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表演藝術類
作者:林俊余
作品:不散
我在《不散》這支作品中,嘗試探問的是:人之於空間,曾經駐留的過往,如何形塑成一種如戀人般的依存關係。如同一種承諾,空間因人而產生了意義,被賦予生命;而人也對空間產生情感,將空間住成了自己的模樣。 創 作的過程,我想起了幾部自己很喜歡的文本,都曾經觸及到人與空間的情感。例如:言叔夏散文〈白馬走過天亮〉、〈袋蟲〉文中,分別寫到:「不管在房間的任何一個角落,那手臂永遠溫柔地抱著我。房間是我非常重要的 親人。」(《白馬走過天亮》,頁27)「像披著隱形斗篷般的背後靈。不管到了哪裡,總是發出幽靈般的叫喚。我的心無論何時都想與房間緊緊地結合。簡直像熱戀,分開的時後懷念得想哭,相見的時後又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每次分離都覺得此生可能不能再相見。所以,我的房間幾乎沒有任何訪客。房間喜歡著我,而我也瘋狂地喜歡著它,在這漩渦般的戀情裡,容不下第三者。」(頁31)另外,在蔡明亮導演的電影《不散》中,透過老舊的福 和大戲院,在即將關門之際,細膩穿插其中的人事場景,滲透出對於老地方的回憶及感慨,又像極是生命的隱喻。 我好奇如何能藉由雙人舞的形式,去處理如此一段消逝的關係。透過擬人的手法,主、被動的關係,與場面調 度,形塑一段人與空間的生命故事。

身著白衣的男子,如同台上幾何的框缐,一個具體存在的空間。女孩向前大步奔尋,看見的,卻是如同電影般、透過倒轉手法往後的身影,時間被帶回到最初,他們的相遇。 男子在女孩進入空間的剎那間甦醒。從彼此的陌生 到逐漸相悉,發展出一段緊密相互倚持的關係,卻仍然抵不過時間,女孩於男子肩上掉落,掉出一段情感的漩渦,她奮力追尋那段夢境般的曾經。這是一段屬於這個空間、卻不復存在的生命故事。 從寫實的空間,到抽象的關 係;透過倒敘的形式,從緊密熟悉的彼此,使用減法,漸次地生疏,最終回到相遇的最初。動作的選擇上,以房間的擺設做為概念啟發,如床的包覆彈性、梳妝台的面容反映、衣櫃的氣味倚靠、工作桌的壓力反覆、窗口看見 世界的想像等,拼貼出如電影般的景像。 每個空間都必然有它與世界的交集,無論是與人、與時間、或是與它存在的本身。很多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皆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學習對地方尊重,和所有人事物說聲謝謝,溫柔 面對時間,美好的那些,依舊都會在。

得獎感言
感謝世安美學獎對《不散》的肯定;北藝大舞蹈學院的老師與同學們的指導與鼓勵;和我最親愛的爸媽,讓我勇敢做自己。《不散》從一些文字、圖、電影開始,來自澳門現就讀北藝大舞蹈系的陳珮珮,和於優人神鼓帶領青年優人創作演出的羅振瑋,我們一起歡笑、感動,一起解決問題、勇敢做夢,最要感謝的就是最優秀的他們。創作讓我遇見朋友,認識世界,看見自己看見的。創作的想像和自由,讓我珍惜每一次說話的機會。期許自己持續保有溫度,能創作的人都是最幸福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