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音像藝術類
作者:游珮怡
作品:游墓

《游墓》是一個落跑墳墓撿拾路死動物的故事。發揮動畫獨有的泛靈奇想,將墳墓擬人化以象徵土地與儀式的意志,結合對生命的關懷,使路途上沒有葬儀與紀念的生命也值得善終。取名《游墓》亦是去呼應雙關字義中逐某物而遷徙的過程,在影像呈現上亦特別注重詩意的想像空間。生不帶來,死要帶走,主角一路撿拾著那些外於文明而被遺忘的非人屍體,讓死於非命能歸根入土,也在流浪的過程探詢自身的歸屬。

本作試著提供一種新的想像:如果墳墓能有自由意志,它是否會想出走,又會想去哪呢?而墳墓作為收納屍體的容器,屢見不鮮的路殺現象也是環境議題中重要的關懷。英文中墳塚 tomb 與子宮 womb 在韻尾及會意的呼應,將這趟善終之旅對照了女性懷孕的過程,向死而生。角色設計上節肢的行走來呼應昆蟲的生命形象,如《變形記》般傳達對存在的感懷與生命的渺小。黑白畫面呼應了生死兩造的交疊並利用水墨畫風處理場景空間,情節則以動畫獨有的形變轉場來帶動意象與觀點的連結與想像。


得獎感言
《游墓》是我爬出人生墳墓後在創作路上的重要紀念,其血肉除了地下文資的相關田調外,也是在西濱與內山漫漫長路上的萬物屍骸們身上長出來的。 非常感謝世安文教基金會的青睞與肯定,也感謝這趟創作之旅上有墓共睹的貴人們:指導教授巧芳老師、瀟灑的電子音樂藝術家安居,還有烏山頭上相濡以沫的創作夥伴們,以及在子宮般的故鄉作後援的親人與愛人們。 故事在二〇一三年成形,《游墓》片名致敬電影《游牧人生》。在自掘墳墓的創作過程中,誠實面對了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滴定,未來會持續創作下去。來日方長,我們路上見。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