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世安藝術創作贊助
-
造型藝術類
作者:曾偉豪
作品:電‧跡‧繫
作品:電‧跡‧繫
這件作品最主要的創作理念是——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平台讓觀眾創造。我裝置了一個創造性的平台讓觀眾去互動,地上的導電油墨聲音裝置跟以往牆上的動作不同,更自由的結合全身的動作與聲音的關係,自然而然的跳起舞來。而觀眾隨意撕下的導電油墨膠帶,也會因應不同的人與當下的想像自由在空間中發展,當時間經過與有距離的觀察角度,就會產生一種當下即時的活力,在這空間中創造了某種樂趣與想像,聲音與圖像也會自然的產生連結。
呈現、佈展方式:在展場中原有四根柱子,造成視覺上的阻礙,因此我另外再增加數個木作方柱,整體讓空間變成一塊有很多柱子的地方,在形式上我選擇像樹的喇叭造型,讓整體更接近樹林的感覺。聲音裝置隱藏在地板下和天花板中,並連接到擴大機製造聲音的反饋導電狀態,所有的導電油墨都印在紙膠帶上,因此可以撕下貼到想要延伸的地方。地上和牆上的膠帶線條可以讓觀眾任意改變,而漫遊其中會不經意由雙腳導電而製造聲音。
這件作品結合了以往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但不同以往的全然開放狀態,我在此希望用一點形式上的引導,讓視覺與聽覺的慣性不經意的發生。在我的預設中,觀眾經由像樹又像喇叭的造型引導,將一條條由牆上撕下的膠帶連接成樹枝狀,在整個展場的自由互動中,創造出像樹林中的意象。
呈現、佈展方式:在展場中原有四根柱子,造成視覺上的阻礙,因此我另外再增加數個木作方柱,整體讓空間變成一塊有很多柱子的地方,在形式上我選擇像樹的喇叭造型,讓整體更接近樹林的感覺。聲音裝置隱藏在地板下和天花板中,並連接到擴大機製造聲音的反饋導電狀態,所有的導電油墨都印在紙膠帶上,因此可以撕下貼到想要延伸的地方。地上和牆上的膠帶線條可以讓觀眾任意改變,而漫遊其中會不經意由雙腳導電而製造聲音。
這件作品結合了以往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但不同以往的全然開放狀態,我在此希望用一點形式上的引導,讓視覺與聽覺的慣性不經意的發生。在我的預設中,觀眾經由像樹又像喇叭的造型引導,將一條條由牆上撕下的膠帶連接成樹枝狀,在整個展場的自由互動中,創造出像樹林中的意象。