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許家維
作品:3月14日,紅勘體育館

《3月14日,紅勘體育館》作品中,兩個影像在薄如切片的布幕上投影,黑沈的空間裡一前一後,一幕是關於香港紅勘體育館的拍攝,而同時配有梁靜茹的旁白(演唱會的主角梁靜茹未曾現身,只以旁白的方式在場),內容描述她在演唱時對於聲音的想像;而另一幕投影是拍攝上海的環形劇院,沒有旁白而只有屬於冷調的配樂。

整個作品所拍攝的演唱會以及歌手梁靜如屬於娛樂產業這個完整的系統,影像的剪輯不是以一種敘事目的作為結果,而是以一種後製造的概念組構這些現成物,把凝視帶到商品邏輯中,目的不在記錄社會學現象,而是開拓新的圖像材料。梁靜如的旁白與持續進行的演唱會場景為兩個平行的敘事,也參照了一種音樂錄影帶的形式,一個在娛樂產業中常見的模式。

旁白中梁靜茹提到她初到上海環境劇院時,總覺得好像很久以前來過,而這段旁白說話的時間點卻是在香港紅勘體育館,於是另個布幕的上海影像便顯得像是一種幻影,它的語言描述來自於另外一個屬於香港影片的旁白所給予。由於在上海的演唱是先於香港一個月的事件,於是這時在香港是種追憶,透過相似的場域時空不再邏輯存在而錯位。拍攝香港影片中的旁白,提到了關於聲音造成的印象,包含了演唱現場聲響對於歌手的印象,以及城市的聲音所形成的環境印象。

兩座截然不同的城市,舞台上卻精心佈置了相同的場景——一樣的霓虹光樹,長在不一樣的巨大室內空間,這裡,演唱會只寄居在同質性的殼中,是一個殼中的風景。一方面巡迴演唱會在不同城市之間的真實移動以及影像中出現的城市風景提示了影像的現實向度,另一方面,畫面中舞台面對觀眾席,燈光炫麗耀目,然而,交錯游移的燈光盡頭竟然完全沒有人,如同有種魔法被施予在這裡,於是整個敘事便不斷的處在魔法與現實之間的縫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