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蕭珮宜
作品:寶藏船
作品:寶藏船
我以生活周遭的生態變化為關注核心,在生態環境的各式災難裡,我觀察到一種廢墟般的存在狀態:一種存在與消亡混雜並存的樣貌,我透過創作來思考這些消失與存亡,試圖招喚這些頹圮殆盡的無用物。作品以三個現象主題「遺棄的美麗」、「憊懶的庸俗」、「奇觀的荒謬」逐步拓展,透過觀察紀錄,點出環境毀滅的本質:隱藏於庸俗化裡的日常。以浮世繪精神為底蘊,融合貼箔、繪畫與版畫等媒介,架設出我所擬構的生態景觀,透過一幀幀「寓言」的廢墟表皮,去探究存在與死亡的內部真實。
我的作品中常出現城市街道上容易被忽略、被遮掩的小角落、被廢棄掉的東西,如老舊建築的斷壁殘壁、死亡的動物遺體、人為的破壞景觀、來自四面八方被人們廢棄的垃圾。凝視這些斷簡殘篇,它們不經意露出人們留下來的歷史蹤跡。憑著對場景的特殊情感,經過沉澱,擷取片段,混雜物的拼貼與交錯,透過重組與再造,轉化成自己內在的廢墟風景。而生物與人工廢棄物交雜的樣態裡頭,我認為產生生命感受的物件就在此混雜狀態中發生。燦爛的殘破之後與殘破共生共存的狀態,我試圖美化這些無能為力的狀態,或是用不同的觀點去看,使這個無能無力的狀態有一些新的可以被觀看的可能。
我的作品中常出現城市街道上容易被忽略、被遮掩的小角落、被廢棄掉的東西,如老舊建築的斷壁殘壁、死亡的動物遺體、人為的破壞景觀、來自四面八方被人們廢棄的垃圾。凝視這些斷簡殘篇,它們不經意露出人們留下來的歷史蹤跡。憑著對場景的特殊情感,經過沉澱,擷取片段,混雜物的拼貼與交錯,透過重組與再造,轉化成自己內在的廢墟風景。而生物與人工廢棄物交雜的樣態裡頭,我認為產生生命感受的物件就在此混雜狀態中發生。燦爛的殘破之後與殘破共生共存的狀態,我試圖美化這些無能為力的狀態,或是用不同的觀點去看,使這個無能無力的狀態有一些新的可以被觀看的可能。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與評審老師給予我作品的肯定,這對於年輕創作者而言是莫大的鼓勵。此件作品「寶藏船」,是我赴日本京都當交換學生回來後創作的第一件作品,我一直希望能夠把更多東亞文化的藝術特質、工藝技術,併用於創作之中,未來期許自己可以為臺灣的繪畫帶入更加多元的新嘗試。感謝貴單位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年輕創作者,並提供一個讓創作者得以被看見的舞台。非常高興能獲得世安美學獎這份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