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黃可維
作品:空灰

我試圖以繪畫來談論繪畫和影像的關係,身邊的環境充滿太多難以界定分類的視覺,有時對所見感到清晰,有時近在眼前卻又如此不真實,繪畫和影像更存在無法言說又不得不說的宿命,如詩的畫作早已不止於視覺感受,更 多的是閱讀關係,而這時代影像使得閱讀結構變得更加複雜;我試著創造曖昧和混亂,加強視覺游移,不斷擺盪著思緒,來詮釋環境給予我若即若離的感受,畫作呈現的影像,是環境給我的感受,也同時是我給予世界的回應 。在影像化的繪畫中,圖像既帶有某種曖昧的相似性與內部極大的差異之間,我們對於圖像的辨識是否已成為另一種影像認知,這種圖像間的灰色地帶,既是相互轉換又無法定義的關係,試問在今奇觀的視覺經驗底下,我們 如何在此不可區辨下,尋找自身的精神性。

鳥的形象借喻為繪畫的軀殼或標本,身旁的文字是顏料團塊形體所見的色彩名稱,,如同博物館標本旁所設立的文字說明,成為圖像觀看的終點,說明取自色票中名稱命名,例:Wheat(小麥),Lichen(青苔),這種以現成物指認的色彩,似乎影像脫離自身所見而被主體之外的圖像所包覆,色彩的判斷也在一種灰色地帶中,而作品名稱以介系詞和顏料為命名,不帶有情緒的退往第三人稱的位置,試圖使觀者對距離或對色彩在影像世界中的認知,加以詮釋彼此模糊又曖昧的界限,回應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得獎感言
很榮幸獲世安美學肯定,平面繪畫似乎一直以來都是藝術領域的基本要素,成為表現和傳遞想法的常態,但也因此容易忽略從傳統至當代深入思考繪畫本質和環境的關係。我們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畫作呈現的影像,是環境給我的感受,也同時是我給予世界的回應,而試著提出一種影像觀看的過程,關於繪畫如何在影像時代偏離期待來尋找自身的過程,作者和觀眾同時擺盪在語意不清的感官之中,拋給自己一個無法歸納結果的問號,試圖在恍惚中,喚醒自身在時代中的精神性。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