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世安美學論文獎
作者:楊詠晴
作品:巴贊的電影語言論:現代電影的起源

範疇:美學理論。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是戰後最重要的電影理論家,被譽為「新浪潮電影之父」。他的《電影是什麼》已成為電影理論史上的經典著作,是二戰後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發展的一塊基石。

摘要:本論文研究巴贊的「電影語言論」,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是分析巴贊如何「建立電影語言」?他的方法徹底擺脫傳統的科技決定論的電影史。第二點,指出巴贊對電影語言的分類有「無自環的單向系統」的特性。換言之,在巴贊的觀念裡,電影語言是隨著時間前進,直線性發展、演變。且種類分明,無曖昧地帶。第三,巴贊對電影語言進行「分級」,劃分革命性的進步語言與古典的退化語言。「演進」與「優劣之分」又具有什麼意義?這是巴贊電影語言論的思考模式之核心。

下載詳讀全文

得獎感言

在藝術理論的學習和寫作上,我仍然有許多需要努力與精進的地方。很謝謝世安美學基金會予以拙作的肯定。同時,衷心感謝陳瑞文老師、曾少千老師與劉瑞琪老師給我的鼓勵,讓我更有動力在藝術理論的領域上前進,貢獻所長。最後,感謝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諸位師長對我的教育與栽培。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