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許聖泓
作品:風景
作品:風景
我將找尋到的訊息、圖片透過軟體轉碼成二維條碼QR CODE再把它當作我的繪畫對象畫出來。有別於我過去系列作品繪畫性的操作與外部光源照射介入使觀者不斷在一格一格的半抽象畫面收尋可讀或誤讀的訊息,從看似半抽象繪畫狀態到「風景」這組作品所給出全然的幾何抽象畫面,在當今的數位時空QR CODE能將影像、內容隱匿到表層背後,這組作品表面上雖然看似低限幾何的抽象繪畫狀態但其實是個二維條碼(具體的生活應用符碼)。
「我想談的並不是抽象繪畫固定脈絡更不是再現消費性符碼造形」,而是我以繪畫材質性的均質樣貌呈現但所畫的內容確確實實存放在另一個空間當中-(網路、數位),選擇繪畫的色光材料性狀態呈現在眼前慢慢顯色又慢慢變淡消失卻是肉眼無法辨識解析的內容,我所處理的繪畫狀態是一連串操作程序的手法,一些影像或訊息內容觸使我想要挑選它,可能有一些梗也可能是將它轉碼均值化藏起來,如果有人真的把它解出來了卻發現是一陣莫名其妙的這種快感...等等直覺讓我挑選它。處理出來的畫面界於低限、幾何抽象跟具體符碼之間,但它其實都不屬於兩者。具有顏料材料性、外部光源照射顯色、觀看者移動狀態而有所變化,這樣的繪畫狀態所承載的是什麼?當我們想畫一個造型圖象、想抒發感受轉化在畫面上或是對於繪畫史脈絡的思考辯證,有太多東西想要(可以)放在畫面上了,我在想的是有沒有一種方式像是媒介轉換或藝術家身體轉碼的方式將思維與感性溫度打散在一個均質表面。一開始出發的挑選、直覺點還蠻迷人的,「轉」出來的畫面不再喋喋不休、情緒抒發的黏膩,我不希望是一種類比狀態說這畫面是什麼,物質材料、色、光、數位的經驗、操作過程,似乎是一種癱瘓視覺解析辨識度的能力而轉換成感受‧刺激,一個感官刺激意義的風景。
「我想談的並不是抽象繪畫固定脈絡更不是再現消費性符碼造形」,而是我以繪畫材質性的均質樣貌呈現但所畫的內容確確實實存放在另一個空間當中-(網路、數位),選擇繪畫的色光材料性狀態呈現在眼前慢慢顯色又慢慢變淡消失卻是肉眼無法辨識解析的內容,我所處理的繪畫狀態是一連串操作程序的手法,一些影像或訊息內容觸使我想要挑選它,可能有一些梗也可能是將它轉碼均值化藏起來,如果有人真的把它解出來了卻發現是一陣莫名其妙的這種快感...等等直覺讓我挑選它。處理出來的畫面界於低限、幾何抽象跟具體符碼之間,但它其實都不屬於兩者。具有顏料材料性、外部光源照射顯色、觀看者移動狀態而有所變化,這樣的繪畫狀態所承載的是什麼?當我們想畫一個造型圖象、想抒發感受轉化在畫面上或是對於繪畫史脈絡的思考辯證,有太多東西想要(可以)放在畫面上了,我在想的是有沒有一種方式像是媒介轉換或藝術家身體轉碼的方式將思維與感性溫度打散在一個均質表面。一開始出發的挑選、直覺點還蠻迷人的,「轉」出來的畫面不再喋喋不休、情緒抒發的黏膩,我不希望是一種類比狀態說這畫面是什麼,物質材料、色、光、數位的經驗、操作過程,似乎是一種癱瘓視覺解析辨識度的能力而轉換成感受‧刺激,一個感官刺激意義的風景。
得獎感言
自己覺得這件作品比較難以閱讀,尤其是靜態圖檔的呈現上,很高興能獲得評審與基金會的肯定,對於即將離開學院的我來說,作品能夠跟更多人做溝通是最開心不過的了!而我也會善加利用這筆經費做創作。我選了一些圖片、動態影像、網路新聞資料將他們透過軟體轉碼成QRCODE,這當中的內容有些是我拍的影像或展覽現場前一檔展出作品的空間照片。在這些訊息中我挑選了其中三個以壁畫的方式呈現。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因為顏料會隨著光線折射角度的不同,顏色會慢慢浮現然後慢慢淡出,仿佛是不斷在掃描接收,但肉眼始終無法解析出畫面背後的內容意義。我思考的是「繪畫」如何再承載內容。看似低限幾何抽象畫面,背後可能承載的是動態影像、或另一個時間在此地的景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