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陳靖宜
作品:弱罐頭 Poor Cans
作品:弱罐頭 Poor Cans
數位時代讓複製變得更加輕易,我們經常在網路搜圖過程中看到很多一樣的圖片,卻各是不同解析度,這是今天氾濫生產的後果。60年代Andy Warhol大量複製「金寶湯罐頭」去對應美國戰後消費時代大量生產的高峰,而今我大量複製「Andy Warhol的金寶湯罐頭影像」去對應數位時代不斷突破的生產高峰。作品主要關注數位時代的氾濫影像生產,從數位影像討論原作的靈光消逝,從低解析度討論音像資本主義的暴力壓迫,從竄改修圖與誤用象徵台灣在國際發聲的困難,僅能透過偷渡在國際發聲的處境。 我搜圖下載Andy Warhol作品《32 Campbell’s Soup Cans》之數位影像,其中解析度最好的版本正巧來自原收藏美術館的免費資源,加上本身高解析度的高可信度,讓人們認為此影像是最接近原作本尊。我在不改變此影像尺寸與解析度的前提下,以手工絹印進行再複製。印完的絹印版畫,再全數掃描成高解析度圖檔,上傳網路空間,公開影像版權提供自由流通、下載使用,並定期追蹤圖檔後續的被使用情況。透過絹印和裝裱給予數位影像「原作」的規格對待,但它不再是原作的「借屍還魂」,而是轉換到與原作斷絕關係的新本尊「棄屍還魂」,它企圖使世人誤認。在印製過程中我偷偷竄改影像中心的金牌圖案,植入象徵臺灣的一元硬幣蔣公像,企圖使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認或誤用在正式場合,藉此將台灣的符號偷渡出去。作品一但進入網路便失控氾濫生產,就像千萬次上載下載的圖檔,作品在網路上開始自己無限的生命,所有人都能參與他的生滅繁衍,在網路空間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得獎感言
初期將《弱罐頭 Poor Cans》散播到網路的過程中,我感到自己彷彿被這個世界榨乾:每秒都在強迫自己追逐電傳托邦的速度,前一秒才上傳圖檔,下一秒馬上發生突變,就像失控了一樣,甚至來不及被紀錄就消失無蹤。當創造作品的同時,作品便背叛了我,人工智慧的「生命」開始呈現它自己無限的生命。我好像另外多生出了一具身體,我會繼續在孤獨的藝術生命中前行,偶而靜靜凝望它越走越遠,替我先行前往未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