熟,在團隊製作上的複雜度似乎也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學校與環境促使著年輕創作者專業化;但與此同時,可以看到台灣年輕創作者較少有創作意念帶動表達形式上的創新,所以,在表達形式上要不有著挪用拼貼等應用的現象,要不就選取已經被接受甚至通俗化的形式。在議題的處理上,有一部分是情境式的詩意形塑,在深度上似乎有所進展,另一部分大多討論著家庭的議題,其中暗示出勞動、性別、心理等等面向,也有著越來越豐富的進展,但普遍缺乏觀點,停留在感受的部分;也就是說,外在環境與創作者「私領域」這一部分的滲透性與關聯性往往沒有辦法推進,而顯得侷促。

.............................................................................................

劉守曜│ 專業表演者, 導演, 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表演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黃迪揚- Who am I ?
整體節奏明快,活潑幽默。演員動作、口白能力頗佳,情節雖有部份過於刻意、語言文字不夠精煉,但劇場娛樂效果十足,充分表現個人表演的能力與魅力。運用電視分身與本尊的辯論對話,在嬉鬧中傳遞「成長」的困惑,在簡單的結構中完整呈現清晰的主題。

.............................................................................................

魏淑美 清雲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

<表演藝術類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黃迪揚 - Who am I?
學生阿迪以畢製演出做自我回顧,試圖在現實、回憶交錯中逼現真實的自我面貌。一開場的饒舌音樂手法,頗有心意但不多久即已完全揭露充滿全戲那自憐、自悲、自嘲的情緒,這段做為背景鋪陳,稍嫌過長。其後友人來電告知取消演出機會,實際生活中的挫折引發他打開電視,螢幕上跳台出現其分身(內在自我),質問阿迪為何如此頹喪、缺乏主動積極行為。以自慰挑逗字詞激發其起而對抗,阿迪從排斥、開始要求回應、與分身爭吵、扭打進出於電視黑盒內外,兩人先合而為一再對換所在空間。其中外婆的照顧與高中演戲的風采似乎為其帶來信心與溫暖,終於一陣嘶吼確認自我定位後,內在自我進入真實生活,鼓起勇氣去找尋真愛及做許多該作沒作的事。

這個獨角戲要表演的心路歷程一路是明明白白,毫無剖析探索之興味,老舊的主題處理毫無新意,還大費週章以電視承裝心中另一個自我,卻無能對影像有不同層次的運用,電視這個設計有畫蛇添足之感。雜亂的情節與薄弱的表演(情緒與語氣的平板化)都無法讓觀者心有戚戚焉,自我探索沉陷於單面向的自溺中。

<表演藝術類其他作品評審意見>

只有他隨行的旅程
第一段獨舞搭配以手臂當做身體的影像畫面,有些小小趣味;舞者抬腳、前後錯步與上跳等動作都以手指、手掌作諧擬模仿。而後兩名舞者執行對稱的動作組,時而接觸、跟隨或引導,應是象徵人/影之間想像中的互動關係,可惜這與螢幕上不時出現的身體影子間有何連繫卻是曖昧不明的。最後一段有三人上場,以即興接觸手法相互抬舉支撐、透過定點部位接觸轉換重心及對應位置,最後雙雙以背台身形面對自身影子的畫面,再縮減至綠光中的單一人影作結,有些哀傷意味。
人與影子的對話,除了動作類同及以接觸即興做暗喻之外,看不出有何特殊意味;三人舞的部分也未刻劃出明顯情緒,所謂的「旅程」以及去除人身動作後的舞蹈為何,這兩個巨大的命題只見提問,未見有明確意義的探索過程。

存在於‧你我之間
以情侶的雙人舞當作主體,開場時兩人執行一組同樣的動作,似乎各自在追尋著什麼,搭配的音樂也顯露出淡淡的哀傷。隨後分開兩端,兩人以背擦地向中央靠攏,此段結束於女子後傾為男子接住的畫面。第二段開頭同承接前段尾巴的後仰畫面,兩人以雙雙後仰式入水的畫面來象徵墮入情海,態度再轉為主動以前衝式入水,接續引出相互接近、觸摸而嬉耍的水中影像。隨後焦點轉至舞台,兩人在昏暗中彼此撫摸,由輕柔轉為激動,刻劃著愛情由濃轉淡的身體場景。結尾一段,兩人先是原地奔跑、然後跑向兩端卻終究為兩人腰間綁住的繩子給帶回中心。

雖欲探討愛情與記憶,卻是一個缺乏情感與焦點的作品。有發展一些主題動作重覆出現如後仰接住,動作組合之間的銜接非常模糊,無能傳達有效的意義,身體移動在空間運用上也混亂不明,又表演者在力度掌握及重心轉換等方面均明顯無法表現本就已是意旨不明的編舞。

黑白切
以黑、白無常做地獄判官審判電視報導的死亡事件開頭,輔以阿迪與惡魔兩個人各自生活中的夢想與失落,試圖帶出本戲欲反思的媒體文化與個人私領域之間的重疊類比與或互相指涉。有對時事如「 我們準備好了」等社會政治就語言上做諧擬嘲諷,或是電視畫面快速轉帶表達出資訊時代,快速傳導的畫面訊息有麻痺人心的作用與瑣碎化的危機(如針對釋迦小狗的追蹤報導)。以現場即興連珠砲式的評論媒體報導,有時迸發出言外之意與弦外之音;而現實層面上如惡魔自敘小時出生經驗,父親高舉陣痛劇烈的母親過河,上舉的雙臂手勢搭配激動高呼的「中華隊奧運加油!」口號,媒體介入的痕跡與影響可見深遠。

新意不時迸發看的出創作野心,表演有帶些Stand-up Comedy 站立式喜劇脫口秀的生動活潑與當下生活的喜感連動,然整體而言未能勾畫出一個有力的主軸,過於著重媒體部份的敘述,導致阿迪與惡魔兩人部份沒有足夠發展,最後就以獅子王戲票與笑話大全這本書解決了惡魔的自殺危機,有重提輕放草草結尾之感。創作者似乎想要對表演、媒體與正義等概念間的交雜混揉作批判,但或許自身對欲探討之事並未有深入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表相式的描繪與挖苦一番罷了。

心理遊戲
運用科技來追溯尋找身體動能這個原構想是個有趣的點子,並且很少在國內見到這類實驗作品。舞者動作有著緩慢的特性,手臂似乎是主導動作轉變的重要部位。有時手臂迴轉近軀幹、有時前伸或是上舉,這些連接著轉身、抬腿或是下腰的動作。由於是將心跳以電腦轉化為聲響,錄影帶中聽不很清楚,只感覺些許沙沙作響的聲音;但從舞者表情及聚焦局部鏡頭中,觀眾得以稍稍感受到舞動時,氣息的流動與在肌肉上的表現。舞者靜聽凝神的表情,及隨時維持高度的身體自覺,如何反映在外顯動作的構成及轉變上,可惜這關鍵點並無法清晰表現或是讓人感受到。

週遭牆壁上的旋轉球燈影像、散落四處的物件如水果、拖鞋、帽子,和遠方一堆雜物中的電視機和網狀亮點,都不知是否與此演出有相關性。現場除心的跳動聲、呼吸聲,也似乎有其他音源如搖沙鈴聲;加上不停的閃光燈聲音,使得演出中強調的細微互動更加難以為人覺察。

2007 世安美學獎 評審觀點

今年 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美學論文獎>:林于、陳瑞文,龔卓軍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林宏璋,袁廣鳴,顧世勇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吳珮慈,孫松榮,黃建宏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古名伸,陳偉誠,劉守曜

----------------------------------------------------------

 世安美學論文獎評審觀點

林于│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本屆總共有八篇論文參選,雖然篇數不多,但是水準其實不錯。題目從作品論、美學問題探 討到創作報告,幾乎涵蓋了大部分的美學研究類型。大多數的撰文者都能直接面對原典,以 第一手文獻作為研究資料,從此次論文獎當中可以窺探出當前台灣美學研究的水準以及方向。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智偉 - 隱伏又閃爍的“and”世界:康丁斯基複數表達之初探
在此次得獎的兩個作品當中,「隱伏又閃爍的and世界:康丁斯基複數表達之初探」從德勒茲 「塊莖」的概念當中推演出他獨自「and」的用語,並藉助梅洛龐蒂「間接語言」概念說明, 企圖捕捉康丁斯基抽象藝術當中的「複數表達」。論者在現象學的觀照當中逼近康丁斯基藝 術的核心,論述層次分明,是一篇具有原創性的論文。

白婷尹 - 班雅明美學在台灣
「班雅明美學在台灣」檢討90年代台灣對於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引介,檢 證90年代的台灣是在何種文化社會框架,以及思想背景當中受容理解班雅明的美學思想。論 文首先對於班雅明美學當中「靈光」的概念以及科技美學觀進行仔細的闡述,之後以此作為 基礎,在徹底的資料爬梳當中,與台灣對於班雅明思想的詮釋進行比對分析,企圖解釋90年 代台灣「班雅明熱潮」現象,本論文的著眼點具有特殊之處。

.............................................................................................

陳瑞文│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智偉 - 隱伏又閃爍的“and”世界:康丁斯基複數表達之初探
雖然論述的是康丁斯基的繪畫,但論文明顯意圖將之比為歐洲前衛藝術的發生原因,以及前 衛作品的活力根源:“and”世界。“and”世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作者從內在和 外在、精神和物質、同質和異質、前面和後面、身體和世界等等關係,直探一個神秘的、難 以言說的力量之源。論文在這方面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白婷尹 - 班雅明美學在台灣
這是一篇有關班雅明「靈光消逝」論在台灣藝評界引述的起始和使用問題的論文,當中交代 了班雅明思想在歐洲和中文世界翻譯出版狀況,論文的鋪陳交雜在文獻史論和藝術評論兩個 問題上。從文獻史論來看,論文主題相當有原創性,這一點應是出線獲獎的主要原因。但在 台灣藝評與班雅明美學彼此在科技藝術上的所謂「防衛機制」部分,則似乎還有開展的空間。

.............................................................................................

龔卓軍│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專任副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本次美學論文獎8件作品,領域分佈完整,涵蓋了美學理論、 藝術理論涵化史及評論、當代藝 術觀察與評論;就涉及的藝術 類型來說,又包含了劇場、繪畫、媒體藝術、景觀、音樂跨媒 體藝術等等,可以說相當多元;以討論的作品與觀點來看,多 偏向當代美學的思考與實踐書 寫,其中不乏開創性理論詮釋與 在地美學理論涵化史之批判研究,清新可喜。參加競逐的作 品 顯示了一種當代性的、前衛性的、批判性的理論氛圍,值得肯定。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李智偉 - 隱伏又閃爍的“and”世界:康丁斯基複數表達之初探
本文由網絡、身體、符號之分析,指向康丁斯基創作中的特異「意義」洞孔表現。如果能用 一個詞彙來形容這篇論文書寫上的精彩之處,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美學的表現主義」。一 方面,這篇論文強調了梅洛龐蒂討論「表現、表達」問題時,由感性要素、身體以至符號間 的存有學差異性,推向美學思考上的表現問題;另一方面,德勒茲的哲學表現主義風格構成 了這篇論文的書寫神髓,使得整篇文章讀來清新有力。最難得的是在表現之餘,作者不忘情 於歷史根據的抉幽發微,故能見人之所未見,洞悉了「and」做為意義洞隙的沉默力量場之奧 秘。

.............................................................................................

林宏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造型類得獎作品評論>

施懿珊 - 過期未來學
先較於此,施懿珊《過期未來史》呈現出擬態的從無用性及無效性反轉文明的荒誕。 以機械結構傳達機具的特性,似乎這些結構都將服從於某種得以被理性掌控的規則而發揮著某種功能(並作為人體、人力的延伸),然而在一旁像是說明的文件及照片中, 卻是擬像的呈現。她以細緻巧妙的手法,反轉對人類「發明」、「使用」,和「馴服」的無政府式的自由行動。

蘇育賢 - 東和五金
蘇育賢的作品《識別型精細觸壓覺》利用電腦繪圖呈現的裝置作品,呈現在有如外科手術間的裝置中,主要仍是其視覺效果及形式的呈現。牙齒及骨骼的圖像安置於三面,有如聖像,展現在一個過度的修辭狀態。?蘇育賢呈現類科學的文件,在他的圖像及裝置手法中以感染力(affectiveness) 作為訴求而呈現,有著經由拜物的方式呈現一種敗物。

吳燦政 - 夜鶯
吳燦政的作品呈現一個擬態的現實, 從此延伸了反諷以科學分析及科技所呈現的藝術意涵的另一層意義 (鄭慧華), 同時也是以「轉進 幻見」的指向著主體本身空缺 (void) 的狀態, 然身體感成為一種浪漫而虛無的情感經驗。

.............................................................................................

袁廣鳴│ 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造型類得獎作品評論>

姚仲涵 - 不明
姚仲涵歷年來致力於聲音及聲音裝置的創作,此次得獎的作品放大9根日光燈管瞬間啟動及關閉的微波聲響,藉由程式使其在作者預先編奏的大架構中亂數呈現,於是「光」成為一種可聽的介質,「聲音」成為一種可視覺化的因素,在台灣聲音藝術發展的領域裡,本件作品難能可貴。

陳萬仁 - 比爾先生的早晨
在陳萬仁歷年的作品中,「旅程」似乎是一個可以貫穿其作品且被閱讀到的一個因素,但他似乎更有興趣的並不在這旅程的過程中,而是「啟航前的狀態」,本次得的獎作品「比爾先生的早晨」幽默地藉由比爾、蓋茲微軟視窗的桌布鋪陳為一真實的背景,在不斷循環影片(Loop)的方式及盡可能的切掉可以指設的可能下,讓觀眾得以體驗一種嶄新又莫名的「啟航狀態」。

.............................................................................................

顧世勇│ 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造型類得獎作品評論>

莊榮哲 - 紋人畫
莊榮哲的作品以刺青的手法在自身或他人的身體進行烙痕,刺青圖騰的內容以中國水墨花卉為主,並以中國傳統表框或燈籠框架為形式展演的策略。這種訴諸身體傷害的表達在大陸傷痕行為的表演中並不默生,惟作者在此擦拭去刺青過程的痛楚,徒留最後的結果展出和大陸強調過程的意義有很大的不同。這裡反映出台灣年青世代看待身體的態度,即身體在此只不過是物化的界面;或者說是不折不扣的宣紙或畫布,所有的激情過程在此都被降溫冷卻,緊接著轉化成對自我身體和文化身體之間的辯證想像。

蕭筑方 - 各自
蕭筑芳的作品早期以手繪塗鴉為訴求,形式語言仍存有強烈的身體觸感。近期結合電腦數位掃瞄輸出後再投影描繪,圖像也更傾向平面化,在黝黑的輪廓線中,身體直接的熱感隱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卻的數位化身體,圖像內容更像御宅族自我吞噬的呢喃,一種新世代的繪畫語言正在形成。

曾偉豪 - 電‧跡‧繫
曾偉豪的作品以簡單的導電油墨原理,傳達出和觀眾生動的互動關係。作品的「在場性」、「遊戲性」、「隨機性」、「輕鬆性」、「即刻性」反映出新世代的生活態度,這和中生代在追問生命的終極意義及「不在場」的元敘述本質源頭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

吳珮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音像類整體總評>

音像創作是當代藝術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最能體現主體在觀看形式和言說內涵上永無止盡的求新求變狀態。在2007年世安文教基金會音像藝術贊助的觀摩交流平台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年輕的創作者所展現的才情與天馬行空的創意,也更能觀察到每一年國內影像相關科系的學生在音像藝術創作場域內的微妙變化。

這一屆音像藝術類徵選的18件作品中,就競逐的數量而言,動畫作品仍然佔有相當高的比例,呼應了當前多媒體動畫漸趨穩固的發展趨勢,甚至其中幾件來自於著名設計學院的動畫創作,表現也相當不俗,令人激賞。相對的,紀錄片在今年的數量上則大幅減少,但是技巧或形式新意或有不足,誠意與企圖卻不曾稍減。在劇情片部分,台灣的影像新世代或許受到國片在國際影展曝光率大幅提升、國片復甦景象處處浮現的影響,對於如何說好故事這一項基本功,有著更為強烈的企圖心,視覺敘事的精確性也比以往更為醒目了。

創作,是夢想的實現。但是創作,也是一種時間工程,確實是需要相當長期的累積與沈澱,真正懂得使用聲光影像作為媒介,審視、觀看我們所身處的時代風貌。世安文教基金會的文化與美學志業,獨樹一幟,細水長流一般地持續耕耘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了,一直以沉靜而堅定的步調參與這龐大的時間的工程,支持、獎勵與贊助年輕學子源源不絕的創作力量,持續關注國內音像類藝術創作的生態。每一次參與世安獎的評審經驗,都是那麼美好,充滿啟發。謹誠摯地期許著,隨著世安美學獎的行進軌跡,台灣的影像新世代的全景概貌能夠更為豐美,充滿挑戰與希望。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陳逸書 - 擇
人與環境生態的宿命循環主題發展層次井然,簡潔而富於象徵性。

張盈慧 -隧道
敘事結構完整,視覺語言細膩。對於愛與存在的主題有獨到的詮釋。

.............................................................................................

孫松榮│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音像類整體總評>

本屆「音像類」為數18件的參賽作品之類型可分為四大類,依序為劇情類(8件)、紀實類(2件)、動畫類(6件)及實驗類(2件)。這樣的分類可謂是具有其專斷性及相對性意義的,它的產生因為來自各別作品的存有與參照。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兩部分別題為《看看我》與《非物質衍化》的作品,前者雖導源於記錄政體,但卻有意圖地在現實向度中以高度靈巧及幾乎不令人察覺的方式置入了一種虛構性強度;至於後者就作品的屬性而言大可被歸入動畫類,但它的創作意圖卻明顯不同於其他同類的參賽作品,不志在述說故事,而是構築另一座城市符號的音像「意念」。回歸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原則,這兩件作品連同動畫類中的《擇》,無疑是眾多參賽作品中極富開創性與實驗精神的影音成品,或「暫時」脫逃被歸類的純音像作品。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陳逸書 - 擇
《擇》在極有限的篇幅內,以豐沛與叫人目不暇給的韻律與節奏進行了一場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也許這部動畫作品有其在技術面向上的可被苛責之處,但若將音像歸結至命題或理念的層次,《擇》體現了當代世界的議題性,及創作者對人類及其存有的世界提出了思辨進程。受限於整體性影音構成仍以二元性作為劃分的標準(自然vs文明、原始vs現代、黑色vs白色,等等),新一代的創作者也許可向「另」一種更具開發性甚至不可被準確定義的思想邊界邁進(譬如思考一個介於且無法企及的邊界)。這乃是一個對新世代的影音提問,亦為無限可能的契機。

張盈慧 - 隧道
《隧道》無疑是此次音像類競賽作品中最顯完整與成熟的劇情影片。這除了因為它對材質表現出良好的把握程度以外(平滑的質地與顏色的飽和度),更重要的是整體的敘事絲毫不以文字或對白為主,而回歸至影像,進行「展示」(monstration)。換言之,完全摒棄了當代台灣青年導演透過過度且不適切的話語說明故事的意圖,《隧道》以影音的結構化形式展現了一個介於過去與現在的創傷事件,及一個向未來時空敞開的家族記憶。

.............................................................................................

黃建宏│ 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音像類整體總評>

從今年徵件的作品來看,劇情短片、紀錄片、動畫片與實驗短片的比例相當平均,顯示著各種片類在學院中的發展概略來說是均衡的;而且各類別的較優作品在技術上與內容上都有著相當的成熟度;但在實驗性上似乎變得比較不是目前學生努力的方向;或許這是在技術品質的追求之後便可以期待的事情。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陳逸書 - 擇
這部動畫在數位動畫的影像質感表現上相當出色,也企圖通過簡單的循環結構形成劇情上的對比,並以形體的造形傳達一種批判性的寓意,表現出目前學生創作中較少見的關懷,將新媒體的材料與一種當下的意識進行結合。

張盈慧 - 隧道
這是一部在技術上相當嚴謹的短片作品,創作者嘗試不倚賴話語或說教的方式處理一種內在情感的張力;敘事結構完整、影像精準且具有詩意,但最為珍貴莫過於創作者知道如何延展真實經驗的情感,並在一種簡潔的結構中呈現。

.............................................................................................

古名伸│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專任老師

<表演藝術類【戲劇、舞蹈】整體總評>

本屆參與角逐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作品很意外地居然以舞蹈類居多,14件作品中就佔了12件。可見舞蹈類年青創作的動力頗大。大致上看來多數作品都以小品習作的面貌呈現,舞者表現的基本功底都有相當的水準,而形式上也都四平八穩。但原創的突破則顯得難能可貴。少數跨媒體的作品在創作構思上則有異軍突起的姿態。

戲劇類的作品相較之下顯得保守平實。在來年希望可以更積極擴大戲劇類作品的參與。如此具鼓勵作用的創作贊助計畫應得到社會更大的迴響。

<表演藝術類【戲劇、舞蹈】得獎作品評論>

林宜瑾 - shadows of…
林宜瑾的作品Shadows of 是一支精采的多媒體結合舞蹈的作品。它的段落與節奏處理的非常清晰明快,在段落的轉折上也是起伏有秩。最值得一提的是影像內容與舞者的呼應充滿了想像力。影像照應舞者出來的變形極有趣味性,也充分顯示了科技影像可變性高、天馬行空的最大特點。是一支成功駕馭影像媒體的舞蹈作品。

張淑晶 - 恐懼的原型
張淑晶的作品 恐懼的原形 運用了多層投影與真實舞者相互重疊的虛實呼應效果,以達到主題所想表達的精神狀態,是一支成功的實驗作品。尤其以要表達主題特定的精神狀態,即時互動的影像效果是一種很有效的加分選擇。這種結合科技影像的舞蹈作品使得創作者可使用的創作空間已擴大到整個立體的舞台空間,而不只存在地面上而已。張淑晶在創作中為舞者及影像所保留的份量正可為後來製造一個整體的氛圍,是一支思考周密的作品。

.............................................................................................

陳偉誠│ 台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講師

<表演藝術類【戲劇、舞蹈】整體總評>

當今社會普遍對的於七八年級的年輕世代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所流露出的不知所措的迷惘與脆弱而被社會輕蔑的冠以草莓族的稱謂。然而,在審議本次送審的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很難聯想到這些形容詞所指涉的是同一個世代。或許,他們的確是同一個世代,但顯然的,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族群;或許,表演藝術本身的特質讓所有從事於表演藝術的工作者,不管你在哪一個世代,都比其他的領域提前的學習到「面對自己」的反省與思考,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題與挑戰,不需要也不必去複製前一個世代的模式與經驗,每一個世代只要善盡責任的提供給下一個世代足夠的養分與土地,每一個世代必然會以他們自己的節奏展現出他們特有的舞步。

Jerzy Grotowski約西.葛羅托夫斯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劇場界的戲劇導演曾清晰而簡潔的指出:「沒有劇場技術的問題,只有『人』的問題。」表演藝術永遠在面對永遠解決不完的的劇場技術的問題;身體技術,空間的處理,表演的能力,情緒的掌控,場面調度,節奏的運用,戲劇張力的轉承起伏,而學習所有的劇場技藝以及各種表演的能力所付出的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把心裡想說的話『表達』清楚。這些學習的過程與創作的經驗就如同站立在一片明鏡之前,你必須先學會能夠勇敢的逼視自己,面對自己,與自己對話,最後妳才有可能在創作中把話說清楚。

『表達』所呈現的是創作者的內涵,是一個人生命的厚度與觀看世界的向度,而這些都會與時俱進的,我們一點兒都不擔心,只要這個世代一直有渴望要透過表演藝術來『表達』他們的聲音。年輕的世代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固然容易流露出不知所措的迷惘與脆弱,因而引來諸多輕蔑與批評,但無庸置疑的,年輕世代的尋求突破的創意與勇氣,卻值得表演藝術界的前輩菁英們賦予更多的關切與期待,在本次送審的諸多作品都展現了這個世代相當成熟的劇場技術的能力並且在藝術表現的手法(craft)上有相當令人驚豔的表現,我們相信,只要這個世代有志於從事於表演藝術的創作著繼續堅持走下去,他們的展現相信很快的就會對他們的師長前輩們形成很大的壓力。

.............................................................................................

劉守曜│ 演出、創作經驗豐富,導演,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表演藝術類【戲劇、舞蹈】整體總評>

參選的舞蹈作品素質整齊,在動作與結構的思考上,看得見學院扎實的訓練。舞作裡的影像與多媒體運用也較以往成熟且具發展的潛力,足見跨領域的學習與應用,在學院裡也開始了它的影響力。戲劇作品頗具深刻內涵與實驗創意,可惜在整體呈現與專業度上仍有些許落差。整體而言,今年參選創作者都對形式的突破、表演類型的實驗或創造,都下足了功夫,也讓作品極具創作人的特色與風格。

2006 世安美學獎 評審觀點

今年 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美學論文獎>:陳瑞文,黃建宏,劉紀蕙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袁廣鳴,陳瑞文,陳愷璜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石昌杰,曾偉禎,黃明川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王友輝,周慧玲,劉守曜
                                       潘皇龍(音樂),楊聰賢(音樂)

----------------------------------------------------------

 各類作品評審觀點

黃建宏│ 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在十二篇論文裡,可以見到大致有美學觀念的論證、藝術史的整理、藝術類別與傳記的建立,以及台灣議題的開發,同時有一篇論文企圖嘗試新的論述形式,整體來看具有其多樣性;但分別也存在著幾項問題:問題意識模糊、作品分析往往以藝評家論述帶過甚或迴避、治史的方法論未加檢討、問題無法深化流於思辯的遊戲。不過,同時也看到能夠相當審慎地推展主題、新穎的文體、議題的開發以及問題在地化的意識這幾項優點。

.............................................................................................

劉紀蕙│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論文類整體總評>

雖然此次參加世安美學論文獎的論文比過去幾年的數量與質量都有顯著的提升,我們仍舊期待有更多的競爭者。

此次投稿的論文有一些在理論層次上鋪陳穩重,思維細緻,另外也有一些則對藝術文本與文化脈絡有相當敏銳的觀察。

對於美學理論的論文,我們的期待是作者能夠清楚掌握其所處理的理論之論述脈絡,犀利分析其問題意識,在問題鋪陳之際,能夠穩重掌握論點的逐層展開,而不要有任意的概念跳躍。對於藝術文本的感性經驗分析與詮釋,我們也希望作者能夠掌握社會文化的時代脈絡,並提昇層次,進行理論性思維。

無論是純粹理論性展開的論文,或是藝術文本與社會脈絡的分析,我們都希望作者能夠有創意的切入點,精準洗鍊的文字,層次清晰的論證,以及脈絡的掌握。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蔡偉鼎 - 到底是誰的鞋?─ 論藝術與真理的關係:海德格、高達美、康德
此文堪稱一篇十分優秀的論文。作者用字精準,論述層次清晰穩重,對於德語世界美學傳統有熟練的掌握。此文透過康德、海德格與高達美對於主觀美學經驗的討論,而處理藝術經驗與藝術詮釋的核心問題。作者從海德格所討論的梵谷的農鞋所引發的爭議──也就是沙皮羅與寇克曼斯之間對於農鞋是農婦的鞋子,還是梵谷的鞋子,或是海德格自己母親的鞋子,而衍伸出藝術作品所牽引的主觀經驗與主觀詮釋的問題:到底藝術作品所揭露的,或者評論者從藝術作品中所看到的,是藝術家的生命經驗,還是評論者的主觀生命經驗?然而,作者從此弔詭處轉折,指出高達美的「視域融合」觀點有效的說明了海德格對於藝術的論點──為何藝術在揭露自身的同時,會退隱回到遮蔽狀態,以及藝術如何使存有出現、如何棲居而不滯留。作者指出,與藝術作品相遇的人「會隨同該作品一起轉化」,該作品對人產生作用力,「以致於我們經驗到了吾人是如何在其中去認識、與再認識某一事物以及我們自身。」

可以推薦。

張正霖 - 性別政治──台灣當代女性藝術主體性歷程的批判反思
此文十分精彩。作者以批判角度出發,重新檢視八零年代以來台灣女性藝術以「女性藝術主體性」的立場自我證成的自然化論述與其中弔詭,提出女性主體無法與實踐關連的歷史情境脫離的基本概念,並從而再次強調風格史所可以揭露的社會、展覽機構、性別論述、歷史情境等脈絡。作者具有敏銳的理論框架與問題意識,更為可貴的,是作者的發問與繼續逼問的犀利風格。此文顯示作者既有批判觀察的能力,亦有繼續拓展理論化思維的能力。

可以推薦。

寂靜之外 - 試析聲音藝術的美學面向
野心太大,羅列不同理論,不同音響藝術之狀態,而論點失焦。除非深入某個音響藝術之脈絡,不然無法充分呈現此音響藝術經驗之全貌。

論尼采與音樂
此文處理尼采與音樂的淵源,這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面向,過去比較少被處理,但是,可惜的是,作者比較停留於故事敘述,而並沒有進入美學理論之探討。

跨界游離 ─ 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
此文相當完整的呈現陳明才的劇場世界。算是不錯的作品。不過,在劇場美學上似乎沒有足夠深入的理論化。

從台北當代藝術空間形態 ─ 探台灣藝術社會與視覺文化的變革
一篇相當不錯的藝術空間評論,很準確地掌握各個展覽空間的特殊性。但是,雖然自稱以藝術社會學的角度切入,但是仍舊是評論性重於理論化的工作,而缺少獨創之論點。

眾門之妙 ─ 我自己私人的約翰藍儂博物館
不落俗套的散文,相當有創意,但是零散而不見具有突破性的美學論點。

後現代藝術的特質 ─ 從達敏赫斯特 (Damien Hirst) 死屍藝術談起
尚可算是中規中矩,但是沒有吸引人的論點。

Adorno as Odysseus:解構阿多諾美學論述的再神話危機
還不錯的討論。

第三世界女性的邊緣書寫 ─ 談查琳娜的後殖民離散詩/屍
相當完整地討論查琳娜的作品,但是卻顯得大量插入各種理論,而沒有貫串之觀點,更沒有原創的理論性突破。

由台北國際雙年展談台灣海洋文化敘事 ─ 從新媒體藝術的科技語言表述起
有相當清晰的脈絡陳述,報導性質重於美學探討。

近距離地觀看遠方的歷史─談陳界仁:渾沌、恍惚中,共時性存在的影像
有相當感性敏銳的文本分析,但稍嫌重複現有的研究觀點。

.............................................................................................

陳愷璜│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主任

<造型類整體總評>

本屆參與徵件作品之特性:屬於跨領域聯結、複合性整合、新媒體運用、觀念行為實踐、…等當代藝術整體實踐或操作形式與介面之多樣與多元已然具體成形,顯得充足而自然,單純基於形式語言的刻意表現之作則較為少見,以基金會立場而言,這將已經是過去數年累積的一個創作的良性導引與表現趨勢之提昇!

其次,若能因本創作補助獎而設置一個相對的常設性論壇(可以談話會方式進行),於每次甄選後深入舉行,則更能深化此一創作補助獎的研究內容,對年輕創作者而言,更能形成有建設性的藝術對話與當代創作趨勢的討論。這部分可以議題方式,由該屆得獎者共同執行研討、論壇參與。

<得獎作品評審意見>

余政達 - 兩個太陽的地方
基本上,本作品是對於影像的鏡像議題之空間隱喻,影像成為空間實踐的策略與戰略,而人一直在其中居於關鍵的決定性位階,理由在於介面語言與人之間的關係之形成有其內在的次序因應-科技之下的自然性-而「場域」成為夾雜在此數個重要成因間的影像位置(image-location)之必然,並回應了此內在次序,因此影像不再是科技而可能是自然自身!

林冠名 - 僅僅如此這般地游
微動、緩慢 、細緻變化、似乎在藝術家多年的創作中不斷的、輾轉衍生、成形,這裡面最為巨大的意義正與作品形式上的微觀產生激烈的對質與影像思辨-復歸(得)(retournement)到影像自身的視覺可能-一種帶有實驗強度的影像材料實踐,也巧妙的避開了介面本身的過度侷限,相當特別。

劉躍 - 宇宙座標系列 – 再也不
藝術家試圖透過種種看似並不相關連的藝術佈局(攝影、影片(靜態與動態影像)、空間裝置、物件、…..等),挑戰觀看經驗中的真實(內部與外部)之相對確定性,並從質疑感官的慣性觀看,超脫出由直觀而直覺的藝術掌握與表現,而其作品的操作與表現方式約略也呈現出當代藝術中的過程特性,試圖藉此召喚出域外-宇宙座標-的諸多可能。

.............................................................................................

石昌杰│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主任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龔玉玲 -皮上草
『皮上草』將乍看不相關的兩個議題:亂倫,與保育,活生生地置入了西臘神話的敘式結構中,成就了一部既大膽血腥,卻又不失深刻意涵的實驗之作。尤其片終的紀錄影像,更是充滿了令人震驚的力量!

.............................................................................................

曾偉禎│ 電影撰稿、影評、編劇,並任輔大推廣部電影課程講師

<音像類整體總評>

一直認為世安基金會是一個特殊的單位,不透過媒體揚名聲,長期讓基金會以創作贊助的方式,鼓勵音像或造型藝術創作及學術論文出版,提供許多年輕創作者一個園地展露頭角,是異於國內不論是國家級的文藝基金會,或者是影展競賽的單位。廖董事長及基金會執行長廖美蘭女士一貫低調的作法,不從俗地經營基金會,給企業界一個良好示範。

這次參選的音像類中,如往常,包括了劇情短片,紀錄及動畫。沒想到這次三位評審所支持的影片差異甚大,在評選中產生一些討論。評審因此希望知道基金會是否有一定的方向來鼓勵創作,以做參考,但基金會表示,他們只決定鼓勵的大方向的方案(音像、造型藝術…),在大類方向之下的細類型,則由討論過後的評審名單所邀請而來的評審,在開會中來決定。因此多方辯論下,產生這次的受贊助的創作者名單。

此次個人較被動畫及實驗作品所吸引,一來是因為劇情及紀錄片的量較少,少了同類型的多重交互比較,雖然其中有幾部也讓人驚喜到學生的製作規模及水平,但還是讓量比較大,且形式活潑多元的動畫及實驗部份,顯得份量重也因此突出些。個人尤其喜愛幾部以動畫探討機械所帶來的生活,從捷運代表的速度,到大量生產所隱喻的非人性化,人受機械文明的制約雖不是動畫類型的新鮮題材,但不同切入點及手法表現看起來很過癮。先談遺珠,戴__儀的「不一樣」中燈泡人的因為不一樣所帶來的反動訊息強烈;另張英王民的「蟻城」對己身位置、鄭立明的「鑿空」對都會傷空間痕映照人類存在傷痕,都有不錯的思考。另外在實驗類中,關於生活,關於人存在的議題,認為「於是我們一起醒著」整合了諸多有意思的元素,有不錯的內涵,若能再精簡些,讓每個探討位未有更明顯的交互作用,會更上層樓。而「實驗—Costume, Dance and Visual Effect」的越界組合有令人驚豔的表現,若能跨類別到造型藝術類,也許能得到更多的共鳴與肯定。另外敢以單一畫面走完全片的「孟德爾頌 練習曲」,相當大膽又有趣,畫外音是單調的靜音鋼琴琴鍵敲擊聲,有意思地解構鋼琴巧妙音色,挑釁紀錄片觀賞者腦中既存音符,帶來有意思的衝擊;當然若鏡位能轉移成由上往下拍攝,讓手指游走來琴鍵上,則除了音響外,加上視覺上的慣性挑釁,想來會更有雙重趣味,總之是有視見的實驗作品,單純、簡練又具力道。

這次入選名單中,首先入圍的是「皮上草」。結合動畫及紀錄片的實驗片,因為片末被剝皮全身血淋淋垂死的雪狐畫面,將原來帶著黑色幽默調性的動畫部份,拋擲到怵目驚心之境。雖結構或有可再精準之處,但有意加入的血腥畫面卻因令人過目難忘帶來影片整體力感的意外效果,讓人不禁思考起整個人類文明史中,人類對皮草,毛髮的偏執,並帶來生之省思。

另兩部作品,「迷走藝廊」雖用過於經典到幾乎俗氣的畢卡索及達利的畫作中的元素,當作解構的符碼,無厘頭的幽默加上戲劇元素,是讓電腦動畫與真人結合的跨類型有意思的展示。「十二點前」則是充滿莊周夢蝶趣味的作品,見以下影片評審意見。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謝雨嫣 - 十二點前
雖然表面是一則失眠人無法入睡的焦慮影片,但骨子裡玩著意識與潛意識互較勁的遊戲,成就的是現實世界是一座超現實的記憶墳場。本片最大的視覺趣味除了在辨別人在其中或該幻像在人的意識中,或現實與超現實間的辯證之外,最佳的展示在於而捨棄電腦動畫,而運用單純的動畫技巧,來承載沉重的思想,是可以給當下習慣以按鍵創作電腦動畫者,一個不錯的參考。

導演謝語嫣在作品中巧妙將經典電影被喻為影史首部放映的紀錄片『火車進站』,以及科幻電影『駭客任務』的紅藍膠囊,融入失去睡眠自由意志者的意識之中。虛幻的電影幻像與人的腦中幻像相互交融,夢境常出現的元素諸如飛行或由高空向下跳,或人在高樓間空中跳躍,是夢境的超現實與科幻電影中的「現實」,合為一體的有趣並置;加上運用意識所創造的空間來顛覆時間,是一則極有層次的作品。

.............................................................................................

黃明川│ 紀錄片導演,現任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

<音像類整體總評>

比較今年劇情、動畫與實驗三類影片的申請案例,劇情類明顯是突出的,突出的不僅僅是優秀作品多,成熟穩健也不亞於專業公司的水準。但意外地,紀錄類表現並不理想。

而動畫類一般來說,成本即是一大負擔,在學學生較為吃虧,當然技術欠缺熟練也是原因,不過其中有極少數甚具創意,相當可喜。至於實驗類數量更少,成功者也少,這在公私之補助或比賽案中甚為平常,今年世安基金會中亦呈現相同現象。

整體來看,以電腦藍(或綠)幕去背人物,來疊合美術新場景,可說是流行的趨勢;跨領域和電腦後製的複合虛擬類型也將越來越多。

<音像類得獎作品評論>

陳筱淳 - 迷走藝廊
此屆許多嘗試跨領域的作品當中,製作用心的「迷走藝廊」不管在格局架構與美術表演混合兩方面都突出於其他影片;其幽默的筆觸也為它帶來評審的青睞。西方藝術大師名作的主題雖非新鮮,故事鋪陳、寓意埋伏仍迭具縱深,整體成就值得嘉許。

.............................................................................................

王友輝│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影劇組副教授

<表演藝術類整體總評>

本屆的參選作品在數量上增加不少,除了戲劇作品之外,尤其是舞蹈作品明顯增加,顯示基金會的藝術創作贊助活動對表演藝術的學生族群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是極為可喜的現象,也可看到基金會多年來的努力成績。
在各個作品中,就整體的技術層面來看,本屆作品在技術層面上呈現出較為成熟的技巧,特別是例如燈光和場面的運用上,大部分作品均具有純熟的特性,而整體的包裝也較為突出。只是,在技術層面的表象之下,相對來說內容與思想層面的創意卻顯得較為匱乏,仍有相當大進步的空間。

.............................................................................................

周慧玲│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所副教授;「戲劇暨表演研究室」主持人

<表演藝術類整體總評>

本人已經連續擔任三屆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的評審工作。從第一屆至今,申請作品日益增加,從三屆到今天的九件,內容亦日趨豐富,從戲劇為主到今次電影/?戲劇/?舞蹈/?音樂俱現,在在說明此獎項已為年輕創作者矚目。

針對日益增加的申請競賽者,建議主辦單位統一認定參選作品資格,以便在鼓勵青年創作之餘,亦逐漸兼顧專業性。例如,本贊助以「具在學學生身分」之本國國籍藝術工作為對象,一些已具備專業創作經驗而重回學校之較資深藝術工作者,是否亦符合資格或應納入統一審查標準(本屆有一作品為此)?所謂參選作品須為新創,且已完成演出者,如何統一界定之(本屆有一作品似為兩年前演出者)?再者,參選辦法中規定,申請資料不得書寫任何相關個人資料與記號云云,當如何落實要求(本屆有三件作品之演出記錄上書創作者資料)?

再者,如何將電影/?劇本/?舞蹈/?導演等不同的創作重點同置一個評審標準,也須再三思考。建議主辦儘可能邀齊不同領域評審共同討論(如今年有一作品較宜納入音樂或戲曲而非戲劇類)。

世安:周老師所提關於參選資格及作品分類等問題,在每年評選會議進行前,基金會都會依據獎勵辦法仔細確認參選資格;評審團的組合也依據每年參賽作品的組成情況進行最適切的思考。參選作品的審查更是歷經各位評審嚴格檢閱、熱切討論之後,才能遴選出優秀的年度得獎者。
世安基金會非常感謝各方指教,前述提問雖然評選過程中已經解決,不過我們仍將周老師評選前提供給基金會的意見原文刊出。

.............................................................................................

劉守曜│ 演出、創作經驗豐富,導演,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表演藝術類整體總評>

從此次參選「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類【戲劇、舞蹈】」的九件作品來看,作品呈現著「創作手法多元、結合不同領域合作漸成趨勢」的現象。部分作品在劇本、表演、燈光設計等部分有著令人驚喜的成績,顯示表演藝術環境經過各界多年努力逐漸有成。但整體而言,創作者在「形式的整合能力、主題的傳達深度」上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值得討論的是,這些作品不管在「形式」或是「主題」的實驗與創意上,都在一個安全且可以想像的範圍內嘗試,缺乏對藝術本質進行挑戰或顛覆。或許當環境逐漸成熟、人才漸漸齊備後,這是我們未來可以期待的方向。

<表演藝術類獲獎作品評論>

謝杰樺 - 灰階混亂
整個作品徹底地專注單一線條與結構,在簡單的動作與區塊燈光的拆解、組合中,將舞蹈與空間整合起一個合諧且統一的調性,非常難得。編舞者以點、線、面看似有機時則精算的方式,巧妙地將所有拆解的元素重新建構起來。且讓音樂、舞蹈、意象與時間起落有緻地相互呼應,是一個概念完整、整合性強、完成度高,且具現代主義精神的優秀作品。

「純粹」與「秩序」的整體表現風格,凸顯了《灰階混亂》編舞者背後的細密思考。期待從「建築」跨界「舞蹈」的謝杰樺,在如此「跨界學習」的訓練下,未來有著更開闊的發展。

2005 世安美學獎 評審觀點

今年 應邀參與「世安美學獎」的評審委員(依姓氏筆劃序)分別為:
<美學論文獎>:李明明,陳瑞文,劉瑞琪
<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類>:王嘉驥,陳愷璜,羅森豪
<藝術創作贊助-音像藝術類>:吳珮慈,郭珍弟,曾偉禎
<藝術創作贊助-表演藝術類>:王友輝,周慧玲

----------------------------------------------------------

 論文類評審觀點

李明明│

今年競逐「世安美學論文獎」的九篇論文,就“質”上來比較,還算整齊,再就論述的主題來看,可以歸納為三個類型:即經典美學評論 ( 兩篇 ) 、女性主義身體論述 ( 兩篇 ) 、當代藝術評析 ( 五篇 ) ,從這裡可以大致看到當下台灣藝術評論與美學探討的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美學經典評論與女性主義兩大傳統項目之外,我們還看到有關攝影意象及科技藝術的論文各一篇,其議題的研擬與切入方式,皆不乏新意,頗能展現當前台灣美學研究的活力,可喜可賀!

.............................................................................................

陳瑞文│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論阿多諾的美學訴求
論文深入阿多諾的 《啟蒙的辨證》與《美學理論》等 兩本重要著作 ,詳盡討論他的現代藝術觀、 非同一性思維 與社會批判,尤其 在阿多諾美學的形成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阿多諾美學的核心問題:兼具啟蒙與救贖的人道精神,有新的發現與詮釋。這是一篇優秀的、難得一見的阿多諾專論。

詮釋的轉向-以波依斯的行動藝術 《首領》為例
從現代美學的新範疇-有機與無機出發,並以波依斯的行動藝術 為例 ,除了論證藝術作品各有其獨特的內在邏輯,也指出往昔形式藝術認識論的失效。論文在於處理歐洲二戰之後前衛藝術所引出的藝術論述與詮釋問題,最後指出接受性的感知經驗之有效性已越過藝術真理議題。就此文核心論點,涉及到當代藝術理論從「藝術真理議題」(現代)朝「美感經驗」(後現代)的轉變而言,是值得鼓勵與嘉許的。

.............................................................................................

劉瑞琪│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本次參選論文呈現出眾聲喧譁的景象,聚焦的議題包括美學、族裔、性別、身體、科技、全球化、在地性等等,其中數篇論文顯示出觀點鮮明、方法嚴謹、結構清晰、文字流暢的特點,相當值得鼓勵,可惜名額有限,遺珠之憾在所難免。此外,本人想指出參選論文的共同缺點──也就是創見較弱的現象,期許未來能讀到更具開拓性的論文。

詮釋的轉向-以波依斯( Joseph Beuys )的行動藝術《首領》(Der Chef) 為例
作者秉承其優良的哲學訓練,寫出觀點明確與思路清晰的論文。論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能將模糊抽象的美學思維,化為既犀利又微妙的現象學分析。稍微可惜地是,不大認識波依斯的讀者,要到論文後半才會有眼界豁然開朗的感受,抽象的文字演繹終於落實到具體的作品分析上面,論證的說服力赫然增強。

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論阿多諾的美學訴求
這篇論文對阿多諾美學中的救贖觀,做了十分深入的整理、釐清與闡釋。作者的文字曉暢,沒有詮釋西方理論常見的生澀感,並且議論的理路清晰、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凝聚成頗為有機的整體感。值得進一步期盼地是:作者可以耙梳中外研究這個議題的資料,並且在對話的過程當中,提出前人所未有之議論。

.............................................................................................

 造形藝術類評審觀點

陳瑞文│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失訊 Lose Contact

王嘉驥: 這件作品的概念最早是源自他受南條史生邀請至上海參展,是一件不錯的作品。他本想在威尼斯也發展類似的概念,但因和北美館合作的計畫已定案,無法再增加,所以就沒有在威尼斯雙年展做。

羅森豪: 看到作品氣球衝上去的那一刻,我聯想到之前陪太太去做產檢照超音波,透過影像觀察腹中的小孩──從模糊到清晰,我從這個角度看見一些概念:孕育的過程。重新再看,他作品的影像也是黑白的,我覺得影像的結構很好,…

王嘉驥: 超音波的影像比較模糊…

陳愷璜: 粒子也更粗….

陳愷璜:這件作品的藝術性很高,從身體經驗到空間性,從微觀到巨觀都有,而且他很清楚一個藝術家能講的是什麼,把它講清楚了,其他不能講的,他也不去講它,最後工具消失了。

羅森豪(同意地表示):最後工具不見了…

王嘉驥: 他不善用言語表達,但他的直覺很不錯。另外,剛才羅老師引用母體的說法我覺得蠻好的。自有影像以來,傳統上就一直在談「再現」的問題,使用影像的人也一直有「觀點」的疑慮,他等於打破這部份。當然他也談身體感,被「宰制」或「控制」這事情。現在大部分影像是被控制的,他則採用了一個新的方法來重新看待這件事。

陳愷璜: 更重要的是,當代的「再現」議題裡頭如果有些新的可能,他是有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因為他不是單純的「攝影成像」,他的作品裡頭突顯出一種能量豐沛的「偶遇性」,你把球放上去以後,是由老天決定,出狀況就沒有了。

王嘉驥:有點像星艦迷航。

陳愷璜:我認為這部份滿迷人的。

羅森豪:所以他會選擇在都市空間,而不是荒郊野外。

王嘉驥: 所以我認為「母體」的類比蠻好的,最後呈現出來城市作為我們人類生存的母體,和原初的母體,兩者環境的對比非常大,很值得討論。

我痛恨假設,但一開始如果可以 或許能保留些微的

陳愷璜: 這件作品我很喜歡。屬於台灣當代身體論述的內涵我認為還太薄弱,但<失訊>就很不一樣,它雖然是看不到的,可是自有一種臨在感──一種雖然身體無法在場,卻渴望在場的想像力。這件則又不同,它的發現裡頭有一種塑造,譬如它試圖從影像、空間裡頭去找到一個新的身體,所以有時可能是因為失神的關係,會有一種特別新穎的身體感在裡頭。椅子的安排可能屬於他個人比較內心角落的東西,不那麼愉快,可能會帶來某種傷痛、死亡、悲傷的意像,或與某種情意結有關、一些無法訴說的義涵在其中,這又跟失神的意象連結在一起,兩者有很特別的關係。我對它的評價很高。

羅森豪: 這件作品讓我感覺直接跟我的工作產生聯結。我的工作必須常常帶著學生到全國各地的小學,去實地觀察他們如何教學、如何與小朋友互動、生活的情形。我看到了許多符號,譬如椅子讓我感覺像是看到墓碑,他的影像──像是小朋友的教室,其實滿冰冷的,他的作品滿能跟目前的生活、台灣的教育、現實中小孩的童年記憶連結。我是看到這部份。

陳愷璜: 我看這作品的時候有一個想像:哪一天的哪個時候,全台灣的人都變成這樣….

王嘉驥: 這件作品的確蠻有意思的,作者從以前到現在的創作一直都跟童年有關,也或許是他身體記憶的某一部分,透過再演出的方式去召喚…,這樣的敘述方式其實有點像是尤里西斯式的:長大後再去召喚某種以前的過去,但這過去已經不可能真的召喚回來,他便透過一種再演出的方式,成了另外一種新的創作。他教小孩子去演他希望他們做的動作,可是做出來後可能又已經不完全是他自己能控制的了。所以他也跟前面那件作品相似——在能控制與不能控制之間。在年輕的創作者中,這兩位其實都還蠻敏感的。真正呈現出來的東西你很難清楚地說那是什麼,就是有一種詩意感,和一種童年召喚的記憶情結。他在這部份的處理是相當不錯的。

羅森豪:我感覺他在控制上似乎沒有像第一件那麼詩情畫意,還是有點比較「綑綁」些。

王嘉驥: 他控制的程序比較複雜,他也希望他們按照他的某種方式,感覺像是他寫了一個腳本,希望他們按照腳本演出,可是小孩子並不可能真的按照他的腳本去演,所以反而那個空隙是很有趣的,再加上看的人多多少少會有個人的投射……。

Q: 我沒有想到他是寫了腳本讓小朋友演,我以為他是很自然的拍小朋友在娃娃車想睡覺的樣子。

陳愷璜:我認為你說的部份是在他的控制之內。

王嘉驥:所以,最有趣的是在這比較具體的身體感裡面,而最自然的也是在這過程。

羅森豪: 他這椅子還很特別…跟一般小朋友的不太一樣,他這應該是比較重的那種,故意做得比較厚。

王嘉驥:很接近你剛才講的那種墳場的感覺,已經有點非常制式的味道。是他刻意的安排。 

a mind of skin touch

三位評審: 這件作品的個別影像都還滿有趣的,拼在一起以後,反而感覺不到他那個身體摩擦、在裡面游,在那邊閃躲的戲劇性效果。個別影像都滿有趣的,觀念也沒問題,可是準確度還有待加強。這幾件作品都在談身體感的東西,也都滿不錯的,這件就是準確度還差一點。

音本義 vanish into space

陳愷璜: 個人一直很喜歡作品是跟身體、人的身體有關。這件作品比較是屬於電子、控制、感應這類封閉性迴路的東西,很多這類東西滿無聊的,可是如果加入人的因素,有時就有很多變化。這件作品就是這樣,人參與進去以後就產生很大的、出乎意料之外的變化。

王嘉驥: 這就是一般在談的玩新媒體或技術媒體,其中有很多軟體、硬體的介面需要去處理。但我對於一般所謂的「互動」覺得蠻反感的,因為大部分的互動都是「假互動」,差別只是在於直接控制或間接控制。比方來講,有隻滑鼠就可以點進去,看起來你有參與的自由,其實根本不然,因為路徑都是預先設定的。這種互動就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所以愷璜兄剛才講的部份,也是我覺得比較有興趣的部份,整個作品空間其實是被控制的,但人進去之後增加了作品本身的一些可被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再加上他應用聲音作為另外一部分的媒介,人進去之後,經過感應,產生聲音的變化。這部份是他蠻成功的地方。

陳愷璜: 對,進一步了解會發現它背後技術性的部份也比較複雜,它還有個隨機選取的功能,這在技術上比較難,如果是你動一下他也動一下,就比較簡單。

大房間

王嘉驥: 對一個大學的學生來說,這件作品相當成熟。缺點在於影像的內容有一點腔調,那腔調太重,但他把時間的線性切斷之後,再利用比較random的方式,在三個影像裡隨機的播放,其中碰觸到對歷史、對時間、對記憶的部份。在形式上他這部份是成功的,但內容稍嫌缺乏。

陳愷璜: 它裡頭有一些對過去某些藝術史片斷的再現,所以會讓人覺得有點裝腔作勢,不過如果是大四的學生倒覺得還可以接受。

王嘉驥: 它給人一種裡面有『鬼』的感覺,可是『鬼』到底怎麼回事又沒有交代得很清楚。

陳愷璜:對,是有點裝神弄鬼。

王嘉驥: 但他在抓時間軸上面,因為影片其實只有一部,再把它切成三個、隨機在跳的時候,他抓的時間感、time code各方面的準確度是夠的。

羅森豪:他處理時間不錯,可是處理空間有點怪異。

王嘉驥:對。

陳愷璜:他在展示空間展現的時候,銀幕之間的關係像是高度、縫隙之間的寬度有點問題。

羅森豪:不過他在最後的時間跟空間所共同形成的「鬼」的空間,….

陳愷璜: 他三個銀幕裡頭的內容完全一樣但不是同步播放,所以看的時候會錯開、錯開、錯開….,他有點在玩閱讀文本的衝突,又有影像暫留的錯覺,好像剛剛才看到、剛剛才看到,一種互相影響的效果。

開關

王嘉驥: 以他的創作過程來講,這件算是很不錯的作品。他的觀念其實都蠻簡單的,以我對他的了解來講──這是我對他的詮釋——他的作品一直有種強迫性,他一直在處理這種強迫性的問題,這種強迫症甚至近乎一種法西斯,我曾經取笑他:你規定人家,人家就一定要這樣做嗎?他就是一直在處理這種強制性的問題。就這幾年看過來,他現在能處理到這個程度,觀念上算有點通了——背後的法西斯,關於控制的欲望,甚至心理上強迫症的問題等等。

陳愷璜: 我有選他的原因跟王老師提到的相仿,類似這樣的呈現在台灣並不多見,藝術家願意把他自己這種性格透過這種方式顯露出來──事實上他不是投射他的個人,而是社會群體的一種動態。其實你進到裡頭,聲音很大,大到讓你覺得有點害怕。

王嘉驥: 對,整個社會變成那種強迫症,被強迫捲進去的那種狀態。我覺得他碰觸到台灣媒體、社會、各方面的集體強迫症──被強迫開、強迫關的狀態——而不再只是他個人的問題。在台灣,我們其實更能感受到這種狀態。他過去一直在做關於「禁止」這個主題,譬如「嚴禁煙火」。但在處理上這件算成功的。而且如愷璜兄所講,碰這問題的人不多。

陳愷璜: 解嚴這麼久了,碰的大多還是符號系統、圖像系統的居多,有這種身體、環境經驗的很少見。

誰創造 誰在乎系列—Choice or Option?

羅森豪:這件作品在視覺上是種享受。裡頭的桌椅、生活性的畫面,表現出享受的慾望。

陳愷璜:他的構圖,畫面裡那些電視機、桌椅、沙發….,這件作品讓我想到Hamilton那個年代的「造反」性,帶有一種宣示的味道。

聲音都被雲給吸走了

陳愷璜:他的繪畫語彙主要還是十幾二十年前,最後一波的新表現,特別是德國方面,比較接近。語言不新,但主體還不錯。

王嘉驥:感覺上他還有話要說,雖然不是說得太高明。

陳愷璜: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它裡面的人都是肢解的。我支持它是因為感覺與整個大環境的狀態似乎還有所聯繫。

羅森豪:我是看到對未來的恐懼,身軀都消失了,生老方面的觀想,譬如說頭老了,就把它移除。

.............................................................................................

 音像藝術類評審觀點

吳珮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參與世安基金會藝術創作贊助的「音像藝術」類評審工作,ㄧ直是愉悅的、獲益良多的經驗。從這一屆徵選的 29部作品中,可以觀察到台灣的影像新世代持續展現的生產力,年輕學子的音像藝術作品在某個程度上呼應了近年來創作領域的生態現象,紀錄類及動畫類仍然是創作的大宗。就紀錄、實驗與劇情作品而言,視覺品質更趨向精緻化,對於現實性題材如眷村的消逝、都會地景與生活空間、女性身體與墮胎等切身議題表達關懷;技巧或形式新意或有不足,但誠意與企圖不曾稍減。動畫部分競逐的作品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當然與學院內部動畫多媒體學門已趨穩固的建制、資策會及公部門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的有利條件有關,產業技術的變革因應著數位紀元的到來,從年輕學子源源不絕的創作力量與令人驚艷的作品可以看見台灣動畫的未來發展。

學生的作品拋開框架的限制,可以展現無限的熱情與天馬行空的創意。他們是未來音像文化產業的主角。而我們都知道音像創作人才的培養,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今日所有傑出的影像工作者莫不成長於長期的累積沉澱、無數的再出發之中。國內的音像藝術創作領域,仍然需要許多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及基金會的支持。這裡我也要特別表達世安基金會在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這些年來世安基金會一以貫之地贊助並鼓勵國內學生的美學論述生產與藝術創作。在音像類別方面,也有別於國內其他公部門補助機制或影展獎項,世安獎特別針對年輕學子提供藝術創作相互交流觀摩的平台,給予作品實質的鼓勵,也培養學生更開闊的視野。在一個凡事講求媒體曝光的年代,世安美學基金會只是默默耕耘,在沉靜的步伐中努力付出對國內美學及創作環境的關懷。而我想說:「有你們,真好。」

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透過細膩的聲畫關聯方式對生死命題加以延展,美術技巧及視覺形式純熟,作品頗富詩意。

迷霧之外
不易處理的題材,但卻掌握得宜,影片的內在節奏隨著情節推展逐漸成形、建立;整體架構堪稱完整,聲音部分的處理也相當用心。

郭珍弟│

這次的評審過程,很高興能夠看到年輕的創作者們多元的作品。在這些媒材、內容、形式都不相同的作品中,要分出高下其實是很困難的事。世安文教基金會與包含我在內的三位評審都有一個共識,希望能夠鼓勵在形式風格美學上具有原創性、實驗性的創作。此外,以短片的形式而言,敘事或概念的清晰度、完整性;表達語彙的準確度;影片張力的集中性都是評比的關鍵考量。得獎的作品都獲得評審一致的肯定,未得獎的作品也有令人印象深刻之佳作:如〈激射美獸〉,〈mR.M’s laB〉,〈最後的動畫偶〉等。創作有時是一件孤獨的事,小小的掌聲,希望給大家打打氣!─2005/11/4

下雨後
委屈的小男孩,一個豁然開朗的雨後之夢。敘事完整、有詩意。黑白色調,視角在平面上流動,寫實與夢幻自然流暢地交織在一起,建立了獨特的視覺風格。

查無此人
拼圖般的解謎,曖昧的留白,造成閱讀敘事上的趣味懸念。設計的視覺、聽覺、旁白,在形式風格上又渲染了懸念的氛圍。整個影片也像是創作之心境的反影。

.............................................................................................

 表演藝術類評審觀點

王友輝│

安靜一點好不好
在情節上,企圖透過兩對男女之間的感情糾纏和各自利益的追求,表現出慾望、貪婪、背叛等等人性的陰暗層面,然而視野淺薄,虛構的故事宛如通俗的連續劇劇情,並無深刻的情感可言,對於真實世界的描寫也趨向於空洞與空想。表演上,以寫實的表演方式為基調,然而技巧性的表演卻無法讓蒼白的思想添加內涵,整體而言,藝術性的表現未能展現新的觀念與技巧,整體表現亦無創意的價值。

旋律,在愛情交界處
以不同世代的愛情對照為戲劇演出的主軸,在形式上以寫實的表演為基調,並輔以抽象的舞蹈穿插其間,企圖透過戲劇的敷演表現不同世代的愛情觀。創作者刻意在對白中加入不少現實社會的事件與話題,然而並未能勾勒出當代特殊的環境和深處在這樣環境中人們的真實情感。整體而言表現雖然尚稱流暢,但是難以打動人心。

周慧玲│

安靜一點好不好
意圖以黑社會為背景呈現愛情主題,可是對於人物語言處理拙劣,完全無法彰顯意圖,且表演調度很差,圖有形式而不知所云。

旋律,在愛情交界處
平鋪直敘不知主題何在,時空處理沒有任何意義或必要性,製作演出上也是空有昂貴的舞台設計與製作,卻與導演手法無關,表演技巧猶顯幼稚。

今年作品太差了,我們決定從缺是為了警惕投稿者,須當更加用心了。

再者,建議請創作者提供紙本劇本與演出影片記錄,以方便審查。此次只有演出記錄,但記錄拍攝角度過遠,演員聲音不足,很多地方反覆聽才能約略聽懂,造成評審困擾。創作者提供紙本也可有鼓勵劇本編修之意。

另,徵件公告可更廣為宣導,鼓勵青年創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